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欧阳修集_159

[欧阳修集] 发表时间:2019-07-26 15:06:55 作者: 阅读次数:

【门人翰林学士承旨左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撰)】
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
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孟子曰:“禹抑洪水。孔子作《春秋》。而子距杨、墨。”
盖以是配禹也。文章之得丧,何与于天,而禹之功与天地并,孔子、孟子以空言
配之,不已夸乎。自《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孟子之言行而杨、墨之道废。天
下以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孟子既殁,有申、商、韩非之学,违道而趣利,残民
以厚主,其说至陋也,而士以是罔其上。上之人侥幸一切之功,靡然从之。而世
无大人先生如孔子、孟子者,推其本末,权其祸福之轻重,以救其惑,故其学遂
行。秦以是丧天下,陵夷至于胜、广、刘、项之祸,死者十八九,天下萧然。洪
水之患,盖不至此也。方秦之未得志也,使复有一孟子,则申、韩为空言,作于
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者,必不至若是烈也。使杨、墨得志于天
下,其祸岂减于申、韩哉!由此言之,虽以孟子配禹可也。
太史公曰:“盖公言黄、老,贾谊、晁错明申、韩。”错不足道也,而谊亦
为之,予以是知邪说之移人,虽豪杰之士有不免者,况众人乎!自汉以来,道术
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
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
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子,着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信而通,
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自欧阳子之存,世之不
说者哗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
今之韩愈也。”
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佑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
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
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长育成就,至嘉佑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
功为多。呜呼,此岂人力也哉,非天其孰能使之!
欧阳子殁十有余年,士始为新学,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实,识者忧之。
赖天子明圣,诏修取士法,风厉学者专治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考论师
友渊源所自,复知诵习欧阳子之书。予得其诗文七百六十六篇于其子棐,乃次而
论之曰:“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此
非予言也,天下之言也。”欧阳子讳修,字永叔。既老,自谓六一居士云。元佑
六年六月十五日叙。〈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先生文粹跋(宋·陈亮)】
右《欧阳文忠公文粹》一百三十篇。公之文根乎仁义而达之政理,盖所以翼
六经而载之万世者也。虽片言半简,犹宜存而弗削。顾犹有所去取于其间,毋乃
诵公之文而不知其旨,敢于犯是不韪而不疑也。
初天圣、明道之间,太祖、太宗、真宗以深仁厚泽,涵养天下,盖七十年,
百姓能自衣食,以乐生送死,而戴白之老安坐以嬉,童儿幼稚什伯为群,相与鼓
舞于里巷之间。仁宗恭己无为于其上,太母制政房闼,而执政大臣实得以参可否,
晏然无以异于汉文、景之平时。民生及识五代之乱离者,盖于是与世相忘久矣。
而学士大夫其文犹袭五代之卑陋,中经一二大儒起而麾之,而学者未知所向,是
以斯文独有愧于古。天子慨然下诏书,以古道饬天下之学者,而公之文遂为一代
师法。未几,而科举禄利之文,非两汉不道,于是本朝之盛极矣。公于是时,独
以先王之法度未尽施于今,以为大缺。其策学者之乱,殷勤切至,问以古今繁简
浅深之宜,与夫周礼之可行与不可行。而一时习见百年之治,若无所事乎此者。
使公之志弗克遂伸,而荆国王文公得乘其间而执之。神宗皇帝方锐意于三代之治,
荆公以霸者功利之说饰以三代之文,正百官,定职业,修兵民,制国用,兴学校,
以养天下之才。是皆神宗皇帝圣虑之所及者,尝试行之,寻察其有管、晏之所不
道,改作之意,盖见于末命,而天下已纷然趋于功利而不可禁。学者又习于当时
之所谓经义者,剥裂牵缀,气以日卑。公之文虽在,而天下不复道矣。此子瞻之
所为深悲而屡叹也。元佑间始以末命从事,学者复知诵公之文,未及十年,浸复
荆公之旧。迄于宣政之末,而五季之文靡然遂行于世,然其间可胜道哉!
