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廷杰教授:佛教与和谐
佛教与和谐
韩廷杰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他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具体说明如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全国人民热烈响应胡锦涛主席的号召,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理所当然地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列。
作为上层建筑的佛教,不可能孤立存在,不可避免地要与当前的社会政治相联系,佛教徒应当自觉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服务,这是佛教徒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正如弘一大师所说“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把佛教修行和热爱祖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尽管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出世,要想出世,必须首先入世,用出世的精神,办入世的事业,把出世和入世融和在一起。尽管佛教的最终目的是理解第一义谛或真谛,要想认识真谛,必须从俗谛入手,把真谛和俗谛融和在一起。正如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经典著作
《中论》第二十三品《观颠倒品》所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唯识学派所依的六经之一《解深密经》卷五也说:
“如实了知世俗谛义,谓于五明处,如实了知胜义谛义。”
入世、俗谛,就是人间佛教,于人世间实现佛法。正如《华严经·十行品》所说: “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
《金光明经》卷四又说“若深识世法,即是佛法。” 《六祖坛经》又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常住在人世间,离不开世间觉悟。离开人世间去寻找菩提(觉悟),就像是寻兔角—样,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佛教徒应当投身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佛教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佛教的基本教义与和谐相应。众所周知,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强调一切事物乃至人类本身,生灭皆靠因缘。如《杂阿含经》卷十所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大正藏》卷二,第六七页)因缘和合,就有相应的事物。没有因缘和合,就没有相应的事物。因缘散灭,相应的事物就会火除。因、缘二字有时是有区别的,有时是无区别的。如果有区别的话,
“因”是内因,起主要作用,是事物生起的主要原因。 “缘”是附助条件,是事物生起的次要原因。如果说因、缘二字没有区别,二者都是事物生起的原因。
《杂阿含经》卷二又说: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大正藏》卷二,第一二页)说明一切事物的生灭,都与因缘密切相关。
到大乘佛教中观时期,佛教的因缘论又有所发展,不仅认为一切事物的生灭与因缘密切相关,而且认为一切事物乃至人类本身,都是相互关联的,都是相待而成立,因父而有子,因子而有父;因长而有短,因短而有长;因敌而有友,因友而有敌。没有一种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独立存在的自性。这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辩证思惟。
相互关联的人类应当如何相处呢?佛教强调“行善”, 《法句经》指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佛教很强调止恶扬善。
《十善业道经》更详细具体地列出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生等显然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罪魁祸首。只有用十善消除十恶,才能使社会和谐,才能使众生和平相处。
“十善”正面表达佛教的伦理观念。如果人们都能执行“十善”,世界肯定是和谐的,肯定是和平幸福的。佛教强调行善,就是强调众生间的友爱之心,就是胡锦涛主席所说的“诚信友爱”。一九九三年八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发表了一份《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表达了同样意向:
(一)、珍惜生命致力于非暴力与敬重生命的文化; (二)、正直公平致力于团结与公平的经济秩序; (三)、言行诚实致力于宽容的文化与诚实的生活;
(四)、相敬互爱致力于男女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
世界上最严重的杀生是战争,佛祖释迦牟尼佛对战争深恶痛绝,他曾多次有效制止战争,拯救无数众生的生命。
《法句经》指出:“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己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乐,后世乐可得。”为私利发动侵略战争伤害众生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都得不到快乐幸福。只有护生,爱惜保护众生的生命,才会有快乐幸福。南传佛教的《相应部》又说:“我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如有破此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我之生命,此为我之所欣爱耶?若为我所不喜爱,则我去破与我同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他生命,他亦不欣爱此。不独如此,凡为自己不爱不快之法,在彼亦为不爱不快之法,然则我如何以已不爱不快之法而害他?”
