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恶业,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须三业清净,则心自净。若身不杀、盗、淫,则身业清净。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净。意不贪、嗔、痴,则意业清净。如此十恶永断,三业冰清,是为净心之要。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苦,发愿往生安养,立念佛正行。
念佛要为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折旋俯仰,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愚不昧,并无异缘。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时也。若念至一心不乱,则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此必定往生之效验也。
修慧在乎观心,修福在乎万行,观心以念佛为最,万行以供养为先,是二者乃为总持。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众生所以贫穷无福慧者,由生生世世未尝一念供养三宝,以求福德,直为生死苦身,念念贪求五欲之乐,以资苦本。今以贪求一己之心,转而供养三宝,以有限之身命,随心量力供养十方,乃至一香一华,粒米茎菜,其福无穷,故感佛果华藏庄严,为己将来自受用地,舍此则无成佛妙行矣。
念佛求生净土,是要了生死大事,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了?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乃生死根株,自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见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无一不爱,则无一事一念不是生死活计。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如此佛只听念,爱只听长。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这一声佛,果能敌得这爱么?果能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时也。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
学道无他伎俩,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久久纯熟,打成一片,自然念念弥陀,头头极乐矣。近见学道之士,祗知贪求玄妙,不知向根本处下死工夫,及临荣辱祸患死生之际,便见手忙脚乱,此非人误,乃自误耳。生死根者:即吾人日用种种妄想,人我憎爱贪嗔痴等诸烦恼业,若有一丝不断,即是生死根本。今要参禅顿悟了生死,请自讨量,果能一念顿断历劫烦恼,如斩乱丝否?若不能断烦恼,纵能顿悟,亦成魔业,岂可轻视?
从上诸祖顿悟,亦从多生积功渐修中来,故顿悟一著,说易实难,苟无二三十年死心工夫,如何得向热恼中一念顿悟,要在自知根器何如耳!至若念佛一门,世人不知其妙,视为浅近,其实步步踏著实地,何也?以吾人有生以来,念念妄想攀缘,造生死业,何曾一念回光返照自心,何曾一念肯断烦恼。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乱,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参禅定要死尽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以想除想,乃博换之法,就吾人根器易为耳。
修净土不必求悟明心性,专以念佛为正行,又以布施斋僧,修诸福田功德,以为庄严佛土之助。其念佛心中,虽发愿往生,要知先断生死之根,方有速效。生死根即今贪著世间种种受用,及美色淫声,滋味口体,一切皆是苦本,及一切嗔怒忿恨执著痴爱之心,与一切邪魔外道邪师所说邪教之法,俱要尽情吐却,只笃信念佛一门,每日诵弥陀经两卷,念佛若干,或不计数,只是心心不忘佛号。佛者觉也,若念念不忘佛,即念念明觉。
心若忘佛,便是不觉,若念至梦中能念,即是常觉不昧。现在若此心不昧,则临终时此心不昧,即此心不昧处便是下落。今国事万机,决不能参禅,惟有念佛最好,不拘闲忙动静,一切处都念得,只是一心不忘,更无别巧法。参禅要离想,念佛在专想,以众生久沉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博换之法耳。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乎?
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日用动静,不杂不乱,梦寐如一,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净土之时也。
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苦切,厌苦心切,则欲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诀,单持一念。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即诵弥陀经一卷,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三五千声,或一万声,完即对佛回向,发愿往生彼国。此是早课,晚亦如之,如此日日以为定课,定不可缺,此法教诸宫眷,如法同修更妙,是为常行也。若为末后一著大事,做工夫更要亲切。每日除二时功课外,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饮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
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者一声佛提起一拶,即见烦恼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若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即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分明了了,便知去处矣。此事不难行,只要一念为生死心切,单单靠定一声,佛再不别向寻思,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自在,得大欢喜受用,殊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舍此,更无过此直捷省事者也。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地藏经能随便念吗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金刚经》注音读诵完整版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商务交际谈话的礼仪
- 商务部发布报告力驳美国“
- 啊,莲花
- 啼血跪求天下苍生——邪恶
- 善业、恶业、无记业
- 善事做的不少了,为什么还
-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
-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
- 善人善自己!做个好人,几
- 善人多磨难,其中另有玄机
- 善人多磨难,其中因果有玄
- 善人多磨难?其中因果有天
- 善人多磨难?其中因果有玄
- 善人多磨难?其中因果有玄
- 善人多磨难?其中有玄机
- 善女子21年前资助小乞丐 今
-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特色
- 善导大师弘法的二则传奇故
- 善导大师往生念佛文
- 善导大师法语:念佛决定往
-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专
-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善导
- 善导大师:《观经》目的不
- 善导大师:一心唯信佛语不
- 善导大师:六字名号机法一
-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
-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
- 善导大师:种种法门皆解脱
- 善导大师:这十种人正好念
- 善导大师:这十种人正好念
- 善导大师:阿弥陀佛四十八
- 善往彼岸
- 善待爱人,善待生命中最美
- 善德女王点评,不是因为那
- 善恶功过如何抵消?
- 善恶功过能不能抵消?
- 善恶有报,其实冥冥已注定
-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 善恶终有报
- 十一世班禅:和平来之不易
-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
-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
- 嘎玛仁波切:如果你现在努
- 叶罗丽中最难背的10个施法
- 前世与今生——林清玄
- 呷绒多吉上师:首先我们要
- 净土法门法师:临终助念答
-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真佛再
-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开缘
- 卓德巴姆空行上师功德海藏
- 古都开封大相国寺
- 十一长假去哪儿?京郊这些
-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 唯识与中观上的表达方法略
- 净土法门法师:身金色相
- 博士住持扬禅宗,不离传统
- 司马迁的伟大历史功绩,在
-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
- 吃沙而亡的比丘
- 呷绒多吉:什么是正法?
-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
- 前世亵渎动物导致的TXL
- 嘎玛仁波切:如果你的罪业
- 发了愿心反悔,鬼神都会唾
- 功德香:功行全备,神灵默
- 句句珠玑!三世诸佛教诲的
- 准提咒注音原文及简介
- 单张曝光时间1小时 卧佛寺
- 净土法门法师:临终助念答
- 净土法门法师:转业报身成
-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开缘
- 十个习惯宠坏你孩子
-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真修行
- 吃亏到底是不是福呢?
-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
- 唯识学的缘起观
- 前世住菩萨道
- 吃泥鳅的因果报应
- 呷绒多吉:修行不能随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