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八集)

[入门知识] 发表时间:2023-02-01 09:23:46 作者: 阅读次数: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八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菩萨们,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一起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看经本第九十七页倒数第二行: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这一章的经文是讲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大士,功德之不可思议,而且特别显示出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他们利生的功德,超过其它的菩萨。我们一起来看经文: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这段经文是世尊在这里叫着『阿难』,说到,『彼佛国中诸菩萨众』,在极乐世界所有往生的众生都是「菩萨众」,没有一个例外的,都是阿惟越致菩萨。当然佛在经里面也讲到,在极乐世界里头也有声闻、也有菩萨、也有人天,这都是多半讲在往生之前的身分,另外是讲他们自己断烦恼的功夫上有这个差别,那是讲自己分上的修行,所以有菩萨、有声闻、有人天。像我们一品烦恼都没断的,到极乐世界就属于人天。可是论智慧、论能力、论相好,那大家几乎都是平等。

这里是讲他们的能力,举出几个例子来讲。『悉皆洞视』,这是讲天眼,没有看不到的地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的情形,他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彻听』,是讲天耳,天耳也是遍法界虚空界,没有听不到的声音。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这地球上,两个人偷着说话,悄悄的,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众全都清楚,所以根本没办法骗人的。过去东汉时代杨震曾经说过「四知」,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不可以干那些缺德昧良心的事情。那何止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菩萨众都知道。所以在这里看到这些经文,确实就会出冷汗,我们过去真的叫做胆大妄为,没有学经教,以为这世界上很多事情我们造作的没人知道,哪里想到这么多的菩萨众都知道,那以后就起心动念都不敢放肆了。这里举出天眼、天耳,实际上前面四十八愿经文里头有讲到,菩萨众是六神通圆满的,还有他心遍知,我们起心动念都知道。

下面说『八方、上下』,这就是讲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是「八方」,还有加上上方、下方,总共是十方。『去来』,「去」是指过去,「来」是未来,还有『现在』,你看这里讲到空间、讲到时间,也就是说一切的时空里头任何的事情,任何众生的一举一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是清清楚楚的。那么任何时空里面的什么样的众生?这里举出几个例子,『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这是指六道众生,其实不止六道,包括十法界。『心意善恶』,你看这里讲到的,你起心动念,菩萨们都知道。『口所欲言』,你口里说些什么,「欲言」就是还没言,想说还没说,都已经知道了,这不必说了。所以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互相见面都不用言语,见了面念头一动,大家都互相都知道,真叫心心相印。『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度脱」是讲超越六道轮回,「得道往生」是指取得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格。什么资格?那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你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念佛三昧,你看这些菩萨们都知道。

那么有的人看到这里,或许会有疑问,那我什么时候往生,这些菩萨们是不是都知道?那当然,这经上讲的,「皆豫知之」,豫就是预先就知道,那为什么这一生我们能不能往生,菩萨都知道?是不是是个定数?往不往生已经是定好的,我们不必再去努力了,是不是?其实这个事情说定也行,说不定也行,为什么说定?因为你能往生也不是偶然的,都是生生世世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修积了深厚的善根,到了这一生你遇到了缘,认识了净土,所以你就能够往生。你因为有深厚的善根,所以一听到这个法门就能相信,就会发愿,就会老实念佛,所以你当然就一定往生。那么话又说回来,假如我们现在遇到了这个法门,还不肯相信,或者信了还不愿意往生,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放不下,不肯放下身心世界求往生,那么这也就说明你就不能往生了。那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知道,原因是什么?你还是因为缺少善根,到极乐世界是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那善根能不能补足?可以,怎么补足?多听经教,明白道理了,你过去还不足的善根,这一生就能补足,补足了你就能往生,问题是你愿不愿意补足。那这个事情确实,不仅是极乐世界菩萨都知道,你自己也应该知道,不必去问人,你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我这一生是不是真想往生?是不是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为自己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办,其它都能够放下?如果你真正发心,放下身心世界,志求净土,那么你也豫知之了,你也就知道了,自己一定能够往生。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决定在自己。这个未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掌握在你的当下的念头,如果你这当下的念头是信愿行具足,那肯定往生,时间就看缘分了。你如果在这个世间还有缘,就是还有很多众生需要你去帮助,特别是帮助他们认识净土,那么你就不会那么快往生;如果这个世间的缘尽了,那你很快就往生。我们再看底下的经文:

【又彼佛剎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

这是佛告诉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诸声闻众』,这是在极乐世界人数最少的,刚才有讲到,从他们自分断证功夫上来讲,他们属于声闻,他们是在方便有余土里面。他们的『身光』,身上有放光,这个「身光」是指常光,不是指放光,就是没有作意,他自然带的那个光芒。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有光,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界的人也是每个人都有光,只是我们肉眼没看到。那些练气功的人他们心地比较清净,可能他能看得到。那实际上我们虽然看不到,我们能感受到,譬如说一个人来了,这个人一看神采奕奕,你就知道他这个光明非常好,很健康,用我们现在话讲,很阳光,他的心地一定是很正直的。有一个人来的话,你看到他脸色不好看,好像有一股晦气,那个光是什么?灰暗的,你就知道这种人身体肯定不健康,心理也不健康,他很多忧虑烦恼,你能够感受到,只要你细心去体会体会,这个不难觉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光,那光色的程度跟你自己身心健康状况是直接相联系的。

