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三集)

[入门知识] 发表时间:2023-01-30 09:25:41 作者: 阅读次数: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三集)

让我们先合掌恭念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上一次我们讲到第五品,第五品是法藏比丘他发愿要成佛,不仅是成佛,而且要胜过诸佛,将来要成就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的庄严殊胜也都胜过一切诸佛国土。发了愿以后,他就向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来请示,这个愿能不能够达到。佛就告诉他,鼓励他,只要你有真愿,就像大海,你用斗去量,经历劫数也能够量尽。你至心求道,精进不止,就一定能够实现你的大愿,我们就讲到这里。我们今天继续看下去,我们来看经本第二十页第一行,从第三句开始看起: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这里面说了三个「自」,是老师教导学生,你想要成就,必须是自悟自修自证,别人给不了你,这是你自己分内的事情。这三个「自」里面的意思很深,我们说这里头有三个意思。第一个,这是法藏比丘,他是在过去生中修的善根非常深厚,对于成佛的事,其实他自己也明了。他现在发愿要成就庄严佛国,就是以后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他的老师告诉他,「你自己就明了,这个还用得上我说吗?」就是这个意思。法藏菩萨有智慧,他有这样的能力,确实明了如何建立庄严佛国。这是学生根机很利,智慧很高,所以老师只需要一点就通,不用那么麻烦,教那么久时间,根机好。所以学佛,根基是多么重要!一学佛就想要好高骛远,那个往往搞了半天都搞不成,倒不如把我们的根基打好,根基打得好,扎得深,老师一点他就通,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意思,这三个「自」,这是讲摄取佛国,是各随意愿。就像我们现在世间有不少的出家在家大德,他们要建立道场,他们也有他们的一个想法,每个人建立道场,这道场将来要做什么用,是清修为主,还是接引大众?是严持戒律为主,还是广弘经教为主?他都有一个取向,都有他们的一个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理想,所以建道场他按着自己的理想去建。诸佛也是这样,诸佛自己发愿要建立自己将来的国土,他们也有他们的取愿不同。有的他就要建立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像法藏比丘;有的他就偏偏喜欢到最苦的地方去那里度众生,像释迦牟尼佛到我们娑婆世界来,娑婆世界这个国土正好跟极乐世界相反,这叫五浊恶世,这是他的意愿。像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偏偏取向到地狱里面去度众生,他的佛国土就在地狱。所以你看看,每个菩萨他们的取愿不同。所以老师听到学生这样请问,老师也不会给他一个答案,为什么?如果我告诉你的答案,那是我的想法,你要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想去建。所以教他『汝自思惟』,你自己想;『汝自当知』,你自己要知道;清净的佛国,『汝应自摄』,你自己去建立。老师只能是启发式的教育,不能代替学生,这是第二层意思。

还有第三层意思,净土有报土,有化土,净土实际上都是自性所变现的,总不离自性。老师世间自在王佛在这里他讲了三个「自」,都是直指人心,让法藏比丘直下见性成佛,就有点像禅宗里面的所说的法身向上之事。这个超越了我们凡夫所能理解的范围,因为这里不起心不动念,这个意思就非常的深广。第三层意思,就是像禅门所说的机锋,直接让你开悟。法藏比丘在这有什么反应?我们看底下的经文: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剎。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法藏菩萨也很高明,在这里其实他已经开悟了,他老师这样去点他,按照法藏的这样的根性,这样的智慧,他早就应该开悟。可是他在这里他装着还不知道,装着没开悟,这里面有他的深义,为什么?假如他在这开悟,那后头就不用说了,《无量寿经》到这就结束,底下就不用再讲,这成了什么?成了禅宗,叫你开悟就点悟了,我们凡夫看了还不明不白。可是法藏菩萨在这里还装着不懂,他说『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我不能够体悟这样的境界。实际上他都体悟了,我们看到黄念祖批注里面讲,法藏比丘都是乘愿再来、倒驾慈航法身大士,叫从果向因,他已经成佛,倒驾慈航,在这示现做世间自在王如来的学生,实际上他的境界早就是成佛的境界。

这里头还有一个意思,他为什么要说『斯义宏深,非我境界』?还要请他的老师给他演示『诸佛无量妙剎』,这是利益众生,因为净土法门叫难信之法,很难相信。极乐世界完全是唯心所现的净土,凡夫也很难契入。如果没有经历这么一着,老师给学生演示出来,我们真的无法体会,以为这个极乐世界就是法藏比丘凭空想象出来的,我们也没看到,他怎么修成的?在这里法藏比丘他要在事上给你做的这么一个表演,他真要学。极乐世界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真的是老师给你一个一个国土演示,让你在这里头认真的来取法。

就像我们要建造一个乐园,我们先去参访各地的乐园该怎么样去做,然后我们再来画图纸。我们参访了很多很多乐园之后,我们吸取它们的长处,避免它的短处,所以我们所营造的乐园那是超过其它的。法藏比丘要通过这么一样表演,表演给我们众生看,这是他老人家慈悲。所以这里头讲的「斯义弘深」,深在什么地方?净土法门真是深,在这里法藏菩萨不是用禅宗,他用净土,净土这个门太深太深,真叫蕅益大师讲的,非九界众生(自力)所能信解也。九法界包括菩萨都不能相信,不能理解,太深了!深在哪?他这个极乐世界是平等成佛的法界,去往生的,上至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下至地狱众生,你只要往生了之后,统统成为圆证三不退的菩萨,这个真叫不可思议。十方一切诸佛国土没有,就是极乐世界有。所以普通菩萨真的不理解,所以「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个境界不是菩萨能够入的,全是诸佛境界。

