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二集)

[入门知识] 发表时间:2023-02-04 09:26:30 作者: 阅读次数: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二集)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昨天我们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孝经》的概要,尝试著用佛教天台宗分析经典的这种研究方法—五重玄义,来分析《孝经》的体例,我们按照五个方面来研究,所谓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和判教。释名就是解释《孝经》这个名题。辨体就是辨明本经的体性和基本的原理,我们判作是以道为体。明宗就是明了本经所指出的修学方法,我们用《孝经》的「开宗明义章」里面的语句,就是事亲、事君和立身,这是行孝的方法,所谓有三个层次。论用就是我们来论述本经修学的这些利益,昨天我们意思还没有完全的讲透彻,今天我们想再利用一点时间来补充说明一下。我们判论用,就是学这部经有什么功用,可以归纳为四条,所谓宇清、国安、家和、人乐,这是从大讲到小。宇清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能得到清宁。国安就是我们所在的国家也得到安定。家和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能够和睦。人乐就是我们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这四条可以说概括了所有的好处,这正是我们国家领导人所希求的,所谓是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如何能得到?孔老夫子的《孝经》就为我们点出来了,要以孝去治理。以孝治身就能人乐,以孝治家就家和,以孝治国就国安,以孝来治理天下就天下清宁,如果再广阔的来说,以孝心对待整个宇宙一切众生,就得到宇宙的清宁。所以这一个孝字就能把它们圆满的得到。

我们看在刑昺的,这是一位宋朝的大儒,曾经做过北宋时代的礼部尚书,他注解了唐玄宗的《孝经御注》,所谓《孝经正义》,里面他有这么一段话,这是在他的序文里面说到的,他是引用刘炫《孝经述义》。我们看刘炫《孝经述义》,我们来看,刘炫他是隋朝的一位学者,他在《孝经》的注解里面,这部注解叫《孝经述义》,他自己的序文中是这样写到,「《孝经》,言高趣远,文丽旨深;举治乱之大纲,辨天人之弘致。大则法天因地,祀帝享祖,道洽万国之心,泽周四海之内。乃使天地昭察,鬼神效灵;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明王以之治定,圣德之所不加」,我们先看到这里。这是讲到《孝经》这篇文章虽然是很短小的一篇短文,总共只有一千七百九十九个字,可是言高趣远,就是它的文义非常的高广,它的旨趣非常悠远,文辞、词句也很优美,表达深远的意境。所以这都是讲到圣人的心声,天地之德。里面举出天下大治、大乱的根本是什么?根本就在於能不能够以孝治理天下。因为孝道它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所以孝是总纲,天、地、人三才都以孝为纲。从大的方面来说,如何能够去孝治?所谓「法天因地」,就是效法天地,天是恒常的运作,地是无私的奉献,我们人在天地之间,效法这种天地的大德。对待我们的君上,在古时候是君主时代,要对皇帝、要对古圣先王要常常的纪念,对自己的祖先也要常常的祭祀,这是能够使到万国人民民心能够和睦,在四海之内的百姓都能够得到圣王的德泽。天地都有感应,所谓「天地昭察,鬼神效灵」,天地鬼神实在是他们也是跟人有感通的,当一个人行孝的时候,天地鬼神都护佑,人如果不行孝,天地鬼神都厌恶。真正以孝治理天下,从自己做起,对父母有一种纯真的孝心,然后扩展至对百姓,以这颗孝心对待所有的人。这是讲到一个国家领导人他能够以孝心对待这些万民,自然就能感得「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所谓是天地都相保,灾害都避免。

「明王」,这是有明德的君王,这是古代的圣王,他以孝来达到国治、天下平。所以孝可谓是「圣德之所不加」,就是本经里面曾子问过孔老夫子的,说圣人之德可不可以超过孝?孔老夫子说,「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所以一个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因为他孝心达到圆满,孝心的圆满就是圣德的圆满。这是从大的角度,治国、治天下、成圣、成贤这方面来讲,这主要是讲到一个帝王、一个领导人,从大的方面讲。如果从小的方面讲,下面刘炫的《述义序》里面又说到,「小则就利因时,谨身节用;施政闺门之内,流恩徒役之下。乃使室家理治,长幼顺序;居上不骄,为下不乱;臣子尽其忠敬,仆妾竭其欢心」,我们先看到这里。从小的方面,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也需要行孝。一般人行孝,所谓庶人之孝,就是老百姓如何行孝?要因地之利,能够顺应天时,获取地利,能够从事工作生产来养活自己的父母,自己对自己生活要非常的节俭,非常的谨慎,这样才能够长久的侍奉父母。对待父母的孝敬那是丰丰富富的,宁愿自己吃少一点,穿单薄一点,也要让父母得到温饱,这是普通老百姓也要做到的孝道。