极乐世界的这些大众,每个人的光都是非常的殊胜,最健康的光,当然光的大小就不一样,声闻众的光明是『一寻』,这个「寻」是长度的单位,是相当于八尺,八尺并不算很大,这是因为他们自分身上的功夫并不算非常高。那么『菩萨光明』就大了,可以『照百由旬』,因为「菩萨」,这些菩萨是属于法身大士,他们是在实报庄严净土,他们的「光明」有「百由旬」,一由旬一般是四十里,百由旬这就是四千里,那就大很多了。这都是讲他的常光。如果讲放光,其实所有的人都一样,菩萨、声闻、天人,所有光明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阿弥陀佛加持的,都能够遍照十方。我们再看底下的经文:

【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世尊在此地特别给我们介绍了两位菩萨,这两位菩萨跟我们的缘分很深,所以世尊特别介绍。这两位菩萨他们的常光『最尊第一』,这么多的菩萨众当中,他俩是最为殊胜,就说明他们的境界是所有菩萨当中最高的,他们是等觉菩萨。『威神光明』可以『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特别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我们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因为这两位菩萨在我们娑婆世界有很深的缘分,度化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那么整个娑婆世界所有众生都跟他有缘,所以他的光明就能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当然如果说是放光,放光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如果讲到阿弥陀佛的常光,阿弥陀佛常光也是遍法界虚空界,这个又比菩萨更为殊胜了。那这两位菩萨是何许人,值得世尊特别介绍?我们不难想象,他俩是阿弥陀佛的继承人,衣钵传人,是阿弥陀佛的弘法利生的助手。那么底下阿难尊者代我们请问: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阿难』听到世尊的介绍,赶紧问两位菩萨名号是什么?叫什么名字?佛就告诉阿难,一位菩萨叫『观世音』,一位叫『大势至』,这两位菩萨跟阿弥陀佛合称西方三圣,那是家喻户晓的,他们俩是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阿弥陀佛,我们知道寿命长久,不可计劫,无量寿。那实际上这个无量还是有量的无量,等到阿弥陀佛真的有一天寿命尽了,化缘已了,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灭度,那么紧接着「观世音」菩萨就继承佛位,示现成佛了。那么观世音菩萨当时的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的基础上又更为庄严殊胜,寿命也是无量寿,比阿弥陀佛更长久,还是像阿弥陀佛一样,接引法界众生往生净土,这是继承老师的事业,真正是尽大孝,善继人之志。观世音菩萨他虽然是无量寿,他也是有量的无量,只是我们没办法想象有多长的寿命,可是还是有一天寿命到了,示现涅盘,然后「大势至」菩萨紧接着又成佛,接着来带领和等于是主持极乐世界的教学,那个时候又更加殊胜,那个寿命又更加长久。所以这两位菩萨就是接替着阿弥陀佛来广度众生,那是尽未来际不可计劫都是这样来接引众生往生。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观世音菩萨,虽然大家对他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因为他们两位都是阿弥陀佛的左右手,值得提一下。

在大乘经典里面,专门介绍观世音菩萨的经典有三部,第一部是在《华严经》里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观世音代表第七回向位的菩萨,他的地位不算很高,七回向,善财童子去参访他,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的修学境界。第二部经是《楞严经》,它里面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位菩萨他是修耳根圆通而证得佛位。在禅宗里面,这一章经文地位非常的重要,很多修禅的人都依观音法门耳根圆通来修习,那么他所介绍的修行的理论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效法。第三部经也是属于附在大经当中的,在《法华经》里面,在《法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在《法华经》当中的身分是等觉菩萨,跟此地《无量寿经》里面的身分是一样,都是等觉菩萨。那么「普门品」专门介绍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个功德,很多人也很熟悉。这三部经合起来,夏莲居老居士把它合印在一起,称为「观音三经」,我们师父早几年也有流通。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缘分就特别深,所谓「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观世音跟阿弥陀佛名气是最大的,甚至都超过了释迦牟尼佛的名气。但是真正认识观世音菩萨的人也不算多,为什么?因为读观音三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位菩萨,需要认真的学习观音三经。

第二位菩萨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知名度比起观世音菩萨就差很多了,很多不是修净土的人可能都不认识他,可是大势至菩萨的境界跟观世音菩萨是相同的,都是等觉菩萨,威德智慧绝不会亚于观世音。他们两人是过去无量劫来都在一起修行,所以他们俩缘分特别深,像法兄弟一样,生生世世在一起的,连往生净土也一起往生。那么介绍大势至菩萨的经典就很少,最有名的就在《楞严经》里面属于「二十五圆通章」当中很小的一小段文字,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总共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经》还短,比《般若心经》还短,《心经》是二百六十个字。可是「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虽然很短,但是讲到的理论方法却可以说涵盖了整个《大藏经》,这是我们师父提出来的,《般若心经》只是般若部的「心经」,但是「念佛圆通章」却是整个《大藏经》的「心经」。民国时期的印光大师将这章经文附在净土四经之后,称为净土五经,净土三经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这是净土三经。到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也就是魏源居士,将《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附在其后就称为第四经。那么印祖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又附在净土四经之后,这个做法让我们非常的佩服,你想一想,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怎么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斯为第一」。所以这个大势至所显示的行门正是净土的心要。那么印光大师是何等人物?我们在《永思集》里面看过,他老人家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所以他来这个世间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提出来做为净土五经之一,这个举动也特别的有味道。

在夏莲居老居士的《净修捷要》当中,也特别有一段是介绍大势至菩萨,称他是净宗初祖,净宗初祖这个初祖是指的法界初祖,尽虚空遍法界谁是第一个来带领大众修念佛法门的?