二圣相承又四十余年,天下之治大略举矣,而科举之文犹未还嘉佑之盛。盖
非独学者不能上承圣意,而科制已非祖宗之旧,而况上论三代。是以公之文,学
者虽私诵习之而未以为急也。故予姑掇其通于时文者,以与朋友共之。由是而不
止,则不独尽究公之文,而三代、两汉之书,盖将自求之而不可御矣。先王之法
度,犹将望之,而况于文乎?则其犯是不韪,得罪于世之君子而不辞也。虽然,
公之文雍容典雅,纡余宽平,反复以达其意,无复毫发之遗。而其味常深长于言
意之外,使人读之蔼然,足以得祖宗致治之盛,其关世教,岂不大哉!
初,吕文靖公、范文正公以议论不合党与遂分,而公实与焉。其后西师既兴,
吕公首荐范、富、韩三公以靖天下之难。文正以书自咎,欢然与吕公戮力。而富
公独念之不置。夫左右相仇,非国家之福。而内外相关而不相沮,盖治道之基也。
公与范公之意盖如此。当是时,虽范忠宣犹有疑于其间,则其用心于圣贤之学,
而成祖宗致治之美者,所从来远矣。退之有言:“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故
予论其文,推其心存至公而学本乎先王。庶乎读是编者,其知所趋矣。乾道癸巳
九月朔,陈亮书。〈明嘉靖二十六年郭云鹏刻本《欧阳先生文粹》〉
【欧阳文忠公集跋(宋·周必大)】
欧阳文忠公集,自汴京、江、浙、闽、蜀,皆有之。前辈尝言公作文,揭之
壁间,朝夕改定。今观手写《秋声赋》凡数本,《刘原父手帖》亦至再三,而用
字往往不同,故别本尤多。后世传录既广,又或以意轻改,殆至讹谬不可读。庐
陵所刊,抑又甚焉,卷帙丛脞,略无统纪。私窃病之,久欲订正,而患寡陋,未
能也。会郡人孙谦益老于儒学,刻意斯文,承直郎丁朝佐博览群书,尤长考证,
于是遍搜旧本,傍采先贤文集,与乡贡进士曾三异等互加编校,起绍熙辛亥春,
迄庆元丙辰夏,成一百五十三卷,别为附录五卷,可缮写模印。惟《居士集》经
公决择,篇目素定,而参校众本,有增损其辞至百字者,有移易后章为前章者,
皆已附注其下。如《正统论》、《吉州学记》、《泷冈阡表》,又迥然不同,则
收置外集。自余去取因革,粗有据依,或不必存而存之,各为之说,

\

列于卷末,
以释后人之惑。第首尾浩博,随得随刻,岁月差互,标注抵牾,所不能免。其视
旧本,则有间矣。既以补乡邦之阙,亦使学者据旧鉴新,思公所以增损移易,则
虽与公生不同时,殆将如升堂避席,亲承指授,或因是稍悟为文之法,此区区本
意也。六月己巳,前进士周必大谨书。〈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文忠公集序(明·李均度)】
文之有集尚矣,求其全者不多见,如韩、柳文虽完,然亦间有讹阙,使人可
恨。予幼时读《欧阳先生文集》,乃苏本也,中间遗脱,不可一二数,每至讹阙
处,未尝不为之叹息。洪武辛亥秋,予忝丞永丰,实先生之旧乡也。首谒学宫,
得蔡侯行素新刊先生文集。予甚嘉之,曰:“侯之德亦至矣。夫当兵燹煨烬之余,
文物凋丧之后,乃能留心斯文,捐俸铤梓,以广其传。”及三四读,又惜其断简
讹字,有模糊而不众辨者。因与蔡侯及俞侯允中、邑庠李实、胡启复参互考订,
颇知其说,俾断者续之,讹者正之,阙者补之,计三十余简,历三越月,五十卷
仅完。
嗟夫!公之议论正大,变化不测,凛然而秋霜严,郁然而庆云丽,实与韩、
柳比肩,更千古而不磨也。今幸与蔡侯诸君完集是编,非惟有益于后学,欧阳公
实嘉赖焉。洪武六年龙集癸丑秋九月鞠节后八日,番阳李均度谨叙。〈明正统间
重刻永丰县学本曾鲁考异《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文忠公集后记(明·危素)】
宋欧阳文忠公之文,门人苏内翰轼既为之序,汳、京局、杭官、苏、衢、
吉、建、蜀俱有刻本,子棐又手写家集。而孙恕宣和五年校于景陵者,卷帙多寡
各异。唯《居士集》五十卷,公所亲定,故诸本相同,讹阙亦鲜。至《外集》,
则篇次谨略不同,讹阙尤甚,一篇之中,或少一二字,多至数十百字,读者病之。
旧本虽有刊误一编,遄遄患其疏略。
周丞相必大用诸本较定重刻,比他本为最胜。然于凡诸缪误脱漏不可读者,
亦莫从是正,仅疏注疑误其下而已。迨病亟,始得写本于李参政光家,周公子纶,