所以法藏菩萨在这求他的老师,『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如来」、「应正遍知」,这都是如来十号当中这两个,总共十号,十个名号,这里省略用两个,两个就代表十个。我们之前已经把这如来十号解释过,在这里我们就不再重复。就是请这位老师『广演诸佛无量妙剎』,这是求佛,求佛为我说法,说什么法?说十方一切诸佛如何修因证果,如何建立他的国土,如何来接引众生,这种种的佛事。让法藏比丘能够了解,做参考,自己懂得如何取舍,如何来修行,能够实现他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

下面一句说明他自己求学的态度,『若我得闻』,就是如果我听到了佛您老人家给我说的十方诸佛剎土这些事。『如是等法』,这些法门。我一定『思惟修习,誓满所愿』,这里他发誓,一定要成就他的大愿。什么大愿?也就是他要作佛的时候,建立这个极乐世界,所有的众生来「悉作菩萨」,而且他的「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所有众生都能得闻弥陀德号,都能了解弥陀大愿,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够往生不退成佛。这是向他的老师表明他修学的态度。世间自在王佛见到这么好的学生,当然由衷的欢喜,很乐意教导他。所以我们看底下的经文: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学生是真学,老师就真教,学生有一分诚敬,就感得老师对他的一分教导。法藏比丘在这那是十分诚敬,发的愿真的这么真,老师对他也就十分的教导。这里可见得师资道合,学生能够有多大的成就,最主要不是看老师,还是看自己,自己对于修学是什么态度。像法藏比丘他发的愿这么真、这么大、这么精进,老师肯定是最关怀、最爱护、最照顾、最教导他,这都是他自己感召来的。所以『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知道他的学生高明,这个「高」是他德行高,「明」是指他的智慧大。德行、智慧都这么高,学生就好教,老师不费力气,他领悟得快。

而且他还加上『志愿深广』,就更不得了!他有这个大悲愿力,希望建立的国土,比诸佛国土都要超胜。于是老师立刻就教导他,『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功德严净』,这可不是小数字,「二百一十亿」!而且这个二百一十亿还不完全只是数字,它是个表法。在《华严经》和《智度论》里面我们看到,二百一十亿这是代表圆满;在密宗里面,二十一也代表圆满,二百一十亿就是二十一的倍数,那也是更代表圆满。所以在这里是讲世间自在王佛给他演示的诸佛剎土,是所有十方一切诸佛剎土,圆满,一个都不漏掉。

这些诸佛剎土里面的「功德严净」,功是讲修因,德是证果。诸佛修行建立自己的剎土,如何修因、如何证果的这个事情,他的老师给他讲得非常的明白。严净的严是讲庄严美好。要知道,诸佛剎土是心现的,你心庄严,你的剎土就庄严,剎土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最近的依报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相貌。所以学佛你要知道,你是不是真学,你学得有没有成就,先从你的相貌上看,你的体质上看。如果原来相貌不好,现在改了,证明你学佛功夫得力。真要学的话,大概二、三年,相貌就不一样,体质也不一样,你会觉得一下子身体就好很多,很多以前的毛病,不知不觉就没有了。这是学佛第一个受用,最粗浅的,这个都得不到,那学佛还没上路,为什么?你要了解,心是主,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我们的相貌都是心中你喜欢这个相貌,就得这个相貌。我们在投胎的时候找父母,找到父母之后你出生了,跟父母样子长得很像。一般世间人说这是遗传,其实不是什么遗传,是你投胎的时候你喜欢这个父母,你喜欢这个父母,你长的样子就跟他一样,都是相由心生。出生以后,你相貌就已经定了,能不能改?还是能改。年轻的时候,那是有跟前生的业力相关,所以可能改得并不明显;但是四十岁以后,这个相貌自己得负责任,这就不是父母那边给你的,你是自己的内心在转。如果我们心地温和善良,你的相貌也就是那种温和善良的那个面貌,那个相貌;如果我们的心险恶,这相貌就不善。这都是自己负责任的,四十岁以后,就跟你投胎没关系,全是你这一生造作的这些善恶业,你的念头决定。

第一个是改相貌,学佛;第二个改环境。环境怎么改?它自己改,就好像相貌是它自己改的。你要主动改,那就不是,你说我想主动改相貌,我去搞美容,我嫌我的鼻子矮,我就去架一个架子在里头,那个不是,那愈改恐怕愈不自然,愈难看。我们就认识有人她就是,女孩子喜欢美,嫌自己鼻子矮,她就架了一个架子。结果十多年之后,架子在里头就不好使了,不好使就换,换了之后更麻烦,鼻子塌下去更难看。改相貌不是这样改的,你要改心,通过改心来改相,这是从根本上改。环境也一样,你嫌我自己这环境不好,你是什么?你自己感召,你要从自己心中改,依报随着正报转,你随着你修行提升,环境也跟着愈改愈好,风水也好。

古人有一句话叫「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你是真正有福的人,你到哪儿,可能那个地方原来风水不怎么好,你去到那里住上一段时间,风水就改好了,你有福。假如我们没福,到一个好风水的地方住上二、三年,风水全被破坏,没福。所以与其想着怎么样去找一个风水宝地,不如好好修自己的心。你真有福,你怕找不到好风水的地方吗?你看古人这些高僧大德,他们选择道场,我们现在看那些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是不是这些祖师大德很会看风水,挑的那个地方正好都是风水宝地?不是,祖师大德才不在乎这些风水,他为什么偏偏住的都是风水宝地?是因为他们是大修行人,原来那个地方可能没那么好风水,他在那一住,住上几年,风水全改了。所以抓住根本修行,这个重要!我们学佛,你看佛叫「二足尊」,二足尊,「足」是满足,「二」是指福德和智慧,福德智慧两个都圆满,这就是佛。那是什么?他因地上修行真正圆满。

