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哇活佛:因明学是开启佛学文化宝藏的金钥匙
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因明学会会长、十世班禅大师因明佛学院院长噶尔哇 阿旺桑波活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编者按:2018年4月11日,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因明学会会长、十世班禅大师因明佛学院院长噶尔哇 阿旺桑波受邀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院作题为《谈因明与内明》讲座。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噶尔哇 阿旺桑波仁波切从 佛学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 、 因明学等佛学文化在传入藏区的主要人物 、 想创业创新,要学好因明逻辑思维 等五部分进行深入浅出讲解,并进行热切的问答交流。全文如下:
在人类历史上,每个时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文明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依靠文化教育。而每一个文化教育风气的形成,都由其文化教育的开创者和所开创的文化教育内涵、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者、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基地组成,是完整的一个体系。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其本质是一种具有体系完整的佛学文化教育。佛祖释迦牟尼是人类最高的一位导师和伟大的文化教育家,也是佛学文化教育的开创者。佛法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佛所开创的一套完整文化教育体系,而一代代高僧大德和僧人是佛学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者,各大寺院是佛学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基地,这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佛教文化之光从古老的东方大地升起,也照耀了整个人类思想、文化和文明的进程。
一、佛学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
一带一路上佛教三大语系的传播之路(图片来源:观觉法师提供)
一带一路 不仅是一条经济和商业丝绸之路,而且也是人类文化与文明之路,是一条佛学文化教育传播之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体现。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佛教三大语系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不同的路线传入中国,佛学文化教育跟中华民族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人生礼俗等方面中国化方向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深深吸引广大信众,并对佛教起了虔诚信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佛教文化教育与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日常生活习惯和礼俗息息相关,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最重要载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佛教在各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地域的差异、经典的内容、使用的语言、生活习俗、僧衣袈裟等不同,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巴利语系的南传佛教、汉语系的汉传佛教、藏语系的藏传佛教等三大语系。南传佛教主要以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波罗奈斯第一次四谛因果法轮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大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初期600年期间,在古印度有部派和经部派继承和传播,从印度波罗奈斯向南传入经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以至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汉传佛教主要以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灵鹫山第二次般若中观智慧法轮和吠舍厘城第三次唯识三自性分别法轮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大约公元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期600年期间,在古印度中观派和唯识派继承与传播,从古印度灵鹫山向北传入经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西域、敦煌、河西走廊,最后传入唐朝国都长安,再由中国传入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藏传佛教主要以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灵鹫山第二次般若智慧法轮和密宗金刚乘的显密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大约公元7世纪至公元12世纪的晚期600年期间,主要在古印度那兰陀等寺继承和传播,从古印度灵鹫山,经那兰陀、孟加拉、尼泊尔、阿里古格、后藏、前藏拉萨,以至传播了青海、中原、内蒙古、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目前在这三大语系的佛学文化教育进一步传播到西方等世界各地。
二、因明等佛学文化传入藏区的主要人物
