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念佛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松不得.矜喜不得。这四句包含着八种意义,应分四层来看,一层深入一层。现在一层层分析说明如下:
第一层,急遽不得。急就是焦急,遽就是匆遽。在初用功时,往往都是这一现象,急于求成,恨不得立即得到灵感、神通,或一些什么效益。要知道,我们生活在大地上的凡夫,从无量劫来,所造的罪业,所有的妄想,真要比恒河里的沙还多呢!要将这些罪业和妄想清除掉,那又谈何容易。若是不知道这一道理,一味想求得速效,是会欲速则不达的。有的人见到效果不快。于是产生焦急情绪,不知焦急是退悔的根,实是学道的大忌。所以说,急不得。
还有,初发心的人,慕道心很切,恨不得将所有教理,在一日之中就融会贯通;将所有功德,在一个早晨全部做完。今天看到这部经很稀有,就急切地想诵完它;明日听说某一咒不可思议,又急忙去持诵它: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是不是够得到?和自己所修的法门是不是有夹杂?结果,导致终日忙忙碌碌,没有从容自得的情趣。由于头绪纷歧,虽然化了不少劳力,可是收效却很少。
还有,每当做功课之前,应该先静坐片刻,将游思杂念打扫打扫,然后再用功,那么,心就比较干净;若是刚做完一事,就匆匆进佛堂,做功课,这就会心头乱糟糟,一时安定下不来。所以说,遽不得。
第二层,疑畏不得。疑是忧疑,畏是怖畏,这是用功在渐进时所有的观象。在没有念佛之前,自己觉得心中没有杂念,念佛之后,反觉妄想很多;等到用功越长久、越加紧,那妄念也随着愈来愈多,于是产生忧疑,这是什么道理呢?实不知,在没有念佛用功时,妄念原来是多得不可计数的,只因你自己不觉得罢了。现在能觉知它非常之多,正是你的心已渐入宁静的境界,于是才能察觉到。比如日间处身在闹市中,虽然车来马往噪声很大,但不觉其闹;可是在夜深人静时,就是虫鸣鼠跳,也会嫌其烦扰,就是这个道理,如果错误地生起忧疑的心.一定会阻碍修道的进步。所以说,疑不得。
功力日渐增进,或一日之间妄念很少,忽而明日又妄念很多,甚至怎么排遣也不肯去。这时不可强行抑制,只有极力提起正念,或高声念,或追顶念、或跪念、或拜念。时间稍久,妄念敌不过正念,就会逐渐退去。有时念佛念得很好,可是妄念突然生起,就像是从天外飞来,甚至会是穷凶极恶的妄念,为生平所没有想到过的。这时切不可恐怖,须知这是多生以前曾经作过这种事,在八识田里留下的种子,现在幸亏得佛力冥熏,将它逼出。这时应向佛前痛切忏悔,哀求加护,使以前所造的罪业根本拔除。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因此生畏怯心,这就会妨碍功德。
还有,功夫加紧的时候,或忽觉眼前的山河大地以及自身空无所有,这也不必畏惧,只要极力念佛,求佛摄受,把空境置之度外,不予理睬就是了,否则也会障碍修道进程。所以说:畏不得。
第三层,放松不得。放是放任,松是松弛。这是对用功渐纯时说的,念佛到了纯熟的时候,一句佛号冲口即出,本是好事。但如果认为已到了无念而念的境界,放开胸怀随口念去,像世俗所谓“滑口读过”那样,这又成为毛病了。病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求佛摄受的心不切,这时必须声声着实,字字靠紧;应当聚精会神.一心悲仰,句句都从心中恳切流出,然后生西的愿才能着实有凭。所以说,放不得。
功夫越做越纯的时候,心里没有渣滓,遍体轻快,异常安适,这就是佛经里所说的“轻安”。但是切不可—味悠游自在,自以为得;相反地,更应紧紧着力,更加勇猛。否则,不进则退,就连这既得的轻安也将失去了。应该知道,要想逆生死流而出轮回,岂可片刻松劲呢?所以说,松不得。
第四层,矜喜不得。矜就是自夸自大,喜就是欣喜。这是用功到了接近成功的时候,所容易发生的情况。绵密用功,精勤不息,忽而妄念暂销,心光发露,能够见到圣境。这时只可向真善知识密求印证,切忌逢人便说,到处宣扬。因为,你如果把这种事宣扬出去,就会引起各方面的称颂。
如能既不矜张,而还是勤密用功,那末,久而久之,就会自见己身趺坐在莲花上,或见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金容,或蒙阿弥陀佛放光摩顶。或自己列队在清净海会中。这样境界能经历一日二日,甚至数月经年现前不散,这时切不可欣欣自喜。喜心若起,念佛的心就已不专一,不专一就散乱了。这样,即将得到的念佛三味就会因此失去。所以说,喜不得。
以上四层,只是依言说方便,排列次第,实际上,或前后互起,或一时同现。也有人念佛很久,并没有什么出入,或念虽不久,境界却是很好的。这要看根性的利钝,业障的深浅,功行的勤怠,随人而异。总之,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发现什么境界,必须审察它的利弊,知道怎样修治,这是最要紧的。假使自己不能审知,就应当亲近真善知识。
进一步说,用功固然应该求得念佛三昧,但不可着意去求。因为功到自然能证得,不是可以强求的。即使生前不能亲自证得,但只须真信切愿,老实力行,临终必能蒙佛接引,切不可自暴自弃,灰心丧志。
- 上一篇:冬至静安寺拜佛
