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佛经的渐进次序之我见
佛陀乃古佛再来,在世说法四十九年余,开示宇宙及人生真理,上至宇宙科学、天文,下至地理、历史,又包括哲学、医学、修身,处世,自度度人……无所不含,集各种学问,多达数千万言,字字珠玑,句句金玉,学理之精深浩瀚,旷古绝伦,为人类历史以来空前绝后之最伟大导师,任何其他宗教及哲学家均无法望其项背。
佛陀的开示,在佛灭后,由大迦叶甄选学德并茂的比丘五百人,在王舍城附近的毕波罗窟举行第一次结集,史称“五百结集”,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覆述比丘四波罗夷及比丘尼八波罗夷,制戒时地因缘,经大众认可,订为佛教戒律,凡八十诵律,即是佛教的基本戒律,后世简化为十诵律、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等等。
“五百结集”期间,复有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覆述佛陀说法要义,大会公认无讹,定为佛经。阿难尊者所说即是“无比法”,即是四种阿合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此为佛教基本经典。
佛灭后一百年间,佛徒渐受外教影响,教理相貌,渐有改变,戒律荒弛,跋耆比丘众,于集会时,以铜盘盛水,敛收大众投钱,托言可得吉祥福祉,又有十事非法,私蓄金银。阿难陀之弟子比丘迦干陀子耶舍,发起集会于毗舍离,检讨改进。
大会时,跋耆比丘众为东党,别为一团,人数较多,称为“大众部”,与正统派之耶舍比丘等相峙,正统派称为“上座部”,两派分裂。
上座部集合七百人,在毗舍离城重诵三藏,以戒律为主,是为第二次结集,史称“七百结集”。
佛灭后两百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公元前二七二~二二六),建都于华氏城,初年迫害佛教,晚年悔悟,大扬佛教,建佛寺四万八千座,派遣佛教僧人往中东叙利亚、埃及、希腊、马其顿等各国弘法,净土思想及慈悲佛心传入以色列、埃及一带,耶稣幼年随父母避难于埃及,即受教于一位佛教比丘,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后来耶稣十余岁时离开以色列往印度研究宗教,曾于佛寺研习佛经佛理数年之久(事见耶稣大门徒圣彼得述录之“水徒行纪”一书──该书为天主教教廷所禁止及剔除于圣经之外──详见内明月刊刊出拙作“神秘失踪的十八年”一文)。
阿育王优遇佛徙,供养丰富,外道混入并破坏佛制佛法,阿育王集合六万佛徒,以目犍连之子帝须比丘为上座,选集德学兼备圣者一千人,结集经论律三藏,史称 “波吒厘子城结集”(第三次结集)。
阿育王灭后三百年,印度西北的迦腻色迦王(King Kaniska,公元一二五年~一五○年),笃信佛教,因见各僧派部所执不同,说法各异,乃发起第四次结集,精选高僧五百人,以世友比丘为上座,于迦湿弥罗之环林精舍举行,做成十万颂之“邬波第铄论”解释经藏,十万颂之“毗奈毗婆沙论”以解释律藏,十万颂之“阿毗达磨毗婆沙论”以解释论藏(现存唐三藏玄奘法师所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两百卷,即此十万颂),上述之经律两种十万释颂则未见有中文译本——史称此第四次结集为“迦腻色迦王结集”,又名“大毗婆沙论结集”,集各部派之大成。
从佛教结集四次而得的经律论三藏,多达数百万卷,集合亿言以上,真正是浩瀚如海,任何人穷一生之时间亦不能尽学。
今日的学佛人,对于佛教三藏文献往往感到无从入手。尤其是初学者,更觉得佛教经律论三藏,多得眼花撩乱,弄不清楚。
佛教在发源地的印度,早已衰灭,残余的佛教也多被印度教所吸收。真正的佛教,现在大盛于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国、日本、美、加及德、法。中国佛教以大乘为多,东南亚各国注重小乘,但亦实行大乘,其实佛法本来只有一乘,佛陀为方便解说,乃以小、中、大三乘作譬喻。后世有人将大乘小乘分化成为对立,诚属不幸!中国佛教每以大乘自居而轻视东南亚佛教为小乘,东南亚佛教亦认为中国佛教奢言大乘,行实小乘,这些彼此水火的态度,都不是佛教之福。
