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教基础知识] 发表时间:2022-08-05 15:28:55 作者: 阅读次数: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一卷

九、总释名题

经题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

《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支谦译

《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

《无量寿如来会》唐菩提流志译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法贤译

自汉迄宋,同经异译可考见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法名慈济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凡经之名题,皆直显本经之要旨。使学者因名达体,直窥全经大义。是以天台家注经,先释经名。

大经五种原译,各有经题。王氏会本名为《大阿弥陀经》以别于原译与小本。但“大”字之增,无所依据。彭氏节本与魏氏会本,皆名《无量寿经》同于《魏译》,三种一名,混同易误。正定王氏改魏氏本为《摩诃阿弥陀经》。摩诃二字亦复无据。

考从汉迄宋十二译中,以无量寿为名者十,以清净平等觉为名者二,以正觉为名者一。最初汉代一译名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最后宋代一译名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今此会本直取宋译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为首,去其重复之经字,下从《汉译》经题《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去其重复之“无量”二字,于是经题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自然佳妙,不假斧斤。两译原名,摄于一名之中;十二种经题悉入一题之内。全经大旨,昭然目前。净宗要义,备于题内。人法喻、教理行、体相用等齐显于一名之中。如帝网珠,圆摄一切妙法。本经会集之妙,于此可见麟爪。

以下正释本经题名

题中首字曰佛,佛者乃梵语佛陀之略称。义为觉者。觉者对迷而言。迷则众生。三觉俱圆,即名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与觉满。三觉圆满,名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觉俱圆之众生,众生即未觉之佛。又佛者乃十号之一。十号者:(1)如来、(2)应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间解、(7)无上士、(8)调御丈夫、(9)天人师、(10)佛。十号具足为世所宗,故名世尊。世尊梵音薄伽梵。《佛地经》云:“是薄伽梵最清净觉,极于法界,尽于虚空,穷未来际。”(《成实论》等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则从如来至世尊为十号。十号之详释在下之第四品中)上明佛字为极圣之通号。今就本经,题中佛字即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华(指中华)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体。究竟极果,乘大愿船,生五浊世,示现成佛。为度我等,演说本经。是即一切众生大恩大德之慈父;无法不知、无法不见之导师;大觉圆满之释尊也。

说者,悦也。悦所怀也。“佛说”二字显此经是世尊金口所宣,非余人之说也。佛以度生为愿。今众生机熟,堪受净土大法,究竟解脱。故今乐说,以畅本怀。

大乘者,喻也。乘以运载为义。大者所乘,或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别于声闻缘觉仅求自觉之小乘。《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给也)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又《宝积经》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以上经论明大乘者,唯如来与大菩萨能乘,大者所乘故。又所乘之道,是诸佛如来之所行,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又此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体无边涯,绝诸对待。横该十方,竖通三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如傅大士偈:“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故强名为大。如《涅槃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今此经中“大乘”二字,正喻“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净宗第一义谛。能念之心,本来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又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心,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心。能修所修,只是一心。即心即佛,心佛不二。又可云,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佛,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佛,自佛他佛,只是一佛。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能所不二,修证不无。超情离见,强名为大。以此为能乘所乘,强名大乘。故经题中,以大乘为喻,以明全经要旨。

“无量寿”,梵语为阿弥陀。即本经所说极乐世界教主之圣号。阿弥陀三字是密语,含无边密义。今若译梵文为华语,显密旨于显说,则可译成无边德号。今经翻为无量寿,是取其中首要之义。经中无量光,无边光等十二圣号,同为阿弥陀之德号。《汉译》本则翻为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其中觉字与佛字正同)以上多种圣号,咸曰无量。实则佛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盖以世尊妙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一一名中所含之德亦无量。是以持名所召之德无有量。

今经题中首标无量寿者,以此三字,统摄一经所说。盖无量寿是法身常住之体。寿是如如智之体,光是如如智之相,故经题标寿德,光德即摄于中。又《甄解》云:极乐净土“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一切归寿命。”又“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入一法句,无量寿故。”故经题中标“无量寿”德号,则法藏因地愿行与果地佛德,极乐之依正主伴,全部经旨,摄无不尽。

“庄严”者,《探玄记》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小本曰:“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往生论》称极乐三种庄严,已见前。细论则有二十九种庄严。文繁不引。今本经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庄严众行”,又“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极乐国土,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又“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如上所引,正显经题中庄严之义。盖法藏“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庄严众行”是其殊胜愿行也。因行获果,故曰:“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果感乐刹,故曰:“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