那就是大势至菩萨。在我们娑婆世界,世尊第一个法会是华严法会,《华严经》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在娑婆世界首倡念佛法门,所以普贤菩萨可以说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初祖。那么大势至菩萨却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初祖。这两位菩萨的这两部经都分别做为净土五经之一,这个让我们觉得确确实实这些古大德很有眼光。佛法传到中国来,在中国第一个提倡念佛求生净土,结社念佛的是慧远大师,他是东晋时代的人,在庐山结社念佛,跟他在一起的一百二十三个同修统统往生净土,所以慧远大师就成为中国净土宗的初祖。所以要讲到净宗初祖,你得问问是什么地方的净宗初祖,如果是法界初祖,是大势至菩萨,娑婆初祖那是普贤菩萨,中国初祖那是慧远大师,那么一直传到印光大师那里,这是第十三祖。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

这段经文是简单介绍两位大菩萨,那么详细的都在刚才所提到的经典里面。尤其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因为是净土五经之一,这个很有必要我们将来找时间认真的来学习一遍,教我们如何来修念佛三昧。经文这里讲,两位菩萨原来都是娑婆世界往生的,换句话说,他们俩跟我们是老乡,他的故乡就是我们这里的娑婆世界。因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从十方很多世界去的菩萨,那从娑婆世界往生的这两位菩萨。如果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搞一个娑婆世界同乡会,那他俩肯定应该是做为会长、副会长,我们将来都会加入,成为会员。所以这两位菩萨跟我们的缘就特别深,毕竟是同乡人。所以两位菩萨对于娑婆世界的感情也特别重,这用我们俗人的话来讲,乡情很重,所以特别眷顾娑婆世界的众生。

那么他们自己是这样修成功的,『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这个「菩萨行」,当然通指是四弘誓愿、六度万行、普贤十愿。那专指,是信愿念佛,信愿行,这是真正的菩萨行,凭信愿行往生彼国。如果不修信愿行,那他们俩也往生不了。所以他们是给我们先做个榜样,修信愿行。

两位菩萨,大势至菩萨没话说,他是专修净土,他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用靠其它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他念到是理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净土,最上一品。那我们问了,观世音菩萨呢?观世音菩萨这经上没有提到他说他念佛,唯有这部《无量寿经》有提到他们俩在娑婆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肯定也是念佛去的,其它经好像没提,尤其是《楞严经》里头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是讲他怎么修行的,好像也没提他念佛。这个事情是我们自己没有仔细的去读经,我听师父讲经,对这段经文就有了一些悟处,去跟师父报告,师父肯定。观世音菩萨他还是修念佛,你看《楞严经.二十五圆通》,这两位菩萨把他排在最后,二十五里面,大势至菩萨排在第二十四位,观世音菩萨排在第二十五位。本来观世音菩萨在二十五位当中应该排在第二位,因为二十五,是怎么排法?六根、六识、六尘、七大,总共就是二十五。「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是一开始六根当中的第二,眼耳鼻舌身意,他是耳根圆通,那么把它排在第二十五,证明什么?它是特别法门,是压轴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大势至菩萨,他的次序也调后了,他本来应该排在第二十三,放在弥勒菩萨之前,弥勒菩萨是识大,七大里面的识大,大势至菩萨是七大里面的见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他是见大,他跟弥勒菩萨对换了,这个很少人看出来,被我们师父看出来了,证明大势至菩萨这个法门,在二十五位圆通里面也是特别法门。

所以两个菩萨都放到最后压轴,这就很明显了,这两位菩萨都是极乐世界的菩萨,阿弥陀佛左右手,显示出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楞严经》教我们教什么?就教我们导归净土。那观世音菩萨排在大势至菩萨之后,压轴,大势至菩萨是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教我们把六根收摄住念佛,那观世音菩萨,六根当中突出用耳根,他是都摄耳根,净念相继,为什么?因为观世音菩萨给我们显示在娑婆世界来讲,耳根最利,一切众生六根里面耳根最聪利。所以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他挑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这就教我们具体该怎么念佛了,我们都摄六根,实际上你能把耳根摄住,你就都摄六根。这念佛该怎么念?要善用耳根,要听自己念佛,你念佛的时候哪怕你不念出声,但是你耳朵都听到自己的心声,那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个声音,自己耳朵还是要听到。把耳根收摄住了,其它的六根都能收摄住,一根收摄了,六根都收摄,你就能净念相继,所以观世音菩萨他显示念佛法门当中要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对我们凡夫来讲,自性我们没见到,见到了就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了。那我们怎么反闻闻自性?告诉你,反闻闻佛号,就是反闻闻自性。因为阿弥陀佛佛号就是代表自性,这一句佛号就是清净法句,就是自性。所以我们凡夫只要能够反过来听自己念阿弥陀佛,别听外面的声音,这叫反闻,这就是收摄耳根,闻佛号,佛号不能断,闻到清清楚楚、历历分明,不能够模糊,更不能够忘失掉。忘失掉的人他嘴上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念,但是耳朵听不到自己念,那是什么?自己打妄想,你没收摄住耳根,这个时候立刻觉察,马上专心听自己念阿弥陀佛,这是观世音菩萨教诲我们的,所以他还是在宣扬净土念佛法门。我就把这个心得跟师父报告,师父点头,是这样的。证明这两位菩萨不愧是西方极乐世界再来的菩萨,他就是教我们念佛。所以他们也是这样修成功的,往生彼国,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常在阿弥陀佛左右』,他们一左一右,你看到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的右手边是大势至菩萨,左手边是观世音菩萨。两位菩萨代表什么?一个是代表智慧,一个是代表慈悲。大势至代表智慧,观世音代表慈悲,所谓悲智双运。所有的佛像都有这样的表法意思,譬如说华藏世界的三圣,我们的背景,这是我们的师父用的背景,他老人家也让我用这个背景,后面你看,中间的是毘卢遮那佛,那毘卢遮那佛的右手?是普贤菩萨,左手是文殊菩萨,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慈悲,文殊代表解门,普贤代表行门,都是有这么一个表法的意思。我们再看底下的经文:

【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这两位菩萨功德能力是不可思议的,你看这里说,『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也就是讲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无论是什么样的众生,只要他心里有感,菩萨就有应。「随心则到」,这个心不是菩萨自己的心,是众生的心,随一切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楞严经》经上讲的,随心应量。这众生指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们能够随时应我们之感,我们有求于他,他一定有感应。为什么他能有感应?因为他自己没有心,这个心是妄心,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他跟整个法界融为一体,这一切众生就是他自己,所以众生有感他有应,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反应一样,好比是什么?我们这身体,假如说哪个部位疼痛,你也会有反应,哪怕是拔一根毫毛,你都会感觉到痛,你也会马上去抚摸一下,这个是你有感应,为什么?因为全身一切细胞,一切毫毛都是跟自己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你是能够知道这是一体。那我们凡夫呢?是跟一切众生也是一体,但是不知道,麻木了,好比我们是一块已经病了的器官,完全麻木,其它地方有什么病痛他也不会反应,就好像腿麻木了之后动不了,麻木不仁,动不了。这是什么?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跟一切众生一体,而在这当中分自分他,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一家,乃至一国,一个世界,那都是很小的心量,这都是迷惑颠倒的众生。

所以我们要学习这两位大菩萨,他是我们净宗学人的榜样。观世音菩萨,你看千处祈求千处应,大慈大悲,只要众生有感,他就会有应。这个感有显感、有冥感,显的是他自己知道,他很痛苦,他求观世音菩萨;冥感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痛苦,那实际上他是很痛苦、很可怜,可是在内心深处有一丝毫这样的念头想要求解脱,观世音菩萨也能够得到这种感,也会应。那应也有冥应和显应,显应是很明显的变出一个人来救你,这化身来的,或者是你在急难恐怖当中忽然就化险为夷了,这是很明显的感应。那么还有冥应,是观世音菩萨暗中在保佑你、护持你。尤其是我们净宗的学人,我们认真的念佛求生净土,那肯定得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保佑,不仅他们俩保佑,阿弥陀佛也保佑,十方诸佛都在护念。所以观世音菩萨是如是,大势至菩萨也是如是,跟观世音菩萨没两样,只是他名气没观世音菩萨大,这原因是什么?在因地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一定是很善于跟娑婆世界众生结缘,所以大家都知道他;大势至菩萨,可能他自己念佛念得非常好,但是结缘方面就没有观世音菩萨这么下功夫。尽管他们俩境界是旗鼓相当,但是别人更信观世音菩萨,觉得大势至菩萨那是念佛的,念佛我们学习他,但是有什么急难恐怖好像很少去念他的名字,这是什么?他跟娑婆世界的缘,缘分的问题。这就使我们想到我们将来如果想要弘法利生、法缘殊胜,要多结法缘,这个法缘很重要,能不能够度众生,其实都是看你的法缘。有的人修行境界非常高,但是没有法缘,所以他讲经说法没人来听他的;有的人未必是很高,但是出去讲,法缘殊胜,这是什么?他过去跟人结的缘。

我们师父就提到这样的一个例子,说他们过去跟师公李炳南老居士学法,其中有一位是林看治老居士,是年纪最大的学员,六十多岁才开始跟李老来学,是女众,小学三年级毕业,这样的一个文化水平。那么她因为六十多岁才开始学,也不能学多,只学了《阿弥陀经》,然后出去外面就跟人讲《阿弥陀经》,结果没想到法缘殊胜,连我们师父这些其它的同学都比不上她。其实她讲的应该不会比我们师父好,可是法缘当时确实超过师父。师父当时也是很年轻,所以李炳南老居士就劝我们师父要学会结缘,譬如说当法会的时候、讲经的时候,可以在门口带一下大家入位,或者买点花生米分给大家,一人几粒,这都是结缘。

所以师父也是提醒我们学弘法利生的人,也要善于多跟人结缘,结善缘、结欢喜缘,别人就乐意听你讲法,有缘就能得度,没有缘那也没办法,佛都不度无缘之人,无缘就是他不听你的,那你拿他有什么办法?所以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往生,没有成佛,但是先要预先多留心跟大众结法缘。譬如说我们在这讲经,你可以有朋友的,有亲戚的,劝劝他们来,来听听,虽然你自己不会讲也没关系,你劝他来听听这个经,你就跟他结了法缘,哪怕他听一座,他这个金刚种子就种下去了,他将来也必定能往生成佛。如果他善根深厚的,真的遇到净土法门他就信了,那这个功德就大了!他全靠你度。这都是结法缘。所以你要常常这样留心,见到有机会就给他送个光盘,送本经书,劝他上网听听经,这都是跟他结法缘,那将来你往生之后乘愿再来,你的法缘就殊胜。所以这里两位菩萨能够到十方世界去普度众生,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底下世尊特别告诉我们,说『现居此界,作大利乐』,这个「此界」就是我们娑婆世界,包括我们这地球,他就居住在这。这个话让我们看了很振奋,这两位菩萨太慈悲了,他极乐世界已经去了,但是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娑婆世界的众生,他还回到这个世界上来住。当然对他们这个境界上来讲,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是不二,娑婆也是极乐,可是对我们凡夫就不一样了,他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居住,帮助我们。当然也居其它的世界,十方世界他都会居住,但是特别眷顾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那我们就会问,他们住在这个地球上会真有吗?能不能找到他?能不能看到他?其实真有,你看历史上真有观世音菩萨示现,太多了,有示现成为人,从生到死,那是观世音菩萨示现。有的示现很短暂的时间,就现身。我记得好像以前我看过一幅相片,前些年一些同修看到观世音菩萨在天上现身,把他拍下来,那证明他真的是居住在此界。大势至菩萨也是如此,你看最近的印光大师,那就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不就是居住在我们地球上吗?还居住在中国,只是当时我们人不认识他,所以这是我们众生自己有障碍。你怎么能够见到两位大菩萨?只要你用至诚恭敬的心来求感应,希望得到两位菩萨的帮助、教导,那么至诚感通,你真的就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他们现在就在这个世界「作大利乐」,利乐有情,利是利益,乐是让众生离苦得乐。

