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通向夜郎国的“钥匙”找到了?

[佛教因果定律] 发表时间:2023-01-29 09:25:29 作者: 阅读次数:
宁谷汉墓中出土的唯一一块木牍片文字被破译 通向夜郎国的“钥匙”找到了?专家称,木牍片文字直接证明宁谷镇系牂牁郡,也佐证夜郎国在镇宁

  长期以来,考古界关于夜郎国的所在位置一直存在着争议。有史学专家称,找到了夜郎王印,也就找到了夜郎国;也有史学专家称,找到了牂牁郡府,也就找到了夜郎国。

  12月15日,长期从事夜郎文化研究的安顺人林明璋向媒体宣称,他已成功破译了安顺宁谷古汉墓群遗址上出土的一块木牍上文字。他认为,木牍的破译,进一步证明了现在的西秀区宁谷镇是汉朝设置的牂牁郡的郡府所在地,同时也为夜郎王国在镇宁提供了又一有力佐证。

  发现汉墓群,残破木牍片留下悬疑

  1971年,安顺宁谷公社(现西秀区宁谷镇)大寨大队的农民在兴修水利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坍毁的石墓。后经考古专家发掘研究发现,这一带有大量古汉墓。

  宁谷汉墓群自被发现后,先后经过考古专家数次发掘,发掘出土的汉代文物有乳钉几何纹方砖、大泉五十等圆形方孔小钱;金器、铜器、铁器、陶器、木器等生产、生活军事用器数百件。

  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冬天,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原安顺地区博物馆和安顺市文管所组成的联合调查及发掘组来到宁谷镇,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参加此次考古工作的有安顺文馆所的郭秉红、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刘恩元先生。

  此次发掘工作,考古人员在宁谷镇龙泉寺汉代遗址处,发掘出了数十件“长乐未央”和“云纹”瓦当数十片。最后,在发掘区第六个文化堆积层,也就是在堆积层的最深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木牍。该木牍长15厘米,宽5.2厘米,厚0.5厘米,木牍上书有13个汉隶文字。由于木牍上部及右边已腐朽残缺,牍片上的文字长时间经土蚀水腐,笔划不清,字迹难辨。

  由于一时辨认不清木牍上面的字迹,为了保存资料,郭秉红与刘恩元认真对木牍进行整理后,便拍照、绘图为该木牍建立了档案。

  随后,这块被称为贵州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片木牍的文物被收藏于省博物馆。目前,由于出土年久,氧化发黑,上面的13个字更加无法辨认。

  目前,宁谷汉墓群已正式发掘的汉墓有32座,经普查确定为汉墓的有120余座,估计是汉墓的有千余座。并且,还发现了9万平方米建筑遗址和5000平方米的砖瓦窑。

  这些遗迹证明,在两千年前的汉代,这片土地居住了相当规模的人群。

  木牍文字破译,为牂牁郡府在宁谷找到证据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宁谷汉墓群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7年12月20日,安顺市在贵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文史专家近年来对宁谷汉墓群的最新研究成果。会上,安顺市委常、市委宣传部部长颜学丽向媒体宣布:汉朝设立的贵州第一个中央集权地方政府牂牁郡郡府所在地就在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几位文史专家就媒体记者关于牂牁郡的影响力以及与夜郎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专家认为牂牁郡府就在宁谷镇的证据大体是:据《华阳国志》所载,当时的牂牁郡只有两万户人家,约10万人口,像宁谷当时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聚居,就是郡城的规模。

此外,在宁谷发现的汉代遗址,规模大、规格高、范围广,汉文化气息浓厚,是贵州古代最早和最大的汉遗址等等。

  虽说大量出土文物均能证明宁谷镇就是2000多年前牂牁郡府所在地,但一直没有一个直接的证据。能否找到这一证据,原安顺电视台编导、长期从事夜郎文化研究的林明璋于今年下半年开始着手这一工作。

  1996年冬在宁谷汉墓群中出土的那片木牍首先引起了林明璋的关注。

  据了解,木牍为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古亦称木简,是用毛笔沾墨写在其上的长形木片。

  虽说原件更难以分辨木牍上的13个字,但所幸有当初郭秉红、刘恩元拍的照片。也正是在这张珍贵照片中,林明璋找到了牂牁郡的蛛丝马迹。

  对照照片,林明璋首先查对清楚木牍上多条木纹走向,同时排除被水浸黑并非与字线相关的晕影,领会书写者运笔走势之意,又用玻璃纸放在照片上,对上面的字形反复用白描手法进行度量摹描,后又借助古今文字对比。经过几个月的潜心研究后,除木牍左侧的一个字实在无法辨清外,林明璋终于辨认出了上面的12个字,最上面的两个字为“乂郡”,下面是信的内容:

  (上)乂郡 (下)牂牁郡:信自冤辞,×考者所。

  木牍是一块向牂牁太守呈递的申冤牌

  辨认出这12个字,并对照《辞海》翻译出这段话的意思后,林明璋发现,这片木牍其实是一个受了冤枉的人写给牂牁太守的一封申冤状纸。

  林明璋说,“乂”字古语为有才德的人的意思,“乂郡”二字,应是对收信人的颂称,“牂牁郡”三字是呈报收信人的府第,“辞”字,古语中有诉讼的供词之意,也有申诉、辩解之意,因此木牍上的“信自冤辞,×考者所”无疑便是申冤的内容。

  林明璋破译木牍上这段话的大意是:

  (呈)英明贤能的郡守

  牂牁郡府:我相信自己蒙受冤枉而有话申辩。请求考察判明内中缘由之所以。

  据此,林明璋认为,这正是两千多年前,一位告状者呈报给当地牂牁郡府太守的申冤牌。林还认为,从其用字行文规范,这应该算得上是贵州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篇时间最早、用字最短捷的古典文词,虽然无从考查书写者是在替人代笔或是在替自己申冤,但可推断,书写者如不是学富之士,便是一个郡府中的书吏。

  林明璋说,申冤者向谁申冤,这肯定是要向当地官衙府守申冤。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贵州安顺一带已设置有牂牁郡府,而木牍上书有“乂郡”、“牂牁郡”,木牍又出土于宁谷,且上书的字又直呼其郡名,这就直接说明,2000多年前的牂牁郡府就在现在的宁谷镇。

  林明璋说,与木牍同时同地出土的“长乐未央”瓦当同样是很直接的证据。“长乐”和“未央”都是西汉皇帝皇后的朝殿和寝宫用名,能将“长乐未央”瓦当用在房屋等建筑物上,按汉朝的官仪常规,只能是代表朝廷行使权威的府衙,而“长乐未央”瓦当能出现在贵州宁谷这个地方,这说明宁谷这里当初就是一个代表朝廷行使官仪之府衙。

  而宁谷镇出土的除上述文物外,还有许多带有两汉时期信息的文物,据考证,这些文物的下限均为西汉,如五铢钱、铸有“官”字的铜釜、摇钱树、龟灯等等。

  结合这里出土的那片呈报给牂牁太守的申冤牌,林明璋更加深信不疑:今天的宁谷镇就是汉朝时期设置的牂牁郡郡府。

  找到了牂牁郡,也就锁定了夜郎国范围

  史料记载,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出兵灭南越,回师除且兰,遂平夜郎国南夷诸地为牂牁郡,将若干夜郎族群的部落及其土地纳入了汉朝行政建置,行中原郡县制,辖区遍及滇、黔、桂。后夜郎侯入朝被封为夜郎王,汉武帝还授给了他一枚王印。

  但此时夜郎王国的领土被迫缩居夜郎一县。汉朝中央以且兰为郡治所在地,由太守亲自坐镇,在夜郎国领地夜郎县集重兵,设都尉驻守。西汉成帝(公元前28—25年)时,牂牁太守陈立将夜郎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兴诱杀,自此,夜郎国消亡。

  从公元前111年设立牂牁郡,至隋朝统一中国后取消,牂牁郡在今贵州设置的历史延续近700年,占了今天贵州正式列入中央王朝版图历史前期的三分之一时光。

  省文史馆原副馆长、文史研究员史继忠先生说,牂牁郡的设置是在平定“夜郎”以后设置的,所以牂牁郡所管的范围大体上是古夜郎的范围。确定了牂牁郡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夜郎古国的主体部分。

  也就是说,找到了牂牁郡,也就等于找到了夜郎国。

  林明璋说,如果牂牁郡郡府就是现在的西秀区宁谷镇,那么牂牁郡集重兵设置都尉驻守的夜郎王居住的中心也应该就在附近。

  而我国清代著名学者莫与俦、郑珍均认为,夜郎国的国都在安顺,而国际知名历史地理学家、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便详划了汉代的牂牁郡图。图中,他除了将牂牁郡郡府所在地标明在安顺外,还标明了牂牁郡设置的夜郎县都尉在今安顺的镇宁、关岭一线。

  对于前不久自称“掌握”了夜郎王自制大印的镇宁“蒙正”这一支苗族,省史学会会长熊宗仁研究员认为,“蒙正”苗寨所保存下来的“竹王崇拜”的文化,是贵州省,乃至周边与夜郎相关的地域中,是唯一的保存完好的文化遗址。

  有了上述种种证据的佐证,因此林明璋认为,牂牁郡郡府找到了,他也找到了夜郎国。他说,若从汉武帝置牂牁郡占南夷诸地,至夜郎国消亡近百年时光,关岭算是夜郎国故里的屏障,贞丰是它的通渠口岸,镇宁便就是夜郎国在西汉时名为一国实为一县的都邑了。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