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冯:学佛须以戒为师
冯冯
佛陀在双树林入灭时告诫众弟子须「以戒为师」;虚云和尚入灭时亦遵佛意遗命众弟子「以戒为师」,另外许多高僧大德都时常苦口婆心地劝人以戒为师。
佛教的戒,出家人有圆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五十戒,都是极其严格要求个人自发自律的戒条。就是在家人亦须恪守最基本的五戒以至八戒、十戒。
多少法师谆谆劝诫学佛人在家者,至少必须恪守五戒,就是戒杀生、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戒偷盗。
但是,学佛人是否都能做到守戒呢?是否都做到以戒为师呢?
有些在家人,拜佛当做拜一般神鬼,他们上庙烧了香,叩了头,就心安理得了,他们以为只要拜过佛菩萨就行了,所求的福祉就来了。离了佛寺,他们依然饮酒吃肉,上酒家,看「成人」电影,说谎,顺手牵羊地擅取公司的东西,打牌、抽烟,到了生日或年节喜庆日子,红事白事,无不杀鸡杀鸭,宰猪宰羊,大大地饮宴。有些人还去勾引他人的太太,有些人逞血气之勇与人争斗,甚至于杀人、伤人,有些人用尽心机去争名夺利…此等人士并不是不懂得五戒的意义,但是他们并不遵守五戒,他们见到法师也会顶礼供养,而且往往以为供养了法师或佛寺,他们的罪业就可以消除了。
另外有些在家人,能守得了五戒,却守不了「不两舌」之戒,这些可说是学佛人一般的通病。往往就是这些人把一座佛教道埸弄得是是非非满场飞,风风雨雨,而这种人士并不自知犯了戒,他们大多数都并不存心犯戒,只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忍不住要说东说西,批评这个法师不好,那个居士不好,言下就只有自己最好,犯这种毛病的人也不单是在家人,有些出家人也难免犯此戒,因此佛经中记载说佛陀告诫必须不两舌,这一戒听来最轻微,却是最难守的一戒。我曾见过一位很有名望的法师,他老人家每次讲经总得顺带地骂骂佛教的人,他把所有的法师都批评得体无完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老人家庙里的众弟子,不是甲背后说乙的是非,就是丙背后骂丁不好,日子一久,是是非非,传来传去,全都炸了!大家见面都像是「斗鸡眼」似的满面戾气,好好的佛寺,人渐渐都散了,弄的门前冷落车马稀,而那位老法师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流弊亦非独上述的某寺为然,可说是佛教界的通病,亦是深深为害于佛教的,古今均如是。许多大德都为之痛心疾首的!所以佛教有些严格的道场规定「禁语」或「止语」,天主教修道院内绝对禁止交谈,犯者将遭鞭笞惩罚,这是中古时代传下来的传统,我在修道院短期的观察,看到了院内数百修士僧人,各有所司,各忙各的,彼此见面都无一言,那种庄严肃穆气氛真是令人起敬。中国佛教的名山丛林,我没有机会去过,我
只到过日本京都的几座大寺,看那气氛也是肃穆静寂的,从未见到像我们中国人在寺庙的七嘴八舌、喧哗、说是说非的情形。
一般学佛人很多都没有认真去学习佛教的真理与戒律,又有很多学佛人只注重研究佛学的哲理,而不肯去做到理入行入。我知道有很多饮酒食肉的学院派「佛学学者」,我见过娶三妻四妾的「居士」,这些人往往也兼有两舌之病
佛教为什么到今天还受到社会的歧视呢?为什么还会被人目为迷信呢?原因很多,其一是佛教的一些表现已经与一般的神鬼迷信崇拜溷淆不清,另一个原因恐怕是佛教人士自己未能以戒为师。嘴裡说教是一套,行为是另一套,常常有些对佛教发生兴趣的西方人士问我:「为什么你们佛教的人叫别人守戒,自己却不守戒呢?」「为什么你们佛教一些名人来到美、加,享受奢侈,排场那么大,不讲佛经,却讲别人的坏话呢?」「为什么你们信佛的有些人上庙拜佛,出了庙就上酒楼吃龙虾、烤乳猪大宴呢?」
佛教人士若不严格律己,以戒为师,以戒行的良好行为为世人规范,怎能向世界宏扬佛教?我觉得,我们学佛人,人人都应以戒为师,切实守戒,以身作则,这样才有希望推广佛教,因为佛理深奥,不是马上就为世人所接受,而我们佛教徒的一言一行却是立刻就会被世人观察评价的,世人未了解佛学,首先是从我们学佛人的行为来接触佛教的。
假如人人都学佛、信佛,世界就会和平得多,没有凶残杀生等种种恶业,不种恶因,那么,世界就会和平安乐得多。已经信佛的人是很幸运的人,应该人人都以戒为师,严于律己守戒,做为社会的好榜样。说佛理必须与戒行相佐,才可以接引世界各种人士学佛。就是普通的佛者也必须切实守戒洁行,才能够从戒得定,由定生慧,学佛、信佛并不光是叩头、拜佛像、顶礼法师,就可得福祉的。实在说,佛菩萨并不希罕人们叩拜,他们所热切希望的是人人都力行守戒,不守戒的顶礼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的虚伪礼貌而已,是毫无作用的!磕一万个头也没有用。