所以这里法藏比丘看到这些诸佛国土「功德严净」,严是讲他的福德庄严,净是讲功德,功德是清净。功德里面包含着福德,但是福德里头不包含功德。譬如说我们去修福,我们布施、救灾、济贫、印光盘、推动传统文化,花了不少钱,但是感觉到自己功德很大,很傲慢,这心就不清净,那就变成什么?他有福,但是没有功德。过去梁武帝见达摩祖师,他就是这样炫耀自己功德大,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度僧十几万人,他就问达摩祖师,「你看我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说了四个字,「并无功德」。这好像冷水浇头,然后梁武帝很不服气,「你怎么能说我没有功德?」很生气,就不护达摩祖师的法。达摩祖师只好跑到少林寺去面壁去。达摩祖师有没有说错?没有说错,确实梁武帝没有功德,为什么?心不清净。心清净才叫功德。你看他自己做了这些事,他还念念不忘,跟别人炫耀,这哪是清净心?但是他有福,福是有,这个享福是在六道里面享,他不能出三界,这个我们要明白。六道里面的福都叫有漏福报,什么叫有漏?漏叫烦恼,有烦恼,享福的时候还生烦恼。我们世间人说,「你这福气很大」,福后头要跟着气,你福是很大,气也很大,又享福又生气,这是什么?他没有清净心。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要修功德,功德里头自然含有福德。

『广大圆满之相』,「广大」是指十方无尽的诸佛剎土,这真是广大。「圆满」就是完全,他的老师给他讲解这些诸佛剎土,一个都没漏,圆圆满满,全给他说出来。还『应其心愿,悉现与之』,不但给他讲,把道理讲清楚,还用神力把诸佛剎土给他展现出来,这个教学是太伟大了!像我在这儿给你讲《无量寿经》,干说,你们还没看到。要是我有佛的神力,我这说一下,不用说那么多,给你展示出来,那就成了,你就能直接看到。释迦牟尼佛在经上他就是这样,说完之后他最后给你展示出来,第三十八品「礼佛现光」,就给你展示极乐世界。

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我们也看到同样的情形,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夫人讲法。韦提希夫人是她儿子不孝,把他父亲害死了,篡夺王位,把他母亲也幽禁起来,韦提希夫人是心灰意冷,怎么这个遭遇这么苦,这么悲惨!她不想留在这世间,所以她向佛的方向礼拜。因为她这边幽禁起来,她不能见佛,她是虔诚的佛教徒,向佛礼拜,希望佛给她排忧解难。结果这边一感,那边佛就有应,佛就腾空而来,带着这些弟子们就从空中就降下来,在她面前给她说法。怎么说?也是一样,给她演示十方诸佛剎土,让她自己去看,自己去挑,妳想到哪个世界,妳自己看,妳选择。结果后来韦提希夫人选择西方极乐世界,要到阿弥陀佛那个国土去。她的选择非常正确!佛赞叹她,告诉她如何修行才能往生到这个世界上。你看释迦牟尼佛跟当年世间自在王如来一样,也是用这种方法演示,所以那个教学真是好。我们这儿说一百个小时,还不如人家几分钟演示出来就够了。所以一定要亲近佛,你才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胜的教学成果。

『说是法时,经千亿岁』。讲这个法不是短时间,你想想,这一切诸佛剎土都得讲到,都得给你演示到,这需要多长的时间。这是教学要长时熏修,老师是诲人不倦,学生是学而不厌,师徒两人真的是一个爱教,一个爱学,真叫师资道合。讲了多久?「千亿岁」,一千亿年。他们的寿命也长,四十二劫,这四十二劫是相当长的数字。劫是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这一劫有多长时间?说天人穿的纱做的衣服,他寿命很长,有一个四十里长的大石头,天人五百年下凡来用他的轻纱划一下,然后就走了。五百年之后再下凡来划一下,一直划一下、划一下,划到最后,把这四十里地的这么长的石头全部划没了,全部磨掉,这时间还不到一劫。所以你想想时间多长,四十二劫,那个时候的人的福报很大,寿命长久,所以学,他学得成就。你看他学一千亿年,他也有这个寿命才能学到。

我们这里的世界众生福报小,寿命「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十岁都不错了,你看你能学多少时间?没学成就断气了就中断了,来世还得看看能不能遇到佛法。即使你很幸运再遇到佛法,你也不一定学很长时间,又断气了。所以每次都不能学成就的话,生生世世学,都没学成。我们这世界没办法,这叫命浊,换句话说我们命苦。所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人人无量寿,你到了那里,你爱学多久就学多久,无量劫的寿命。世间自在王佛才四十二劫的寿命,他是无量劫,更长久,你说你能不成佛吗?你肯定成佛。你不中断的学习。

在这里这个师徒二人给我们表演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耐心。我们想在佛法上修学有成就,真的得有耐心。师父讲的,你想成就,首先要扎根,把根扎好,《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你都得落实,落实了之后你一门深入《无量寿经》,你学十年你就能成就。这个时间其实不长,但是一般人觉得这也不短,「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这古人讲的,我们不要成名,我们要成就。如果你没有下十年的功夫在一部经上学,你也不能成就。你要是没有耐心,学了一下就换别的题目,换别的经,学了这一门又学那一门,杂七杂八的搞了一大堆,最后学什么都不成就。所以这个真的得有耐心,耐得住寂寞,你就有成就,心才能得定。学佛就是修戒定慧,不是说你搞多少学问,你读了多少经,你能讲得天花乱坠,那充其量叫搞佛学。

