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日常生活——佚名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何才能达到成佛的目的。菩提达摩所说的“心如墙壁”,就是它的方法。也就是,不讲理论、不需要修行,只要求把自己的头脑训练成如同墙壁一般。
能藏能用
这个墙壁,应该是透明的。墙壁本身是不动的。但是,它可以任人使用;我们可以在墙壁上挂东西或畫东西。墙壁上,虽然是挂了东西或畫上东西,但是,墙壁本身本并不曾改变。
我常讲:“头脑里不在留下任何东西。”比如,谈到对钱的态度:“我们在银行里要存钱,口袋里要装钱,但是头脑里不要想钱。”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要有知识、学问、经验。而是、你有过的,就是你有的;“有”是为了众生,不是你本身要它,你自己要“没有”。
我们的头脑里,应该像个仓库。储藏在仓库里的东西,应该安放著不动。假如,仓库里的东西都在动,那就麻烦了。所有的东西,在我们随时要运作的时候,便从仓库出来;不用时,要安置勿动。可是,人的头脑很奇怪,在你不用它时,脑中往往会跑出东西来;反而是要用他时,东西出不来。例如,刚才和一位太太讲话,她想讲一句话,但老是讲不出那句话来,那位太太便敲脑袋,急著说:“赶快出来!”其实,当我们的头脑很冷静时,用不著去想,所需要的东西,自然会出来。
因为,我们的头脑有太多的东西同时在波动,所以往往在运用上,我们要它出来时,它不出来;要它不出来时它却出来了。因此,希望大家训练自己经常保持头脑的不动如同墙壁,如此,便与佛心相似了。
诸位能不能把头脑训练成像墙壁一样?做得到吗?将过去所学、所经验的一切。全都摆在仓库里,不要动它,能吗?倘不能做到怎么办?
当我们看到有人说话很粗气而心生厌烦时,会叫他“闭嘴!”但是,当你的头脑在很混乱的状态中,你无法指挥自己去执行正常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办法,叫它“闭上”呢?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事。
四种方法
菩提达摩告诉我们的修行和方法,就是“二入四行”。二入是理入及行入,心如墙壁是理入,另外四种行是行入。四种行的内容是: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一、报冤行
现在所有一切的结果,必须有其原因。而我们并无法一一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依佛教的观点而言,乃是无始以来,多生多世以前就跟著生命带来。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过去生,也无法去证明它。同样的,就此生而言,从我们出生开始到现在为止,也有很多自己无从记起的事。
因此,当我们遇到不幸的事、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呢?我们可能不完全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但是也无须去理它,只须确认,果从因来,只有接受它了。如果,我们仅仅是逆来顺受,在态度上,不也很消极吗?事情既然已经有了前因,倘若再以另一项原因相加进去,事情所得的结果和情况就会更改。所以在态度上,第一、要接受事实。第二、要寻求解决的方法。
首先,遇事不要烦恼。比如,我们这间房子,现在突然失火了,该怎么处理?房子失火,必然有原因。我们是先救火呢?或者是先跑出去呢?又或者是先坐在这里研究原因呢?当然,事必有因由;先别管原因,我们现在是解决问题要紧,当先跑出火宅设法救火,然后追究火首是谁,能如此,方能解决种种的不如意事。凡事发生困扰时,我们便以这种态度来接受、来解决。
二、随缘行
任何幸运的事,任何好事,也都有其原因。遇到不幸的事,会感到痛苦,这是正常的。但有些人,遇到幸运的事却并不快乐,反受其苦。我们常看到很多有地位的人,有财富有权势,他们都很快乐吗?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钱、有地位、有权势,就是幸福的,但是,事实上未必尽然。
男孩追上女朋友,一定是很幸运吗?我说不一定,但也并非一定不愉快。这意思是指事情的进展中,可能会发生不愉快的现象。因此,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幸运,不要太兴奋,也无须骄傲。有些人在得意时,常会忘了自己是谁。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一则故事:一位刚刚知道已中了大奖的乞丐(就像美国的乐透奖),因他的全部财产只拥有一根竹棍,他为了防止奖劵遗失,便把它藏在竹棍里。他心中一直为发财的事兴奋,实在是太得意了,心想今后不用再当乞丐了,还要这根讨饭用的竹棍做什么,这一高兴便把竹棍仍到河里。当他想起奖劵还藏在竹棍的时候,不但钱已领不到,竹棍也弄丢了。本来,穷得只有一根竹棍,结果呢?得意忘形,连仅有的竹棍也失去了!
以禅的方法来生活,面对这类的事,修行者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平常的事;钱来了,只是来了,它来得必有原因,等于在银行里从自己的户头里提了一大笔存款回家,又有什么值得兴奋的呢。
三、无所求行
不论以东方或西方的观点而言,假如人类什么也不追求的话,那么,人活在世上做什么?
人类凡事追求,就是为了有一份希望。因为,有一份希望让我们去追求,所以我们才人努力,这是正常的;有所追求,这也是正常的。然而,往往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座的诸位,多半是年轻人。我想请问你们,在幼稚园时代是不是说过:“我长大了以后要做……”,到了中学、大学之后,是不是又改变了观念呢?我有一位信徒和学生,他原是哲学教授,后来又去学音乐,现在,既教佛学又兼职按摩师;他始终不清楚哪一项才是他最终点的目标?也不知道他最初究竟是要学什么?虽然他学了很多,但是这并不是问题。就好比一间房子,有很多门,这房子人人都想进来,你可以从东面进来,也可以从西面进为来,你可以从地下室进口自楼下爬楼梯上来,也可以搭直升机屋顶上下来。假如,你认为进了一道门,不过瘾,想多看几道门,一探究竟,这是可以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能进到这间房子的核心处,不论你从哪一道门进来,你所见的,将会是完全相同的。假设,在一开始,你已经有一个特定的门要进,那可能有问题。有的门,你想进去却进不去,你看到其他人进去,你硬是进不去。其实,这也没关系,你进不去,可以绕到其他的地方,从另一道门进入。门内的人,将会说:“怎么你从这个门也进来了?