(《南传大藏经》卷十六,第二三六页)这很像我国孔老夫子所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们按照佛的教导,想一想战争给众生造成的危害,他们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
佛教关于“行善”的教导很多,如《梵网经》卷下所说的“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四十华严》所说的“爱人如爱已”,
《法句经》所说的“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又说: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这很像中国古人所说的“莫谓小善而不为,莫谓小恶而为之。”佛教对“行善”的系统表述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果每个人、每个国家都能遵守八正道,世界肯定是和谐的,肯定是繁荣幸福的。
为了使人们坚定“行善”信念,佛教又提出“四正断”: (一)、断断。对于已生之恶法断之又断,使之永远彻底断除;
(二)、律仪断。严守戒律,慎守威仪,努力使未生恶法不生: (三)、随护断。如果善法未生,要于正道随缘护念,努力使之生起;
(四)、修断。如果善法已生,要努力修行正道,努力使善法增长,使恶法随之断除。 “四正断”表明佛教徒止恶扬善的坚定信心。
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消除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显然是由于人们的争名逐利造成的。众生因为贪心,为自我,或为小集团、大集团的利益而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由于众生的贪心、争斗,使社会矛盾加剧,动荡不安,甚至发生战争,这就是非和谐。佛教主张“诸法皆空”,破除我执、法执,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贪欲,从根本上铲除非和谐的根源。有我执、法执,必然自私,必然贪心,这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总是以“我”为核心考虑问题,执著心沉重,就会行恶,就会争斗,就使社会不和谐。如果全人类都遵照佛的教诲,破除我、法二执,人类社会就会进入良好的和谐状态。
佛教僧团不同于一般家庭,是不同种姓、不同地位的人生活在一起的。所以佛教特别强调平等。大家来到僧团,就像很多河水注入大海一样,大家一律平等,都姓佛祖释迦牟尼的“释”。这就消除了社会上的弱肉强食现象。佛教的理想君王转轮圣王管理的社会,大国小国一律平等,互不攻伐,和平相处,人民安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形象具体地表达了佛教的和谐理念。
为了具体贯彻佛教的和谐理念,释迦牟尼佛在僧团内部提出六和、四摄等概念。六和如下: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如果一个僧团执行六和,这个僧团肯定是和谐的;如果一个家庭执行六和,这个家庭肯定是和谐的;如果一个国家执行六和,为个国家肯定是和谐的:如果全世界都执行六和,世界肯定是和谐的。
四摄如下: (一)、布施摄。对有情众生施法、施财、施无畏; (二)、爱语摄。对有情众生使用可爱的语言,不能用粗言秽语,不能出口伤人:
(三)、利行摄。以已之行,为众生带来利益: (四)同事摄。与有情众生同甘苦共患难。
“四摄”的原意是菩萨摄受众生令生爱心而入佛道的方式和方法。在佛教看来,菩萨是有情众生的学习榜样,所以,
“四摄”也可以视为有情众生的道德观念。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尚品德,很值得推广“颂扬。
我们期望佛光普照三千大干世界,让佛教的和谐阳光,洒向每个僧团、每个家庭、每个国家,让全世界人民大众都和谐相处,都美满幸福,这是每个善良人的美好心愿。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佛经静心咒全文念诵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般若佛性
- 般若法师:菩萨精神让世界
- 般若波罗蜜多咒超级强大!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音
- 般若禅心——纪念中日邦交
- 般若禅转识教育论(一)
- 般若禅转识教育论(三)
- 艰难的回归路
- 色字头上一把刀,性与寿命
- 色字头上一把刀,性与寿的
- 色字头上一把刀,要死要活
- 色字头上真的有把刀啊
- 色拉马头明王珍珠堆绣唐卡
- 色是一把钢刀,纵使你有须
- 色是一把钢刀,纵使你有须
- 色是一把钢刀,纵使你有须
- 色是一把钢刀,纵有须弥山
- 色是刮骨钢刀,再多的福报
- 色欲之害人,实甚于猛兽横
- 色欲之害人,实甚於猛兽横
- 色欲到底是什么东西?
- 色身的真相
- 艳福非褔你还在把“艳福”
- 艺术鉴赏:佛教对石窟绘画
- 艾雅·凯玛:无明
- 艾雅·凯玛:皈依
-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 节欲延寿增福,夫妻房事的
- 芝云洞寻宝
- 花与境④
- 花与艺⑧
- 花山寻梦:我岳父的觉醒之
-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
- 苍井空:他又穷又丑,但接
- 苏东坡与禅宗公案,每逢佳
- 苏东坡与禅师
- 苏富比悄悄撤拍的那尊佛造
- 苏州佛协召开缅怀明学长老
- 苏州佛教音乐:中华民族文
- 苏州市佛教协会举行明学长
- 论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经学的
-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
- 智渡法师:做完功德后,先
- 衍阳法师:心宽是最好的道
- 菩提甘露149:这个世间有很
- 茉莉入茶
- 戒除邪淫的几个有效的专业
- 觉慧普弘:对冤亲债主的正
- 老人道、父母道、夫妻道、
- 养了18年的甲鱼昨天被放生
- 自己要求不要太高 遵佛教诲
- 老话:“尾巴向左、看门不
- 夏日常备药:风油精
- 若说世间是“梦幻泡影”,
- 舌尖上的古代著名风流长寿
- 茫茫大千世界之中,每个人
- 菩提老祖早已跳出三界,为
- 色身清净后,真的快乐就产
- 蒋坚永副局长出席第四届海
- 智渡法师:做烟供、施食,
- 观世音菩萨传:物色乘龙欲
- 论印顺学与佛教全球化(游祥
- 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善良
- 菩提甘露158:种福田从播种
- 自己选择,才会长大
- 莲池大师:孙真人救龙子传
- 戒除邪淫的切实方法
- 觉慧普弘:带业往生之三
- 具备五个条件才构成杀生的
- 观世音聪明咒
- 舍利子从哪里来
- 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是谁?
- 耐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 色达佛学院夜景,色达夜景
- 夏日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
- 观世音菩萨告诉她专心念佛
- 老司机也未必走过的进藏秘
- 花的是父母的钱,损的是儿
- 智渡法师:做生意赚钱,怎
- 花生连红皮一起吃可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