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迢迢皈依路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01-30 09:25:07 作者: 阅读次数:
迢迢皈依路

我终于成了佛陀的弟子。

这一天是公元2011年1月22日,佛历2554年(庚寅)十二月十九日。

这一天黎明,呵,还不到黎明,丑时即醒,再也睡不着,于是打开净空法师所著《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阅读,寅时3—5点,算黎明了,还是没有睡意,于是起床煮早餐。这时,为我举行皈依礼的庆寿岩禅寺释慈柏法师来电话了,约定10点左右,行皈依礼。

接了慈柏法师的电话,我立即给黄耀桂打电话,约他一起,前往皈依。唉,黄先生还在玉林呢。幸好他表示立即回来。9点多钟,他终于回到容县。

然后,我们一起徒步前往庆寿岩在容城河南上安路19号的佛堂。因为是第一次去,需问路,碰巧见到杨村老乡唐国英。她和另一女伴知道地点,但未去过。不过,还是很快就找到了。

佛堂设在此楼的四层,供奉着释迦佛祖、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佛前,两支电烛,闪着佛光。

慈柏法师郑重其事,穿起僧衣、拿起法器,为我们举行入教的三皈依仪式。

我与黄耀桂跪在佛前,我在佛之右,他在佛之左。他对着药师佛、我对着阿弥陀佛。慈柏法师站在佛祖前念、诵、、作法,时不时,让我们报上自己的法号。我的法号是李融尘,黄耀桂的法号是黄融乐。因为我们都没有本子,所以,法师的念诵,听不完全,只管双手合十,心里念着佛号。

到我们发誓愿了。我们跟着法师念诵:“李融尘,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李融尘,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最后法师让我们起立,仪式告完。整个过程约一个小时,过了这一小时,我终于成了佛弟子。

云溪寺释成开法师给我开的皈依证是2001年(佛历2545年)六月十九日。从那起,我自以为是“佛弟子”了。2010年11月16日,我随容县老年大学学员游云溪寺及庆寿岩。在庆寿岩大雄宝殿前,遇见慈柏法师,遂递上云溪寺的皈依证,他问我“行了皈依礼没有?”我答没有,慈柏师说:“没行皈依礼,不算佛弟子”。我慌了,那我岂不是违犯了“不妄语”之戒。我问他,可否在庆寿岩补办?他说可以。接着,我与慈柏师一起吃中餐,他很诚意地给我夹菜。当时,我心一颤,想:“这就是佛祖派来度我的人吧。”从那以后,我老惦记着“皈依仪式”一事,也曾多次约定释成开法师为我补办。我曾约定十二月初八,佛祖成道日。初七那天虽冷,但天晴,初八却风雨交加,气温降到4度。慈柏师来电话说:这样的天气你若能来,则证明你的心至诚了。联系成开师,他说皈依仪式要安排到下午两点以后。下午天气若稍好,我也决定前往,但下午天气更糟。我妻侯氏说:“你与云溪寺无缘”。“与云溪寺无缘”,但与佛祖有缘呵!自小跟父亲诵经念佛,早就与佛结缘,要不是中共掌权,毛泽东毁祖灭佛,村里的佛堂被拆,或许,我早是那间佛堂的“住持”了。1月20日(十二月十七),我与封远新佛友,应慈柏师之约,冒寒到庆寿岩,与之长谈,佛友远新又为我说情,我要求立即举行仪式,慈柏师说,今天不行,因文殊师利菩萨规定十七、十八不行。后天十九,可以。我说:“好吧,我来!”慈柏师说:不用你来,我出去。庆寿岩在容城河南上安路19号,设有一间佛堂,我一听,“天都光了”,喜不自制。真的,我与释慈柏法师有缘呵!

皈依仪式后,我们与慈柏师同进午餐。饭后,师父又向我们传授许多佛教知识。这时候,天气转暖,早上的寒气已经消散,太阳也从云层里钻出来,毫不吝惜地,把暖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这时候,我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与黄融乐缓步送法师登车回庆寿岩禅院。

我终于皈依了。皈依之路长呵。从童年起,数十年了。若从持证时开始,也十年了呵!为了纪念这意义不凡的日子,我填写了《水调歌头·三皈依》一首,词曰:

少有菩提志,七十始皈依,

本师佛祖明鉴,末法正当期。

极左横行卅载,残酷斗争不断,

神鬼亦凄凄。

欲问弥陀路,无处觅僧尼!

想当日,父陶冶,拜慈悲。

如今重启经卷,字字都生辉。

无始贪嗔痴慢,誓愿幡然悔悟,

佛国现熹微。

勿叹桑榆晚,大道直堪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佛历二五五四年年(庚寅)正月十九

公历2011.1.22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