摘自:《生死书》作者:冯冯
- 上一篇:净土法门法师:做到这四句,念佛一定会有感应
- 下一篇:光明禅师:白骨观修笔记续集第九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地藏经能随便念吗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金刚经》注音读诵完整版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决定寿命长短的误区:饮食
- 决定成败的,绝对不是细节
- 决定油市命运的时刻——今
- 净业四忌
- 净业念佛四忌
- 净业知津
-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
- 净业行持
- 净化心灵的佛教禅语,经典
- 净化心灵的佛教语录,睿智
- 净化心灵的佛语禅心,深度
- 净化心灵的佛语,句句充满
- 净化心灵的禅语佛心,句句
- 净土十疑论之:第十疑
- 净土四忌
- 净土圣贤录易解:善导大师
- 净土圣贤录白话:唐善导(莲
-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6
- 净土圣贤录:主人大笑往生
- 净土圣贤:我为你多活了二
- 净土宗、禅宗、天台宗……
-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 净土宗之福地——观音寺
-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 净土宗教程 导言02
-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
-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
- 净土文及又大回向观相文
- 净土新视窗
- 净土杂志:念佛愈病幸沐佛
- 净土法门 万法归宗
-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 净土法门与母亲-父母离尘垢
-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 净土法门关于止语的开示
- 净土法门四忌
-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
- 净土法门法师关于水结晶的
- 净土法门法师:僧的定义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净宗的
- 净土法门法师:儒、佛教育
- 农历八月二十二 恭迎燃灯佛
- 冯冯居士:佛菩萨驻像吗?
- 先读经者,即得风气之先
- 净土法门法师《念力的秘密
- 光明禅师:一门深入,一切
- 净土法门法师说故事:闻到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净宗的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极乐世
- 净土法门法师:假的统统放
- 净土法门法师:儿子升天当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有病、
- 农历八月十四 《胜鬘经》译
- 净土法门法师: 光阴一去不
- 净土法门法师与诸山长老的
- 光明禅师:修习白骨笔记续
- 先超度白骨精,后“和谐”
- 冯冯居士:南么荔枝龙眼核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极乐世
- 关于中华十大名山排行榜,
- 净土法门法师:做不到,这
- 净土法门法师:先学小乘后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净财才
- 入佛、成佛的方法与归程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正受就
- 净土法门法师说故事:土著
- 关于命的话题
- 净土法门法师:人没有生死
- 光明禅师:白骨观修笔记续
- 冯冯:学佛须以戒为师
- 净土法门法师:做到这四句
-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佛法就
- 六祖惠能真身文革惨遭开膛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知来
- 光明禅师:末法时代我们的
-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
- 净土法门法师:入佛门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