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16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本品表当来经灭,佛以慈悲‘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序分中《大教缘起品》世尊放大光明,光瑞殊妙,从昔以来所未曾见。阿难启问放光因缘。佛赞阿难曰:‘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盖因阿难启问,世尊乃流出此殊胜希有之《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也。可见此经正因世尊‘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故说此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第一希有之难逢法宝也。直至当来经道灭尽,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深显佛慈无尽,佛恩无极。复表此经所宣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殊胜妙法,实是普济众生之阿伽陀药。法灭之际,众生业障弥深,仍可仰赖是法,而度生死。极显斯法究竟方便,不可思议。
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指《礼佛现光品》极乐依正,一切所有,以佛威力,如对目前。会中大众,人人皆见。以此胜缘,即令会众,生起实信。复因弥陀威德加持,会众善根,悉皆增上,故云‘所当为者,皆可求之。’《会疏》云:‘所当为者,当为往生愿行者也。皆可求之,能顺佛经可得之也。’段末佛垂诫曰,现即亲自见闻,故不可于佛灭度后,于极乐依正净土法门‘复生疑惑’。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当来经灭者,善导大师云:‘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净影、道绰、慈恩、义寂、法住、望西诸师同之。《净影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者,举彼未来法灭尽事。释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岁。末法万岁。一切皆过,名为灭尽。’但憬兴据《法住记》指为增劫七万岁后。《法住记》云:‘人寿极长至十岁。刀兵劫起,互相诛戳。佛法尔时暂灭。增至百岁后,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称相显说无上正法,度无量众。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然不息。至七万岁时,(宾头庐等)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一时俱入无余涅槃。’憬兴云:‘当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故云经道灭尽’以上两说,各据一义。望西师判云:‘(善导)大师弥陀垂迹。慈恩观音化现,所解不轻,以为依凭。’据望西意,释此经文,应按善导大师之教,此说甚是。
‘特留此经’者,《净影疏》曰:‘佛以慈悲怜悯众生,故法灭后,独留此经,百岁济度。以此经中开示净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经》显示佛性,圣人先隐,为是先灭。此经教人厌苦求乐。济凡中要,为是后灭。’疏谓此经教人念佛生西,故独留之,于最后之百年救度众生。至于《大涅槃经》(及《首楞严经》)显示人人本具佛性,乃圣教中甚深之法。于后末世,众生根劣,无人能晓,是故先灭。此《无量寿经》教人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乃救济凡夫之要法。是故后灭也。
‘其有众生’乃至‘皆可得度’。《净影疏》曰:‘值斯经者,所愿皆得,明留之益。法灭尽后,百年闻者,尚得利益,往生净土。况今闻者,何有不生’。疏意:遇此经者,必满本愿,是乃正明独留此经之利益。至于法灭之时,闻经尚得法益,往生极乐,何况现在闻经信受之人,焉有不生西方之理。故疏续云:‘定得往生,莫自疑虑。’‘得度’者,渡生死之海,而证涅槃也。海喻生死,彼岸喻涅槃,超越生死中流而登涅槃之彼岸,故云‘得度’。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上叹闻经信受为难中之难,令人知经之难闻,生敬重希有之心。‘兴世’者,出兴于世也。《资持记》云:‘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示现生灭),拯接群品。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盖谓佛身遍法界,无有来去;三际一如,本无生灭。只为应机度化,故现出生王宫,出家修道,降魔成佛,此即所谓兴世也。‘难值难见’。《净影疏》云:‘明值佛难。世当佛时,名之为值。目睹称见。此皆难也。诸佛经道,难得闻等,明法难闻。于中先明经教难闻。手得经卷名为得。耳听曰闻。亦可领诵名之为得。耳餐(餐,采取也。)称闻。此等皆难。’故云‘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善知识’者,‘善’谓于我有益,导我于善道者。知谓知心。识谓识形。如《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故知此‘知识’二字,为知心识形之义。故善知识亦称善友。相识相知导我于善之人,称为善友,即善知识也。又《圆觉经大疏十五》曰:‘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名善知识。’是谓能了别真妄,通达真际,知众生根,应病予药,名为善知识也。又《安乐集》依《法句经》曰:‘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然于毕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是为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缰绳,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该经复云:‘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又《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欲证菩提,当求善友。求友之道应如《圆觉经》所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时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问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遂指德云比丘,展转令往矣。’复云:‘故《法句经》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识,谓父母、眼目、脚足、梯橙(橙同凳)、饮食、宝衣、桥梁、财宝、日月、身命等。后结云:‘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等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自念旷劫为善知识守护。今日值于如来,乃至未曾报恩,无心亲近。说是语已,重复举身号泣。’是故《圆觉经普觉品》普劝曰:‘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识。’