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见之人滥解弥陀救度,正确理解善导大师“不虑妄念、不顾贪嗔、不问时节、不问罪福"
作者:净宗法师 善导大师的思想,说到“不虑妄念”“不顾贪嗔”“不问罪福”……一方面是让大家能够安心于念佛,另一方面,也怕有的人不善理解,这里有必要再做一个专门的说明。因为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以救度下劣恶机作为出发点,然后以下摄上,举恶摄善。 以下摄上:以下等根机得救的方法,来摄受上等根机。 举恶摄善:举造恶之机得度,而摄受行善之机。 并不是说“好像可以随便放逸”。 比如说“不虑妄念”,大家都在担心说“我虽然念佛,妄想杂念纷飞,这样怕不能往生吧?怎么办?”那么才说:“你不要忧虑有妄念,你只管念佛!”不是鼓励大家“你就让它妄念纷飞,让它到处乱飘”,也不是这样。念佛的时候,还是要认认真真来念佛。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内心比较静定。只是我们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妄上起妄,担心不能往生。 “不顾贪嗔”,是说我们本来就是贪嗔具足的众生,如果说“贪嗔心消除才能往生”的话,我们也做不到,内心就有恐惧。善导大师讲的“不顾贪嗔”,是指这个人走在二河白道之上,一边是水,一边是火,他就一心直进,在这条白道上往西而去。就是说:身为凡夫,我们虽然念佛,但是还有贪心,还有嗔恨心,我们不是把念佛往生的心收回来,“这个贪心可能障碍我,这个嗔心可能让我不能往生”,如果这样想呢,我们就会左顾右盼,就会越看越害怕,往生就没有希望,所以说不因贪嗔未断而顾虑重重,直接念佛,决定往生!但是,这一点也不能错误理解说:“那我就使劲贪,使劲嗔,任自己的贪性和嗔性在那里滋长蔓延。”那等于你没有走在白道上,反而是整体埋没在贪嗔水火当中,那根本谈不上“不顾贪嗔”了。“不顾贪嗔”是指在这条白道上面一心向西直进,不用顾虑,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这是就我们做不到断尽贪嗔,而做这样的安慰和保证。 “不问时节”,是指我们遇到这个法门之后不论寿命多长多短,即使临终才开始念佛也决定往生。并不是鼓励我们“平时不用念佛,等到临终再来念佛”,而是说我们现在遇到这个法门,就现在念佛,相续到临终。 “不问罪福”,不管你是福业众生还是罪业众生,只管念佛都能往生。即使没有大乘善、小乘善和世间善,但依念佛,也决定往生。有人就误解说:“既然不问罪福嘛,那我造罪也无妨了,我也可以造造罪”,这样就等于说又落在罪当中了。所谓不问罪、不问福,是把我们的心从这方面引导到念佛方面。 这里有一本书,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纲要,这本书大家回去可以好好看。书里有一段非常好,能够避免这种过失。 这是慧净法师专门解释“不问罪福”的一段,我把它念一念,来跟大家说明一下:此“不问罪福多少,劝专念佛名”之文。 善导大师讲:“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这样的“不问罪福多少”:正显示弥陀佛力无碍救度之法门,以消除一切疑见之执著。怕大家疑惑,“恐怕我有罪业,不能往生”。或有执著罪福因果,“修福应生,造罪不生”;这也是一种执著,“修福才可以往生,造罪不能往生”,这是根据一般的自力修行原则,执著这一点。或有执著“福多罪少,尚得往生;罪多福少,则不得生”。 退一步来讲,哪一个人在世间没造罪呢?多少都造罪,“福多罪少,这样差不多能往生;罪少福多,不能往生……” 为除此等疑执, 故言“不问罪福多少, 但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都决定往生”。 然而,有邪见之人,滥解弥陀救度,这个就是见解邪谬、错误了,他胡乱地理解弥陀的救度。 “不问罪福多少故,罪不可畏,福不可修,若有畏罪修福者,即是未信弥陀愿力之人”这就是邪见。怎么是邪见呢?“既然说不问罪福多少,那罪就不用害怕,不用恐惧造罪,福也就不用修了,何必修福呢?也无所谓嘛!”见别人念佛求生西方,持戒严格,小罪也畏惧说“我应该不造罪,应该多修福”,他就指责人家说:“你这个人,你没信弥陀本愿!信了阿弥陀佛本愿,怎么还怕造罪呀?怎么还要修福啊?”这就是典型的邪见。 他自己这样做,还去跟别人夸耀,说:“像我这样子,才叫信弥陀本愿,罪不可畏,福不必修;你畏罪修福,你信阿弥陀佛没信得过!” 自己念佛念得很少,甚至不念佛,说:“不问时节久近嘛!干嘛念念不舍呢?” 看到人家拿念珠,他有意见,“你念佛念得多,你就是自力!你就是不信弥陀本愿!” 这都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认识。 善导大师念佛很精进勇猛,冬天念佛都出汗;道绰大师每天念佛七万声——这就是我们的祖师,怎么说念佛多反而就是自力呢?而且,这些祖师都是万善齐修、一向专念,只是怜悯我们这些陋劣的根机,没有办法做得很好,为我们开示特别法门,让我们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 有人把这一点作为自己造罪放逸的理由,然后标榜自己:“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如此!” 这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是你的错误见解! 如果有这样的人,大家离他远一点,不要受他的蛊惑。 也有的人,原来吃素,也不饮酒,后来错误理解弥陀的慈悲,“哎,没关系了”,反而退堕下来吃肉,还饮酒,还跟别人拍着胸脯说:“我就是信弥陀本愿的。”