在闺门之内,闺门就是讲一个家庭内部,还是要用孝道、用礼。这一条是在《古文孝经》当中,《孝经》是有《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我们这次学习是采用《今文孝经》来学习。《古文孝经》有一些出入,像《古文孝经》里面有一章是「闺阃章」,就谈到在闺阃(闺门)之内要有礼,以礼治家,这样能够上下和顺。哪怕是仆人,家里的下人,都需要对他有恩德、照顾,这样在一个家庭里面,哪怕是只有夫妻之室,再小的家庭,都能得到和谐,所谓是夫义妇听、夫和妇顺、长幼有序,这都是在家里面有家礼、有家规。做人要懂得「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如果是在上位的,得到富贵了不可以有傲慢心,因为有傲慢心必定富贵不能长久,很快可能就把自己的地位、名誉和财富都亏损了,在下位的人不能有这些不好的想法,所谓胡思乱想,要跟别人去竞争、去斗争,去争夺权势、争夺富贵。要知道一个人的富贵穷通它都有一个定数,哪怕是你争得来、抢得来的,还是你命中本有的。既然如此何必去争?何必去抢?不如落得一个君子,他能够有一种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把这些功名富贵看淡,反而能够造就一个好的品德,而那些功名富贵真的是命中所有的,必定是能得到的。只有是小人他才会斤斤计较,不断的在争取、在抢夺,抢夺来的还是命中本有的。所以古人叹息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不需要这样以小人的手段还是能得到的,他非得要做一个小人,这是很冤枉的。

真正以孝治理家庭、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天下,为人臣的必定是尽忠,为人子必定是尽孝,所谓「尽其忠敬」。忠跟孝是一体的,敬是表示我们对於长上、对於父母的敬意。孝一定要连著敬,如果是孝没有敬,这个孝就不成为孝。仆妾,这是指一般的仆人,我们说的服务的人员,他们也能够很欢喜的效劳。为什么?因为他能够感到这种孝的氛围。一个孝的氛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氛围,所以他们能够在里面做得安心。譬如说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家庭,老板就等於像是君上一样,像一个家庭的家长,他要以孝治理自己的大家庭,让人人都守礼、都忠敬,自然人人都欢心,没有不平等,必定是和谐。而家和万事兴,一个企业员工都能够和睦,上下能够同心,那当然这个企业必定是很成功的。所以孝的功用是很广阔的。

最后刘炫还有一句话说,「其所施者,牢笼宇宙之器也;其所述者,阐扬性命之谈也」。这就讲到很深很广,孝的功用真的是涵盖宇宙,宇宙万物都是这颗孝心的显现。我们昨天谈到,孝的体就是道,佛家讲的自性。《道德经》上告诉我们,宇宙的本体是道,宇宙是从道而生的。佛家也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我们宇宙,宇宙就是道变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晓得,一个人能够养成纯真的孝心,就与道相应,所以这颗孝心它可以遍及整个宇宙,而使到宇宙都能够清宁、都能够和谐。如果能够说把宇宙都能够和谐起来,那要和谐一个地球,不就是理所当然的吗?所以我们坚信,古圣先贤的教诲一点没错,只要以这颗孝心来对待、来治理世界,必定能得到和谐世界。

《孝经》当中所阐述的,所谓是性命之谈,性这就是讲的本性,就是讲到宇宙万物的本体,那就是道。所以我们昨天判本经是以道为体,这也是有依据。命就是所谓天命,孔子自己说,他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孝经》所阐述的正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果然依此而修行,来落实,必定获得无上的利益。因此本经「开宗明义」就说到,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所以概括起来,本经的修学的功用可以说是,小则得到幸福人生,大则得到和谐世界,得到清宁的宇宙。因此历代这些帝王,都非常重视《孝经》。不仅是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有很多是注解《孝经》,有很多把《孝经》做为考核读书人的一个教材,或者是教导宫廷里头的这些王子、贵族的教材。即使是在外族,像元朝,元朝是少数民族,这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他们也是拜倒在《孝经》之下,也把《孝经》推崇出来。到清朝是满族人入主中原,开朝的三位皇帝都是《孝经》的专家,顺治和雍正两位皇帝亲自做了《孝经》注解,康熙皇帝他虽然自己没做注解,但是顺治,这是他父亲,留下遗愿,因为顺治皇帝当时希望能够纂修一部《孝经衍义》,这是一部大书,把历朝历代的这些凡是讲到孝道方面的注疏、文字收集起来,以《孝经》的义理为主纲来注解《孝经》,但是顺治皇帝还没有完成这个工作,康熙皇帝就接著干。所以康熙皇帝当时诏领这些大臣、儒臣一起来汇集,就编成了《孝经衍义》,总共一百卷,收录在《四库全书》和《四库荟要》里面。这可以看到康熙皇帝也是在继承自己父辈的志愿。《中庸》上面说到,「夫孝也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就是能够继承先人的志向,能够继续前人的事业,这就可谓是孝,为什么?所谓是孝亲之志,父母先人对我们的志向我们要努力做到,这是真正的孝。

