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首愚法师:十八不共法就是我们修行人的功课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2-09-02 16:31:36 作者: 阅读次数:
首愚法师:十八不共法就是我们修行人的功课

本尊法,当然首先是观想准提佛母的像。

准提佛母,先观想准提佛母的莲花宝座,然后结双跏趺坐,再从脚一跳就跳到头顶上,观想准提佛母,头戴五佛冠。五方佛象征着转五毒为五方佛。准提佛母,这佛母两个字,其实已经透露了消息。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是名佛母。所以,我们准提法,是个大般若的修行法门。准提菩萨的造型,其实就是我们修行人的功课。头部光明代表清净法身,如何进入到清净法身的境界啊?习气不转,进入不了清净法身,所以,叫转五毒为五方佛。

准提佛母的功德巍巍,从头部先观想面部,准提佛母面如满月,圆满相。我们凡夫的业力千差万别,相貌也是千差万别,《大宝积经》的名言:“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看每个佛菩萨造型都差不多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定是有个标准版的。如果我们功德够了,慢慢,慢慢,就跟佛菩萨的轮廓越来越接近。所以佛菩萨的造型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目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我们的功课,就是圆满报身。

准提佛母,面如满月桃花色,桃花是粉红色,白里透红。人年轻时候,很健康时当然是白里透红,那叫做面如满月桃花色,形容菩萨的庄严,形容菩萨的气血通畅,报身成就了。

微带笑容,永远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平和。微带笑容就是淡淡的笑,无忧也无喜,这是一个解脱相,这是菩萨四无量心里头,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最后是舍心无量,舍得干干净净的。所以,微带笑容就是喜心无量、舍心无量这两个境界的呈现。

微带笑容,应该来说,这是我们人世间最高贵、最高雅的气质了,笑不露齿。我们凡夫,得意起来,笑得嘎嘎叫,满口牙齿都露出来了。

有的时候,情绪低落到谷底,一脸苦瓜脸。那个情绪是高时很高,低时很低,我们都是在喜怒哀乐的情绪中,被外界人事物,逗得团团转,自己做不了主,那是凡夫相。所以,微带笑容,这是解脱相,永远是那样的祥和,那样的慈爱、慈悲的笑容。非男女相,没有男女感情的包袱了,清净庄严。

左右十八只手,这十八只手先从底下开始观起。底下两只手叫如三昧印。我们三昧印是左手在底下,右手在上面,大拇指相抵,这叫三昧印,三昧印就是三昧印,干嘛来个如三昧印呢?这个不是单纯的三昧印。两个手上面,左手拿的梵箧,《大般若经》,右手拿的金宝。《大般若经》代表智慧,金宝代表福德。

中间两只手是准提手印。其他左边的七只手,代表慈悲福德门,象征菩萨的大慈悲,种种的善巧方便,代表慈悲能够包容一切;右边的七只手,刀呀,剑呀,斧头呀,矛呀,杵呀,代表智慧门,智慧能够化解一切,这些都是我们修行的功课,大悲大智,悲智双运。准提手印,把左边的手,连准提手印正好,一边九只,左右相通,悲智双运。所以,准提手印代表悲智双运,把左边的福德门慈悲跟右边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了,然后上下相融,上下相通,左边是福德慈悲门,底下三昧印上面恰恰是大般若经,一样是悲智双运。右手一样拿的是金宝,金宝是代表福德,上面是代表智慧。所以等于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这是准提佛母形成一个圆满相。这十八只手要一一地去了解它。

观想好了,准提佛母从两眉之间浑入我身。很多的把佛观想在头顶上,为什么不是从头顶上进入到我们身体呢?为什么是从两眉之间?因为,眼睛代表智慧。佛有五眼,佛眼、肉眼、天眼、法眼、还有慧眼。除了肉眼,中间眉间轮代表天眼、法眼、慧眼和佛眼。所以《法华经》里面经文提到,“父母所生眼,能观三千界”,到了能观三千界应该属于天眼了,对法理解观察入微那是法眼,看到法的真实相是慧眼,佛眼代表是圆满,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准提佛母从两眉之间的光明中浑入我身,刹那顷,把自己观想变成准提菩萨,准提菩萨就是我,我就是准提菩萨,准提菩萨跟自己无二无别。这十八只手你就可想而知,那就是我们修行人的功课。十八只手代表佛的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那就要去查佛学词典了。

准提佛母的造型是有关我们佛教的信仰,对准提法的信仰,要从佛教的信仰提升到佛学研究。所以,对准提佛母的造型,你要去了解,要透过佛学研究,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它有个脉络可寻,道理清楚了以后,就知道怎么用功了,怎么摄心、怎么安心了。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