那么在其它经典上也有这样的说法,你看《法华经.普门品》里头就讲到,说「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他是娑婆世界施无畏的人,大菩萨,底下就讲到有人只要,你看『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到解脱,这就是《法华经》这段经文。证明观世音菩萨确实就在这个世界上,随时感应现前。《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其实也讲到这个话,你看经文上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是大势至菩萨亲口所说,说他自己本来是在因地上就是念佛,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他得到无生法忍了,成为法身大士,往生净土了,那现在「今于此界」,这个此界就是我们娑婆世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所以我们是念佛人,我们要求生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就在这里摄受大家,你看当时印光大师那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吗?他就在我们地球上摄受念佛人皈依净土,他用什么方法摄受?他用书信,写文章,谁要是有什么问题了,给他去一封信请教,他就回一封信,他不用音声来讲法,因为他口音很重,讲的口音别人听不懂,所以他就写信,写文章。那么后人把他所写的东西搜集起来,成为《印光大师文钞》流传于世。我们现在读到他的这个文钞,都是被他摄受,都生起坚定的念佛求生净土的心,所以这都是很明显的例子。当然还有一些是,不是以一个真人的形式示现的,他可能在冥冥当中加持你,譬如说现在在听经的时候,你就觉得听懂了,听明白了,这都是佛菩萨在加持你、在摄受你,让你消业障、让你开智慧。

当然我们学大势至菩萨,最重要的是学他修行的方法,他给我们做示现,身教,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专,要修净土一定要专,不能夹杂,这一夹杂心就很容易散乱。大势至菩萨他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个法门没变过,也不搞其它法门,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净念相继,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念,绝不换题目,绝不夹杂、绝不怀疑、绝不间断。

下面再看经文:「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大家要注重这个善字,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不是任何的男子女人,念观世音菩萨都能够得到感应的,要善。那么这个善并不是很高的标准,因为前面有「世间」两个字,是世间的善。如果是说没有世间两个字,就说善男子善女人,那在大乘经典里面标准就很高,要做到三福,三福都要做到,这叫善。你看《阿弥陀经》里面讲的,包括《无量寿经》其它的地方讲到善男子善女人没有讲世间,那是要求三福做到,你就能够念佛往生。那么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这是指三福当中第一福就可以了,那是人天善,也是世间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换句话说,这就是三个根。「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弟子规》,《弟子规》得做到;「慈心不杀」,我们落实在《感应篇》;「十善业」,那就是《十善业道经》。所以三个根我们都能做到,那你就是世间善男子善女人,那你在急难恐怖的时候你念观世音菩萨,真灵,真的,一点不假。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么一次情形。我在二00九年住在云南大理,住了一年,有一次跟几位同修到苍山上爬山锻炼身体,另外也就是探探险。因为苍山非常深,进去以后结果我们迷路了,那全是原始森林,那个树高得不见天日,结果又遇到下雨,这就麻烦了,天快黑了,我们找不出来,晚上很冷,山顶上都积雪的,我们带的衣服又不够,又下了雨,那都冻着就麻烦了,怎么办?我们愈走愈没路,最后都是扒着那些草这样基本上是爬着往前走,全是那种很深的灌木丛,上面又是很高的松树,这怎么办?我们只好念观世音菩萨。结果大声念观世音菩萨,念着念着,忽然听到有人的声音,有人讲话的声音,我们觉得很奇怪,这深山老林里怎么居然还有人说话?都已经到傍晚了,黄昏,又下着大雨,这个时候还有谁来这山上?我们就大声叫,结果对方就呼应,听到我们在山上,他们可能也觉得挺奇怪的,就呼应。我就跟他们讲说我们迷路了,请他援助。结果我们就朝着他的方向走,他也迎着上来,后来就把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的时候也不容易,那是穿过很厚很厚的那种灌木丛,都是全身都在地上爬着走,已经整个全身都是泥了,但终于找到人了。他们带着我们就出山了,他们是本地比较熟的,他们也觉得很奇怪,怎么你们都钻到这来了?他们告诉我们,说平常他都很少走这条路的,就是今天偶然想到要走这条路,说没想到遇到你们了。然后他们还告诉我们,说每年在苍山里面都有很多迷路的人,进了山就出不来的了,找都找不到。我们吓得一身冷汗,但是想,真的,到急难恐怖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真灵,一点没错。当然我们当时一点不害怕,念着观世音菩萨还觉得挺好玩的,结果后来想想,还真的有点心有余悸,哪能那么巧,刚好遇到那几个人来救我们,这不是观世音菩萨的显灵,不可能那么凑巧。如果真是葬身在苍山,也不可能现在给大家讲经了。