属旧客订定编入,今每卷所谓恕本是已。然亦徒摭其时有笔误处,指以为疵,不
复加意精较,甚可惜也。
写本后归军器监簿曾天麟家,纸墨精好,字画端楷,有唐人风致,皆识以公
印章,藏诸曾氏,且四世,兵后独存。曾氏孙鲁避乱新淦山中,始能取他本详加
较勘,而以写本为据,篇次卷第,则壹以吉本为定。其异同详略,颇仿朱氏《韩
文考异》义例。若吉本所阙,而见于他本者,别为《拾遗》一卷。
龙舒蔡玘,来知永丰县,以公乡邑,首出廪禄倡率好义者,取鲁氏所较,刻
诸学宫。邑士夏巽属素识其成。呜呼!公当国家全盛之时,世运昌明之际,虽然
为一代文宗,上配韩子,若丽天之星,光于下土,何其伟哉!学者不为文则已,
苟欲为之,要必取法于此,犹梓令规矩准绳也。蔡君之志,忧所之湮坠,补典策
之阙遗,而为此举。乃若纷纷焉,以□刻为以苟逭一时之责者,因不可同日而语。
永丰之士须能知尊崇其乡先达于数百年之上,此其好善懿德,何可以不书之焉。
末学非敢评公之文以犯僣逾之咎,姑记其后,使有考焉。后学临川危素书。〈明
正统间重刻永丰县学本曾鲁考异《欧阳文忠公集》〉
【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后序(明·彭勖)】
海虞程君由刑部员外郎擢知吉安府事八阅月,适丁仲秋上旬行祀典毕,乃以
俸市特牲分祀郡之诸贤,实肇举也。明旦,诸贤子孙咸诣谢,乃谂于众曰:“文
忠公之文章可见者,惟《六一居士集》板行四方,全集则未之见,若获一睹,诚
为至愿。”于是胡文穆公子永肃,持其家藏内阁明本以献。君既得睹之,喜甚,
遂捐堂食资购板募工刊置郡庠之藏书阁,期与四方共。且属教授郑钢正其字之讹,
请勖言序诸后。
夫文忠公之政事,与宋韩、范、富三公并称,文章则匹休于唐昌黎伯也,岂
末学之所敢评。盖昌黎伯之文起八代之衰,文忠公则变乎五季习也,故元揭文安
公谓其正天下之宗、明先王之道者,为得其要,勖岂容喙于其间哉。第全集之行
将,天下之君子有志于学古者,宁不欣然有感,习以公之文章政事自期待,岂非
程君之惠乎!予故不以衰薄辞,摭述其概如此。
君名宗,字源伊。尝以《诗经》中辛未拘潜榜进士云。天顺辛巳长至日,赐
同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山东按察副使致仕、郡后学彭勖谨序。〈明天顺六年程
宗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明·钱溥)】
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内府,而天下遂不复
得是全集久矣。海虞程君宗,自秋官知府事之明年,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
盖内出本也。亟命工翻刻于郡横。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
“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愿一言序其首。”予峻拒之
弗获,至舟不能行,乃抚然有间曰:“士非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商
楹既奠,齐辕不返,而荀、韩、黄老之术起,斯道遂亡于秦,凿于汉,而靡于隋、
唐矣。岂复知有七篇仁义之说哉?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
以革弊而拯弱,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后又变而
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一旦欧阳子出,
以文章道德为宗师。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
《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嘉佑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
