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老子、孔子都是菩萨应化
宣化上人开示:老子、孔子都是菩萨应化,儒释道三而一,一而三!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的,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
孔子是中国空前绝后的大圣人,是先知先觉者,他有相当的来历。孔子为什么生在中国?本来孔子前生是佛教里边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财童子一样;而中国的老子——道教的祖师,就是佛教老迦叶的化身。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颜回呢,就是佛教里头的明月儒童化身。
为什么迦叶祖师化身成老子?为什么水月童子化身做为孔子?为什么明月儒童化身成颜回?这就是因为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缘到了中国,所以这一班佛教的菩萨就争先恐后地到中国,为的就是给佛教开路。他们把佛教的马路先修好了,那么等佛教传到中国,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不然,佛教传到中国时,一般人也没有学道教,也没有学儒教;那么佛教虽然高深,也没有人懂,也没有人接受,是很费力的。于是老迦叶也不辞辛苦,先到中国化身做老子。怎么叫老子呢?因为他一出生头发也白了,胡子也白了,一出生已经就老了,所以叫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他到中国来,不断地努力提倡道教,而不说是佛教;水月童子呢,就提倡儒教,就这么开了两条平坦的道。所以等到以后佛教传到中国,就水到渠成,很多人都接受佛教的道理。中国的儒教就譬如小学的学生刚刚入学门,所研究的都是小孩子容易懂的道理。那么以后就升到中学,中国道教的道理就譬如中学的课程。中学读完了,就要读大学,那么佛教的课程就是大学的课程,所以儒、释、道三教是三而一,一而三。小学是为中学预备的,中学是为大学预备的,大学是为所有想要深造学问的老百姓而预备的,所以有小学、中学、大学。佛教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一所大学。
虽然这所大学在这儿,但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进大学,还有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的,所以有很多人不认识佛教,不知道佛教是什么,也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虽有小学也有中学,可是所有的小孩子不一定都能进得小学;所有该读中学程度的学生,也不一定完全会进中学,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中国来讲,儒教是小学的课程,其它的宗教可以说都是中学的课程,而佛教是包罗万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教的大学。那么其中不认字的人、不能进大学、不能进中学、不能进小学的人还是很多。
儒教的孔子也有五眼六通,他也具足相当的智能,智能渊博,所以孔子出生的时候有麟吐玉书的祥瑞之相。孔子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学习了生脱死的法,可是虽然有这个志气,还没有真正下决心。
“三十而立”,等到三十岁时,才下了决心,一定要修行了。
“四十而不惑”,等到四十岁的时候,他一切的怀疑、疑惑、迷惑都断了,所以说不惑。不惑就是不动心了,也就是孟子说他四十不动心一样的道理。什么事情不动心?财、色、名、食、睡不动心了。财,他也不贪,适可而止;色,他也不贪;名,他也不贪;食,好东西他也不贪;睡,也不贪睡觉。不惑,也就是不迷惑了,般若智能现前了。
“五十而知天命”,等到孔子五十岁,真正得到宿命通了。这个天命也就是宿命通,他能知道做人的生命哲学是什么;也知道人的宿命——人的过去生是怎么回事。
“六十而耳顺”,等到六十岁时,他有耳顺的功夫了。耳顺,在一般世俗人所讲,可以说是有天眼通、天耳通了。一般世俗人说千里眼、顺风耳,也就是天耳、天眼的作用。
“七十而从心所欲”,等到七十岁了,他得到了漏尽通。得到漏尽通,那么这时他的工作完成了。他为了把佛教的路给铺好,所以要讲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德;又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又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三纲领,把佛教的路给开了一半。
格物,什么叫格物?我们一般老学究、老读书人都懂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物欲革去,革除你的习气毛病,你的妄想。这物欲就包括你的嗜好,包括你所放不下的东西,这些都是一个欲,都要革除去。你能革除物欲,然后你的智能才能开朗,才能现前,所以要致知。致知又要诚意;你诚意了,然后就正心;你能正心,然后修身。你心若不正,身就不能修,意若不诚,心也不能正,这是一套的,一步一步的。身修,然后家也齐、国也治,这就是孔子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可以说包括世间法和出世法的意义。