从那兰陀寺迎请阿底峡尊者到藏区阿里古格传播佛学文化图(图片来源:观觉法师提供)
在藏传佛教文化教育历史上,法脉相传,高僧辈出,一代代先贤,为后人留下了永远值得敬仰和缅怀的丰功伟绩。
佛学文化教育从印度、尼泊尔学习取经的西藏主要人物有毗卢遮那大师、大译师仁钦桑波、玛尔巴大师、俄 译师、萨迦班智达等无数个班智达和高僧大德们把三藏三学四续因明学等那兰陀寺显密佛学文化教育的精华传入藏区。此外,阿里古格僧王把大译师仁钦桑波等二十余名藏地聪慧青年派往印度留学,加强和引进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创建了阿里托林寺。从此,阿里地区开始培养僧才、翻译了因明学等《甘珠尔》和《丹珠尔》中的很多经典。
这一时期完善了宁玛巴教法,引进并开始传播噶当巴、噶举巴、萨迦巴等各传承法脉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后来,宗喀巴大师继承和弘扬噶当巴教法,使噶当巴延续和演变成为格鲁巴。从此,形成了宁玛巴、噶举巴、萨迦巴、格鲁巴等藏传佛教四大传承(四大教派)。以因明逻辑学等佛学理论的辩经思维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密宗前行的实修结合在一起,藏传佛教四大传承各自揭示显密佛学理论中的大圆满、大手印、轮涅无别、中观等深刻内涵。
三、想创业创新,要学好因明逻辑思维
因明学被称为 佛学逻辑 ,是佛学智慧的 原典 ,起源于古印度。阿里古格僧王从古印度那兰陀寺迎请阿底峡尊者到藏区,准备向西藏各地区传播佛学文化教育时,由于藏王朗达玛时期灭佛之后,还没有恢复完整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特别是各地僧众没有因明逻辑学的基础,使全面无法传播《五部大论》等佛学文化教育体系。
阿底峡尊者的大力支持下,其大弟子俄 勒贝西绕在西藏拉萨创建了因明逻辑学专科大学 桑普寺(内设17个学院),极力传播了古印度因明学大师陈那《集量论》和法称《七量论》的因明学理论辩经体系,培养了大译师俄 罗丹西绕、恰巴却吉桑格等众多因明学大师,使西藏等各地区全面传播了因明学辩经教育体系,创立了藏传佛教独具特色而开启因明学智慧宝藏的 摄类学 。
藏传因明逻辑学大致有所了知境(摄类学)、能了知有境(心类学)、推理逻辑论式(因理学)等三种。
一、有所了知境由三所量分构成,即现前识所通达之显现法。现量不能通达,需依因通达之隐蔽分有二,能以事势正理成立之少分隐蔽法,需依教言而通达之极隐蔽法,故三所量分数量决定。
二、能了知有境由量与非量构成,量分为现量和比量,非量分为已决智、伺察智、现而不定识、犹豫识、颠倒识。
三、推理逻辑论式从性质上分为果性因、自性因、不可得因构成正因。
藏区出家僧人一般要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藏传因明学中的《摄类学》、《心类学》、《因理学》等因明学理论,因明逻辑学是佛学五部大论中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因明学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次还要深入学习因明学,进一步提高因明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没有打好因明学的基础,就无法深入学习般若智慧学等五部大论中的其他学科。
因明学的思维方式还可以运用在语言学、历史学、文学、医学、历算学、社会学、技术学、金融学、政治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在这些学科中也能成为创新和打开思维的金钥匙。因此,因明学是佛学文化的灵魂,佛学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学习因明学不需要信仰佛教,因明学是一种通透的智慧和思想,是一门哲学和真理之学。但可以透过因明学来了解和揭示佛学文化知识,通过以因明学理论的真理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才能破除盲目、迷信、欲望、无知等不清晰的思维。所以,各学科领域中因明逻辑思维能产生新的创业创新理念,在伟大的新时代因明逻辑思维方式能发挥更好的正能量作用。
四、学好因明学,能改善人生
因明学专业委员会在因明学培训基地培训藏汉因明后备人才(图片来源:观觉法师提供)
因明学虽是佛学逻辑,却又不为佛学文化所独有。它既是哲学,又是文化教育科学;它不仅在我国,乃至在全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思想研究价值。在汉传佛教里,因明学在公元7世纪时,由创立 唯识宗 的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传入中原,一度曾十分盛行,此后几经起伏,最终成为了一门 绝学 。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后,因明学研究在内地才渐渐复苏,但仍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作为 绝学 而列入 特殊学科建设工程 ,成为了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
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因明学相对来说一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也被保存和传承得比较完善。各大寺院的出家僧人学习因明学,可以让回到精神世界,去观察自心。对改善世道人心而言,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国策。
当今社会上学习文化知识和教育各方面有文化,但没有文明;有教育,但没有教养;有思想,但没有思路。所以,全方位再次提倡复兴传统文化来改善人心、崇德明礼、提高精神文明、端正全社会的价值观。在世界上的各宗教中佛教是无神论,所以佛教并不是西方等认为的宗教,西方等宗教理念中宇宙万物都由神来创造和安排的。在佛教理论中不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神创造和安排,更不认为佛来创造和安排的,宇宙万物都是由因缘而产生;而因缘都是由自己造成的,自己的一切要靠心态;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因明学把人的心态分成很多种,并分析各种心态如何产生。首先要认识心理的状态,什么时候出现好的心态,什么时候出现坏的心态。人的本性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心态的变化而已。
