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真觉路会归净土
黄念祖居士:真觉路会归净土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心要中的心要,捷径中的捷径。《无量寿经》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小本《阿弥陀经》心“信愿持名”为宗。这就是净土宗的宗要。也就是净宗的正行。先师夏莲老于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辅行。写了两句话:“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这两句是一切净宗行人,背尘合觉的要径,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辅的修持。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头两个字是戒学。末后三个字“看经教”是慧学。“定须习,慧须闻,”多看经教,正是闻。一切依据圣言量,禅宗不立文字,但禅宗的司证,没有不合于圣言量的。中间“念佛”两个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是宝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宝。念佛得正定,可见念佛正表定学,老实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专心念佛,不起杂想,就暗合“无所住”,老实念佛,一念接一念,暗合“生其心”。于是暗合了《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念佛,也是慧学。念佛时“都摄六根”岂但不做恶事,心中也不起恶念,所以念佛也摄“戒学”。念佛虽摄戒,定,慧,但夏师句中,还是指出了“持戒”与“看经教”,唤起大众的重视。
夏师的第二句:“察过去习毋自欺。”正表“息灭贪,嗔,痴。”“察过”就是检查自己的过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认真察看自己的过错。“去习”去掉不好的习气,一些不好的习惯叫作习气。多生多劫的烦恼,成为积习,烦恼虽除,相习未尽,这就是习气,所以要去掉习气。“ 毋自欺”:要认真,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这句话就是不但要除贪,嗔,痴三毒,还要对烦恼所留的余习,都要检查除去,不可欺骗自己,这才真是背尘。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净土宗的人,背尘合觉的,全面的,具体的,必要的行持,是净土行人修行的要径。我们要背沙土合觉,要证到本来是佛,要觉他要自觉,就须在这十四个字上用工夫。
在这十四个字中,要抓住“念佛”作为核心。净宗与密宗的殊胜之处,就因为这是他力法门。前在介绍观音耳根法门时,已经说了,观世音菩萨入三摩地证入楞严大定这一少,经历了多少修持,破除了多少层“能所”,一切所都破了,一切结都开了,觉也灭了,空也灭了,灭也灭了,一切生灭都灭尽了。于是寂灭,获两种殊胜,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并得十四无畏。你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就可以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长寿得长寿,乃至还应大涅得大涅。这就是他力法门,所求得的种种果宝,是靠观音加被之力。密宗和念佛法门都是靠他力。也都是他力门。持戒,察过去习都是靠自己,必须自己振作,自己管自己,这是靠自力。但是这个自己很难靠,不是那么老实。进进退退,力量又很微弱,所以还要靠他力。没有自力,自己根本没有动力,也不中用。介是光靠自己也不行,要靠他力。《观经》指出,至心念一句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号有这么多的功德与作用。自力能行吗?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劫是多长啊!说不清了,电子机算机都打不出来。单位是劫,八十亿个劫,这时间是多少?那么重的多劫生死的罪,一句佛号能消。要不是《观音耳根圆通章》讲出道理来,今天大家理解《观经》的话仍是很困难。观世音菩萨以超越无比的大慈大悲的心,专精勤久,勇猛无畏的精进修持,证到期了两种殊胜,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与一切众生同一悲仰。所以就可以施无畏,有这个力量,可以让你念观音号的人得到无畏。因此你念就对了。我们抓住这个救生圈。密教说观音是弥陀化身,所以念观音正是阿弥陀佛化身的名号。念佛是核心。其余是辅助,也不可没有。不持戒是个漏器,多少功德都会漏光。不看经教,行而不解,只是迷信。古德说:“行而不解,增长无明。”不但无功,反而增过,所以必须行解相资,使理解与实修互相促进,两方面自然慢慢增长起来。所以“念佛”是核心,同时一方面持戒,一方面看经教,读诵大乘。要多闻法,要多思维问题,要多问问题,这是第一句“持戒念佛看经教”。
另外一句“察过去习毋自欺”。你念了半天,你的效果表现在那里?都等临死再检验,那就晚了。过去是不够,到临死才知道有什么用,落了个灰溜溜。灰溜溜就更坏,连勇猛劲都没了。所以要早知道,要早知道就早日改变这种情况,要把我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早日发挥出来。常看看念佛之后,到现在为止,自己的习气是如何了,一不是点没变呢?还是有所减轻呢?还有的人甚至是有所发展,添了毛病,所以要注意,这是我们真正的修持,真正要自觉觉他,发了大愿的人就不避讳这个问题。就时时要观照自己,所以。夏老师检点一身都是短。把自己检点一下,我这一身都是短处。这才谦虚,才不会错误估价。这才会精进。贪,嗔,痴很难对付,不可掉以轻心。不真实用一番功夫的人不知道。有人在用功过程中贪,嗔,痴会爆发,这仍是自然的现象,不是出轨。有的人淫欲心猛增,脾气越来越别扭,有的越来越糊涂,这都要警惕,不能退缩,要坚持,要祈愿,要勤求佛力加被。一切不要怕,这一句佛号就是咱们数学上的无限大。总之,你真正依靠这句佛号,真正念得清净了,你任何的习气,任何贪,嗔,痴的毒都可以彻底消除。这个信心必须得有。所以因此,持戒念佛看经教,行解相资,要加上察过去习,绵绵密密的,使得自己对于尘缘日渐淡薄。这就是背尘的初步,再加上持戒看经的自力,念佛的自力兼不可思议的他力,这便是日觉路,我们已经在背尘合觉的大路上。