现在搞佛学的人也不少,你看大学里的教佛学的教授,他们是佛学家,什么都懂,甚至他们梵文经典他都会看,可是他烦恼没断,一天到晚都活在痛苦和烦恼当中,生死不能了,他不是学佛,他最多是搞佛学。我们不要搞佛学,要学佛,学佛是什么?断烦恼,修戒定慧,这是真学佛。所以咱们不用羡慕那些学得很多很杂的,我们知道他没有成就。真正成就你是成就戒定慧,你这生能够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这才是真成就,这个窍门在于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这个『尔时』是讲世间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说这个法的时候,不是讲说千亿岁之后,是在千亿岁当中,他闻法之时,他听经闻法千亿岁。在这个求学当中,『闻佛所说,皆悉睹见』,听到他的老师给他讲这些道理,同时这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他统统都见到了,所以有非常深刻的体悟。「闻佛所说,皆悉睹见」,然后他就『起发无上殊胜之愿』,这个「愿」就是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愿,这个愿不是他一次就发出来的,他是一个千亿岁当中累积成就的,他逐渐逐渐发出来,不断的发,不断的修证,不断的圆满。这是我们现在人讲的科学精神,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总结,最后形成这样的大愿。看到一切诸佛国土当中美好的全部收集起来,看到诸佛国土里头那些不好的,就把它舍掉。所以『于彼天人善恶,国土麤妙』,「麤」就是不好的,有缺陷的,「妙」就是庄严美妙的,进行了会集。这极乐世界也是个会集版本,跟《无量寿经》一样,《无量寿经》是会集本,我们现在读的。极乐世界法藏比丘当时也是会集,他会集十方诸佛剎土一切最庄严美好的这些方面,真是庄严国土之集大成。

『思惟究竟』,通过这样认真的学习,这个学习可不是光从这个文字上面、光从这个语言上学,他真正在这里头看到,等于是到十方诸佛剎土里面去参学。他不是学空的,他实实在在的,古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他不仅是万卷书、万里路,千亿岁当中是无量无边的这些理、无量无边的事,统统都通达。在这里我们看到,然后他发这个愿,还要「思惟究竟」,证明法藏比丘建立极乐世界真的不是凭空捏造,真正是通过认真的学习、归纳、总结,最后得到的。

这个「无上殊胜之愿」,就是后面讲到的四十八大愿,我们后面看到这四十八大愿确确实实非常的殊胜。最殊胜的在这里我先给大家透露一下,四十八大愿里面最殊胜的是第十八大愿,叫「十念必生」。我们知道极乐世界好,但是往生要是很难,这对我们来讲也就是等于痴人说梦,得不到,很难去。但是去极乐世界不难,十念就必生。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境界,你只要具足信愿,真相信,真愿意去,临终十句佛号你就必生。过去造了很多业,带业往生,这个是一切法门当中其它这没有的,只有净土法门有,能带业往生。其它的法门都得消业你才能成就,这个法门可以带业。所以过去即使造了很多业,你不要害怕,也不要心里有阴影,你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过去种种就好像死了。不再回顾,不再去想它,更不要去内疚,就是这样,咱以后不造就行,我们现在重新做人。我们要往生佛国,想到我现在就要去极乐世界做菩萨,我是极乐世界的人,不能再干那些不好的事情,后不再造,你十念都能往生,很容易就去。这里带业往生特别要提到,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新业是什么?你现在还在造,那叫新业。旧业是过去了,你造了造完了。过去造了,造了就造了,现在忏悔不再造,不再造新业,你这十念能往生。如果还在造新业,对不起,你就不能往生,为什么?你不想去。你想去,你还会想造业吗?

所以有人在问,极乐世界我怎么去?我最简单的,你肯去你就能去,讲得最简单就是这样。他说「我肯,就是我放不下。」你说你放不下,你肯吗?所以你真肯去,你就得放下,你不放下这个世界,你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你造业都不肯放下,你怎么能够往生净土?所以你肯就行,就这么简单,不再造新业,你就带业往生。所以这个法门,所有法门是最容易的,叫易行道。但是说容易也不容易,不容易在哪儿?你放下不容易,你不肯放下。你要真肯放下,决定是万修万人去。凡是不能去的,就是因为放不下,就这么简单。

所以法藏比丘在这里也给我们示现,『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你所欲的是什么?你要所欲的,你想往生极乐世界,那你就「一其心」,就把你的心念归一,一心一意求生净土,那你就决定往生。你还想,我又想去极乐世界,这边我又想赚钱,又想吃喝享受,想这想那,你就不是一其心。阿弥陀佛一看,你这善根福德还没成熟,那就随缘,等你成熟再来。什么时候你明白了,你「思惟究竟」,你都懂了,明白了,你就一其心,你一心一意求生净土,那你就决定往生。所以这个一心很重要,不能二心、三心、四五六心,这么多个心,那真是往生就不可靠。所以阿弥陀佛在这里他是一心「选择所欲」,他这个一心是真心,真心没有妄念,这个一心标准就高,就是《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这一心当中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全用真心。真心来选择,绝对不会有差错。我们讲他的心是纯净,所以他选择决定正确,他建立的极乐世界真的是最美好的。

