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逆天改命是什么意思?真的存在吗?

[佛教因果定律] 发表时间:2023-01-30 09:24:00 作者: 阅读次数:
逆天改命是什么意思?真的存在吗?

现在人们常说的命运,指的是一个人的宿命和运气;而按照古代命理学上来说,命和运是不同的,命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先天所赋的本性,是没法改变的。古代人信奉命是人一生之所归,人的命又分为好命、坏命、富贵命和贫穷命等等;但是人的命运终归是个玄学,命不好的人,肯定就会想着怎么去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这就有了逆天改命这一说法。

同是生命,一般运行,但其际遇苦乐不等,祸福悬殊,是谁的主使?又是谁在安排?有人以为冥冥中有一主宰人间祸福的神灵,操纵人生的命运,其实,安排命运、主宰祸福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因为众生心念,飘忽不定,时而思善,时而思恶,策动身口的语言行动,便形成一种或善或恶的惯性,贮藏在自己八识心田中,作为一种引生未来生命的力量,佛教名之为业力种子;当因缘聚会时,此业力种子自然引生或苦或乐的果报体,同时也注定一生或苦或乐的运程,此即是俗语所谓:“命中注定”。那么逆天改命真的存在吗?人真的能够靠自己逆天改命吗?以下讲诉一个真实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物故事:

逆天改命是什么意思?真的存在吗?

袁了凡本不叫袁了凡,而是叫袁黄,号学海,明朝万历年间,他出生于浙江嘉善。很小的时候,袁黄的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对他说:“你放弃科考吧,去学医,学医能赚钱,还能救济别人。”袁黄说:“可是我很想读书啊!”母亲说:“学医是你父亲的遗愿。”袁黄只好从命:“那好吧!”17岁那年,袁黄在慈云寺摆摊卖草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走过来,躬身说:“你不应该学医,你是仕途中人,现在改行读书,明年可以中秀才。”袁黄不信:“您是谁啊?”老者说:“我姓孔,乃《邵子神数》传人。”袁黄腾一下从地上蹦了起来,邵子,那可是宋朝第一神算子。袁黄鞠躬说:“您可以跟我一起回家吗?”袁黄把孔先生带回家,把他给自己算命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半信半疑,对孔先生说:“那你算算袁黄小时候的事情。”孔先生掐指一算,竟算得分毫不差,母亲跪服,立马将袁黄送进了学馆。

第二年袁黄一赶考,果然中了秀才,连名次都跟孔先生预测的一模一样:在县上考试的排名是第十四名,在市上考试的排名是第七十一名。母亲惊呆了,对袁黄说:“赶紧去把孔先生请来。”母亲对孔先生说:“请您再给袁黄算算将来。”孔先生一番推算后,对袁黄说:“你某某年可以考第十九名,某某年可以禀生补缺,某某年可以提拔当贡生;当贡生后会去四川某县当县令,三年半后你会回到家乡,在53岁这年八月初十丑时,你将寿终正寝,终身无子嗣。”对于自己短命无子的命数,袁黄很不喜欢,所以拒绝相信,但他还是把这个命数一一记了下来。令人称奇的是,袁黄以后每次参加考试的结果,竟然都与孔先生所算丝毫不差;但独独有一桩事似乎有些不准,孔先生算命时说:“你补缺禀生后,每月去领俸米时记个数,领到91石5斗时,你就会升级,成为贡生。”可当袁黄领到70多石的时候,一位姓屠的提学,看袁黄品学兼优,便决定提拔他当贡生。袁黄暗喜:“孔先生算得也不全准。”谁知道,姓屠的提学不久就离开了,代理提学不同意提拔袁黄,于是搁置了决定。再后来,一位姓殷的先生来当了提学,殷提学读完袁黄的文章后,觉得“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于是立马将袁黄从秀才提拔为贡生;而提拔之时,袁黄刚好领俸91石5斗,这一下,袁黄彻底相信了命数: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命里没有的,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命里有的,不用努力,自然就会有。

袁黄从此唉声叹气,心如死灰,当贡生后,他按规定到北京国子监读书。在北京一年,他整天静坐,也不读书了,想着命就如此了,努力也没有用;一年后,他转回南京国子监读书。未进国子监前,他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与禅师对座一室,三日不眠。禅师暗暗称奇:“如此定力,真是了得。”于是禅师就问袁黄:“凡夫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中多妄念,你三日没有妄念,是什么原因?”袁黄叹了一口气,说:“我一生吉凶祸福,都被孔先生算定了,命由天定,还有什么好想呢?”禅师听后淡淡笑道:“我还以为你是一位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袁黄便问:“此话怎讲?”禅师一挥袍袖,朗声说道:“凡夫因为不能无心,所以被阴阳气数所束缚,一个人如果诚心竭力、为善不倦,数就拘不得他的命。但是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数也保不住他的命。你二十年来被孔公算定,一毫都不曾转变,岂不就是凡夫吗?”