这样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爱法,敬法,知道自己今生念佛必定往生,应当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比如说原来持五戒,那么还是持五戒来念佛往生;原来受菩萨戒,还是以菩萨戒的身份来念佛往生;原来受出家戒,还是以出家戒的身份来念佛往生。如果做不到,不可以夸口说:“我这样做不到,才是信弥陀本愿。”应该更怀忏悔。比如你原来是出家的身份,可是,由于家庭的障缘,或者自己的身心不适应,你退戒了,这个佛法也许可,但是,应该起忏悔心,说:“我不能过清净如法的出家生活,只好在家专修念佛。”不能说:“反正我念佛了,那就无所谓了。” 这些都要有一个分寸。我们尽力而为,能做到哪里就尽力做到哪里。 如果用身体打比喻,我们念佛,身体健康的人可以念,生病的人也可以念,对不对?都可以念佛。虽然这么讲,身体健康总是比较愉快、爽利。不是说非要等到生病、成为一个病体再来念佛。 佛法修持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你能做到戒律清净的话,等于是个健康人;如果你戒善不具足,多有毁犯,等于是一个生病的人。既然生病的人也能念佛,健康的人念佛不是更好吗?道理就是如此,不能故意毁犯。 所以这里讲,住如此的邪见:因而增长放逸和懈怠,任性胡作非为。这就是邪见指使他的行为,“任性胡作非为”。 此等之人,犹在“问罪福”之中,像这样人,他还在问罪问福。为什么呢?以修福为非、造罪为是。执此邪见,自谓“信心决定”是净土之因。 所谓“不问罪福”,就是完全归在“一向专念六字名号”里边。结果他不是来专念六字名号,反过来了,邪谬地解释说:“你不用修福,你不用畏罪!”这岂不还是在问罪问福、没有念佛?这种邪见比前面那种过失更大,对自己、对他人的危害更严重。 他认为自己:“这就是信心,我就是信阿弥陀佛决定了,像这样子才是往生净土之因”,这就完全错谬了。 也有称自身是罪恶凡夫故, 放纵三业,任情为恶,都无惭愧。 说:“我是罪恶凡夫,所以我就可以身口意三业不加收摄,不加谨慎。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禅学
- 道坚法师:论现代社会环境
- 道坚法师:道信大师的生平
- 道坚法师:道坚法师谈佛教
- 道坚法师:重庆华岩寺法脉
- 道坚法师:重庆古阿育王塔
- 道坚法师:重庆市忠州佛教
- 道坚法师:重庆市忠州佛教
- 道士从业三十多年的周易风
- 道安:漂萍传灯
- 道家的理想,禅宗的实践,
- 道家经典名言50句,超世境
- 道家经典语录100条
- 道家追求的生活方式:返朴
- 道开法师:索达吉堪布挤兑
- 道德是宇宙万物之母
- 道心容宇宙,佛性本自然
- 道慈大和尚率普陀山佛教协
- 道源法师:一合理相分第三
- 道源法师:如法受持分第十
- 道源法师:如理实见分第五
- 道源法师:念佛切勿起疑念
- 道源法师:我所见闻的印公
- 道源法师:能净业障分第十
- 道源法师:非说所说分第二
- 道生法师:如何利益众生
- 道禅文化与身心养生——王
- 道证法师 : 阴鬼变佛光
- 道证法师实证的念佛心得
- 道证法师开示:阿弥陀佛接
- 道证法师讲述之超越血癌的
- 道证法师谈忍辱放下:到底
-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
- 道证法师:到底是什么让我
- 道证法师:只要有一个人一
- 道证法师:大亏变大福
- 道证法师:大亏变大福,老
- 道证法师:对佛的认识和无
- 道证法师:广钦老和尚的奇
- 道证法师:广钦老和尚的奇
- 道证法师:“信愿念佛,佛
- 金光普宣《金光明最胜王经
- 道证法师:别人随喜赞叹时
- 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
- 那个懂得“拈花微笑”秘密
- 透露获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感
-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
-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 道坚法师:佛教是非盈利单
- 遇善知识难
- 道证法师:“慢心”病很严
- 通达哲理
- 通天河的老龟让唐僧问佛祖
-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农历
- 这是修积人生福报、功德最
- 道德乃是真富貴
- 迷途知返幸遇佛法普度,得
- 道证法师:前世今生一堆债
- 达真堪布:你是否是佛的弟
- 金克木——他是我国为数不
- 道坚法师:怎么样系统学习
- 那么多人吵架、离婚、大龄
- 连唐代名相裴休都佩服的禅
- 逐渐退出车市的“屌丝三宝
- 远离不正派的人,就是远离
- 道德是完美的保护
- 这是怎么来的
- 道坚法师:禅宗公案-天耳通
- 追寻“禅茶一味”的脚步
- 道证法师:为什么过去从来
- 遇是缘,错过也是缘
-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
- 通过念《金刚经》治业障病
- 道证法师:功德是由自性清
- 道教三宝、七宝与八宝分别
- 通灵居士果卿:邓丽君肺部
-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
- 道坚法师:佛教与中国艺术
- 远离这些人,哪怕恩重如山
- 逐花而居的女子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