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龙海寺法会首愚上师法语集锦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2-07-28 14:17:20 作者: 阅读次数:

2014年龙海寺准提法会 首愚上师法语集锦

1. 要如是我闻,依教奉行,信受奉行,对佛陀所讲的法一一去求证、去验证,回到我们的身心上来,才能得到真实受用。

2.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是整个佛教的中心。

如果你不相信,你根本没有进入佛教的大门,还是门外汉。

3. 准提法门是一个真参实学、真修实证的法门,是彻头彻尾的大般若的修行法门。离开般若,那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4. 准提法门的密中之密莫过于实相般若,大般若的心地法门。你想要了解密中之密吗?先把简中之简就是老实持咒建立好,念念分明,包括念清楚、听清楚,进一步念念本空,戒定慧都在其中了。

5. 如何一心不乱、万缘放下?收摄根尘识,一切外缘,身心一切统统放下。如果此时此刻一口气不来,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所以,十念法门中的“念死”有那么重要。

6. LA 字观想,第一步LA 字能够观想得出来,这是文字般若;第二步观想LA字放白色光,你的身心就在一片光明中,很松放、很空灵,即境界般若;第三步,浑然忘我,从子光到母光,真正的无相光、无量光,那是超越了明跟暗,包容了明跟暗,这是我们自性光明,这是实相般若。

7. 一般人把LA 字抓得紧紧的,那是观想的方便啊。要不观自观,轻轻一提,轻轻一带,毫不费力的,就是那个影像。你把它当作最亲的人去想念它,叫念兹在兹。

8. 念中有观,观中有念,观念一如,观跟念融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金刚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多,金刚是密中之密,念诵是简中之简。

9. 念念分明,含摄了大势至菩萨的念清楚,跟观世音菩萨的听清楚。念清楚是修气,听清楚是修脉。什么叫明点?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进入到实相无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明点,明点无点。这完全是般若慧观。

10. 准提法可以是净土式、密教式、也可以是禅宗式的修法。净土式的,一般暂时可以不管观想不观想,我只要老实念咒就好了。禅宗式的是念念分明,直接进入念念本空,即此用、离此用。密教式的是身密、口密、意密中规中矩,也可以把净土式、密教式、禅宗式完全融合在一起,这个境界叫华严法界,重重无尽。

11. “月轮中现字轮”代表念清楚,“唵”字代表听清楚。“字轮收摄入于中间的唵字”代表声声入耳,“唵字收摄入于月轮,月轮收摄入于光明点,”,代表入流亡所,念而无念,无念无住现前,正是大光明的境界,无量寿无量光的境界。

12. 金刚念诵的体是与空、无相、无我相应,与实相般若对接;它的相唇齿不动,舌头弹动,轻轻松松,毫不费力的,不管速度快慢;它的妙用则是通过四加行,促进色身气脉的转化。

13. 没有发菩提心成就不了菩提大道。菩提心主要来自于三种心:深心,深透的见地;广心,广行六度万行;直心,直心是道场。

14. 供养上师,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第一,把传法上师所讲的道理,你一一领纳于心,一门深入,老实持咒,深入观想,这是至高无上的供养,最究竟的供养。

15. 准提神咒就好比一把扫帚,扫地扫地,扫心地,扫除我们心中的贪嗔痴慢疑,种种习气,转化色身上酸胀麻痛的种种业气。

16. 现象三宝是座桥梁,帮助我们进入自性三宝,自性三宝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真正的佛教没有一丝一毫的神秘色彩,完全是智慧的宗教。

17. 老实持咒,念念分明,正念起,恶念消,这是真正的忏悔业障,真正的消业障。忏悔业障,不要有罪恶感,念念本空,就把罪业转化的干干净净,这是至高无上的忏悔。

18. 有智慧的人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顺境是顺增上缘,逆境则是逆增上缘,只要我们会转念头,把不好的念头变成好的,就会一天到晚欢欢喜喜的。

19. 修法成熟了,提起是它,放下也是它,片刻不离。能够老实持咒,随时随地都在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佛在心中,清净自在,欢喜无碍。当你颠倒时,你已经在请魔住世了,已经不在法上,被七情六欲骗得团团转了。

20. 作为一个正信的三宝弟子,要有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责任,自利又利他,实现家庭圆满、事业圆满和人际关系的圆满。

---来源于道友根据听闻整理

师父上人说法的书目有:《将心向明月》《准提族的一颗明星》《这般琉璃月》《星空月辉下的歌吟》《道人知月胜诗家》《巍巍LA 字灿大千》。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