袁黄问:“您是说定数也可以逃脱吗?”禅师说:“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袁黄跪求:“请师傅教我摆脱命数之法。”禅师拿了一本《功过格》递给他:“每晚将一天的存心行事,反省检点,按格记功过。每至月底,总结一次,将功抵过,多余的就可作为善行了。”拜别禅师,袁黄回到家里,跪在佛前忏悔,并做了一道疏文,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那一天,袁黄将自己的号改为“了凡”,将凡夫之见,一扫而光,是为了凡。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活得小心谨慎,即便在无人之处,也常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讨厌他、毁谤他的,他也安然接受。

一年后,袁了凡到礼部参加科考,按孔先生算的命,袁了凡应考第三名,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考了第一名。接下来,孔先生算的命又失灵了,孔先生没算到袁了凡会考中举人,哪知秋天乡试,他竟然中了举人;云谷禅师说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这话他更加相信了。十年后,袁了凡完成了三千善事,他又跪在佛前忏悔,做了一道疏文,立誓再行三千善事,希望能得子嗣;仅仅过了一年,袁了凡便梦想成真,夫人顺利产下一子,起名天启。

袁了凡做善事从此更加用心,每天至少“日行一善”,仅仅两年,三千善事又已完成。他又跪在佛前忏悔,再次做了疏文,立誓行善一万件,希望能遂进士之愿;三年之后,袁了凡竟然真的中了进士,很快,吏部就补他去做了宝坻县县令。一上任,袁了凡便备了一个小册子:“我将这本小册子取名为‘治心篇’。害怕自己做官心起邪念,因此要治心。”每天早晨起来,坐堂审案时,袁了凡便将《治心篇》交给看门的人,将其所行善事恶事,不管大小,一一记录;到了晚上,他再翻阅记录,闭门治心。

袁了凡虽然坚持日行一善,但夫人却整天愁眉苦脸:“你许诺做一万件善事,可衙门里没什么善事可做,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啊?”那天晚上,袁了凡做了一个梦,梦里遇到一位天神,他对天神说:“我很惭愧,一万件善事很难完成。”天神说:“现在宝坻百姓过得很艰苦,你只要给他们减粮减税,便足以抵一万件善事了。”第二天,袁了凡便立即下基层考察实情,宝坻县的田,每亩要收银两分三厘七毫,袁了凡了解百姓赋税后,觉得应下调至一分四厘六毫。于是上书朝廷,恳请减免赋税以充养民力,朝廷同意其请求,并取缔了各种额外摊派;全县百姓为此雀跃欢呼,鼓掌相庆,此举,在明代历史上被称为“减粮善政”。

当时宝坻常闹水灾,袁了凡便兴修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坝抵挡水患侵袭;他还亲自带领百姓沿海岸堤坝种植柳树,将连绵不断的海堤变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四百年前的宝坻,多是一文不值的盐碱地,地里只适合生长水稗草和芦苇,但袁了凡竟然异想天开,改造盐碱地种水稻;挖沟通河,调埂作田,引入良种……三年实践,他竟然真的种出了黄澄澄的稻子,随后,袁了凡又带领百姓进行了一系列农业试验,并编写了天津地区第一部农业专著《宝坻劝农书》。“自从来了袁知县,宝坻生活变了天。”宝坻百姓逢人就夸袁了凡。

1588年,是袁了凡53岁之年,孔先生算命他会死于此年八月初十。八月初十这天终于来了,八月初十这天又终于走了,他无病无痛,竟然一点事都没有。后来年事已高的袁了凡决定回家乡养老,他觉得自己一生甚是传奇,便决定将抗争宿命的经历写下来,训诫后人,于是袁了凡撰写了四篇文章:《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他将四篇文章命名为《戒子文》,后因广为流传,大家将其称为《了凡四训》。

决定一个人富贵贫贱的主要因素,不是风水、不是星宿、不是命数,而是一个人的“心田”;即你的思想、你的品德、你的行为。生命是一段程序,你怎么编写,它就怎么运行。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