茂森之所以这次有这个愿心想把《孝经》讲解一遍,这也是我母亲对我的愿望。母亲在三年前就对我表达了她的这种志愿,希望我放弃学校的教授工作以后,跟随我们恩师净空老教授学习,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把《孝经》讲解一遍,因为《孝经》是我从小就念的,也是母亲特别在这方面注意培养我的。母亲是希望我这么做,我真的也是要继人之志,述人之事,养亲之志。所以我也觉得这是我的一项使命,要好好的把《孝经》讲解一遍。

我们再来看五重玄义里面的判教,第五方面,我们昨天也略略的提了一下,还有些意思还要讲得更圆满一些才行。我们判本经的所谓教相,就是教学的课程,它是属於什么人学的?这是圣之根,人之行,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想要成就圣贤,首先要扎根,所以这是一门圣贤的基础课程。而人之行,这个人没有分别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每一个人,只要是人,都要去学,都要去行。所以可见得这一门课程涵盖的很广泛,每个人都应该学,都应该孝敬父母,如果做为人而不孝敬父母者就不能称为人。你看看动物里面都有行孝的,我们都常常听到,乌鸦会反哺,小羊跪乳。小乌鸦长大了,它要出去找食回来孝敬自己的父母,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会照顾它,这叫反哺,乌鸦懂得知恩报恩。小羊要吃乳的时候都跪在母亲的身体下面,仰著头来吃,这种形态就已经给我们显示了那种感恩的这种形式。所以你看动物里面都体现了孝心,如果人不行孝,说得不好听,叫畜生不如。因此这一门课程人人都要学习,而真正做到了极处,成圣成贤都能达到。

所以孔子本人他曾经说过,「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他的志向在《春秋》这部著作里面,而他的行持就在《孝经》里面。所以可见得圣人他也是在不断的行孝。所以这部经可以说是普通的人,像妇孺,也需要学,而立志成圣成贤的人也要学。这部经它是谁作的?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这是曾子所作的,因为曾子他是一位大孝子,他听了老师孔子教导他孝的道理,他把《孝经》记录下来,这是一种说法。但是我们看邢昺的注疏里面,他不是这么样认为的,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他说「夫《孝经》者,孔子之所述作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孝经》就是孔子亲手所著、亲口所述,不是曾子自己写的。这部《孝经》它之所以在「开宗明义章」里面好像以孔子跟曾子的这个问答的形式来做,实际上它是假立曾子为请益问答之人来广明孝道。为什么选择曾子做为请益问答之人?是因为曾子是个孝子,他在七十弟子当中,孝行是最显著的。邢昺疏序文里面说到,「述作之旨者,昔圣人蕴大圣德,生不偶时,适值周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僭乱,礼乐崩颓」。这是讲到为什么孔子要作这部《孝经》,他述作这部《孝经》的宗旨,原因是因为当时这位至圣先师虽然他有大的圣德,但是可谓生不逢时,因为当时正是周朝的末年,王室已经是衰微了,所谓是列国诸侯都在互相的争斗,这是春秋的时代,王纲已经没有了,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被紊乱,诸侯不懂得敬天子,诸侯里头的大夫也不懂得敬诸侯,乃至家庭里面儿女也不懂得孝敬父母,这是天下大乱的时代,所谓是礼崩乐坏,这是孔子著这部《孝经》的历史背景。

我们再看,「居上位者赏罚不行,居下位者褒贬无作。孔子遂乃定礼、乐,删除诗、书,赞易道,以明道德仁义之源;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这段话是告诉我们为什么孔子要著六经,因为当时已经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居上位的人赏罚不明,凭著自己的私欲,或者是追求私利,而执法不明,使到这个制度、这种王纲都紊乱。在上位的人不公平,执法不分明,往往是以私废公,居下位的当然他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所以当时是上下一片混乱。孔老夫子看到这种情形就决定要做六经。六经就是最好的教育的这些教材,因为国家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教育,所以孔老夫子当时定礼乐,就是著《礼经》、《乐经》,删《诗经》。《诗经》是本来存在的这些民谣、歌谣,孔子把这些歌谣搜集起来进行删订、整理。所用的原则、标准就是三个字「思无邪」,就是凡是引人邪思的这些歌谣统统删掉不要,搜集到《诗经》里面的都是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的这些诗歌,这是我们所说的对於文娱节目的管制。对於媒体的管制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因为媒体里面的这些节目那是最容易误导百姓,如果是这些节目里头充满了杀盗淫妄、暴力色情,用这些东西教导民众,你看民众会成什么样子?那必定会天下大乱。所以孔子当时删诗、书,删《诗经》,这是对媒体、对文娱节目的负责,让大众可以有健康的娱乐。本经所说的「移风易俗莫善於乐」,这个乐和诗都是属於文艺方面的,能帮助我们社会移风易俗,如果是内容健康的,那必定是把社会带向和谐,如果是内容不健康的,必定是制造混乱。书就是《尚书》,易就是《易经》。这五经,礼、乐、诗、书、易,是明道德仁义之源,道德仁义的源头,这个本体可以说在五经当中阐述出来。最后孔子还修了一部《春秋》,《春秋》是一部鲁国的国史,但是里面记述著也有诸侯列国的很多事情。《春秋》这部书是为了正君臣父子之法,《春秋》里面都有褒贬,褒善贬恶,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道理原则讲得很清楚,使到人伦关系,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关系得以彰显。这是社会治乱的一个关键,如果五伦关系乱了社会就大乱。

