黄念祖:念佛的人容易发生的主要偏差
净语》是先师夏莲居老居士的净土诗集,原名《欢喜念佛斋诗钞》。五十年代初,大量增补新篇,改名《净语》。
夏老之诗,乃一代时教之醍醐。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滴滴自然精妙,开人心眼。今名《净语》,弥符其实。净者,净宗也。语者,警语也。故名《净语》。
又净者,清净本然也,当生清净心也,无量清净觉(弥陀名号)也,净念相继也。语者,言为心声也,故《净语》者,清净心之显露,清净觉之开示,欲复清净本然,但当净念相继也。
《净语》直指当人自家宝藏,敬选三则,供养大众。
一、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四首
其一
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
先快后慢既无音节又不联贯
心不应口声不摄念轻忽养识
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
第一则共四首,是夏师甲申(一九四四)年在念佛道场中所作。夏师领导佛七,十分严格如法,正式参加者,都是闭关念佛,这四首正是关中所作,启发大众,认真修持。所说皆大修行人从真实履践得来,修净业者当依为指南,故莫因未见惊人之语而忽之。
第一首先讲念佛的人容易发生的主要偏差,是要防止的。头两句是“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念佛的时候,思想不集中,提不起精神来。心情低落,意志消沉,无精打彩,杂念无穷,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个是最忌了。
还忌讳“字句模糊”。这一句佛号,声音出来是模模糊糊的。别人听不清,自己也听不清。故云“己尚不闻佛岂闻”。
“先快后慢”,一上来念得很快,越念越慢,越慢越没劲。“既无音节”,音节指音声的节奏,共修念佛时用的鱼磬,统一大众的音节,保证了大众所念共同的内容。个人念同样可用鱼磬,不用鱼磬同样要有音节。
音节调适,念佛容易摄心,法益加大。相反,一句佛号中六个字,不论某个字所占的拍子,时而一拍、半拍、1/4拍、1/8拍,那么整个佛号每句在变,念得乱成一片,还谈什么摄心。
不但时间上每个字安排得很好,声音的高低轻重也合节奏。节奏很重要,普通的举臂抬腿,若合节奏,便成舞蹈。所以念佛若有节奏,就像流水潺潺,自然合韵,念佛易于成片。
无音节已不好,加之以“又不联贯”就更差了。后句不接前句,念佛最重要是“净念相继”,若不联贯怎么能相继。
“心不应口”,嘴里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头盘算着另外一件事,某某真对我不起呀,我对他那么好,他对我就这样呀。或者惦记买部彩电。你多盘算这些事,心口怎能相应。
至于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念佛时杂念纷飞,不知从何处来这么多的杂念此起彼伏,无法排除。这不用担扰,这是念佛过程中必然的现象,不要去管它,“任它妄念纷飞,听我念佛分明”,这是要诀。关键是提起这一句佛号。
“声不摄念”。“声”,指念佛时嘴里发出的念佛声,这声音有很大作用,净土法门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密诀呀,就在于自念自听。所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所听的也是“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都摄六根”,首先就把舌根、耳根都摄住了。
一般我们自修,以金刚持最好,就是刚刚有一点声音在嘴唇跟牙齿之间,不是很大。这样念既有声音又养气,叫金刚持。默念也可以听,不过默念听起来要累一点。
声音大小可以灵活,散乱的时候,烦恼来的时候,你可以大声念,用声音摄住念头。如果你念得很清净,就可以小声地念,金刚持或再小一点都可以。要有声,要听这个声。这声音就能摄你的念。这是念佛法门特别殊胜之处。
古人说:“以音声作佛事。”极乐世界是法音宣流,听到的人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一个人听到寺庙中钟鼓梵呗之音,自然内心清净。你念的这声佛号就是法音,如果你念得既有节奏又相连贯,你念时恳恳切切,清清净净,你所念的这一声,就是妙德音声,所念是万德庄严的佛,其声自然是万德庄严之声。这样殊胜无上的妙声又从耳根流入心地,加持自心,自感自应微妙难思。关键之处在于自听。
“轻忽养识”。如果念时自心烦杂散乱,所念之声,必然嘈杂难听。心不专注双耳也就失灵,所念之声自然毫无摄念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焉有都摄六根的作用。能引起的反是有害的恶果——轻忽养识。
这是佛教里一个常用的成语。你很轻率地念,你不是转识成智。你是在培养识。咱们的修持就是转八识成四智。咱们念佛就是把分别的意识转成妙观察智。要使他转呀。你这么去念,又无音节,散乱。精神涣散,又不连贯,自己心里想的跟嘴里念的不一样,所念声音也摄不住心。这种念法不是转识是养识。识在那儿休养了,这正是“古德所叹”呀。