- 下一篇: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小虫小鸟懂人的意思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地藏经能随便念吗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金刚经》注音读诵完整版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净业念佛四忌
- 净业知津
-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
- 净业行持
- 净化心灵的佛教禅语,经典
- 净化心灵的佛教语录,睿智
- 净化心灵的佛语禅心,深度
- 净化心灵的佛语,句句充满
- 净化心灵的禅语佛心,句句
- 净土十疑论之:第十疑
- 净土四忌
- 净土圣贤录易解:善导大师
- 净土圣贤录白话:唐善导(莲
-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6
- 净土圣贤录:主人大笑往生
- 净土圣贤:我为你多活了二
- 净土宗、禅宗、天台宗……
-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 净土宗之福地——观音寺
-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 净土宗教程 导言02
-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
-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
- 净土文及又大回向观相文
- 净土新视窗
- 净土杂志:念佛愈病幸沐佛
-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 净土法门与母亲-父母离尘垢
-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 净土法门关于止语的开示
- 净土法门四忌
-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
- 净土法门法师关于水结晶的
- 净土法门法师呼吁全球净宗
- 净土法门法师对四十三位天
- 净土法门法师对祛病、养生
- 净土法门法师对藏传佛教的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十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大修行
- 六种损害名誉之法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消业障
-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迴真
- 冯小刚的佛教思考:活着,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父母不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天天就
- 净土法门法师:光堕胎这一
- 关于带班中串习的一些思考
- 党员姓党 为党做事
- 入寺方知三宝恩
- 全球最大的佛教遗迹,号称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如何修
- 净土法门法师:《十六观经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十
- 净土法门法师:“体弱性柔
- 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
- 做手术、针灸、拔火罐会对
-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想升官
- 冯小刚食素48年,她17年陪伴
- 净土法门法师:光念佛不放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清净心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
- 全叔读报:应聘和尚 能发家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如何帮
- 关于度母崇拜现象的几点思
-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
- 全球通史:佛教的创始人,
- 六租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如何修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2014净土
- 净土法门法师:“十善”做
- 农历六月初三,恭迎护法韦
- 净土法门法师:其实修行就
- 净土法门法师:《十善业道
- 净土法门法师:全是假的,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
- 冯德福:学佛后有病还要不
- 全国“最好”的四所邮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