勤修三无漏学,消除自他三毒,背尘合觉,直登彼岸。这是万古颠不破的原则。至于具体行持,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觉岸。但当前已是末法,环境是五浊恶世,所选行门,切须合于时代,契于行人根器,所以不能不知决择。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就是说本师世尊为什么要出现于世?只是为了宣说阿弥陀佛广大如海的本愿。也就是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广演种种经教,另开教外别传,全部目的,只为众生归净土。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心要中的心要,捷径中的捷径。《无量寿经》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小本《阿弥陀经》心“信愿持名”为宗。这就是净土宗的宗要。也就是净宗的正行。先师夏莲老于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辅行。写了两句话:“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这两句是一切净宗行人,背尘合觉的要径,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辅的修持。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头两个字是戒学。末后三个字“看经教”是慧学。“定须习,慧须闻,”多看经教,正是闻。一切依据圣言量,禅宗不立文字,但禅宗的司证,没有不合于圣言量的。中间“念佛”两个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是宝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宝。念佛得正定,可见念佛正表定学,老实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专心念佛,不起杂想,就暗合“无所住”,老实念佛,一念接一念,暗合“生其心”。于是暗合了《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念佛,也是慧学。念佛时“都摄六根”岂但不做恶事,心中也不起恶念,所以念佛也摄“戒学”。念佛虽摄戒,定,慧,但夏师句中,还是指出了“持戒”与“看经教”,唤起大众的重视。
夏师的第二句:“察过去习毋自欺。”正表“息灭贪,嗔,痴。”“察过”就是检查自己的过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认真察看自己的过错。“去习”去掉不好的习气,一些不好的习惯叫作习气。多生多劫的烦恼,成为积习,烦恼虽除,相习未尽,这就是习气,所以要去掉习气。“ 毋自欺”:要认真,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这句话就是不但要除贪,嗔,痴三毒,还要对烦恼所留的余习,都要检查除去,不可欺骗自己,这才真是背尘。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净土宗的人,背尘合觉的,全面的,具体的,必要的行持,是净土行人修行的要径。我们要背沙土合觉,要证到本来是佛,要觉他要自觉,就须在这十四个字上用工夫。
在这十四个字中,要抓住“念佛”作为核心。净宗与密宗的殊胜之处,就因为这是他力法门。前在介绍观音耳根法门时,已经说了,观世音菩萨入三摩地证入楞严大定这一少,经历了多少修持,破除了多少层“能所”,一切所都破了,一切结都开了,觉也灭了,空也灭了,灭也灭了,一切生灭都灭尽了。于是寂灭,获两种殊胜,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并得十四无畏。你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就可以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长寿得长寿,乃至还应大涅得大涅。这就是他力法门,所求得的种种果宝,是靠观音加被之力。密宗和念佛法门都是靠他力。也都是他力门。持戒,察过去习都是靠自己,必须自己振作,自己管自己,这是靠自力。但是这个自己很难靠,不是那么老实。进进退退,力量又很微弱,所以还要靠他力。没有自力,自己根本没有动力,也不中用。介是光靠自己也不行,要靠他力。《观经》指出,至心念一句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号有这么多的功德与作用。自力能行吗?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劫是多长啊!说不清了,电子机算机都打不出来。单位是劫,八十亿个劫,这时间是多少?那么重的多劫生死的罪,一句佛号能消。要不是《观音耳根圆通章》讲出道理来,今天大家理解《观经》的话仍是很困难。观世音菩萨以超越无比的大慈大悲的心,专精勤久,勇猛无畏的精进修持,证到期了两种殊胜,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与一切众生同一悲仰。所以就可以施无畏,有这个力量,可以让你念观音号的人得到无畏。因此你念就对了。我们抓住这个救生圈。密教说观音是弥陀化身,所以念观音正是阿弥陀佛化身的名号。念佛是核心。其余是辅助,也不可没有。不持戒是个漏器,多少功德都会漏光。不看经教,行而不解,只是迷信。古德说:“行而不解,增长无明。”不但无功,反而增过,所以必须行解相资,使理解与实修互相促进,两方面自然慢慢增长起来。所以“念佛”是核心,同时一方面持戒,一方面看经教,读诵大乘。要多闻法,要多思维问题,要多问问题,这是第一句“持戒念佛看经教”。