因此,所说的“无所求”,是要我们不去追逐一个“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标。但是,我们凡事要努力;因为,努力本身就是生活。
倘若是为了一种目的修行,这件事本身就是白忙一场,就是一种执著、一种阻碍,阻碍你达成这个目标。什么是阻碍?为了“有所求”,为了一个目的而去做任何事,这在普通、一般性的目的来说,是可以求得到的。但是,开悟这件事,却不相同,虽然人人都可以开悟,也可发愿开悟,若正在修行过程中,老是追求开悟,那么开悟的可能便离你越来越远。因为,开悟的意思是解脱,解脱种种被自己、被外在的环境所绑住的一切束缚。如果我们去追逐一件事,这个你所追求的,就成了你所执著的。当然,你是被它绑住了,它就是你的障碍,也就是使你得到解脱的障碍。
四、称法行
这四种方法,是有层次的,一层比一层高。
第四层方法,所谓称法行,是教我们“凡事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因为,说到无所求,很可能会落入消极的心理;以为我既然不求任何东西,那我也不应该做任何事?但是“称法行”却是要我们很积极的去做事,很努力的去工作。
我遇过一位所轻人,们立志要当律师,高中毕业后,连考了三年联考,就是考不上法律系,最后考取了图书馆系。他感到很失望、很倒霉,想当律师,却无法实现。但是,事隔多年后,人留学法国,深入研究图书馆管理学,取得图书馆管理学的博士学位,这类人才很难得,在他尚未返国之前,国内已安排好聘请他回来任职最新最在的图书馆,因为国内欠缺这样的人才。当初,他考取图书馆管理系,就有人告诉他:“上了贼船,就要跟贼跑,你既然考取图书馆系,便该好好把图书馆学问研究好。“这就是说,我们在任何地位、任何岗位或任何情况之中,就要在这个情况所容许可的范围内,尽你所能地做到最好。
如果,遇到环境改变、条件也改变,当你置身另外一个情况之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你敢要用同样的态度来努力。倘能秉持这种态度,我们在一生当中,一定是非常的顺利,而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文/佚名
菩提书童
- 上一篇:积德改命别不信!
- 下一篇:神光内凝厌心生 化淫火为智慧光--宣化上人
-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完整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禁淫书
- 禅 禅定 禅悟
- 禅七的规矩
- 禅七要克期取证
- 禅与日常生活——佚名
- 禅与茶的载美经典
- 禅修中的第一个困难
- 禅修中的第一个困难,腿子
- 禅修入门(法用法师)
-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 禅修是最好的运动(方兰琴)
- 禅修是最好的运动
- 禅修智慧:烦恼即菩提[吴言
- 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 禅修的方法与过程
- 禅修的终极目的是解决心的
- 禅修的身心(继程法师)
- 禅修静坐之根基(能弘法师)
- 禅关三门和人生三境
- 禅十感想
- 禅坐的基础方法
- 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 禅宗五家七宗——沩仰宗
- 禅宗公案,钩指和尚
- 禅宗六祖惠能与神秀大师,
-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真身图像
- 禅宗史话司空山
- 禅宗圣地—宜春
- 禅宗如何传法
- 禅宗心理学
-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 禅宗无门关
- 禅宗明心见性与密宗即身成
- 禅宗现代转型的原因与未来
- 禅宗的觉与迷
- 禅宗盛行的原因及影响——
- 禅宗知识:什么是话头
- 禅宗祖庭:河南嵩山少林寺
- 索达吉堪布:助念责任勿漠
- 关于佛教素食的九大疑问
- 真正闻了普贤菩萨十大愿,
- 看看真正的高手是如何化解
- 真爱与假爱
- 祈福法会—浙江雪窦寺数千
-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 种善因得善果
- 百岁高僧明道长老法驾重庆
- 索达吉堪布:即使有万法皆
-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
- 破人婚姻 果报自受
- 白居易与鸟巢
- 恒传法师:改变别人不如改
- 圆因法师:放生问答
- 感化淫女:观佛三昧经
- 第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人人
- 关于吃素的几个谣言
- 社科院:宗教界慈善活动向
- 真的信因果了吗
- 神秘的房东
- 礼拜观音菩萨,是最好的沟
- 秤锤法师的出家奇缘
- 祈福还愿,“海天佛国”的
- 看看街头那些身材惹火的女
- 索达吉堪布:《心经》的殊
- 看看你是大福报的人吗?
- 索达吉堪布:善心为何具有
- 种在阿赖耶识里
- 玄奘返回大唐第一件事是计
- 祈福的意义
- 恒传法师:放生期间我出现
- 感恩佛法、感恩僧伽吒经让
- 祁福养心资国寺
-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
- 真爱出现!下周开始,姻缘
- 相由心生,心地好人还美的
- 圆因法师:放生要注意那些
- 索达吉堪布:一个人的心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