学佛人宜先从自身修行自度入手,然后进一步度人济众,倘若自己未守戒律,精勤修行,如何可以侈言大乘?佛陀在世说法,先讲阿含经等小乘经,次导入华严法华等大乘经,正是饶有深意的。因此认识,我认为东南亚佛教注重小乘自修戒律自度,做为进一步实行大乘济度,这是完全符合佛心的。从东南亚佛教所热心推行慈悲济世的种种成就来看,他们的确是做到了小乘与大乘合一的佛教。局外人因见他们注重小乘经论的研究,就轻视之为“小乘”佛教,这是对他们不公平的评语。
反躬自检一下,中国佛教注重大乘经典,但是轻视小乘经典,尤其轻视阿含四经,这是不对的,我认为是未筑基先盖顶的做法。更有令人失望的情形,就是中国佛教对于社会福利救苦度厄的慈善工作,历来做得的确太少!确是有大乘之“学”,而无大乘之“实”!这一点是难以否认的缺点!尤其是有些人误解了禅宗,被一些假禅所迷,误会了达摩评梁武帝建寺斋僧为“无功德”之真正含义,就认为一切慈悲济度都是“无功德”,更把布施济度工作轻视了。大乘佛教在中国渐渐演成了“理论”的宗教,而非实行的宗教!走上灭法之路!幸而近年来,大乘佛教日渐兴起慈悲济度事业,渐渐复兴,不过,对于小乘经论的研究仍是不够热心的。
我深深认为,小乘是大乘之基,学佛人应该先学小乘各经,然后进入大乘经。在研读经藏期间,应分出时间来研读律藏──先读“声闻律藏”,次读菩萨戒经──然后阅读论藏。
小乘经藏,是佛陀说法先讲,以求各听众先从自修修行开始,自律自度圆满,然后可以以身作则度众济世,故此小乘经律实乃实现大乘理想之必要筑基,不可忽略逾越。
小乘经典乃佛说的最基本原始典门,其中包括:
一、长阿含经
o 大楼炭经(宇宙学)
o 起世经(宇宙及世界生成学)
o 起世因本经(世界‘地球’生命起源学)
o 七佛经(宇宙循环学)
o 毗婆尸佛经
o 大般泥洹经
o 人本欲生经(分析人性人欲)
o 梵网经(天体说及法界等)
o 阿含十报经(因果律、报应律等)
o 信佛功德经(善行有功德说)
o 人仙经、善生子经、大集法门经……等大约二十二种经。
二、中阿含经
o 七知经
o 水喻经
o 一切流摄守因经(因果)
o 四谛经(生老病死四谛)
o 泥犁经(即天使经--宇宙太空各星球及各时空之循环,太空大灾祸。)
o 阎罗王五天使经(地狱阎罗等)
o 古来世时经
o 大生义经
o 苦阴经
o 伏淫经(戒淫行)
o 数经(数学、天文)
o 分别善恶业报经
o 分别布施经
o 息争因缘经
o 邪见经
o 箭喻经、意经、鹦鹉经、尊上经、斋经……等合计六十二种。
三、增一阿含经
o 缘起经
o 玉耶女经
o 阿含正行经
o 忠心经………等35种
四、杂阿含经
o 杂阿含经
o 五蕴皆空经
o 法印经
o 圣法印经
o 七处三观经
o 五阴譬喻经
o 不自守意经
o 转法轮经
o 八正道经
o 戒德香经
o 戒香经
o 月喻经
o 水沫所漂经
o 三转法轮经………等一共二十二种。
五、本事经(佛陀的本生故事)
六、佛本行集经(佛陀的修行)
七、过去现在因果经(佛陀修行的经过)
八、中本起经
九、佛说初分说经
十、佛说五大布施经
十一、佛说自爱经
十二、坚意经
十三、笃意经
十三、治身经
十四、佛医经
十五、治意经
十六、清净心经
十七、身观经
十八、禅行法想经
十九、见正经
二十、孝子经
二十一、父母恩难报经
二十二、分别经
二十三、除恐灾患经……合计约有一百七十余种经。
读完修身筑基的小乘经,应该进一步研读大乘经典。
研读佛经的渐进次序之我见 下
大乘经藏,主要分门如下:
一、华严门──以华严经为主经
o 1.方广佛华严经──(宇宙、天文、过去、未来、超自然、哲理、修身、济度……无所不备。)有关此经的纂释及论,多达九一种。
o 2.普贤行愿品──有关此品的释注约有十二种。
o 3.大方广入如来不思议经
o 4.华严经修慈分
