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活动
根据佛所制定的戒律,僧众应当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齐集一处,共诵《戒本》,自我检查有无违犯戒律之事。如有违犯,便应按照情节轻重,依法忏悔。忏是梵语「忏摩」的简略,意是请予容恕。这一行事叫作「布萨」,义是「长养」,意谓可以断恶长善。汉地简称为“诵戒”。
在全年之中,自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中,应当定居在一寺之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他往,这叫作「安居」,又叫作「结夏」、「坐腊」。如因事延缓,不及定居,最迟也应在五月十五日定居下来,这叫作「后安居」。在安居日满,即七月十五,僧众仍应集合一堂,任凭他人对自己检举一切所犯轻重不如法事,从而忏悔,这叫作「自恣」。经过自恣之后,受戒的年龄算作增长一岁或是一腊。这是计算戒腊的日期,所以坐夏也叫作坐腊。
在一年之中,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佛诞日;二是七月十五日--自恣日。这两天都叫作「佛欢喜日」。在佛诞节要举行「浴佛法会」,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佛陀诞生的纪念。这太子像是数寸高的童子形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佛传说,太子初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原来印度的习惯是尚右,所以右手指天,但是中国汉地的习惯是尚左,因此中国汉地所造太子像多半是左手指天,这是不合佛经的。
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根据上座部的传说,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日,同时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中国藏蒙地区也如此。佛成道以后,经过四十九日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开始说法。由四月十五日算起,经四十九天,到六月初四日为佛初转*轮日。教徒此日应到寺院旋绕佛塔。又佛诞生后七天,佛的生母摩耶夫人便逝世而生在仞利天。传说佛成道后,曾经有一年至忉利天安居,为母说法三个月,然后由天上从三道宝阶下来人间,这便是九月二十二日。这天称为「天降节」,各寺要举行纪念仪式。此节在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也盛行。
七月十五日要举行「盂兰盆会」。这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据该经说:目连(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母亲死后生为饿鬼,目连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告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得以解脱。在汉地,最初举行此仪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538)他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见《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其后大概在民间普遍举行。到了唐代,每年皇家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并有音乐仪仗及送盆官人随行。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献盆及种种杂物(见《法苑珠林》卷三十二)。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改在宫中内道场举行盂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建巨幡,各以帝名缀幡上,自太庙迎入内道场,铙吹歌舞,旌幢触天。是日百官于光顺门外迎拜导从。自是以后,每年如此。盂兰是梵语,义是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供具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唐时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见《大宋僧史略》)。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腊、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壮观(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采用道家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的传说,印卖《尊胜咒》、《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孟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其上,焚之。拘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东京梦华录》)。寺僧又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用纸糊船形,船上糊有鬼卒等)。这些都是民间习俗。
根据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涅槃同是四月八日。但是汉地习惯以四月初八为佛诞日,二月初八为佛出家日,腊月初八为佛成道日,二月十五为佛涅槃日。佛诞日举行浴佛法会,其他三日也要在寺院中学行简单的纪念仪式。特别是腊八日,煮腊八粥以供众,已成为民间的普通习俗。
除此以外,汉地各寺院又流传一些不见于经典的诸佛、菩萨诞日的纪念仪式。如正月初一是弥勒菩萨诞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菩萨诞日,三月十六日是准提诞日,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日,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诞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诞日,九月三十日是药师佛诞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日,特别是二月十九日观音诞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这些节日的传说从何而起?很难考定。这些佛菩萨中,除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是和佛同时的印度人外(其生卒年月也不可考),其余佛菩萨都是佛所称赞过的他方世界的佛菩萨,根本不可能用此世界的岁月时日来推算其诞日,何况也无岁月的记载。或有传说,永明延寿禅师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七日,而以永明为弥陀化身,就以此日为弥陀诞日;正月初一日是布袋和尚诞日,而以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就以此日为弥勒诞日。
- 上一篇:罗汉堂
- 下一篇:观音殿、寺院殿堂佛像释名
- 日难王弃国学道
- 人穷还是心穷
- 怎么样随喜获得最大福德
- 什么是净化供品咒
- 佛说修行为什么要戒淫的道
- 学佛需要有长久心
- 人类沙文主义何时了?——
- 既然有护法神为何还会着魔
- 《楞伽师资记》游意
- 【持诵佩戴】楞严咒,冤亲
- 把生活变成一场修行
- 兔年的启示
- 普劝“吃素”
- 往生净土是逃债的行为吗?
- 阿弥陀经通赞疏(唐·窥基
- 做生意为什么总被骗
- 容忍和宽恕
- 清净传承之重要性
- 越吃越多,越穿越富,越花
- 维摩诘经和维摩诘菩萨
- 大悲水
- 盂兰 盆会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 学佛是为了了生死,不是谈
- 圣旭法师简介
- 圣严法师:现代人往往火气
- 修行人遇到对境需稳重
- 松云禅师
- 事业的定位
- 茶道与人生
- 闻思修中得成就
- 妈妈的味道
- 僧伽
- 被迫帮夫杀猪,三年往生极
- 想行之间
- 水果供品
- 嫖妓为什么有罪?
- 律 宗
- 如何念佛才是真精进?
- 无德失宝
- 十六罗汉、漫谈罗汉
- 变文宝卷
- 名山、佛教的胜迹
- 四众弟子、佛教的制度
- 地藏殿、寺院殿堂佛像释名
- 大藏经、佛教文化艺术
- 大雄宝殿、寺院殿堂佛像释
- 天王殿
- 寺塔、佛教文化艺术
- 寺院制度
- 少数民族语文大藏经
- 忏法与打七
- 日常行事、佛教的仪式
- 汉文大藏经、漫谈大藏经
- 版刻
- 石窟、佛教文化艺术
- 祖师殿
- 祖庭
- 第八章 漫谈变文的起源
- 第十章、漫谈汉族僧服
- 管理制度、佛教的制度
- 绘曼荼罗的轨则、漫谈佛画
- 罗汉堂
- 节日活动
- 观音殿、寺院殿堂佛像释名
- 诸菩萨像
- 重要佛事、佛教的仪式
- 金石文物
- 背诵药师经感应
- 80华严经多少字
- 白话楞严经
- 《地藏经》85分钟
- 《金刚经》唱诵
- 《心经》念诵
-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
-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
-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
- 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
-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治愈脊
-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
- 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
-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
-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
-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
-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
- 人生和晚上做梦一样,哪有
-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
-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
- 在十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
-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
- 佛门中这六条你能做到吗
- 为何一念《地藏经》心里就
-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
- 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
-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 阿弥陀佛接引临终人事迹三
-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
-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
-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