所以下面讲『结得大愿』,他老人家的愿望就圆满了,就在此时他的四十八大愿就成就了。成就之后,他底下还有『精勤求索』,「精」是精进,「勤」是勤奋不懈。法藏菩萨他精进求索,不是为自己,一切都是为众生,建立极乐世界做为众生成佛的最殊胜的增上缘。『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谨慎。能有恭慎之心,这个境界就不会失掉,就不会退转。我们修行往往修行到一定程度,有了一点点小成就,开始觉得自己不错了,稍微起了那么一点傲慢心,觉得自己不错,这恭慎的心就失掉了,立刻就退转,快得很。

你看看唐朝悟达国师,我们都知道悟达国师长了人面疮,冤亲债主找上门来,怎么找的?皇上给他赐一个沉香宝座,拜他做国师,给他很高的荣誉,他就觉得自己真不错了。这是高僧,还有那么傲慢的习气。一起这个念头,觉得自己不错,恭慎的心马上就退,这一退,护法神也退了,不护你。结果冤亲债主找上门来,悟达国师在汉朝的时候他是个官员,曾经上奏给皇上,奏请皇上把晁错给杀了。晁错是当时的大臣,晁错要主张削藩,历史上讲的削藩,把附近那些少数民族的藩王的权力收回来,中央集权,引起了藩王的暴动、反叛,搞到汉朝当时岌岌可危,所以有大臣就奏请皇上把晁错给杀了,平息藩王的动乱。

结果晁错怀恨在心,就跟着他。悟达国师后来做了十世的高僧,冤亲债主追不上来,有护法神保护,晁错就想要报仇,冤亲债主报仇。结果到这一世,他成为悟达国师,傲慢心一起来,晁错的鬼魂就能找上门来,在他腿上生了一个人面疮。那人面疮长出来就像个人头一样,有眼睛、有嘴巴、有耳朵,都有的,五官俱全,还要吃东西,还能讲话,人面疮,痛得悟达国师死去活来,差点丧了命。幸亏后来得到迦诺迦尊者的调解,化解了这个怨,悟达国师才能够捡回一条性命。所以后来他做三昧水忏,佛门里面一个忏仪,三昧水忏,就是这个由来。你就想想,恭慎的心多么重要!我们念佛学佛,稍有了成就,最怕就是失掉这个恭慎的心,诚敬的心,一起傲慢,立刻退转。所以法藏比丘在这儿「恭慎保持」,功夫不退。

『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法藏比丘了解了十方诸佛剎土里面的这些因果、性相、事理,他要按照这方面修,光明白不行,他得真干,所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凡是诸佛剎土里面不理想的、有缺陷的这些果,法藏比丘都要把因给断了,那个果,果必有因,不理想的因、有缺陷的因,才会招至有缺陷的果,所以法藏比丘在这五劫当中修学,把这一切的恶因都断了,所以成就极乐世界,这个果是圆满的,没有丝毫缺陷。这个时间「五劫」,真的不是短时间,法藏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你看人家修学,真叫锲而不舍。

底下我们再看经文,『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俱胝」是古印度数字的单位,一般就是讲千万。在这里讲「二十一俱胝」,这个数字跟前面讲的二百一十亿,其实全都是表法,都是表圆满。因为版本不同,原译本有五种,夏莲居老居士要会集起来,有的这一句从这个版本抽出来,那一句从那个版本抽出来,肯定会集起来它就有文字上有稍微一点点出入,但是都是指一个意思。夏莲居老居士没有改动原文,完全用原经文。所以前面讲二百一十亿佛土,这里讲二十一俱胝佛土,其实都是一样。对这些佛国土「功德庄严之事」,这是国土里头的依正庄严,因缘果报。「明了通达」,他没有一桩不明了,没有一桩不清楚,他取人之长,舍人之短,建立了极乐世界。「如一佛剎」,这一个佛剎等于是所有诸佛剎土里面的最好的版本。「所摄佛国」,这是他自己建立的极乐世界。「超过于彼」,超过,「彼」就是指刚才讲的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统统超过。我们知道,肯定后后胜于前前,经过对前面的认真的学习总结之后,你所做的国土肯定是超过。

这一段经文,等于是说阿弥陀佛他修学的历史。我们在这里学习他,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学习,看到别人的善,我们就学习;看到别人的恶,我们就舍掉。在自己身上观察、反省有没有恶,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们虽然不能说庄严整个佛土,我们先庄严自身,不断的积累善,积小善成大善,不断的去除恶,使自己达到纯净纯善。所以我们这个身等于也是所有善人的集大成,你修学就成功了。底下又说,我们看经文:

【既摄受已。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

我们先看到这一句。法藏比丘他建造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通过五劫的时间摄受而成的。成就了这个极乐世界,老师还在,老师寿命四十二劫,老师还在,怎么办?阿弥陀佛他就要向老师去汇报,这是尊师重道。自己成就了不能忘本,所以自己一有成就,马上就到自己老师那里去做汇报,交出自己修学的成绩。所以『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就到了他的老师面前,这个极乐世界造好了,造好就好像我已经出了图样。你像建一个房子,你得先有一个图样,这个图样是经过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的参学之后总结,我们设计出来的,然后把这个图样交给老师,让老师来鉴定。底下我们再看经文:

【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

他成就了。他成就了,他已经是所有诸佛所赞叹,这已经是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都要佩服他,可是你看他对老师还是这样的恭敬。你看『稽首礼足』,「稽首」就是叩头、顶礼,「礼足」是用自己的头顶礼佛足。头是我们人最高贵的,用我们最高贵的头顶礼最卑下的足,这是最敬礼。对于尊长、老师没有丝毫的傲慢,哪怕自己有大成就,还是这样的谦虚,对老师感恩戴德,这给我们表演好样子,师道。现在社会上的人自己稍有些成就,父母老师都没看在眼里,见到老师不可能说顶礼,点个头就算不错,这是什么?这样的人也不可能真有成就,他的所谓成就,都叫昙花一现,没有根本,根本是什么?孝亲尊师。