o 5.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o 6.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o 7.信力印法门经
o 8.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o 9.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注疏20种之多
二、方等门
1.大宝集经──包括:
o 大方广三戒经
o 秘密大乘经
o 平等觉经
o 无量寿经
o 庄严经
o 大阿弥陀经
o 普门品经
o 净心经
o 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o 大乘显识经
o 弥勒本愿经
o 胜鬘经……等,约六十七种经品。
2.入法界体性经
3.佛说阿弥陀经──释注约三十六种。
4.净土神咒
5.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6.后出阿弥陀佛偈
7.佛说观无量寿经(注疏15种)
8.观音菩萨授记经
9.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10.大方等大集经(13种)
11.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12.虚空藏菩萨经(4种)
13.观虚空藏菩萨经
14.念佛三昧经
15.首楞严经(53种注疏)
此外,尚有:占察善恶业报经、佛名经、神咒经、千佛经、药师经、文殊经、地藏经、楞伽经(约25种注疏)、首楞严三昧经、维摩诘所说经(18种注疏) 、大乘密严经、龙女经、十力经……等前后合计多达203种经。
三、般若门
o 1.大般若经──约有22种别译经本(包括金刚经在内──关于金刚经的注疏有多达一百多种)。
o 2.般若波罗密多经──异译约十种
o 3.了义般若波罗密多经
o 4.五十诵般若波罗密经
o 5.帝释般若波罗密经
o 6.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疏约有62种)
o 7.自性般若波罗密多经
四、法华门──以妙法莲华经为主经
o 1.无量义经
o 2.妙法莲华经──约有注疏48至50种之多;另有约十种有关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注疏
o 3.法华三昧经
o 4.不退转经
o 5.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o 6.金刚三昧经
o 7.大法鼓经
o 8.普贤菩萨行法经
五、涅盘门──以大般涅盘经为主经
o 1.大般涅盘经(有注疏约二十种)
o 2.南本大般涅盘经
o 3.佛说大般泥洹经
o 4.大般涅盘经后分
o 5.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o 6.大悲经
o 7.大方广总持经
o 8.一切福德三昧经
o 9.摩诃耶经
o 10.大方等无想经(大云经)
o 11.菩萨处胎经
o 12.中阴经
o 13.莲华面经
以上我所列各种小乘大乘经藏,可能还有漏列很多,仅是就大正藏所见,尚未能提到尚未译成中文的佛经巴利文经藏,亦未能提到密藏、论藏、律藏与杂藏(“大正藏”就是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
单是上列的简表目录各经,就够学佛人研学一生的了。亦难怪中国大乘佛教节略了阿含经等小乘经典而不研讲,我推想当初必是鉴于佛经太多,方跳越小乘而趋向佛教的最终理想大乘,我认为那是不对的!我认为学佛必先筑小乘之基,大乘经典内的修身要求,都是从阿含经等发展而来的。学佛应从原始佛典开始人手,根基才可坚固。
