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宣化上人:〈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还能增加你的神力和智慧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4-06-28 04:06:51 作者: 阅读次数:
宣化上人:〈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还能增加你的神力和智慧

〈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还能增加你的神力和智慧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人间称汝多闻第一”:在人间,一般人称你阿难是多闻第一。

“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以你积劫的聪明忆持、这种的记忆力,可是还“不能免离摩登伽难”。

佛对阿难说,你虽然记得这么多东西,可是还免不了摩登伽这种难。换一句话说,就是你见着女人就迷了!你说你有什么用啊?你读的书再多,你记的佛法再多,你见着女人就迷了,那你有什么用啊?

为什么你这样子呢?问这个阿难。现在阿难大约脸也红了;虽然证初果,听释迦牟尼佛一问他这话,那脸也变成红的了。

佛说,你学了这么多佛法,一见着女人就发了毛,就发狂了!跟着那个女人跑到她的家里去,几几乎做出来不可告人的事情。你到底为什么啊?这时候,像是法官审问这个阿难。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你为什么要等着佛所说的“佛顶神咒”,要我用这〈楞严咒〉,叫文殊菩萨去救你呢?你自己记得这么多的三藏十二部,你为什么不念一念给她听一听呢?你为什么自己做不得主呢?你见着女人,什么都忘了!所以你要我这个〈佛顶神咒〉救你出难。

“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在这个时候,摩登伽女这种淫欲的心,这种无明即刻就消灭了,证到阿那含。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这是证到三果阿那含。

当时这摩登伽女一见着阿难,就生出一种爱心来,对阿难那比她生命都重要了,所以就叫她母亲一定把阿难给拿来。她母亲就念〈先梵天咒〉,把阿难就迷去了。虽然说迷去了,实际上,本来邪不胜正的,阿难如果对摩登伽女一点意思也没有,她就念咒也没有用的。一定阿难一见着这个摩登伽女,这个小姐这么靓丽,看了几眼,左一眼、右一眼看,这个小姐这么美丽!回头想要不看,又舍不得,又想要看一看。那么看了几眼,这心里头已经就想这摩登伽女美丽了,所以她母亲一念咒,他也就迷了,跑进屋里去了。如果不是这样子的,那他也不会去的。

佛知道阿难将要毁戒体的时候,就赶快说〈楞严咒〉,叫文殊菩萨持咒往护──用这个咒去把他救回来了。到那个地方一念〈楞严咒〉,阿难明白了,“啊,我怎么跑到这个地方来了?”好像如梦初醒,赶快跟着文殊菩萨回衹树给孤独园去!就往回跑。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好像现在这个摩登伽女,以前是个做妓女的。这个妓女,是淫欲心非常的重,非常的大。可是淫欲心虽然大,“由神咒力,销其爱欲”:由〈楞严咒〉这一种的力量,把她的爱欲给销了。

现在我们知道念〈楞严咒〉的作用了吧?念〈楞严咒〉,就是要销去每一个人的爱欲。说:“那以后我不要念了!我不愿意消除我的爱欲,我愿意保留我的爱欲。”保留?那也就随便。你欢喜保留,也没有人勉强叫你不保留。可是这一种〈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而且还能增加你的神力,增加你的智慧,这一种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爱欲是一种苦,前边不讲“憎爱二苦”吗?你不要以为爱就是好的。你看,好像某一个人爱某一个人,爱不到,就总心心念念地,念玆在玆地,一天到晚,所谓吃饭也没有味了,睡也睡不着了,一天到晚就想追求对方,求所爱!结果也追求不到,不能得手。想来想去,也不停止,这岂不是苦呢?

这爱是个苦啊!你不要以为爱是个好的东西。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人啊,一天到晚想爱、爱欲,

想这种不干净的东西。

交错,就是想来想去

都是这些东西。

那么在你心里头,智慧水浑了,

所以就不明白道。

为什么?就因为你有爱欲心;

你若没有爱欲心,

那么很快就会见道了。

如果你修行不得清净,开斋破解,

但是因为你不忘《楞严咒》,

所以很快又恢复清净了。

如果你在没持咒、没受戒以前,

犯过禁戒,那么持咒以后,

所有一切破斋犯戒,

这一些个罪,不管是轻、重,

甚至于不通忏悔的四波罗夷罪、五逆、四弃八弃,

你一念《楞严咒》,

无论怎么样的罪都消灭了,

连一个头发那么多都没有了,

所以念《楞严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