《春秋》这部书是正人伦之法,法就是教材。

下面邢昺疏序文里面又说到,「又虑虽知其法,未知其行,遂说《孝经》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这是说到孔子当时著六经的时候就想到这个问题,就有这样的一个考虑,说大家即使是读六经,知道道德仁义之源、君臣父子之法,懂得这些道理,可是不懂得落实,「未知其行」,就是学了还不知道怎么用,从哪里做起,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的。如果是只学了这些道德仁义的辞章,而没有把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这就是「虽知其法,未知其行」,不懂得怎么做。我们的恩师上人说这种充其量叫做搞儒学的,儒学不能够真正帮助国治、天下平,因为这只是个学术研究,要怎么样?要学儒,把儒学两个字调过来,学儒,学儒就是学孔子、学孟子,学作圣贤。我们懂了就要做,不肯做,不能把这些道理落实到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成了儒学家,充其量我们讲他是儒学家。《弟子规》里面讲得更不客气,「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所以学了要力行,不力行只是增长浮华。因此我们恩师反覆强调,要学儒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弟子规》就是行。《弟子规》讲的什么?从头到尾就讲孝道,你说是不是?我们把《孝经》好好念一念,跟《弟子规》对照一下,真的《弟子规》从头到尾就讲如何事亲、如何事君、如何立身,这就是《孝经》讲的宗趣。所以孔老夫子当时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怕我们后人只搞儒学的研究,而不能自己真正去力行,不肯做圣贤,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圣贤,所以,「遂说《孝经》一十八章」,把《孝经》讲述出来。《孝经》,这是《今文孝经》,总共十八章,《古文孝经》是二十二章。唐玄宗当时就把《今文孝经》确定下来了,所以后世一般都是用《今文孝经》。

《今文》,就是现在的这部《孝经》,其实是在汉朝时代就已经有了,因为当时《孝经》写的文字,在战国时期因为文字还没有统一,各国都用各国的文字,到秦始皇那时候才统一文字,所以当时的《孝经》它是用各国的文字写的,所以称为《古文孝经》,后人文字统一以后,就用当时流行的小篆或者是隶书来抄写这部《孝经》,就成为《今文孝经》。当然,《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略有出入。注解《古文孝经》的最著名的是西汉的学者孔安国,注解《今文孝经》最著名的当时是东汉的学者郑玄(郑康成)。当时到了唐朝,唐明皇,这是李隆基,也叫唐玄宗,他在《古文》、《今文孝经》当中他就裁定用《今文孝经》,而且他看了多种的注解,在古代的注解当中采用精华,删掉一些繁乱的部分,把《孝经》注解了一部,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唐玄宗《御注》。宋朝邢昺又给它作了一个注解的注解,叫疏,这是《孝经正义》。所以当时孔子讲《孝经》,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明了如何把圣贤之道落实,所谓「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该怎么样做好一个人,做父亲的要怎么做父亲,做儿子的怎么做儿子,做领导的怎么做领导,做下属的怎么做下属,所谓是「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知其法,这是解门,深解《孝经》里头的义趣,可以帮助我们力行的。认真的去落实、去力行,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孝经》里的义趣,理解圣贤之道。所以学儒、学道不是用口头说的,最关键的是要去力行的,这是讲究知行合一。你看《弟子规》到最后「余力学文」,也讲到要知行合一,「不力行,但学文」不行,「但力行,不学文」也不行,要两者互相的相辅相成。