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
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
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皇
甫湜、张籍之流,曾巩、尹洙、张文潜、秦少游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
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
呈露,盖自有不侔者。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
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盖唯有二公焉。
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
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
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天顺六年壬午五月二十四日,翰林侍读学士、奉直
大夫、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明天顺六年程宗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先生遗粹跋(明·郭云鹏)】
鹏计《欧阳文忠公集》总一百三十余卷,其文瀚漫,既不可以篇数。深味之,
尤见纯而正,典而雅,锋采隐伏不外,见有古人遗风,诚为学者宗匠。传之者宜
尽存而弗削也。龙川陈先生亮,伊何畴拔仅百三十篇,要之其殆有见云尔。若鹏
则弗忍舍置,于是会合诸英选既其子孙家藏全集,反复阅越岁。更取辞根义理事
切要务者八十三篇,别汇十卷,窃名“遗粹”附之。又不敢秘以自私,并录寿梓,
俾公文流播蕃衍,得与韩、柳、苏集齐驱,博雅君子咸得丕式,是亦庶乎其可矣。
然不自量,妄敢取去其文,使之不尽传于世,则鹏之负罪,岂不重欤!
时工告就,谨以愚志岁月志焉。嘉靖丁未中元日,东吴后学郭云鹏敬跋。〈
明嘉靖二十六年郭云鹏刻本《欧阳先生遗粹》〉
【欧阳先生遗粹题记(菘耕居士)】
郭氏刻本校雠很精,以宋刊本核之,绝无讹字。故明刊亦足珍也。〈明嘉靖
二十六年郭云鹏刻本《欧阳先生遗粹》〉
【重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清·吴鼒)】
今宁国太守庐陵欧阳梅龛以政事之暇,手校其二十七世祖宋文忠公全集一百
五十三卷、附录五卷。重刊既成,属友人吴鼒序之。鼒,固公后七百年治下产也,
不敢辞,序曰:宋初文章,承五季余习,一二有志于古之士思变其风而未能也。
公出,以文名天下,天下靡焉从之,于是极一代之盛,先后作者各用其所至成家。
综而论之,三百年中,文之善者,莫有过于公者也。盖公之为文,非仅求古于气
体词句间,观公之自言得力乎唐韩昌黎氏者,而知公于所谓“文以载道”者深矣。
说者徒以公与苏、王、曾并列宋大家之目,不知三家之文虽工,而苏不免驳,王
不免偏,曾不免狭,求若公之和平中正、昌明博大、可以垂诸数百千年为师为法
而无弊者以相较,不皆瞠乎后哉!前明归太仆有光,专奉公文为矩范,故能卓尔
嗣起,莫与埒者。
国朝右文,人材辈出,薄海内外,操翰濡墨,咸知望庐陵之门径而俎豆焉,
不独尧峰、望溪诸子心摹手追向往于公也。公集传世已久,且最盛,然或非精椠,
或初本美而传印模糊有不可辨者,学者病之。梅龛此举,庶几人获善本,家置一
编,自是公之文传于无穷,斯公之道传于无穷矣,远述祖德,上裨文治,厥功甚
伟,故斋而为之序。若夫自有公集以来,各本杂出,互为同异。斯刻据周益公定
本,校勘精详则具见梅龛之记略及凡例,兹不赘云。嘉庆岁阳三在巳月阳初在丁,