那么实际上,自古以来记载的观世音菩萨灵验的事情就太多太多,在很多正式的文献里面都有。譬如说《阅微草堂笔记》,这是清朝纪晓岚先生写的,这里面有记载;还有笔记小说《聊斋志异》,这里面也有很多;还有俞樾的,也是清朝的一位大儒,他有一本《曲园笔记》,也记载着不少;我们也看到林看治老居士《念佛感应见闻记》里面也有记载,那这些故事感应太多太多,增长我们的信心。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在那个时候别忘了念观世音菩萨就行,所以现在大家听好了,真正遇到什么灾难了你就念,你念就一定得救。当然最重要,你得做善男子善女人,你不是善男子善女人那就未必了。所以平常要断恶修善,你心地愈善良,那你跟观世音菩萨感应就愈明显。当然即使是平常造恶的人,你到时候也不要害怕,真正害怕你也得念,你就忏悔,将来一定断恶修善,你念观世音菩萨一样得救。那么这个原因没有别的,观世音菩萨的神通能力就是因为他自己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以无心应有心。我们凡夫有心,要求他,这求就是感,就好像有人敲磬,敲一下它就响,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那个磬你看是空心的,它心空了它就能应,如果你把泥土什么填到那磬里头,填到满满的,你敲它就不响了,不能应,为什么?不能空心。如果我们心也空了,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放下了,那你也有观世音菩萨的能力,这是每个人的本能,自性中本具的德能。

所以无不得解脱者,你一定能够得到解脱。这个解脱,层次就很多不同,看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但是最低层次的一个解脱,就是你从那苦难当中解脱出来,这《法华经.普门品》里面就讲到很多,譬如你从山上坠下来,掉到半空中,突然想到要念观世音菩萨,这时候马上就有人救你;你遇到什么大水大火,像现在灾难很多,地震海啸什么的,这个时候你只要能够念,就能得到解脱。那解脱是有的就捡回条命了,有的就是他化险为夷,或者灾难根本不会侵害到他,就是共业里面也有别业。譬如说平常人他念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的,那他赶飞机,结果那飞机失事,他本来要赶得上飞机,他就没命了,但是结果就遇到堵车什么的,他就误了点,就上不了这飞机,后来才知道飞机已经失事了,这是什么?可能他在路上念观世音菩萨,是念着观世音菩萨保佑我赶快能上飞机,但是那是他自己凡夫的想法,所以我们就好好念,不要执着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堵车也不一定是坏事,你就耐心的念,但是你念就能够解脱,这种情形真有。那么究竟的解脱是什么?就是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问了,我念观世音菩萨,不念阿弥陀佛,我专念观世音菩萨,能不能往生净土?如果你真要发愿往生,你念观世音菩萨也能往生净土,因为观世音菩萨也是摄受你。念大势至菩萨也能够往生净土,这都是两位菩萨的愿,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愿,关键是你要真想往生才行,你不想往生,你念它的名号能够从苦难中解脱,但是你不能往生。这是你没有这个愿,是这个问题。这段经文我们就讲到此地。下来我们再看下一品的经文: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这章经文是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的愿力不可思议。尽管在极乐世界品位有高下,但是无论是下下品还是上上品,无论是凡圣同居土还是实报庄严土,所有的菩萨他们的愿力都没有差别,都是这样宏深,都是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那么这一点我们要学习,这是菩提心,这是往生净土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来看经文:

【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这段经文就是世尊为这些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授记成佛。『彼佛剎中』就是极乐世界,『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现在的菩萨这当然没有问题,他们有阿弥陀佛的加持,他们能够保持不退,所以一生必定能够成佛。这个『一生补处』,「补处」就是补佛位,那就是成为等觉菩萨了,也就是只要因缘成熟他就能成佛,示现成佛。那么这里讲到的「现在」没话说,可是「未来」,未来的人还没去,「未来一切菩萨」那是指谁?就是指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人听了净土法门以后,已经生起决定心,我这一生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你能够称佛名号求生净土,那你就属于未来的这些菩萨。所以我们只要真有信有愿求生净土,这就是极乐菩萨的一分子了,那关键是看我们是不是真愿意去,这是最重要的。真愿意去的,一定依教奉行,这个烦恼习气要控制住,用这句佛号有能力来控制烦恼,要有这个本事才行。贪欲、瞋恚、愚痴、傲慢统统用佛号压住,对立、是非、矛盾、冲突,统统压住。一定要做善男子善女人,《无量寿经》就是做为我们日常行为的标准,我们要努力去做。如果你百分之百都做到,那你往生是上上品,如果你只做到百分之九十,你就是上中品,百分之八十是上品下生,一直往下降,最低的得做到百分之二十,下下品往生。你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那就不可靠,所以我们要力争上游。志取乎上,得乎其中,你发愿上上品,志求上上品,你可能还达不到,达个中品也不错了;如果我只求下下品,那完了,那万一不行这就麻烦了,所以修行一定要用功。这些菩萨的大愿「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那么他们这一生一定能够作佛。

有的菩萨选择快速的成佛,有的菩萨想着众生太苦了,我想先度众生再成佛道,这都可以。就像地藏菩萨一样,他要度尽地狱的众生,把所有众生都度成佛了,他自己才成佛,这也可以,每个人愿不同,都能够圆满。所以这底下经文就说:

【唯除大愿。入生死界。为度群生。作师子吼。擐大甲冑。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恶趣。生生之处。常识宿命。】