又经中“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无量光炎,照耀无极”,“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华果恒芳,光明照耀”,“随风散馥,沿水流芬”,“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咸显彼佛世界具足庄严,周遍其国,是庄严一辞中所含“交饰”之义。至于“具德”者,则如经第九品中“如实安住,具足庄严”。故知极乐世界如是庄严者,盖由于如实而安住也。实者,真实之际也,是谓具德。又第十五品中“一切庄严,随应而现”。此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也。

“清净”者,身口意三业,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染之谓。《探玄记》云:“三业无过云清净。”盖谓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也。又清净土,指净土。清净身,指佛身。清净人指如来。又《往生论》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此与经题中“庄严清净”妙合天然。三种庄严者,无量庄严也。今齐入一清净句中,是“一切即一”。又经云“心净则佛土净”表“一即一切”。华严玄旨,又于此处见之。又《汉译》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佛。又其中第十八愿曰:“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此中之净洁心即是清净心。亦即《往生论》中之清净句。佛名无量清净佛,佛心是无量清净心,总之是一法句,即是清净句,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亦即是一句佛号。故发大乘心,持名念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宗。又清净句,表实际理体。从清净句出生三种庄严,三种庄严同入一清净句,是为经题中庄严清净之义。

“平等”者,离差别也。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显平等之义。《入佛境界经》曰:“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门。”故知有差别即是二,即不如矣。故云平等即入不二,即是真如。可见平等之义甚深。今题中曰平等觉,可有四解:一曰平等普觉一切众生,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今经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法,普被三根,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正显平等普觉之义。二曰以平等法觉悟众生。《净影疏》曰:“无作无所有等,为平等法。”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从有念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念得能所两忘,即是《金刚般若》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即《净影疏》之“无作无所有”。以如是法教导众生,横出三界,成究竟觉,是谓以平等法,觉悟众生。三、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正觉无一切高低深浅之别,故曰平等觉。四、专就本经,“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以上诸义,题中俱摄。

“经”者,梵语修多罗。直译为线,义译为契经。契者,一者契理,理者,实际理体也。二者契机,机者,机宜,众生根机也,兼指时机,时节因缘也。故契机者,切合众生水平与时代也。今为省文,略去契字,但名曰经。经具贯、摄、常、法四义:贯则贯穿所说之理;摄则摄持所化之生(指众生);常则古今不易;法则近远同遵。上述四字,可尽“经”字之义。

又佛所说者通名为经。故题中经之一字,是通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十四字,是本经独具之别名。

诸经立名,不离人法喻。或单或复,可得七类:单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共成七类。例如:

单一:

单人阿弥陀经阿弥陀是人无法喻

单法大般若经般若是法无人喻

单喻梵网经梵网是喻无人法

复二:

人法文殊问般若经 文殊是人般若是法 无喻

法喻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 无人

人喻菩萨璎珞经菩萨是人璎珞是喻无法

具足人法喻——大方广佛华严经佛是人,大方广是法,华严是喻。

今本经题亦具足人法喻。题中佛字表此土果人,无量寿是彼方果人,故题中具两土果人。庄严清净平等觉七字是法。大乘二字是喻。乘者车也。此经可运载无量众生咸达宝所。如《法华》之大白牛车,故以大乘为喻。

诸经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从行显理。注家释题,须明本经题中别具之教行理。专就本经,则“佛说大乘”是教。“庄严清净平等觉”是行。“无量寿”是理。“无量寿”表三际一如、涅槃常住之法身本体,亦即众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故判属于理,盖其为实际理体也。“佛说大乘”是教,即依此“无量寿”之理体,直指大乘为喻,为宣说众生本具之大经,判之为教,义甚分明。又从教起行,故下文中“庄严清净平等觉”即是佛所教化之妙行也。一句阿弥陀,以之庄严自心,清净自心,是即依教修行也。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圆显本具之平等觉,是以行显理也。又得往生者悟无生忍,从体起用,复以此平等妙法,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同证大觉,复是从众行显理也。

若以经题配三大,则无量寿体大,庄严清净是相大,平等觉是用大。

依《汉译》“无量清净平等觉”即阿弥陀佛义。更可以本经题配三觉。无量寿佛,是我本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以庄严自心是名始觉。始觉合本觉,直趋究竟觉,即题中“清净平等觉”也。又可解为“平等觉”是我本觉。起心念佛,以自“庄严”,是为始觉。始本不离,直趋觉路,顿入寂光,证“无量寿”。如是则平等觉是我因心,无量寿是我果觉。如是妙义辗转无尽,悉在一题之中。是故《圆中钞》疏曰:“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钞曰:“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