所以邢昺疏序里面最后说到,「故《孝经纬》曰:孔子云: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这是另一部《孝经纬》这部著作里面讲到类似的话,孔子自己说,你要看我褒贬诸侯,这是评论当时天下大事,褒善贬恶,体现了夫子的心志,在《春秋》这部书,人伦的这些行为在《孝经》里面提倡。所以这部《孝经》可以说是跟《春秋》、跟六经在重量方面是平等的,为什么?六经是法,是解门,《孝经》是行门,解行并重,不能够有解无行。我们再来看郑玄,这是东汉时代的大儒郑康成,他注了一部《六艺论》,这上面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郑玄之《六艺论》曰: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所以郑康成他说到,孔子,这是儒家的学人,都要学习六艺。六艺是指什么?礼、乐、射、御、书、数,这是所谓六种基本的才能,每一位儒者都必须要学习的。所谓礼,礼就是礼节,学儒的人必定要学礼,如果不懂礼就不能够称为是儒者。乐就是音乐,古时候读书人都能够弹琴。这是以乐来养心,以礼来治身。所以礼乐这是对身心的一种调治,这所谓的佛家讲的伏烦恼,把色、受、想、行、识五阴的烦恼要把它调节,通过这种调节来把它断除。当然儒家没有讲到要断烦恼,要用礼乐来伏住烦恼。佛家讲的色就是色身,我们的身体,要用礼来对治,佛家讲用戒来治身。受、想、行、识,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识,这统统都是精神世界里的,这是讲心,儒家是用乐,佛家用禅定来调治自己的心灵。射就是射箭的艺术,古时候儒生不是文弱书生,都能射箭、能骑马,这个御就是驾马车,可以上阵作战,也可以在讲堂里讲课,所谓文武要双全。书就是书法,要写得好的文字,包括你的那手毛笔字,以及文学、写文章,都属於书这一类。数就是数学,算法,包括天文地理的、易经的这些算法,这一些都是需要精通的。

孔子提倡的这六种技艺,题目是不同,「指意殊别」,因为它们的各种指向(方向)有不一样,因为学得多,孔老夫子担心后人学杂了,怕道离散了,因为学六种技能,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明道。所以孔子你看在《论语》当中说,「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道、德、仁、艺,最后一个艺就是六艺。所以德、仁、艺都是帮助我们悟道的,道是什么?宇宙的本体。孔子他非常了解,学问最终就是明了宇宙本体,佛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佛就是儒家讲的圣人,宇宙间的大圣。如果是后人学习这些技能,而忘记了学习的目标,这就是容易使到道离散,志向不专一。后世莫知根源,可能只学了皮毛,没有真正学到深处、根源,因此孔子作《孝经》以总会之。孔子为什么要作《孝经》?总会六艺。那不仅是总会六艺,而且是德、仁、艺统统总会,换句话说,整个儒家的学问,都以《孝经》进行总会。你看看郑康成,这是大儒,他这个见地实在是了不起,知道《孝经》这本书虽然篇幅很短,可是学术地位如此之高,我们要非常的重视,它可以说是涵盖了整个儒家的学问、整个圣贤的学问。我们就以殷重的心、诚敬的心来一起学习这一部无上的宝典。我们来看正文,讲了很久都是讲概要,到现在我们才真正开始学习正文。请看第一章:

【开宗明义章第一】

我们还是依照唐玄宗的《御注》和邢昺的《正义疏》,《正义》这个注解里面把章题一个字一个字的开解,『开宗明义章第一』,「开」就是张的意思,就是你要彰显。「宗」是什么?宗是本,本就是根本。根本是什么?根本实际上就是道,佛家讲的自性,要把这个自性开张出来、彰显出来,用什么?用孝。所以孝道是开解、开显自性宝藏的钥匙,因此称为性德。「明」就是显,明显,「义」就是义理,把这个自性的义理,所谓道理,把它明显化。「章」这个字也就是明的意思,就是分开每一段来使到义理很明显,这叫章。这部经第一章就是开门见山为我们把根本的义理开显出来。所谓行孝,后头接著这五孝,「天子章」,讲天子之孝,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这五种人行孝,它都在「开宗明义章」中显现出来,所以称为开宗明义。「第一」,我们知道这是按照章的数目字来排列,这是第一章,因为这一章是总说,把孝的道理说出来,后面的各章都是注解第一章的,所以第一章是整部经的主旨之所在。我们来看看,在这里邢昺的注解里头有讲到,提了一下整部经的层次、结构和大意,我们有必要在没有学习正式经文之前,也把这个大意了解一下,对整部经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开宗明义章」之后就是「天子章第二」,我们来看疏文里面讲到,「言天子、庶人虽列贵贱,而立身行道,无限高卑。故次首章先陈天子,等差其贵贱以至庶人」。这段话就是说明「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人章」、「庶人章」,这五章它是列一个贵贱,按照次第,虽然有次第、有贵贱不同,可是在行孝方面,立身行道方面没有限制高卑,尊卑,地位不同,统统需要行孝。所以五孝,五章分别列出五种阶级的人如何行孝,我们从这五种当中就能够推演,实际上是社会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需要行孝,不分贵贱贫富的。下文说「次及『三才』、『孝治』、『圣治』三章,并叙德教之所由生也」,「三才章」是第七章,「孝治章」和「圣治章」是第八、第九章,这三章是讲德教之所由生,就是圣贤的德教从哪里出生的?从孝出生,这是叙述这个含义的。

