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通愿法师的传奇人生

[佛教因果定律] 发表时间:2023-01-29 09:24:56 作者: 阅读次数:
通愿法师的传奇人生

通愿法师,原籍山东,自祖父那一代移民关东,落籍于吉林省伊通县。法师的父亲翟文选,字羲人,曾皈依於谛闲大师。母李淑华,大家闺秀也,毕业于双城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常年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怀有师尼时,梦见天边白莲,到师尼出生后,常常感叹:“若为男儿就好了!”师尼年尚幼,闻而应之:“我长大亦能为大丈夫事。”父母皆很是惊讶。通愿法师出生之后,他父亲官运亨通,不久升迁,他自然过着官家小姐的生活,自幼被母亲视为掌上明珠。

一部华严,舍俗出家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理学院经济系,循序就读四年,於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之前毕业。本欲作一名银行会计,却遭逢“七七事变”,时局动荡,平津沦陷,遂无求职心。就留在家中陪伴母亲。这时,湖北籍的慈舟老法师,任北京净莲寺住持,寺中且设有佛学院,民国二十六年(1937)二月开始,慈舟老法师在净莲寺开讲《华严经》。师尼终年随其母拜佛听经,风雨无阻。

慈老的一部《华严经》,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天圆满结束,法师听了两年佛经,脱胎换骨似的,前后变了一个人。他感悟到万法无常,人世间功名利禄,一切皆是镜花水月,虚幻不实。他皈依於慈舟老法师座下,以后即摒却铅华,摘下头上的珠玉装饰,成为一名朴素无华的优婆夷。始觉佛法深奥,精神博大,面对世界弱肉强食的纷争,目睹人世尔虞我诈的黑暗,感到这皆由人们从“小我”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私欲所致。她认为佛陀的大悲精神,可以根治人心,断除贪欲,停止战争,求得家界和平,于是顿发出家之心。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因缘成熟,他徵得父母同意,依慈舟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名通愿,号妙体。由一位富贵的官家小姐,走在时代尖端的高级知识分子,若非具有善根夙慧,岂能有此彻悟、看破、放下。

弘化十年,苦难十年

随后,北京名刹弘慈广济寺,传授三坛大戒,通愿法师报名参加。愿师受戒後,慈舟老法师介绍他到北平通教寺依止於开慧老尼师座下,研究经教,学习佛门轨仪。开慧老尼师办有一所「八敬学院」,命愿师在学院任监学之职,过了两年,命他在学院讲课,同时也要他在通教寺升座讲经,弘化一方。愿师在通教寺驻锡十年,许多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及一般信女,都以愿师的度化因缘,而皈依佛门,成为虔诚的信徒。

到了一九五六年,因环境的变化,移居於五台山,驻锡在小茅蓬。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发动。没有多久,太原的大批红卫兵小将串连到了五台山,全山僧侣都受到批斗,愿师自然也逃不过这场劫难。她被长期关押,受尽人所不能忍的折磨与侮辱。这时她已五十四岁,在狱中度过苦难十年。日念一千遍大悲咒,事佛之心无比坚固,让人敬佩。

授课尼众,一心弘戒

十年后,她回到了五台山,驻锡於南山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宗教政策形势越来越好,寺院恢复活动。一九八一年底,他南赴四川,与四川的大德隆莲老尼师合作,於一九八二年元月,在四川传授二部僧戒。这是寺院恢复活动后,最早的一次传戒。在四川居留数月,回到五台山结夏安居。他为维持僧伽传统,培育尼众学律持戒,在五台山开班授课,以后每年结夏安居都开办,对尼众学僧讲授戒律,以《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为课本,全国各地学僧来听课的,常在五、六十人。海外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学僧前来听课。

一九八五年,老尼师游化陕西,驻锡终南山大元寺。一九八六年游化辽宁丹东,驻锡於其弟子能济的栖莲精舍,在此传授了一场在家二众的菩萨戒。下半年再游化陕西,驻锡乾县吉祥精舍,建设吉祥精舍成为一所略具规模的弘戒道场。

克己严格,奉行“三不”

老尼师一生戒行精严,一丝不苟,在大陆有「四大尼师」之称(另外隆莲、灵宵等也名列四大尼师)。通愿法师的衣食极其简朴,常常将别人对她的供养移作佛事经费,生活粗茶淡饭,唯三衣一钵。身资日用,仅有几个纸箱,她清苦淡泊,身无长物。

她一生奉行“三不”主义。其一:不收徒弟。因为要维护一个道场,弘扬佛法,必须海众和合,而收徒就有可能起纷争。其二:不可为其写传,法师常随弟子如瑞法师解释说:“原因是古人有传,是有修有证,为令后学见贤思齐,促使奋发图强,步前人后尘而得成就。法师自谓空消信施几十年,尚不知如何酬信施于万一,所谓三心未了,滴水难消。每思及此,惶恐万分、惭愧忏悔尚来不及,何敢再作戏论。”(《通愿法师事略》)其三:自己不著书立说。