旧史氏,全椒吴鼒拜撰。〈欧阳衡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重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叙略(清·欧阳衡)】
先文忠公集自《居士集》五十卷自定外,其余集雕本四出,字句互异。汇为
全书,则自周益公始,总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历代摹刻,悉所依据。我朝
《四库全书》,即以是书着录。盖益公同里后进,考核之精,远有端绪,与随手
掇拾者迥殊。故自周本出,而当时绵、韶、衢、吉诸刻俱废,藏书家莫不珍而护
之。顾相沿浸久,简叶讹脱,点画差谬,往往而有。自乾隆丙寅岁,族叔祖教谕
公讳安世雕板宗祠,阅今又七十年,漫漶黑乚昧,亦所不免。郡斋稍暇,偕从父
叔平先生互相雠勘,讹脱差谬一一厘正。岁序再更,遂草创凡列,重付诸梓。而
于原集次第,罔敢窜乱,冀存其真。并恭录圣祖仁皇帝御批八条,高宗纯皇帝御
批五十条暨题像诗一章,又钦定《四库全书》目录及提要各二条,刊列卷首,以
彰先臣异代知遇之盛。衡才识梼昧,诵述前芬,无能发明万一。区区铅椠之役,
盖比于箕裘之末而已。抑《传》曰:“九变复贯,知言之选。”当宋天圣、景佑
间,文治翕而未张,乃挺生先公,以古文倡导一代,前拓柳、穆,后启苏、曾,
其盛也如此。今海内人士涵濡教泽垂二百年矣,文愈盛则治愈昌,读是集者,其
能无慨然而兴起也乎!嘉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仲春月,二十七世孙衡谨叙。〈欧
阳衡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重刊欧阳文忠公全集跋(清·欧阳棨)】
《文忠公集》家刻已历七十余年,字多漫漶,且自明迄今,相沿锓本,脱讹
尤甚。家君思得善本手自校雠,人事牵率,弗克如愿。从弟衡守宁国,从政之暇,
于是书时致意焉,有原刻未载而从别本增入者,有别本较优而于原刻厘正者,有
准朱子《韩文考异》之例而注其字句之异同者,有仿《归震川集》中《周宪副行
状》之例而以小字附录别本于后者。校刊事竣,邮函至都,适棨与仲兄杰礼闱报
罢,复得少加参订。再四展读,喜予弟之克诵先芬,而又窃幸家君数十年未竟之
志卒赖以有成也。时嘉庆庚辰四月既望,内阁中书舍人二十七世孙棨谨识于京邸。
〈欧阳衡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文忠公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
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着录。按《宋史·艺文志》载修所着文集
五十卷,别集二十卷,六一集七卷,奏议十八卷,内、外制集十一卷,从谏集八
卷。诸集之中,惟《居士集》为修晚年所自编,其余皆出后人裒辑,各自流传。
如衢州刻奏议,韶州刻从谏集,浙西刻四六集之类,又有庐陵本、京师旧本、绵
州本、宣和吉本、苏州本、闽本,诸名分合不一。陈振孙《书录解题》谓修集
“遍行海内,而无善本”,盖以是也。此本为周必大所编定,自《居士集》至
《书简集》,凡分十种,前有必大所作序。陈振孙以为益公解相印归,用诸本编
校刊之家塾,其子纶又以所得欧阳氏传家本欧阳棐所编次者,属益公旧客曾三异
校正,益完善无遗恨。然必大原序又称“郡人孙谦益、承直郎丁朝佐,遍搜旧本,
与乡贡进士曾三异等互相编校,起绍熙辛亥,迄庆元庚辰”,据此,则是书非三
异独校,亦非必大自辑,与振孙所言俱不合。检书中旧存编校人姓名,有题绍熙
三年十月丁朝佐编次、孙谦益校正者,有题绍熙五年十月孙谦益、王伯刍校正者,
又有题郡人罗泌校正者,亦无曾三异之名,惟卷末考异中多有云公家定本作某者,
似即周纶所得之欧阳氏本。疑此书编次义例本出必大,特意存让善,故序中不自
居其名。而振孙所云纶得欧阳氏本付三异校正者,乃在朝佐等校定之后添入刊行,
故序亦未之及欤?其书以诸本参校同异,见于所纪者,曰《文纂》、曰《薛齐谊