这里讲的是慈悲心重的这类菩萨,不想这么快成佛,而想先去度众生,这是菩萨的大愿。那这个大愿对自己修行证果有没有妨碍?会不会说我度众生了,这就妨碍了我成佛?妨碍了我提升?其实不会,为什么?因为度众生和自度是一不是二,自度就是度他,度他就是自度,这个叫一心。如果分二了,这是二心,就不是一心,净宗的宗旨教我们一心不乱,那就不可以有二心,你把自行化他分成二了,那就跟一心相违背。所以我们修学净宗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把心量放大,不要担心说度别人度众生就耽误自己修行了,这种问题很多人会提出来,现在应该先度别人好,还是先自度好?总有矛盾,其实根本不矛盾,你能发起大慈悲心度别人,那就是自度,度掉你那个没有慈悲心的这个业障,你发了心,这就是自度。所以遇到有机会可以帮助众生,尤其是帮助众生学佛,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认识净土法门,发愿求生净土,那就是要放胆去做,不要害怕,这是一不是二。当然没有这个机缘,我们不要去攀缘,可是有缘就不可以拒绝。那么做的时候边做边念佛,这就是修行。譬如说我们要弘法,现在在香港,你说修净土的人有多少?我看很少很少,极少数,大部分的人即使是什么?学了佛,入了佛门,但是对净土还是基本叫一无所知。那么如果我们有这个机缘,能够创造机会让大家认识净土,这一生能够了生死、出三界,我们也有这个义务来帮助他们。这就是效法菩萨的大愿,这些菩萨的大愿就是阿弥陀佛的弘愿,广度一切众生。我们对这个净土法门了解了,自己得到利益了,一定要向别人推荐、介绍,这也是报佛恩。那么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样,这是身教,然后要言教,多创造这些因缘让众生能够得度。这个都是菩萨的大愿。

那么这些极乐世界的菩萨,『唯除大愿,入生死界』,他们都有这种「大愿」要「入生死界」,生死界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的众生是最苦的,最迷惑颠倒,度他们那是最不容易,你来这里度他们要吃很多苦头的。你跟他们讲法,他们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甚至还毁谤你,还要陷害你,你得忍。或者是什么?你想要帮助众生,众生不领你的情,那么反而设置种种的障碍,那你不能难过,所以这是菩萨从极乐世界来,他们有这种使命感。你看他们『为度群生,作师子吼』,为了度众生,「师子吼」就比喻说法,比喻说法震动一切众生。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牠吼一声那小动物都很害怕,整个森林都震动。这是表示佛菩萨说法,可以震动大千世界,震动魔王、魔宫。

那么他们自己这些菩萨们『擐大甲冑』,「甲胄」是铠甲,就好像过去上战场打仗,将士都要披上铠甲,是防身的,这样可以英勇作战。这是比喻,比喻自己能够严持戒律,戒律是我们法身慧命的铠甲,能够严持戒律,我们就不会堕落,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就能够平平安安,所以戒律很重要。那么自己好好的持戒,也是为众生做好榜样,不要以为这戒律那是小乘人修的,大乘人可以开放,不用搞这么多的规矩,那个是对于戒律的精神还没有领悟。真正像这些祖师大德,他们都是开悟的人,没有一个不重视戒律。就拿我们净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师来讲,这个人真正是开悟的,佛菩萨再来的,你看他一生,出家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戒律上下功夫,给我们示现持戒念佛的好榜样。那么近代的弘一大师也是效法蕅益大师,持戒念佛,所以他被后人称为律宗祖师。蕅益大师当年也是大家都把他称为律师,戒律上研究得深入,持戒也精严。以戒严身,这就是擐大甲胄。

『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这是形容菩萨示现,他们在六道里面现身是「庄严」身相,这个庄严身是他「宏誓功德」而成,因为他有这个大愿力、大慈悲,所以在这个六道中现身让众生看了都生敬仰,都愿意跟他学习。那么至于现什么身不一定,看众生的根性。《法华经.普门品》讲的,应以什么身而得度者,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那么这都是庄严。

下面说『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这个「五浊恶世」就是讲六道,讲我们这个地球上,这就是五浊恶世,这个浊就是染浊、污染。我们现在看看这个社会,确确实实污染太严重,环境的污染、身体的污染、心灵的污染,都非常严重,比过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严重。我们自己要在这个世间想要修学成就,要懂得防止污染,要穿上甲胄,保护自己的六根不要染着于外面的六尘境界。譬如说眼睛你要看电视,看那些网络不健康的内容,这就是污染,污染你的眼根;耳朵听是非,听那些靡靡之音,唱那些歌曲,那就是污染你的耳根;你心里想了很多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这污染你的意根,你看六根都会受污染。那我们要远离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号,接触到境界立刻把佛号提起来,不要去追逐外面的境界,把六根收摄,都摄六根,你才能净念相继,才能远离贪瞋痴这些恶缘。那么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跟我们示现的一样,如果示现得不一样,他就没有办法教化我们。譬如说他要教人,他就要示现人身;如果要教畜生,他也要示现畜生身;要教饿鬼道的众生,也要示现饿鬼,示现跟他要一样,这样才能够度化他们。度化他们的这个原则,就是让他们断烦恼,学佛,最后能够遇到净土法门,能够发愿求生净土。

那么他自己?可以『直至成佛,不受恶趣』,所以他们在六道中示现,不会障碍他们成佛,一样能够成佛,为什么?他们心清净,不染着于这个境界,所以他的这个境界不断往上提升。在度他的时候也是在自度,自度又是度他,而自己不受恶趣,恶趣就是恶报,不好的果报,也就是他不迷,不迷就不会造恶业,不造恶业就不会受恶报。不仅说六道这个恶报他不会受,包括四圣法界他都不染着,这个声闻缘觉对于这些极乐菩萨们来讲,也属于恶趣,乃至权教菩萨都属于恶趣,为什么?这境界比他低,如果是到他们这个境界就等于退转了,所以他们不会退转,他们有阿弥陀佛加持,所以个个都是阿惟越致,不退转。