所以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一些所谓挣了大钱的大富大贵的人,假如没有德行,他只有两条路,一条,他是下监狱。有,哪怕是首富,都到监狱里去了。另外一条,他到医院去了,重病,业障现前,挣的钱拿来做医药费。为什么?人没有福本,没有福之本,他那个福不可能长久。就像一棵树它没有根,没有本,根就是埋在地里,本是地上的那个主干,什么是根?孝道是根。什么是本?师道是本。所以你要真有成就,这个成就是永久的,持久的,你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根本,否则就是昙花一现。所以师父老人家让我们扎根,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孝亲尊师。『绕佛三匝,合掌而住』,这都是行礼,绕着佛三圈,然后合掌向老师汇报。我们底下看经文:

【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对老师尊师重道,向老师做汇报,说我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已经成了。『庄严佛土』,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已经成了。『清净之行』是讲正报,庄严佛土是依报。成了以后,老师听了非常赞叹。所以底下我们看经文:

【佛言善哉。】

老师看到学生这么高的成就,由衷的欢喜。老师没有嫉妒,没有障碍。阿弥陀佛这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诸佛都赞叹,所以他的成就超过老师。老师寿命只有四十二劫,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所以这个都超过了,可是老师他没有嫉妒,反而赞叹『善哉』,这样的真正是善知识。如果心有嫉妒,心量小,那就不是真正善知识。

在历史上也有老师嫉妒学生的。你看东汉时期的郑康成,大儒,他批注了《论语》,批注了「十三经」不少经典。他过去在马融座下学习,马融也是大儒,马融看到郑康成(郑康成跟他学了三年,把他的所有的学问都学到了),而且知道这个学生将来了不起,一定超过自己,他就嫉妒,嫉妒怎么样?他就给(郑康成毕业了,出山了)郑康成送行,带着学生十里长亭送行。这个老师就想要暗算这个学生,所以叫所有的学生给他敬酒,一百多人,每人敬三杯酒,想把郑康成灌醉,然后派了杀手在路上要把他暗杀掉。没想到郑康成酒量特别大,三百杯下肚,连一点微细的礼节都不缺。李白「将进酒」里面讲的「会须一饮三百杯」,就是讲这个,郑康成真的酒量大,心量大了什么量都大。

所以他也很有智慧,他知道他的老师嫉妒他,要暗算他,所以他跟他们讲说我要走大路,结果走到半路他就偷偷的从小路就溜走了。这是什么?老师嫉妒学生。所以马融也是凡夫,不是什么真正的大儒,他这样的心量,怎么能成就大儒?所以他的这个儒,充其量叫儒学,他没有学儒。马融当时也是很有名的,做了官也很大,也批注不少经典,到现在还流传着他的批注。但是你说他这样的心行,就不配称为大儒,充其量你是搞儒学,儒学家,不是学儒,他没学圣贤。所以我们师父常讲,儒释道三家传统文化,我们要搞学佛、学儒、学道,不要倒过来,搞佛学、搞儒学、搞道学。搞学问研究,跟你真干,那是两码事。老师在这里非常赞叹自己的学生的成就。下面经文说:

【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

老师听到学生修学成就,立刻跟他讲,『今正是时』,你快点说,快点汇报,不要等什么其它时间,就是现在,「今正是时」。证明老师跟法藏比丘的愿心是相同的,都是心心念念希望众生快快成佛,要度众生成佛不容易,法藏比丘在这里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开出这样的特别法门,度众生就容易,就快速。所以老师非常高兴,你做得太好了,我度众生都度不了,你就帮我度!你看,老师都是这个心。所以佛佛愿同,他们的心愿都是一致的,互相他没有说,你高过我我就不服气,没有那个心。

现在有句俗话讲同行相忌,你成就,好像你把我的地盘都占了,你讲经讲得好,你把我的信徒都拉走了,把我那边供养全部都拿到你那儿去,心里就不服。我们师父这么多年讲经弘法,遭受多少的挫折障碍,什么障碍?就是嫉妒障碍,讲经讲得好,最后大家都不欢迎你,就是让你走投无路,让你停讲,你别讲了,不讲,你不给我拉信徒。所以这个什么?我们师父吃了这么多的苦,尽管我们师父从来不拉信徒,从来不接受供养,但是别人还是不容易放过你。所以真不容易,我们今天能够听到师父的经教,要知道师父这几十年风风雨雨走过来,多么不容易,我们真的得感恩!

