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嘎玛仁波切:调试我们的内心,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从容面对每个人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4-10-02 04:03:03 作者: 阅读次数:
嘎玛仁波切:调试我们的内心,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从容面对每个人

导语:因为我们对生与死缺乏深思熟虑,才会对生命中的人事物有诸多不满,烦恼痛苦不断。一生短暂而无常,好好思维人生的意义何在,少了攀比和自我膨胀,多些包容和平等待人,不卑不亢,内心的快乐才能长久,才能从容面对红尘中的每一个对境。

喜欢斤斤计较、攀比和炫耀,这种内心的表现,都是患得患失心理的一种直接体现。同样也是不安全感的另一种表现。

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有没完没了的得失不确定感呢?这来源于我们对于自我的执着,和因缘聚会的无常碰撞,前者是执幻为实有,后者则是万事万物的真理,所以,无尽的痛苦,仍然是对于现实状况的不明了所造成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明智,也表现在过多的斤斤计较之后,其实不属于我们的仍然不属于我们。无论我们多么羡慕别人的拥有,或是感叹自己的缺失时,这样的内心起伏,除了引起一系列不善的心念以外,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谁拥有什么或是无法拥有什么,都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因果。面对过多得与失的内心,我们应该知道,属于我们的早晚都会拥有,不是我们的莫要强求。如果能这样去平衡内心,就会少了很多把时间浪费在暗自伤神或自我膨胀的虚度上。

人只有对生与死这类重要且必然的规律问题,没有深思熟虑过,才会在生存过程中,对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纠缠不清和反复的牵扯。

话说,无论我们在人生的过程中有多少的不满或多少的幸福感,其实那都只是人生过程中的一段心情“风景”而已。

人的内心都有起起伏伏且没完没了的心念在作用,而且是刹那间的变化。

可我们总是在心念的牵扯中,失去了很多意识重点的核心思考能力。

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而且但凡在因缘聚合的无常定律下,每分每秒都有很多不缺定性。

我们的一生,把太多时间都浪费在患得患失的斤斤计较与攀比之中了,人之所以有很多俗气的东西,也表现在这些无意义的互争、互抢、互相攀比、互相伤害和不相容之中。

无论我们多么盛气凌人、或是低人一等,其实这些姿态都不算什么,就看我们怎么去诠释生命的意义了。傲气凛然的人,看不懂生命的真谛,妄自菲薄的人,同样也是不明了生命的真谛。因为,在人的一生当中,无论我们是高姿态的炫耀自己、还是低姿态的羡慕他人,归根结底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百年之后当生命再一次归零时,谁是谁,或什么东西又属于谁,又有什么重要性可言呢?

作为人,凡事要看淡一点,把我们的姿态都靠中间平衡一点,一个人能活的不卑不亢是福气,因为这是以一种适中的内心在看待万事万物,也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智慧面对生活。

很多人,为自己暂时拥有的东西而过分炫耀、或是为了自己暂时没有的而表现出心理的不平衡,这都是把所有的生活重心,放在没法安适自心的状态当中。

其实可以发现,当我们过于计较生活的琐碎和过眼云烟的功名利禄时,当大病大灾突然来临时,绝对都是一样的束手无策。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如果说真正需要去计较或是当回事的,真的要看我们在生与死面前,以何种姿态去从容面对了,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琐碎的凡事当中,为什么就不用同样的热情,去好好思维一下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呢?

一个人,在自我膨胀或是自怨自艾当中度过,其实演员和观众都只是自己而已了。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和过分羡慕攀比他人的人,其实内心的痛苦是以同样比重的分量而存在。所以,我们不用羡慕他人的拥有,也不用为自己暂时的生活富足而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这些心态,从内心的根本都是一种无法完全释怀的偏执而已。

内心中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分享和随喜,来源于自私自利的不断减少。

少了比较、少了羡慕、就是把心不断敞开的过程;少了炫耀、少了自我膨胀,就是让心学会包容和平等待人的过程。这样看来,倘若拥有不卑不亢的内心,不仅不会有太多的患得患失,这从根本上也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不去羡慕他人,是少了给自己找不痛快的可能,不去过分炫耀自己的拥有,也会减少给他人带来不痛快的可能。

如果大家都能学会把不太安适的内心,向中间状态调试一下,那么促成人与人之间和谐且心平气和的相处环境,想必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