底下第十章「纪孝行章」是叙述「孝子事亲为先」,这是如何事亲的,这是我们讲的行孝的第一个层次事亲,再有事君和立身。「与五刑相因」,「五刑章」跟它相搭配。这是讲到「夫孝始於事亲也」,这是第一个层次。所以这两章是讲到第一层。底下「『广要道章』、『广扬名章』即先王有至德要道,扬名於后世也」,你看看这两章是专门注解「开宗明义章第一」里头说的「先王有至德要道」,这是「广要道章」。还有「广至德章」,也是属於注解「至德要道」的。「广扬名章」是讲到扬名於后世,立身,如何立身的。下文说「扬名之上,因谏争之臣,从谏之君,必有应感」,讲完「广扬名章」以后就讲「谏争章」,「谏争章」这是说君臣之间、父子之间都有一个道理,如果不符合道理,是可以进行劝谏,这是「谏争章」。必有应感,这是「感应章」,感应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最后乃至天、地、人之间,都有感应的。「三章相次,不离於扬名」,所以讲到「广要道章」、「广治德章」和「谏争章」,三章合在一起,实际上都是教我们如何行大孝,立身扬名的,还有「感应章」,这统统都是为了说明立身之道的道理。「事君章」,这是讲的「中於事君也」,这就是说明孝的第二个层次。

所以讲完如何事亲、如何立身和如何事君以后,最后末后是「丧亲章,继於诸章之末,言孝子事亲之道纪也」,这个纪就是到了极限。因为儒家讲人道只讲从生到死,它没有讲到生之前,也没有讲到死之后。所以它这里讲到「孝子之事亲终矣」,终就是终了,到了极限,这是父母去世以后,我们能够继续的祭祀,这已经是尽孝。这是讲到各章的大意。我们再接下来会逐章逐章的详细的学习。我们来继续看「开宗明义章第一」,请看正文:

【仲尼居。曾子侍。】

这是第一句。在唐玄宗的《御注》里面他是讲到,『仲尼』,这是孔子的字号,就是讲孔子,『居』是闲居,闲坐著。这是日常生活当中,孔老夫子有一天正在闲坐著。『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在旁边侍坐,『侍』就是侍坐。因为这个「侍」是学生在老师旁边服侍老师,有的时候是站著,有的时候是坐著,所以侍立、侍坐都可以。在这里,因为后面讲到曾参避席,就是从自己座位上起来,那我们可以推测到,当时曾子是陪著夫子在坐著。我们来看邢昺的《正义》,他有一段文字解得很好,「正义曰:夫子以六经设教,随事表名。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将欲开明其道,垂之来裔。以曾参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闲居,为之陈说。自摽己字,称『仲尼居』;呼参为子,称『曾子侍』」。这是讲到孔老夫子为什么要注解,就是写这部《孝经》。这里再次说明是孔子亲手所著的,因此它的地位完全是跟六经相同的,统统出自圣人之手。所以这里说,孔老夫子以六经设教,这就是儒家的学问。六经虽然它的名题不同,因为根据你所学的科目定名,譬如说礼、乐、书、数,这些不同的名字,随事表名。「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六经、六艺统统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证道的,证道就是所谓的回归本性本善,回归人之初,人的本来面目。孝是最好的帮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的方法,所以叫道由孝生,孝是德之本。我们昨天有谈到德是道的相,而孝是德之本,所以从孝入手来成就道德这是最方便。但是如果我们对孝的道理并不明了,「孝纲未举」,这时候夫子,这圣人,就要为我们立教。所以「欲开明其道」,为我们阐述说明这里面的道理。「垂之来裔」,让后人,我们这些后学,都能够了解。

因为曾参是以孝子之名著称,我们知道这位曾参他是从小跟他母亲在一起相依为命,家里也很穷,曾子对於他的母亲还有父亲都是非常的孝敬,真是纯孝。有一天他上山去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如何接待,就慌了神,想到怎么样把曾参赶快唤回来,於是就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手指,我们知道十指连心,心就痛,结果谁的心痛?山上的曾参他心就觉得痛,他就知道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就赶紧从山上跑回家来,来看母亲出了什么事,才知道原来是客人来了。他母亲说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从山上唤回来,所以就咬自己的手指。你看看曾参他的这种纯孝到了极处,跟他母亲有这种感应,这种感应比现在手机方便太多,手机还要有电磁讯号,上了山,深山里面你那个电磁讯号都不灵光了,而且还有辐射,有副作用。古人你看完全是用真诚之心来感应,这是纯孝的感应。曾子他是大孝子,因此孔老夫子要讲《孝经》当然要对他来讲。所以这是假借曾子做为对象,用问答的方式来陈说孝道。他自己讲自己的字号,所以是「仲尼居」,夫子自己写文章写「仲尼居」。写曾参,参是他的名字,对他尊重,就用子。所以老师对学生也是很尊重的,他用曾子,不用曾参,所以用「曾子侍」。我们看到,曾子他是夫子的传人,学识也非常的渊博,他每天都用反省的功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跟人家一起共事有没有忠诚?跟朋友在一起交往有没有讲信用?老师传下来的有没有真正去落实?习就是落实,吾日三省,最后成就圣贤。所以后人把他尊为宗圣,所以他也是夫子的传人,尤其是在孝道方面。所以你看看夫子为什么要对曾子讲《孝经》?他自己做到,虽然他行孝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对理还并不是很明了,或者是明了得并不圆满,所以夫子跟他讲《孝经》。