所以世间自在王佛在这里,他是鼓励弟子,鼓励他自己的信徒跟阿弥陀佛走。绝对不会说,你得听我的,不要听他的,这个心量太小。你比我好,我就希望我的学生都跟你学,绝对不会嫉妒你。所以讲「今正是时」,这是众生有福,你赶紧讲,所以『汝应具说』。这个地方都是显示,我们学佛的路上如果见到真正的有志气、有善根、愿意学的人,我们要赶紧栽培他。真正的高人,绝对不会阻碍别人,都是希望别人赶紧成就。如果障碍别人,这个罪业就很大。在这里讲,『令众欢喜』,老师叫学生(叫法藏)赶紧把他的修学成就汇报出来,让同学们听了都欢喜。有这么好的法门,这么好的极乐世界,让大家都要去,都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善根成熟的,让他们都念佛求生净土,就一生不退成佛。善根没成熟的,那是什么人?感情很重的,情执深重,在世间自在王佛那里不舍得离开,老师叫你们赶快去赶快去,他不舍得,这是情执很重的。这样的人善根还没成熟,那也行,那就让他得大善利,阿弥陀佛也不会勉强,世间自在王佛也不会勉强。他不会拉信徒,你不来,行,你先慢慢成熟,等你什么时候成熟了你再来,但是你听到这个法门,你总是得利益。

这里讲的「大善利」,真正的大善利就是令一切众生回归净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一生就能够成佛,这是最大的善利。这个善利,说老实话是一切诸佛都希望,哪个佛不希望众生赶紧成佛?但是没找到好方法,没想出一个好的构思,现在法藏比丘想出来,他想到这样的绝妙的方法,能够帮众生很快的就成佛,所以一切诸佛赶紧都鼓励自己的弟子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这个法门叫「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所有的佛都劝化众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声闻十方,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世界都能听闻,这是诸佛宣说。底下说,经文讲:

【能于佛剎。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这个『佛剎』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修习』,这是讲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接引十方众生往生。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都是从咱们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他们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左右手,他们都是帮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来。大众闻法,听到这个法门,都得到了善利,都像阿弥陀佛那样来修学,发弥陀之愿,学弥陀之行。『摄受』佛剎,这就是摄取佛剎。『满足无量大愿』,这就是满足往生净土这个大愿。往生净土是一个愿,为什么叫「无量大愿」?我们看到昙鸾大师他在批注《往生论》的时候就讲到,满足往生净土这一愿,就等于满足无量无边一切大愿。你能生一佛土,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生一切佛土,见一尊佛,就等于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是《华严经》里头讲到的,昙鸾大师讲得好。黄念祖老居士讲他「和盘托出诸佛心髓」,诸佛的心髓,髓是精髓,这几句话都讲到了。我们仔细思惟,用什么方法来度众生最好?真的,就是用摄取众生往生净土的方法,来度一切众生,所有的佛都用这个方法。

所以佛虽然讲无量无边的法门,释迦牟尼佛讲八万四千法门,十方诸法讲的法门也是无量无边,很多。所有法门都归到这一个法门来,这一个法门就是教一切众生平等成佛的法门。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根机,你是菩萨也好,你是六道众生也好,你只要修这个法门,都能平等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在《大藏经》里找不到其它的第二个法门,像它这样殊胜,像它这样方便。这个经题里面讲的「大乘无量寿庄严」,这个大乘不是普通大乘,古德称「大乘之中的大乘」,还说「一乘中的一乘」。大乘法是帮助众生成菩萨,可是这个大乘是帮助众生成佛。一乘法是让所有众生同成佛道,只有一佛乘。《法华经》讲「无二亦无三」,没有二乘,没有三乘。二乘是大小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只有《法华》、《华严》才讲到一乘法,还有《梵网经》也是讲一乘法,《无量寿经》也是讲一乘法,都是教你这一生平等成佛,而且圆满的、快速的成佛。

所以古德称,「圆中之圆,顿中之顿」,圆是圆满,一点欠缺都没有,你这一生就能成佛。顿是快速,你看像我们这些博地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断,一往生到极乐世界,没多久就成佛。西方极乐世界,经上讲你哪怕是下下品往生,品位最低的,你要花开见佛,花开见佛是什么?你就证法身了,证法身就是成佛。那要时间多长?十二大劫。十二大劫,我们这个世界听起来好像很长的时间,十二大劫是从我们这世界算。但是《华严经》上讲,在极乐世界一日一夜,等于我们这个世界一劫。十二劫的时间,等于极乐世界十二天,你这感受上你就等于过了十二天就开花见佛。感受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时间不是真的,是你感受当中的这些妄念。爱因斯坦他也证明,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学物理的知道,相对论证明,时间是由于物体运动速度,相对的速度不同产生时间变化,相对论讲的。所以时间不是真的,是假的。在极乐世界它没有时间,经上讲的,没有这些年月日时,没有这些东西,一真法界。在我们这世界有时间,所以佛方便法说我们这世界十二劫,但是感受上他们就是十二天。你看这么快速成佛,这不得了!顿法。所以昙鸾大师他在这里讲的这几句话非常了不起,可以说把法藏比丘这个大愿和盘托出,说这是诸佛的心髓。

法藏在这里学了亿千岁,又用五劫的修行结得大愿,造成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我们用最容易、用最快速的方法,最稳当的、最圆满的来成佛,他真的实现了。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做什么?就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其它的还要不要学?不需要,学到拉拉杂杂这么多,到时候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事耽误了,那就麻烦。所以既然这个法门最快速、最容易、最稳当、最圆满,那我们就一心一意修这个法门,一到极乐世界你就满足无量大愿。

你看《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他也是这样示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十大愿王,十是代表圆满,十大愿王是十大类,这个也是无量大愿,在哪里能够满愿?他自己说的,「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这《华严经》上讲的,这是普贤菩萨自己说的。我一往生彼国,就是极乐世界,现前就成就此大愿。所以你一往生这个愿,就是满足普贤十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没有什么欠缺,全部圆圆满满成就。利乐一切众生,利益,这利益是真实利益,能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像普贤菩萨最后求生净土,满足无量大愿。

