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央金拉姆:禅修,不多人知道的两个秘密

[在家修行] 发表时间:2019-05-31 16:56:14 作者: 阅读次数:

\

  摘自《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央金拉姆著

  禅修有两个大秘密,很简单,但很少人知道。

  第一个秘密是“少量多次”。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时间短,一天做几次。初学的人,哪怕每次只有五分钟都好,但要尽量多做几次。如果一天能有十几次短短的禅修,一星期下来就会觉得生命变得不同了。

  每次禅修的质量远比时间的长短重要。坐久了,有些人只剩下身体在打坐,脑子胡思乱想到全世界各地去玩了,那是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好处的。也有些人,一坐就昏昏沉沉睡着了,还不如好好睡一觉再坐。还有些人,每次要求自己坐久一点,又坐不住,后来一想到禅修就紧张和烦恼。静坐时东想西想、昏沉打呼、拼命努力等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所以,一开始养成好习惯很重要。

  禅修是为了放松,不是比赛,也不是做功课。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你就会愈来愈喜欢静坐。

  第二个秘密是“觉就是禅修”。你要你保持觉性,就是在禅修。

  很多人以为禅修是要一种激动的感觉,像是大神附体了、看到佛菩萨了、心花怒放了……其实那不是真正的禅修。真正的禅修是很平常的,当你习惯在静坐时保持觉性,慢慢地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你随时随处都可以禅修。

  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生命开始变化。你心中会有一种宁静的感觉,烦恼自然变少了,会看到周围的美丽,内心有一种很平静的喜乐。

  每天给自己最少十分钟的禅修时间。现代人都很忙,时间不够用,但是十分钟一定找的出来。最好是每天多做几次,有佛堂或者禅堂更好,如果没有,床上或椅子上都行。

  身体要直,在屁股底下垫个枕头,眼睛张开,平视前方。如果你有信仰,可以念诵你的祈祷文。不管你是佛教徒还是基督教徒、是回教徒或者是天主教徒,甚至是无神论者也没有关系。

  只要你能够安静下来,静静倾听内心的声音。既不要有什么希求的心,也不要随着念头乱跑,只是静静地与自己相处。

  只要你保持清醒就够了,只要你保持轻松就够了,只是把自己安住在当下的状态就够了。这样每天坚持在你的自然状态中,看到什么都不要跟随,想到什么更不要分析,只要你安住在当下的那一刻就够了。

  慢慢地,你会开发出像天空一般的自性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躲在后面的真正的自己。

  禅修就是学习当下,保持觉性。当下就是让我们从分离的头脑世界里走出来。一旦有头脑参与,一定是把我们带到一个不是留恋过去、就是懊恼过去或者是期盼未来、担心未来这样一个假象的世界里。只有当下,才能离开过去和未来的世界。

  禅修的第一步是练习“止”,也就是保持觉性、心不散乱。不是把心停止了,进入什么都没有的境界,而是要放轻松,清楚明白地觉知当下。

  修止的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是“观心不造作”,也就是不想过去未来,安住在当下。任何念头在脑海中出现时,不跟着东想西想,但似乎也不要去阻止它、消除它,只要不跟随它就可以了。

  放松安住的感觉,有点像你刚运动完,“哈啊”一声,一下子放松的感觉。那时,一切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非常明亮清晰,但是心里没有任何念头,心不散乱。

  禅修时也不必修其他的法,不必起善念、祈请、感恩、只要安住放松,保持清楚明白就好。

  其实禅修就是这么简单。

  在禅修的过程中,有许多大师的法语对我的帮助很大,以下是我常用的一段。

  现在为你开示本觉,要点有三:

  一、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

  二、向未来之念开放,不受他境所染;

  三、安住当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如此的觉照,实在平凡无奇,

  无思无念地观照自我,

  若仅仅纯粹观察,唯见明空之境,并无任何观者存在,

  当下只是纯粹的觉照而已。

  此觉空明无染,非由他生,

\

  它真实无杂,明空不二。

  它既非永恒,亦非受造,

  然而它绝非虚无,因它光明遍在。

  它也不是单一的实体,因它明显地遍存万物。

  然而它亦不似一般物质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总之,我们本具的自觉,绝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正观察实相之道。

ad8
推荐阅读
ad10
精彩推荐
ad5
推荐内容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