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觉路进程
觉路进程——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
黄念祖居士
先师夏老以:“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十四个字,概括了将业行人背尘合觉,全部的用功下手处。又以“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十六个字,指出了在觉路前进的,从始至终的全部过程。夏师所示文字精简,义理深广,实是无上醍醐。
“理明”。“理”是本体,即“实际理体”。“理”与“事”相对。从理显事,从事表体。譬喻:理为水,波为事,波从水现,波有千差,水只一体。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法身。法身无相,现一切相。所以“青青竹叶,无非法身”。密宗观音仪轨:“所见一切皆法身”。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如水上之波,从水所现,除水以外,没有自体。于这些道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若能深明妙谛,老实念佛,念念中暗契无住生心。念来念去,念到事一心,见思惑任运脱落,便是进一步的明理。若到理一心,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身,便是真实的明理。打破全部四十二品无明,明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便成正觉。
“信深”。经教中说:“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足证若缺信心,就不能入佛法。莲池大师《疏钞》中说:“信即心净”,“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如极秽物,自秽秽他”。大师说:信心就是清净心,只有狐疑,才使得自己身心浑浊污秽一团糟。这个不信的心,不但使自己浑浊,它就像极脏的东西,谁接触到它,谁就沾上了脏。所以大师总结说:“信为急务”。禅宗硕德高峰禅师在语录中说:“信是道元功德母,信是无上佛菩提,信能永断烦恼本,信能速证解脱门。”又说:“从上若佛若祖,超登彼崖,转大法轮,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个信字中流出。”可见“信”是关键当中的关键。
一般人都会说,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这由于不知信有深,浅,邪,正之别。许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这个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极乐,有阿弥陀佛,只信到这里,此信很浅,不是深信。《弥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是深信。信有极乐,是信事;信有弥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两信,仅有三分之一,此信甚浅。若要深信,就须明理。六信中的“理”与“自”,都包括在所明之“理”里面。前已说明理是理体,是法身。也就是当人的本源佛性。极乐的一切事相庄严,都是理体,法身,自心的流现。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体会了事物的本体,才认识事物的真实处,这才是深信。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弥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师所示自身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自己是佛。《观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能信受本师成佛时的开示,就容易了解《观经》的经文,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于自己的本心呢?“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是心是佛”。这才能接受《观经》的无上开示。不但信他佛,并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同样是信,邪,正,深,浅四种功德的差别,不是数字所能表示。
“愿切行专”。上明理明信深,由于明理,能生正信,而且深入。既明理体又能深信,自然会发愿,产生愿力。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可度的。目前沉沦六道痛苦无量,都是冤枉的有受苦。都是在做恶梦,惊哧得大喊大叫,赶紧把他叫醒,快醒醒吧!别发梦痴了,何必受这罪。一醒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狮子,老虎都没有,梦境就是这样。你懂得这个道理愿力就来了。众生都是可度的,没有不可度的,都是由于妄想执著,一时的颠倒。信能深,愿就切。切就是垦切与切合实际。不垦切的愿叫做虚愿。不切实际的愿叫做狂愿。两者都是徒劳,不能落实。若发切愿自然行持就专一了。《四十二章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辨。” 《大经》三辈往生都因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不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东翻一翻,西找一找。东张西望一事无成。
“功纯业净”。心上“理明信深”,四字实是修行的关键,信,愿,行称为三资量,缺一不可。明理生正信,信深起正愿,愿切起正行,非信不能专愿,非愿不能启行。有愿无行,只是狂愿;有行无愿,不是正行。以上四者关系密切,自然行专之后久久功夫纯熟,乃到“功纯”。由于念佛都摄六根,自然不造新业,又由于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自然“业净”。
“妄消真显”。念佛功纯,妄想自然不起。既然不起妄想,何来执著?所以“妄消”“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妄想执著”既已消除,本有佛性,自然显现。《首楞严经》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镜净心明,本来是佛。所以过程就这十六个字:“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这十六个字我们还不忙于后头八个字,现在要抓前头这八个字——“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就够了。
本文开头尊师直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结尾在夏师之偈:“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净除了妄想执著,恢复个人本有觉性,显露如来的智慧功德之相。这就是圣教的根,大法的源。也是学佛者必须具有的对佛法的基本认识。有此知见,名为正见。舍此别求,难出魔纲。
众生沉沦,只因妄想执著。恢复本觉,显露三身,只因消除了妄想,执著。迷悟有天渊之别,关键处只在回头一转。从背觉合尘,转为背尘合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更具体的内容,就是“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这两句包括净宗一切要行。贯彻始终,可从初步直到归家。
佛法如大海,转入转深,循序进修,自然入轨。初机学人,必须从明理生信处下手,信心既深,必发切愿。愿心垦切,必起正行。正行专一,自易纯熟,功夫纯正,无有夹杂,功力殊胜,速消业力,业净功纯,妄想自然不生,妄想执著全空,本有佛性朗现,这就是全部修持的过程。
依止“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完整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坛经两则原文及翻译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经常听金刚经有啥好处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鸠摩罗什传五十:《中论》
- 鸠摩罗什传五十:《中论》
- 鸠摩罗什传:在龟兹的最后
-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
-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
-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
- 鸡蛋煎饼果子的故事
- 鸡蛋的真相:来自美国科学
- 鸽子与少年——市井
- 鸿儒山水间——第二届会稽
- 鹌鹑和补鸟师
- 鹌鹑和补鸟师的故事
- 鹿头梵志得度因缘
-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 麋鹿故乡 湿地之都 黄海港
- 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上海福
- 麦积山133号特窟探秘
- 麦积山石窟探幽“东方雕塑
- 麻天祥:科学与理性的佛学
- 黄国达居士:‘佛法是救世
- 黄国达居士:“开悟”的迷
- 黄国达居士:七觉支——心
- 黄国达居士:三种假施设
- 黄国达居士:不一不异
- 黄国达居士:不增不减
- 黄国达居士:中观无自性之
- 黄国达居士:人类觉醒的新
- 黄国达居士:从四圣谛谈心
- 黄国达居士:佛学漫谈 甚深
- 黄国达居士:佛法的功能
- 黄国达居士:佛法的真实受
- 黄国达居士:受蕴的净化—
- 黄国达居士:善观缘起
- 黄国达居士:如实的观察
- 黄国达居士:寂灭为乐
- 黄国达居士:寂静无为
- 黄国达居士:无分别心与无
- 黄国达居士:智慧的观照
- 黄国达居士:止观禅修的要
- 黄国达居士:正见与迷思
- 香的修持法门
- 高处不胜寒
- 高校副教授高考前在网上为
- 高境界由低境界来 不担小责
- 香积寺丙申年冬季二十一天
- 高圆融: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人生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心的能
- 高声念佛之十种功德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无常的
- 鬼神也懂得皈依大修行人
- 香蜜:天后得知陛下和旭凤
- 高情商的十大特征,真正的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欢喜布
- 高山寺观世音菩萨显灵记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香道文化微谈 古代如何用香
-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举办2013年
- 高手是如何交朋友的
- 马千里批于丹:一知半解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母亲的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解脱的
- 高手窃贼留在偷盗现场的悔
- 马夏生居士往生纪实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科学佛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每个人
- 马云的大师情结:佛道风水
- 高振农教授:《摄大乘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蜥蜴是
- 马佛青主办第三届马鸣菩萨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狗也是
-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地藏孝亲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马家辉被学生问将来可以做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马常胜:药师佛心咒
- 高福来居士神话般的念佛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