从第一句话「仲尼居,曾子侍」,这个「侍」,我们就可以想像一组图画,曾参在夫子旁边必定是毕恭毕敬侍奉在老师身边,随时听候老师的命令,对老师那种恭敬、谦敬,我们就知道他一定能够传承夫子之道。所以一个老师他希望传道给什么样的学生?必定是对老师有诚敬、谦恭的态度。对老师恭敬就是对道的恭敬,所谓尊师重道。曾子为什么能这么尊师?因为他是孝子,所以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古代的圣贤学问都是师道,儒、释、道三家统统都是师道,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教育,不是宗教。这个教育,这个师道,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孝经》是根本的经典,儒、释、道三家都以孝为根基。我们继续看下文: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继续看: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先看到这里。孔老夫子首先发问,可见得这部《孝经》是无问自说的。为什么孔老夫子不等学生提问他自己先说?因为这个道理太深妙,学生可能提不出来,所以孔老夫子他自己先提出来,说『先王有至德要道』,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道。我们看唐玄宗的《御注》是这么说的,「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则上下臣人,和睦无怨」,这是注解经文第一句。所以孝道,这是德的究竟圆满,道,这是讲到方法,什么方法?开发我们自性宝藏的方法,道之要,要就是关键。换句话说,只有行孝才能够把德行之圆满,把自性的宝藏开显出来,这就是回归本性本善,成就大圣。所以古代的帝王,圣王,都用孝来治理天下,能够顺民心。为什么能够顺民心?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本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用孝来顺民心,自然民心归顺。所以要推行政治、要推行教育,最重要是什么?用孝,孝治天下,推行孝道教育,这么做就能够教化天下的国民,使到上下君臣之间都和睦,没有怨言。

这里的「先王」,尤其是讲孔子他眼中的古圣先王,一般讲历史上讲有三皇五帝,五帝就是到尧舜为止,尧舜以后,舜让位给禹,禹可以说是夏朝的开始,禹的位置就不是禅让,他是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就是启,启继承,开始了夏朝。夏朝完了以后是商朝,商朝完了以后是周朝。所以叫三代,三代的王也叫三王。所以先王一般是指五帝和三王。古代的这些帝王都是有圣人的道德,他们都有所谓至德要道,所以能够服众,他自己本身把孝行做得圆满,然后以孝心对待大众。像舜王,最明显的例子,家里父母这样虐待他,好几次想要把他置之於死地。譬如说有一次让舜下井里干活,他的父亲和母亲,他母亲是继母,想要谋害舜,让舜下到井里就往上填土,想把舜活埋,幸亏舜他有同父异母的妹妹给他事先报信,所以他事先已经在井里挖好通道通出去,没有死。回到家里好像没事一样,不仅是对父母毫无抱怨,没有这种怨言,连怨恨的心都没有,还是这样的恭恭敬敬的行孝,这叫至德。心里面没有对立、没有冲突,在他眼里父母永远是好人,只有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他这种境界,徐醒民老先生在讲解《孝经》当中,他说这种境界已经是出离六道轮回的境界,不在三界当中。佛法里讲的三界六道,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因为迷惑颠倒造业,所以在这个六道三界里面轮回。最大的迷惑是什么?自私自利,跟人的对立,跟人起冲突。你看舜他没有,父母这样虐待他,他对父母一点的冲突、矛盾、对立都没有,这是圣人的境界。所以感动了天地,感动了当时尧王,请他出来治理国家,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所以你看就是因为他有这个孝心,得到幸福的家庭。他两个女儿都是非常贤慧的,来到舜的家里面侍奉公公婆婆也是尽心竭力,没有以公主之身分自居。后来经过二十八年的治国,尧王看出这个人真是圣人,就把王位传给他,禅让,所以舜得到的是天下。因此孔老夫子赞叹舜,这个是至德,他的德行堪称为圣人,而富有四海,宗庙享之,子孙保之。做为帝王,他德称为圣人,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他的尊贵做到天子,他的富,四海之内都是他的财产,而且子孙绵延不断都纪念他,后人以宗庙来祭祀他,这可以说是一个人达到圆满的成就。在他当时治理的天下国家真的是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和睦,天下太平,用我们现在话说,和谐世界,他那时候达到了。凭什么达到的?就是一颗孝心,以孝来治理天下,这是先王的要道,因此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