如果把握住心态的变化,时时刻刻让心理处在好的状态,坏人也能变成好人。若把握不住自己的心理状态,即使这一刻是好人,做好事,下一刻有可能会做坏事,变成坏人。使人能在每时每刻变化的心态中分清哪些是 善 的心态、哪些是 恶 的心态、哪些是 不善不恶 的中间心态。在 恶 的心态怎样控制, 不善不恶 的心态怎样变成 善 的心态, 善 的心态怎样进一步地得到改善和提升。如果自己希望成为优秀的人,需要具备六个条件:1、身心安康的人生;2、爱护社会的初心;3、造福人类的梦想;4、实现梦想的事业;5、创新事业的智慧;6、控制欲望的知足。若具备了这六个条件,就是有价值美好的人生。必须要通过因明逻辑思维来认识自心和改善内心、提升智慧方面下功夫。因明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所以因明学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心和改善人心、提升智慧的内心科学。
五、因明学等佛学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意义
青藏高原是祖国宝贵的三江源头,称之为 中华水塔 ,因为受到特别的保护,大自然赐予的涓涓清流,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的大地流去。同样,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这片大地上繁衍、发展和得以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而完整的 十明学 、 三学 、 三藏 、 四续 等,还有佛教五部大论中的因明逻辑学、般若慈悲智慧学、中观哲学思想、俱舍宇宙世界观、戒律道德守法学等佛学文化学科的宝藏之地。因此,就像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头和自然生态一样,应该得以很好的保护。藏传佛学文化教育中的三藏闻思体系、三学修行之道、四续密宗究竟修持等佛学理论精华的清净修持法脉由此渐渐地要传入到东部地区。
源源不断地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随着 一带一路 这个宏伟建设目标的稳步推进,随着 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个伟大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和文化体系所认同,我们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尤其是因明逻辑学,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新的发展机遇,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应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众生,为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准,修正和完善人们的自我心灵境界。同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为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
- 下一篇:唐山大众阅藏启动仪式在玉田县麻山寺举行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四个知识分子:我们为什么
- 四位佛门高僧的惜福故事
- 四位近代名士的祖德事迹
- 四位高僧惜福的事迹
- 四位高僧的惜福事迹
- 四位高僧的惜福故事 ! 很感
- 四位高僧的惜福故事
- 四位高僧的惜福故事,很感
- 四位高僧的惜福故事,您会
- 四佛、三世佛
- 四十二手眼法人人都可以修
- 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 四圣谛与人生:佛教心理治
- 四大佛教名山介绍!收藏起
- 四大佛教名山是哪些?
- 四大佛教名山被指借宗教敛
- 四大名山朝圣记实
- 四大名著
-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 四大皆空,你能空的了吗?
- 四大菩萨随身携带的法宝,
-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涵义
-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
-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达意
- 四大高僧谈福报
- 四天治疗急性肾炎的经过
- 四川一居士坐着往生
- 四川乐山大佛显灵的传说,
- 四川古寺庙施工商家
- 四川妙音:我的信佛因缘
- 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
- 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介绍
- 四川罗汉寺住持:为救地震
- 四年来深刻体会地藏菩萨的
- 四恶语 四善语
- 四恶语
- 四恶语,四善语
- 四摄法与和谐社会(智毅)
- 四摄法及其社会价值
- 净土法门法师:听到佛菩萨
- 南充清泉寺——南充最著名
-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善导
- 嘎玛仁波切:如何改变命运
- 四川彭州三昧禅林隆重举行
- 呷绒多吉上师:祝大家元宵
-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
- 大悲咒句解 15、阿逝孕
- 吃亏养德,忍耐养心
- 嘎玛仁波切:现在很多家庭
- 四、自家宝藏 (二)“我无
- 唐僧明知小雷音寺是假的,
-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
- 大学生自杀“旺季”到来 畸
- 净土法门法师:听师父讲经
- 勇猛精进念《金刚经》,梦
- 嘎玛仁波切:念念父母恩
- 嘎玛仁波切:洗身体简单洗
- 十四難
- 复兴佛教意在东进“唐僧母
- 善导大师:无疑无虑,定得
- 嘎玛仁波切:学佛与不学佛
- 南华禅寺“禅悦行”活动组
- 呷绒多吉上师:福报不够,
- 唐僧本是如来佛座下二弟子
- 大宝法王:上师相应法
-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
- 四川景点:带你走进佛教名
- 大悲咒句解 16、萨婆萨哆、
- 吃亏是小事,你后面得的利益
- 复华法师:读诵与心性修炼
-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打败
- 嘎玛仁波切:清净心积大福
- 南华禅寺祖殿重修,祖师真
- 勤快狗和懒惰猫
- 净土法门法师:听经、好学
- 台湾人最景仰的证严法师和
- 嘎玛仁波切:度母菩萨
- 呷绒多吉上师:美好的未来
- 唐僧父亲死后,魂魄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