就这样念太可惜了。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净土难信,你还肯念。但是你就这样念哪,所以古德很叹惜。这样念就“永难成片”。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很难,首先须达到念佛成片。我们要念到成片,少则十几句,多则三十句,五十句,再多你有一串、二串,这个里头心不跑动,自始至终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叫成片。自己的水平是什么,自己完全可以知道。所以像上头这种念法,就“永难成片”。这是不好的,是要避免的。要避免易生偏差的地方,而集中精力面向着光明。(《心声录·莲宗妙谛——净语三则》,黃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未完待续
原文
这个清净心是非常之难得。心中无所思,很干净、很纯,一切放下,这就渐渐地跟佛相应了。(《净修捷要报恩谈·第3拜》,黄念祖讲述,未经校对,仅供参考)
-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完整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坛经两则原文及翻译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经常听金刚经有啥好处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鸠摩罗什大师的“学霸”属
- 鸠摩罗迦叶母子的故事
- 鹿母夫人与国王
- 鹿母夫人怀蛋生子
- 鹿母夫人的故事
- 麦芒8发布:无畏前行,视野
- 麻疹并发症起死回生
- 黃柏霖警官:慈悲生出欢喜
- 黃柏霖:开餐厅造杀业,临
- 黄国达居士:‘成佛之道’
- 黄国达居士:中道的智慧
- 黄国达居士:人间佛教与止
- 黄国达居士:从往生净土到
- 黄国达居士:四念处的修行
- 黄国达居士:实相般若灭苦
- 黄国达居士:当下的十二缘
- 黄国达居士:心的观察
- 黄国达居士:扭转惰性 精进
- 黄国达居士:无住生心与日
- 黄国达居士:无念、无分别
- 黄国达居士:法的观察
-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
-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
- 黄国达居士:真俗无碍、慈
- 黄国达居士:转识成智
- 黄夏年:中国禅宗六大祖庭
- 黄威南居士:我是六祖吗?
- 黄安的学佛历程
- 黄安:命中注定的皈依
- 黄山梓路寺第二届禅学夏令
- 黄庭坚行书《多宝塔碑》附
-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
-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
- 黄念祖居士等:如何处理“
- 黄念祖居士:“火烧功德林
-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
-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
- 黄念祖居士:佛法能够时时
- 黄念祖居士:只要肯念,成
- 黄念祖居士:请入弥陀愿海
- 香的修持法门
- 高处不胜寒
- 高校副教授高考前在网上为
- 高境界由低境界来 不担小责
- 香积寺丙申年冬季二十一天
- 高圆融: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人生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心的能
- 高声念佛之十种功德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无常的
- 鬼神也懂得皈依大修行人
- 香蜜:天后得知陛下和旭凤
- 高情商的十大特征,真正的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欢喜布
- 高山寺观世音菩萨显灵记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香道文化微谈 古代如何用香
-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举办2013年
- 高手是如何交朋友的
- 马千里批于丹:一知半解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母亲的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解脱的
- 高手窃贼留在偷盗现场的悔
- 马夏生居士往生纪实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科学佛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每个人
- 马云的大师情结:佛道风水
- 高振农教授:《摄大乘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蜥蜴是
- 马佛青主办第三届马鸣菩萨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狗也是
-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地藏孝亲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马家辉被学生问将来可以做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马常胜:药师佛心咒
- 高福来居士神话般的念佛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