夫子讲到至德要道,他就问曾参,说『汝知之乎』?你知不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曾子立即从座位上起来,因为原来是坐著的,现在听到老师提问,马上就起来,这是对老师的恭敬。『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并不是聪敏的人,我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这句话,我们看到曾子是如此的谦虚,谦虚的人才能受教。如果是态度傲慢,对老师不尊敬,那肯定学不到真实的东西,没有真实学问。茂森也在美国和澳洲教过书,在美国大学教过四年,在澳洲大学教过四年,现在回国来不在大学教书,为什么?觉得大学里的学生很难真正学到东西,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对老师的这种恭敬心没有。像我们在美国教书,这些学生们能把老师当作朋友就算不错了,不会把你当作老师的。上课的时候还拿著可乐,甚至边喝边吃,吃著零食,更有甚者,可以把两个腿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大大剌剌的坐著这样听讲课,老师站在台上讲,他就这么坐在台下听。你看这样的心态,他能学到什么东西?什么都学不到,所学的都是皮毛的常识,对他的人生毫无用处。所以我们了解,一个人真正能够尊师重道,他才有受教的基础。所以我们在传统文化里面从事教学,倒是发现有不少人对於老师很尊敬,他能尊敬老师那就是尊重道业。所以当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孔子你看看到曾子这么样的恭敬谦卑,夫子必定是把他平生所学和盘托出,不这么样教导这样的好学生对不起他。

所以,曾子说「参不敏」,我并不聪敏,「何足以知之」?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你看多好的一副受教的态度,这是谦虚,但是也是真诚的话。确实,曾子虽然他有大学问,而且行孝也做得很好,但是跟孔子境界还差一个等级,所以对孝的体会还并不是那么圆满,对先王的至德要道能体会一些,可是不是足以知之,足就是满足,不是圆满的体会,能体会得一部分,但是不圆满。谁能体会得圆满?只有圣人体会圆满了,曾子还不是圣人,他是贤人,贤人跟圣人还差一个等级。所以曾子在这里就请教,先王的至德要道,请老师为我详细的解说。所以你看,孔子见到曾子如此的谦敬,那必定是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下面说『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说了两条。这个「夫」就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的,就是孝。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就是孝,一个字。这个字能什么样?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也就是我们现在梦寐以求的和谐世界,就一个孝字就能做到,它是「德之本」,道德的根本。为什么说是道德的根本?因为孝是天性,人本来就有孝德,这就叫性德,是从他的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本性就是道,流露出来的就叫德,所以孝它就是本性自然的流露,不用人教的。你看看一个小孩子,很小,一个婴儿,他对他母亲这样的依恋,完全是没有丝毫的那种隔碍,跟他母亲是心连著心,不会离开母亲一步,母亲对孩子也不会离开一步。所以父子有亲,父母跟儿女那种亲情是天性。所以行孝就是顺著这个天性而行,因此称为德之本,根本在此地。所以只要把这个德之本保持一生,对父母的那种亲爱永远保持,而且能够发扬光大,把这个孝心对待所有的人,这种人就叫圣人。所以圣人,并不是说某人天生就是圣人,或者某人天生不可能成为圣人,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能成圣人。如何成圣人?把我们这个天性保持一生不改变,把我们的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是成圣人。

底下讲到「教之所由生也」,这个教就是圣贤的教育,从这里出生。邢昺的《正义》中说到,「案《礼记 祭义》」,《礼记》里面的这一篇,叫「祭义」,称曾子云:「众之本教曰孝」,本教就是根本的教育,教什么?教孝道,教之所由生也。《尚书》:「敬敷五教」,《尚书》里面提到的五教,就是五种方面的教育,具体说是哪五种?「解者谓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举此,则其余顺人之教皆可知也」。这也就是谈到五种教育,教父亲,父亲要做到义,义就是义务,父亲的义务是什么?养育孩子,教育孩子,子不教,父之过,母亲的责任就是她要慈祥、慈爱,对孩子关怀,关怀里面必定是有教育。所以父母要承担起父母的这分责任,尽到这个本分。兄弟之间兄友弟恭,兄弟之间互相的关怀,兄长照顾小弟,小弟恭敬兄长,在一个家里面,如果是没有父亲的话,兄长就要负起父亲的责任,长兄为父。教子以孝,就是做儿女的,他的本分是什么?孝顺父母,这孝顺涵盖面很广,不仅是对父母,对兄弟能够行悌这也是孝,所谓「兄弟睦,孝在中」。《尚书》里讲的五教,就是教给我们,在家庭里面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做父亲的像个父亲,做母亲的像个母亲,做兄弟的像个兄弟,做儿女的像个儿女。通过这样的人伦关系,我们一推演,「举此,则其余顺人之教皆可知也」,从家庭的人伦关系推广到社会上的君臣、朋友这些关系,以后成家立业了,还有夫妇关系。所以五伦关系,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些伦理的、道德的教育,根本就在於教孝,所以称为「教之所由生也」。

今天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孝经 开宗明义章》还没有讲完,先讲到这里,下一次继续跟大家做分享。如果讲得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仁者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孝经研习报告 钟茂森教授主讲 (第二集) 2008/5/12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02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