那么不仅如此,『生生之处,常识宿命』,他们生到任何的世界当中,都有「宿命」通,实际上这宿命它是其中一种,六种神通他都具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他统统都有,他不会遗失掉。在这个世间,他示现跟人一样,好像过的跟人一样的生活,他也有凡人的种种遭遇,可是他不迷,他心里清楚,他知道自己是再来人。但是他要表现出来一定要跟凡人一样,不能够变成一个另类的样子,那就不能够跟大众融合了。所以他也装着迷惑颠倒,装着跟众生一起造业,就好像唱戏一样,他在台上就做这些表演,表演有痛苦的时候,有欢喜的时候,好像也有一些贪瞋痴慢这些烦恼,然后表演他修行去断烦恼、做示现。你看印光大师不就是这样示现的吗?他在年轻的时候没学佛,读了孔子公的书,受了程朱理学的影响,谤佛。后来身体不好,眼睛几乎都失明,最后知道自己错了,出家修行,成了祖师。蕅益大师也是这样示现的,早年的时候他也是谤佛,毁谤佛法,学了儒之后就毁谤佛法,后来知道自己错了,也是出家专修佛法。这都是给我们做表演,他心里其实清清楚楚,装着的,很会装,装得很像,让我们众生看了之后都生感动,都效法他。这些菩萨唯一的愿望就是帮助这些有缘的众生往生净土。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经文:

【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

这是讲阿弥陀佛无尽的大愿,也是他老人家建立极乐世界宗旨之所在,这是讲到阿弥陀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一切众生都要平等「度脱」。那么用的这个法门是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就殊胜,因此得到一切诸佛的赞叹,一切诸佛的协助,所以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没有。而且诸佛都给我们做示现,都念佛。释迦牟尼佛他靠什么成佛的?也是念佛成佛,这是蕅益大师在批注《阿弥陀经》的时候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所以阿弥陀佛跟十方诸佛都是同一个心愿,就是『皆使往生其国』,让所有众生都往生到极乐世界。

那我们可能就会问了,这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大?这么多的世界的众生都跑到那往生,那不就变得人口爆炸,那还能住得下?房地产价格肯定是突飞猛进,这个都是什么?自己的妄想。这个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是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能拿我们地球的这个情况去衡量、量度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在那个国土里面没有大小,它叫一真法界,有大有小就有分别了,就不叫一真。我们地球上是有大有小,这是我们自己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极乐世界再多的人不多,一个人都不少。这个境界就是事事无碍的法界,绝对不会说不够住,人口爆炸,不可能。

那这里我们看到经文上讲「皆使往生其国」,那有的人又产生一个奇怪的想法,我们这地球上现在六十多亿人口,如果皆使往生其国,大家都去极乐世界了,那这世上没人了,谁去种田?谁去工作?大家都没饭吃了,没衣服穿了,没房子住了,你看打这个妄想。那么实际上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你说这地球上六十几亿人口,有几个人是真心要发愿往生的?真的是亿万人中找不出几个来,所以你就多虑了,不可能说全往生到极乐世界,没那么好。真往生的人还是毕竟少之又少,都不成比例。那么话又说回来,即使是你有这个假设,说这个世界的人统统念佛到极乐世界去了,那不更好吗?极乐世界不用工作了,也不用吃饭了,前面我们读经也读过了,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受用具足圆满,根本不用你去经营劳动,它都是应念现前,那是阿弥陀佛供养。所以离开这个苦世界,大家都到极乐世界,不更好吗?

其实真正修行,是会有佛菩萨供养。在我们历史上记载的,像在唐朝,道宣律祖,他是律宗的祖师,道宣大师,他在终南山修道,戒持得非常好,感得天人来供养他,他自己真的都不用去托钵,也不用自己操心做饭,这个道粮的问题他不用操心,每天天人来给他送供,这是他持戒精严,有这样的感应。在唐朝同一个时代,有一位李通玄长者,他是修《华严》的,他要写《华严经合论》,要批注这部书,结果他想找一个很清净的环境完成这部著作。那么他上山去找,结果遇到一只老虎,老虎没有伤害他,是什么?带着他到牠的老虎洞,李通玄长者也就心里明白了,这老虎想要把这个老虎洞供养给他。这一看,这里头还有一窝小虎崽。这老虎洞里头还真的不错,冬暖夏凉,这个石洞很宽敞,跟房子一样,非常的适合静修、写作。那么这李长者也就很高兴的住进去了,老虎全家就让位了。完了之后,每天他在这里面写书,那个老虎洞外面有个小池塘,池塘里面就出来两个女孩子,每天就给他打扫卫生,给他煮饭、洗衣服,给他操持这些家务,供养他,晚上就回到池塘里就不见了。李长者因为要写这部书,很专注,也没想那么多,一点都没有留意这个女孩子的事情,等到把书都写好了,他就忽然想到这么多天来都承蒙这两个女孩子的供养,要好好感谢感谢她们,一看找不到她们了,然后下山去打听,附近的村庄去打听,也没有这两个女孩子,这是什么?天人来供养他。所以这都是什么?感应。所以我们真正要是修行,老实念佛,不要操心,一切都交给佛菩萨来照顾。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将来怎么样,一点不去想,真的是无忧无虑。有的同修还替我操心,说你将来弘法会遇到很多困难障碍,怎么办?我真的不操心,那都是交给佛菩萨管,我们现在专注在经教上,专志在念佛上就行了,要相信这个佛力加持是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希望大家都往生极乐世界作佛,『悉令得泥洹道』,「泥洹」就是大涅盘。『作菩萨者,令悉作佛』,这个「菩萨」不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是他方世界的菩萨,他方世界的菩萨他们的愿望就是作佛,阿弥陀佛也加持他们,只要他们能够闻到弥陀名号功德,他们愿意修这个法门,肯定也平等得到加持。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后五愿里面讲到的,是对菩萨的,对一切菩萨都加持,都让他们永不退转,直到成佛。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讲解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