另外一句“察过去习毋自欺”。你念了半天,你的效果表现在那里?都等临死再检验,那就晚了。过去是不够,到临死才知道有什么用,落了个灰溜溜。灰溜溜就更坏,连勇猛劲都没了。所以要早知道,要早知道就早日改变这种情况,要把我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早日发挥出来。常看看念佛之后,到现在为止,自己的习气是如何了,一不是点没变呢?还是有所减轻呢?还有的人甚至是有所发展,添了毛病,所以要注意,这是我们真正的修持,真正要自觉觉他,发了大愿的人就不避讳这个问题。就时时要观照自己,所以。夏老师检点一身都是短。把自己检点一下,我这一身都是短处。这才谦虚,才不会错误估价。这才会精进。贪,嗔,痴很难对付,不可掉以轻心。不真实用一番功夫的人不知道。有人在用功过程中贪,嗔,痴会爆发,这仍是自然的现象,不是出轨。有的人淫欲心猛增,脾气越来越别扭,有的越来越糊涂,这都要警惕,不能退缩,要坚持,要祈愿,要勤求佛力加被。一切不要怕,这一句佛号就是咱们数学上的无限大。总之,你真正依靠这句佛号,真正念得清净了,你任何的习气,任何贪,嗔,痴的毒都可以彻底消除。这个信心必须得有。所以因此,持戒念佛看经教,行解相资,要加上察过去习,绵绵密密的,使得自己对于尘缘日渐淡薄。这就是背尘的初步,再加上持戒看经的自力,念佛的自力兼不可思议的他力,这便是日觉路,我们已经在背尘合觉的大路上。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完整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坛经两则原文及翻译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经常听金刚经有啥好处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鸠摩罗什传五十:《中论》
- 鸠摩罗什传五十:《中论》
- 鸠摩罗什传:在龟兹的最后
-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
-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
-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
- 鸡蛋煎饼果子的故事
- 鸡蛋的真相:来自美国科学
- 鸽子与少年——市井
- 鸿儒山水间——第二届会稽
- 鹌鹑和补鸟师
- 鹌鹑和补鸟师的故事
- 鹿头梵志得度因缘
-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 麋鹿故乡 湿地之都 黄海港
- 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上海福
- 麦积山133号特窟探秘
- 麦积山石窟探幽“东方雕塑
- 麻天祥:科学与理性的佛学
- 黄国达居士:‘佛法是救世
- 黄国达居士:“开悟”的迷
- 黄国达居士:七觉支——心
- 黄国达居士:三种假施设
- 黄国达居士:不一不异
- 黄国达居士:不增不减
- 黄国达居士:中观无自性之
- 黄国达居士:人类觉醒的新
- 黄国达居士:从四圣谛谈心
- 黄国达居士:佛学漫谈 甚深
- 黄国达居士:佛法的功能
- 黄国达居士:佛法的真实受
- 黄国达居士:受蕴的净化—
- 黄国达居士:善观缘起
- 黄国达居士:如实的观察
- 黄国达居士:寂灭为乐
- 黄国达居士:寂静无为
- 黄国达居士:无分别心与无
- 黄国达居士:智慧的观照
- 黄国达居士:止观禅修的要
- 黄国达居士:正见与迷思
- 香的修持法门
- 高处不胜寒
- 高校副教授高考前在网上为
- 高境界由低境界来 不担小责
- 香积寺丙申年冬季二十一天
- 高圆融: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人生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心的能
- 高声念佛之十种功德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无常的
- 鬼神也懂得皈依大修行人
- 香蜜:天后得知陛下和旭凤
- 高情商的十大特征,真正的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欢喜布
- 高山寺观世音菩萨显灵记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香道文化微谈 古代如何用香
-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举办2013年
- 高手是如何交朋友的
- 马千里批于丹:一知半解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母亲的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解脱的
- 高手窃贼留在偷盗现场的悔
- 马夏生居士往生纪实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科学佛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每个人
- 马云的大师情结:佛道风水
- 高振农教授:《摄大乘论》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蜥蜴是
- 马佛青主办第三届马鸣菩萨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狗也是
- 马六甲佛教居士林地藏孝亲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马家辉被学生问将来可以做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
- 马常胜:药师佛心咒
- 高福来居士神话般的念佛故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