不过儒家只知道世间法,而不注重出世法,所以它是个小学;它讲五伦八德,兄弟父母祖有五伦,八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就把佛教的路给铺了一半。道教呢,又把佛教的路铺了一半;道教就叫人去欲断爱,不过没有像佛教说的那么肯定,道教说: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无,惟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的这个神是好清净的,可是人这个心就不老实,像只马猴,跳上跳下,向南跑向北跑,所以说“心马意猿猴”,心像匹马,意像只猿猴,它是不老实的。“人心好静,而欲牵之”,人这个心是好清净的,可是欲念在那儿牵着它,叫它不清净。“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就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等到这个“寂无所寂”了,欲岂能生?你清净到极点,澄清到极点了,自然就没有欲了。“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清净。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这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出世法,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
所以一般人都赞叹孔子,无论是他的学生也好,或是一般的社会人士也好,都说他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博学多能,学的也多,能力也广。
所以各位学佛法的人,先要把道教、儒教的道理也弄通了,然后你对佛法的道理,自然就迎刃而解。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宣化上人:若把人身失掉了
- 宣化上人:若把人身失掉了
- 宣化上人:若把人身失掉了
- 宣化上人:若能多念佛,国
- 宣化上人:若这个样子,只
-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
-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要作
- 宣化上人:菩萨在家修行的
- 宣化上人:菩萨的境界
- 宣化上人:虚老一生之中舍
- 宣化上人:蛇来听法
- 宣化上人:要学佛菩萨、祖
- 宣化上人:要没有攀缘心了
- 宣化上人:诵大悲咒的功德
- 宣化上人:诵持楞严咒,常
- 宣化上人:诸大鬼王
- 宣化上人:谁是观自在菩萨
- 宣化上人:谁能知足,谁就
- 宣化上人:谁能跳出这四堵
- 宣化上人:超度死者、做功
- 宣化上人:这“四堵墙”谁
- 宣化上人:这《法华经》,
- 宣化上人:这一类人,今生
- 宣化上人:这个人就跪在我
- 宣化上人:这个人要求我帮
- 宣化上人:这个方法能消除
- 宣化上人:这个欲界,我们
- 宣化上人:这个法门为什么
- 宣化上人:这条蛇远渡重洋
- 宣化上人:这样布施,就是
- 宣化上人:这样忏悔,三业
- 宣化上人:遇到爱杀生瞋恨
- 宣化上人:道德是一切的根
- 宣化上人:道德是一切的根
- 宣化上人:道德是一切的根
- 宣化上人:那时你才后悔就
-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在其
-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没成
-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如
- 宣化上人:降龙伏虎
- 如何才能有魅力
- 学佛:人间有味是清欢
- 学佛没有捷径
- 宣化上人:给父母买好吃的
- 宏圆法师:世尊说法的五时
- 学佛行礼
- 孝子感动强盗
- 净土法门法师:要不要改成
-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
- 如何正确地对待戒律
-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
- 索达吉堪布:放生有哪些巨
-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佛
- 女士穿着得体,事关重大
- 宗舜法师
- 宏圆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
- 学佛之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基
- 宏海法师:这些问题,念佛
- 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
- 净土法门法师:要如何做才
- 宣化上人:老子、孔子都是
- 宋立道教授:集合教学政三
- 如何正确看待欲望?
- 如何才能生起胜解心不退转
- 学历代大师一样老实念佛
- 宏圆法师:临终得闻圣号,
- 学佛要习惯成一个很好的习
- 学佛的一点点小小感悟
- 宽运法师:瓶中甘露常遍洒
- 寻找有缘女士结婚
- 宗性法师:如何提高生活质
- 宏雨法师:佛陀教你如何正
- 孝子读信喻:读经的目的是
- 索达吉堪布:放生有三个重
- 宏智禅师:《维摩诘经》中
-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
- 女大学生为支教剃光头 网友
-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
- 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
- 宋立道:为何说南传佛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