且恭敬善知识者,首在如教奉行,此亦甚难。故云‘闻法能行,此亦为难’。盖善知识难遇难识,今幸求得,倘于彼善知识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则良医束手。如是则遇同未遇。故于善知识教,应闻而能信,信而能行。是为甚难也。上明遇佛,闻经,遇善知识,闻法能行,均极难得,甚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难,莫过于下之‘若闻斯经,信乐受持’,是乃难能中之难能,故云‘难中之难’。其希有难得,更无过于此者,故云‘无过此难’。何以故?如《净影疏》曰:‘余义余经,处处宣说。开显净土,教人往生,独此一经,为是甚难。’又《会疏》曰:‘若闻斯经者,知识闻薰也。信乐受持者,往生正因。谓信乐本愿,受持名号,此法超异诸教故;得益超出诸善故;众机通入报土故(种种根机悉生报土);一生成办故。必依多劫宿善,超过诸难之事。故云难中等。’准两疏意,若人于此第一希有、难闻难信之一生成办之妙法,能闻、能信、能受、能持,当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种善根,难能希有,超过一切。故曰‘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此非谓法门难修,盖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缘,至为难得也。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得闻佛声’是《汉译》经文。《吴译》为‘闻阿弥陀佛声’,《魏译》为‘得闻彼佛名号’,《唐译》为‘闻彼佛名’,《宋译》为‘得闻无量寿佛名号’。诸译合参,故知‘佛声’即阿弥陀佛名号。‘闻’者闻名信受也。以名具万德故,能令闻者‘慈心清净’。‘慈心’者,发起大慈心也。‘清净’者,纯净无垢也。‘欢喜’者,内心喜乐也。‘踊跃’者,欢欣奋起,形于身口也。‘衣毛为起’指遍体毛孔开张,汗毛竖立。‘泪出’,目中流泪。盖如是之人皆从佛道中来。佛所得之无上菩提,名为‘佛道’。《法华经方便品》云:‘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于佛地之万行也。‘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乃佛之赞语。正如《金刚经》曰:‘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灵峰《破空论》释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准是而论,本经乃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若能生信,当知是人,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间希有之人。若于圆教能生实信,圆解圆修,可称圆人。圆人修行一日,可当常人修行一劫。
反之,狐疑不信者,乃从三恶道中来,宿世殃祸业障未尽,尚未至得度之期,故不能信受。此亦如《金刚经》所云:‘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故知法门愈殊胜,世人愈难信。故于圆顿妙法,狐疑不信也。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完整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坛经两则原文及翻译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经常听金刚经有啥好处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高三学佛老师“独特的课外
- 高三辅导老师用《礼佛大忏
- 高中生学佛后提前一年梦见
- 高人看到,他一心造大恶,
- 高人看到:他一心杀人,恶
- 高僧之死:用涅槃唤醒人类
- 高僧传授对治一切恶疾、绝
- 高僧传记 《影尘回忆录》
- 高僧传记《影尘回忆录》因
- 高僧圆泽偈语应如何解?佛
- 高僧大德关于念佛着魔的开
- 高僧大德对净土宗偏差之指
- 高僧大德开示:什么是“隔
- 高僧故事:三千门人的鸠摩
- 高僧故事:东晋时代杰出的
- 高僧故事:弘法要消己恶行
- 高僧故事:忍辱负重舍命护
- 高僧故事:忍辱负重舍命护
- 高僧故事:忍辱负重舍命护
- 高僧百解028:佛教伟大的三
- 高僧眼中的4种人生状态你属
- 高僧眼中的五种人生状态 你
- 高僧眼中的几种人生状态
- 高僧观因缘:现代作家已经
- 高僧详解一些婚姻家庭疾病
- 高官单恋的美貌才女所写的
- 高官单恋的美貌才女所写的
- 高山仰止话高僧
- 高山杉︱发现《华严法界观
- 高山杉︱过去两年上拍的西
- 高振农教授:《华严经》在
- 高振农教授:《法华经》在
- 高振农教授:怀念恩师吕澂
- 高振农教授:欧阳竟无《佛
-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上海
-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的上
- 高振农教授:马祖道一与江
- 高振农:台湾佛教发展得益
- 高振农:怀念恩师吕澂先生
- 高效用时的典范!释迦牟尼
- 高僧:35岁前不破戒可成佛
- 高僧鸠摩罗什
- 高僧预知时至留下一句话后
- 香港佛诞假期过后沪深港通
- 高层曝皇马若四大皆空齐祖
- 高考倒计时5天,如何轻松备
- 高僧赠你珍贵的好命秘籍
- 高僧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七
- 香港修例动摇国际社会对香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几件大
- 高僧选方丈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波
- 香港大屿山观音寺福田组朝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女性一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波
- 香港天空佛祖显形 照片引市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和
- 高原僧侣骑自行车打篮球 体
- 香港天空佛祖显形照片,引
- 香隆立嘉措:真真实实去了
- 高原医学的奇葩——藏香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画如
- 香港展出全球最大的38米高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学习对
- 香港提升泰国外游警示级别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夫妻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安心法
- 香港晒佛节 晒全球最大药师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帝王与
- 香港畅怀长老赠送黑龙江大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当下承
- 高清五百罗汉图
- 高福来居士念佛故事
- 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大和尚
- 香港西方寺隆重举行永惺长
- 马明博:终南山净业寺品茶
- 魔障出现的原因及对治
- 马明博:香为佛使 香藏秘趣
- 达真堪布:修了三年准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