认为古往今来,祖师法语,佛经注疏,汗牛充栋,只要精研,依教奉行,足够应用,不需要自己的旁枝见解。

人格高尚,持戒精严

她勤苦自处,慈悯待人,悲心似海,欲报四恩于万一。她随依止师开慧尼和母亲一同来到五台山,常思师恩、母恩浩荡。母亲年迈,且是北方人,开慧师是南方人,口味有异,常常一锅饭做三样菜。她早夕跟随师侧,执侍巾瓶,无有倦怠。她悲深愿大,乐善好施,常常接济附近村民。

通愿法师一生行持,高风亮节。在学佛的旅途上,其人格闪现灼灼光华,似一通无字丰碑为学人作默默的接引。她一生不收徒弟,却有那么多尼众钦服其教化,追随左右。纵观法师一生,在她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信众皆受莫大之利益。法师平居时,如春风满庭,易亲易与,至其说教,则严于冰霜,厉于雷霆,无少假借。其常随弟子都说,法师似慈母,又像严父。

他持过午不食戒,终生不犯。某年,在五台山病咳,一个弟子以一枚梨子供养他,请他吃下去以止咳,老尼师拒绝不吃,弟子固请,老尼师说∶我现在接受你一个梨子,将来会有人效法我接受人家一个馒头,这样我岂不成为一个败坏佛法的罪人了吗?

他平常开示信众,皆以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为开导。他常说:一心念佛,此是出苦的正因,若能生西,一切事办。否则,无始业因,果熟难逃。生死轮回,可畏可怖。我现一心专念,虽事多打闲岔,但内心只此一念是唯一目标。

弘戒严谨,圆寂殊胜

1986年,通愿法师来到陕西,初居大愿寺,本欲设建学戒道场,继续弘传戒学,但大愿寺已为子孙庙,无法在此举办道场。遂在陕西乾县,以个人积蓄买下杨汉乡村五间废弃的旧房,略作修整,建起“吉祥精舍”,成就一个弘戒道场。1988年有40余人参加研究班;1989年夏天有50人,冬天有20人;1990年亦有50余人。法师鞠躬尽瘁,给予悉心辅导。法师处众谦和,常教诲应以戒为师,勤苦自修,做真正的佛弟子。为僧界现状,要誓志创立风范,令人恭敬三宝(佛、法、僧),令人生信心。未信的令信,已信的令增长。法师自行化他,德望远扬。吉祥精合出现了教观齐重,讲修并进,清规整肃,海众乐道的新风。老法师并给后学立下了修学三步骤:第一步是学威仪,不辱僧象,改毛病,早证菩提;第二步是发心读完大觉书,立愿行尽佛子事;第三步是学有所成,自利利他,修有所证,自度度人。

1991年2月14日夜受感染而感冒,随后病渐加重,法师自知尘缘将尽,出家人生归丛林死归塔,决意要回崇善寺(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至3月6日(辛未岁正月二十日),在太原崇善寺,自行沐浴更衣,卧床头西脚东,环示周围弟子示意告别。然後闭目正卧,一心念佛。夜里,常随弟子齐集师前念佛,为师助念,在弟子念佛声中,通愿法师安详辞世。世寿七十八岁,僧腊、戒腊皆五十一年,获舍利7000余颗。舍利花五颜六色,见者皆叹为奇迹。经过一段时间,发现骨片上又长出许多舍利,清点后又得六干余粒,先后共计一万二千余粒。

通愿法师威仪端庄,焕发着天然的尊严,令人一见之下肃然起敬。其人格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感召。常随弟子如瑞法师在谈到中国当代两大名尼隆莲和通愿法师的弘法风格时说:她们一个像太阳,一个像月亮,可谓濡沫相深之见。 是的,通愿法师的感召力象月色溶溶撒向大地。在这里,没有狂风暴雨,没有断岩绝壁,一切都和谐而平静。原野空旷,一条路从沉沉的大地上伸向远方……。一钩弯月隐于薄雾之中,月色朦胧,你无法看清其真实面目,却分明承受着这穿透力极强的阴柔之光。这就是通愿法师。语默动静,无非示教;行住坐卧,尽演圆音。

通愿法师不贪图名闻利养,依教奉行,海内善信同仁,共仰风范。她关心世事,爱国爱教,培养僧才,在在处处都洋溢着慈悲救世、度生不倦的情怀。在极其平凡处见其精神,看似默默无语,内心却有悲天悯人的如火情肠。她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为新一代僧尼树立了良好的楷模。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