所以彭际清大居士,这是乾隆期间大居士,他就说过,这个法门我们遇到了,真叫「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这一生遇到《无量寿经》,这真是稀有。《无量寿经》最善本现在出来,出来时间不是很久,你看夏莲居老居士到现在还没到一百年,我们就得到了。黄念祖老居士是夏老的入室弟子,他给《无量寿经》做了这么圆满的批注。我们师父上人给《无量寿经》讲解也讲得这么圆满、这么清楚。道理我们都明白了,剩下来就是自己干。这么样的因缘,你仔细想想,真的是无量劫来难遇,这生遇到了,你只要依教奉行,没有不往生。怕就是怕我们不能老实听话真干,那就是把这个法门,这么殊胜的机缘当面错过。

读《无量寿经》、听《无量寿经》往生净土的人很多,我就亲自就送了一位。我在一九九八年,我那时还在美国读书,在留学,常常亲近达拉斯佛教会。老法师一年都会能来一、二次,给我们做佛七开示,参加佛七。那个地方春秋两季是大佛七,参加的人数比较多,那个地方每次佛七收一百二十三个人,效法慧远大师当年在庐山结社念佛一百二十三人。其中有一位老菩萨叫马玉叶老菩萨,八十四岁,一位女众,她当时她就一直听师父讲经,一直就是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我也认识她。她当时就发愿,说我将来往生要在佛七当中往生,给大家做证明。结果她这位老菩萨很了不起,她是平时非常敦伦尽分,她养大几个女儿,吃了不少苦,对别人都是关怀无私,很善良的一位菩萨。我每次去达拉斯佛教会,都看她很精进的念佛。

结果一九九八年三月那次打佛七,悟道法师来主持,结果我也参加佛七。到了第四天,这个佛七的时候大家都是有经行,有打坐,它是统一的。经行之后,到了经行了几圈,大家就得回到座位上归位,坐下来念佛,那个是第一时,绕佛完了之后大家归位。我是坐在第一排,这边是男众,对面是女众,我坐在第一排,前面的情景我都能看到。我在那儿念佛的时候,就看到对面这位马玉叶老菩萨就站起来,向佛三拜。当时我在念佛的时候我还觉得奇怪,老菩萨怎么提早站起来?打坐,坐着念佛还没有完,她就站起来,做什么?是不是上洗手间?我就打这些妄想,不老实念佛。结果老菩萨三拜之后,就悄悄的离开座位跑到后面去,我也不管,我们继续念佛。念完了之后又站起来,开始第二次,第二次香起香,然后又绕佛。

结果当我们绕到外面,她是绕到佛像后面,佛像后面是个小的休息室,有这些沙发,有椅子,都可以让你坐的,你累了你可以到那休息。结果一下发现这位马玉叶老菩萨坐在那往生了。穿着海青,还戴着我们佛七的名牌,她就坐在那儿就往生了,这是我们亲眼所见。结果一百二十三人真的就给她念佛,助念,悟道法师也很赞叹。后来我们就念,念了一天一夜,然后才请殡仪馆把她带走。把尸体带走的时候,给她换衣服,发现全身柔软,而且她的面色最后变成金黄色,非常的庄严。在场的人都亲眼看到,叹为观止。这是她自己满了自己的愿,满足无量大愿,她什么愿?她说她往生要在大佛七里往生,真的,大佛七第四天她走了,走得这样精彩,让所有参加佛七的人无不生坚定的信愿,这是给我们示现,往生净土是真的。我是亲眼看到她往生之前还好好的,还能拜佛,还能走着去,她就坐到那就走了。当时我还负责拍录相,走了以后才拍,很可惜,她走之前在拍更好了,走了以后给她拍,拍了现场。

这个事,就是送完她走了之后,我们把这个事,道场把这个事向老法师汇报。老法师当时在新加坡,听到这个事情也非常欢喜。在讲经里面特别提到,说我们的达拉斯道场花了好像是几百万美金买下来的,这样往生一个人,我们就回本了,要是再出一个,那就赚了!老人家特别高兴。这是什么?真的给我们做好榜样。她能做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只要你死心塌地,对这个世间一切放下,断恶修善,老实念佛,那真的万修万人去,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对这个世间真的一切留恋都不要有,知道这世间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你作梦。梦里的东西你拥有的都是暂时拥有,你拥有的时候不是你的。譬如说你的财,你只是什么?暂时过过手,过过手的你可以拿它来利益众生,利益社会,积功累德,这可以,这是应该的。

但是你可别把这些钱当作自己的,你要当作自己的,到时发现不是自己的,自己带不走的,那你痛苦就来了。要知道你走的时候,连身体都带不走,世间哪一样你能带得走?只有一样带得走,就是业,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就带走业。所以你修什么业,这个很重要,我们要修净业,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是修净业。随缘修善,这也是净业,修善是善业,但是你不执着,你心清净,这就是净业,这能带得走。带得走的,我们要努力去修;带不走的,赶紧放下,这样愈早放下,你就愈自在。

我妈妈就想发愿自己将来自在往生,她跑去问师父,「师父老人家,我很想自在往生,请问怎么能做得到?」师父就给她讲了两个字,说「你放下就行」,就这么简单。你放下你就能得自在,你要往生就跟马玉叶老菩萨一样,很潇洒的走,那是给大家做示现,这样的度众生最有说服力。我们在这儿讲了老半天,你们还没看到;她这一表演,你们全看到了,这叫作证转。三转法轮,示转、劝转、作证转,我们这叫劝转,劝你相信极乐世界,劝了老半天你还未必信。你一看到,真的,没有假的,你就信了,作证转最重要。这也给我们讲经带来一些教材,就是案例,我们需要这个。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第五品就学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开始本经最重要的一品「发大誓愿第六」。今天讲得有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同修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我们一起来合掌恭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