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这句话看出,唐僧不仅仅是个纯粹的僧人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02-03 09:25:14 作者: 阅读次数:
这句话看出,唐僧不仅仅是个纯粹的僧人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更是西行的发起者,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也是整部西游故事的核心。我们在电视剧里知道,唐僧是大唐的圣僧,是真善美的化身,求佛心无比虔诚,千难万险都毫不退缩,所求的便是三藏大成佛法。然而,在原著中的真实唐僧,求经的目的却并非如此简单,而是还有别的原因。

事情的真相我们需要在原著中寻找。

在原著中,唐王李世民寿限已进被地狱锁了魂,由于大臣魏征与阴间的崔判官交情深厚,在唐王去世前特地写了一封信给崔判官,求其放唐王还魂。崔判官收到信后,果然改了生死薄,将唐王的寿命由十三年改为三十三年。十代阎王看了(被崔判官修改后的)生死薄,见唐王还有二十年寿命,便放唐王回生。唐王想要致谢,十代阎王便告知唐王可以办一场水陆大会,超度亡灵,祭祀阴司。由此才引出唐王回升后大赦天下,召集众僧办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引出了唐僧和西游的故事来。

唐僧生父是状元陈蕊,后官封大学士,母亲是当朝宰相的女儿,外公便是唐朝的宰相。唐僧自小便在佛门,在唐王举办水陆大会时,被选为首席僧人主办水陆大会。他自小生在佛门,佛法应该是有一定的修为,但是年纪轻轻,佛法就能超过了所有的僧人吗?这点我们无法确知;是否有别的原因,比如是否因为他大学士的父亲和宰相的外公,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他确实被选为水陆大会的首席僧人,也是在他讲演佛法的时候,遇到了菩萨,知道了西天的三藏大成佛法。

菩萨告诉唐王西天有大乘佛法,并且正好能满足唐王所求的水陆大会——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要知道,唐王去了一趟地府,做水陆大会就是解除百冤之结和无妄之灾。原文这样写的: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之后,菩萨显出本相,飞在空中,慌的唐王带同百官和百姓就地下败,更加坚信了菩萨的话。于是立马安排人去取经:

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这里写的很清楚,唐王找人求经时,玄奘立马出来应了,而且他所说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一心修佛的僧人,心里想的必然是天下苍生,度死扶生,用佛法普惠人间,他说的大抵应该是自己愿意取经、弘扬佛法、造福众生之类。

然而,他所说的却只字未提这几个方面,他说的去取经乃是“为陛下求取真经”,求经的目的是“保我王江山永固”。前面菩萨刚说了解百冤之结和消无妄之灾,他只字未提,也丝毫没提度死扶生。可见,这位陈玄奘大法师心里所想的并非只是佛法和众生,他也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僧人。他这样说也有一个好处,由于正中了唐王的心思,唐王立马与他结为兄弟,封他为大唐御弟,经还没取到,便得到这样的地位,实在是非同小可。

然而,陈玄奘应该也并非投机之徒,他对佛法应该是虔诚的。原文中还有一段,写陈玄奘听到菩萨提到大成佛法时的反应:

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这里,他听到菩萨提到大成佛法之后,第一反应是“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可见他对大成佛法是向往的,对佛法也是向往的。

从这两处可以看出,陈玄奘法师是对佛法有很大的虔诚之心的;同时,他也不是一个纯纯粹粹的只会念经的僧人,他知道投其所好的跟唐王说好听的话,这位大法师也不啻为一个精明能干个人物啊。

以上为个人观点。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