好在今日的中国大乘佛教,很多法师及道场都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以往的偏差,现在纷纷都提倡两乘经论并重的教育了,这是可喜的现象;同时,东南亚佛教也在不遗余力地研究大乘经论及实行大乘济度。这样一来,在不久的将来,显密双修,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就会复合为一乘了,佛教将会因团结而重新复兴,大放光芒,将“灭法时期”转变为“宏法时代”,佛法光照全世界,造福全人类,这是我衷心所祝祷的。
- 上一篇:白云禅师:讨债
- 下一篇:百岁高僧将33年牢狱生活当做闭关 靠-做梦-度过难关
-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完整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短篇佛经:佛说自爱经(白
- 短篇小说——血佛陀
- 石佛爷的故事——田迈造像
- 石刻之乡安岳保护与发展现
- 石窟古寺
- 石窟里的衣食住行:佛也可
- 砍柴担水与做饭
- 研究前世今生的科学家 - 史
- 研读佛经的渐进次序之我见
- 破人婚姻 果报自受
-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
- 破戒律亵渎佛教文化 释永信
- 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佛
- 破迷显正—是魔不是佛,照
- 破除对美色的贪恋
- 破除迷信,学佛精进
- 确吉坚堪布:死神来临之际
- 确坚吉堪布:如理依止上师
- 确实有婴灵存在,千万别再
- 礼佛的意义(惟传法师)
- 礼佛的意义
- 礼佛磕头的方法及功德利益
- 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上)
- 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感应故
- 礼拜称念八十八佛惊讶感应
- 礼敬(明法比丘)
- 礼敬知识:谁可受礼?礼敬
- 社交基本礼仪
- 社交礼仪教案
- 社会上苦人很多 能帮几个算
- 社会之痛:打工爷爷无土地
- 社科院博导胡孚琛谈道教内
- 祇园精舍的建立
- 祈求观世音菩萨送子送女的
- 祈竹仁波切:可治愈一切病
- 祈竹仁波切:智慧是可治愈
- 祖师大德与大居士对念佛的
- 祖师大德谈谤法:学佛不是
- 祛除疾病的心法(11)
- 祛除疾病的心法(1)
- 破解霉运最好的方法
- 秋日的收获
- 真正的净土是一颗干干净净
- 真正的好老师,他有善巧方
- 第十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 福报只能修不能求
- 猛力祈请呼唤上师
- 磕大头的三大好处
- 砸佛堂抢香钱 假和尚大闹观
- 看后,你就改变了
- 精彩视频: 彭博士讲身体恢
- 疯狂“追剧”是种病
- 真正的净土,就是一颗干干
- 看不惯的事物在减少,说明
- 秋颖:拨弄是非者舌被冻掉
- 礼佛有哪些种类?
- 第十六卷 大般涅槃经疏
- 真观居士:修行就是修自己
- 恒传法师:我的婆婆在农历
- 索达吉堪布:佛开示切莫与
- 神仙八卦:守山大神黑熊精
- 登船喻:重心要靠倒阿弥陀
- 看家护院的报恩蛇“保姆”
- 确坚吉堪布:自他相换修心
- 恒传法师:我的孩子为何摊
- 礼忏功德
- 第十六回 不避嫌裸体治痨
- 精满自溢遗的不是垃圾,那
- 磕大头的好处
- 圆满放生:不耐缺氧水生类
- 秋风作伴,从容淡泊
- 真言初祖-空海的出现让日本
- 六种世上最佳营养食物你吃
- 索达吉堪布:佛教科学的奥
- 看了它,减少无数的烦恼:
- 意淫的三个层次及戒除方法
- 神仙都会乘祥云,为何还需
- 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方法
-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图文)
- 目犍连尊者:就算有神通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