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这四句偈颂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宣化上人)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02-03 09:24:41 作者: 阅读次数:
这四句偈颂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宣化上人)

这四句偈颂是

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悲体戒雷震 慈意妙大云

澍甘露法雨 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四句偈颂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他的法体。


他这慈悲的法体,是从什么生出来的?从持戒生出来的。最初观世音菩萨修道,就是专修戒律,而生出来这广大慈悲、无缘大慈这种法体。

这种法体就好像雷一样的,言其观世音菩萨这个法体,发聋震聩──聋的人也听得见了,愚痴的人也听见了,就好像空中打雷似的,一切众生都被他好像雷那么大的声音所惊醒了,所以叫“悲体戒雷震”。这赞叹观世音菩萨的身业是不可思议。

“慈意妙大云”:观世音菩萨以慈眼视众生,在后边经文上说:“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观世音菩萨所修的福德,好像大海那么样无量无边。


他慈悲的意念,平等给予众生的乐,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就好像在虚空中的大云彩一样。

“澍甘露法雨”:澍,是下雨的意思,下甘露法雨。


什么叫甘露?

甘是甜,露是露水。

甘露,就是甜的露水,这是天上一种长生不老药的名字。天人的寿命那样长,就吃这个药吃的。说:“天人也吃药?难怪现在人想要开悟,也要吃药!”可是天上这种药是一种自然的,是天上本有的,不是煅炼出来的;吃这种的不老药,就不老了。


观世音菩萨的妙大云,下这种甘露的法雨,下这种长生不老的药,令一切人都离开这生、老、病、死苦。

“灭除烦恼焰”:观世音菩萨把世界上人这种烦恼焰灭除了。焰是火焰,言其烦恼就像火焰似的。


我们世界人,每一个人都有烦恼。为什么不成佛?因为有烦恼;为什么没开悟?因为有烦恼;为什么得不到解脱、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也因为有烦恼。

烦恼,也就是执着;执着,就是烦恼的一个别名。你有所执着,就得不到解脱,就会有很多的烦恼。


执着又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就是从自私生出来的。为什么你要执着?就因为有自私自利的心。你若没有自私自利的心,大公无私了,你又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你若没有自私的心,就没有执着。你没有执着,也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也就是解脱了。你得到解脱,也就是开悟,也就是成佛了。


所以烦恼是最坏的一个东西,但是人人都舍不了这个坏东西,总要和烦恼行住坐卧不离开。

有人说:“我常常快乐,这就是没有烦恼了?”你若得到真快乐了,当然没有烦恼;若没有得到真快乐,用你那勉强造作心来做成一种的快乐,这不是真正快乐,因为烦恼还在你里边覆藏着。有一天它还会爆发出来,就好像用一块大石头把草压上,草虽然暂时不长,可是将来你把这石头一搬开,草长得更茂盛、更旺。所以你若有真快乐,就没有烦恼;没有真快乐,烦恼还是在那地方存在的。

在“四弘誓愿”中,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到这个世间上来?就因为众生无边誓愿度。

第二愿是“烦恼无尽誓愿断”,观音菩萨有没有烦恼呢?他烦恼断了,可是他以众生的烦恼作为烦恼。他看众生的烦恼没有断,就用尽种种的方法教化众生,令众生把烦恼断了。这烦恼是没有穷尽的,好像水波浪似的,前念灭了,后念又生;后念灭了,后后念又生,相续不断,烦恼也是这样子。烦恼虽然无尽,他誓愿断。

第三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佛法的门径是无量无边,他誓愿学。有的人或者读过一部经,或读过两部经,就自满了,说他懂佛法了。他所懂的佛法,其实连大海里一滴水都还没有呢!但是他就满足了,好像一只蚂蚁到海里去饮水,饮得肚子饱胀,就说:“喔,我把大海都饮干了!”嗐,它把大海都饮干了?殊不知,它只把它肚子喝饱了,大海里边的水,它连一滴都没有饮呢!

第四愿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没有再比佛道高上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愿成佛,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太小,要把自己看得本来是佛。可是,本来是佛,并不是说现在我就是佛。我们本来在最初都是具足佛性,和佛是无二无别;因为不晓得修行,所以就没有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那么大的本领。

观世音菩萨本照着四弘誓愿来教化众生,所以澍甘露的法雨,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清凉。得到清凉,就是没有烦恼了,这叫“灭除烦恼焰”。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浅释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