编年庆历文粹》、曰《熙宁时文》、曰《文海》、曰《文薮》、曰《京本英辞类
稿》、曰《缄启新范》、曰《仕途必用》、曰《京师名贤简启》,皆广为搜讨,
一字一句必加考核。又有两本重见而删其复出者,如《濮王典礼奏》之类;有他
本所无而旁采附入者,如《诗解统序》之类;有别本所载而据理不取者,如钱镠
等传之类,其鉴别亦最为详允。观楼钥《攻媿集》有《濮议跋》,称庐陵所刊
《文忠集》列于一百二十卷,以后首尾俱同。又第四卷《札子》注云:“是岁十
月撰,不曾进呈检勘。”所云即指此本。以钥之博洽,而必引以为据,则其编订
精密,亦概可见矣。〈欧阳衡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先生文粹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
宋陈亮编。亮有《三国纪年》,已着录。是编有亮乾道癸巳后叙,谓录公文
凡一百三十篇。案:修着作浩繁,亮所选不及十之一二,似不足尽其所长。然考
周必大序,谓《居士集》经公决择,篇目素定,而参校众本迥然不同,如《正统
论》、《吉州学记》、《泷冈阡表》皆是也。今以此本校之,与必大之言正合。
是书卷首有《原正统论》、《明正统论》、《正统论上》、《正统论下》四篇。
《居士集》则但存《正统论》上下二篇,其《正统论上》乃以《原正统论》“学
者疑焉”以上十余行窜入,而论内其可疑之际有四,其不同之说有三,以下半篇
多删易之。其《正统论下》复取《明正统论》“斯立正统矣”以上数行窜入,而
论内“昔周厉王之乱”以下亦大半删易之。其他字句异同,不可枚举,皆可以资
参考,固不妨与原集并存也。〈欧阳衡刻本《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文忠公集提要补正(胡玉缙)】
检书中旧存编校人姓名,有题“绍熙三年十月丁朝佐编次、孙谦益校正”者,
有题“绍熙五年十月孙谦益、王伯刍校正”者,又有题“郡人罗泌校正”者,亦
无曾三异之名。惟卷末考异中多有云“公家定本作某”者,似即周纶所得之欧阳
氏本。
陆氏《仪顾堂集》有跋云:“《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明正德壬申刘乔刊
本,前列孙谦益、丁朝佐、曾三异、胡柯校正衔名,及葛澴等复校衔名,每卷
后有‘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及‘绍熙二年郡人孙谦益等校正’二行,
犹仍宋绍熙本旧式。其书以吉、建、衢、蜀各本异同,附注本文之下,复以未尽
者列于每卷之末,间附丁朝佐案语,考证字义,颇为精核。周益公序称朝佐‘博
览群书,尤长考证’,良不虚也。今祠堂刊本于卷末所列一概削去,亦是书之一
厄也。”玉缙案:张氏《藏书志》有明天顺刊本,每卷末俱有“熙宁五年男发等
编定”二行。案:丁氏《藏书志》有正德庚午刘乔本、嘉靖庚申何迁本,每卷末
各附考异,卷尾有编定、校正、复校十二人衔名,有三异名,岂《提要》本佚之
耶?三异字无疑,谦益字彦捴,朝佐字怀忠,伯刍字驹甫,罗泌字长源。陆氏
《藏书志》有明天顺刊本,每卷末俱有“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绍熙二年
三月郡人孙谦益校正”两条,又有周必大后序,未知于庐陵诸本中为何本?瞿氏
《目录》有宋刊本《居士集》五十卷,云“每卷末有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
绍熙二年三月郡人孙谦校正”二行,卷一后有白文二行云“李文敏公家藏公之孙
恕宣和癸卯写本,今以考证异同于后”,其各卷后或有朝佐考正语者,丁朝佐也。
据此,则一百五十三卷本,不得每卷有子发字,疑《陆志》误也。
杨氏《楹书隅录》有宋本五十卷,引邹氏《午风堂丛谈》云:“《欧阳文忠
集考异》五十卷,临江曾鲁撰。鲁字得之,至元十六年举于乡。洪武初,召修
《元史》,历官礼部侍郎。此本尚是元刻,藏书家不多见也。”“案卷末有‘时
柔兆摄提格,县人陈斐允文重校伪谬’一行。以得之之时考之,当是洪武十九年
丙寅,《丛谈》云‘元刻’,偶未审耳。”据此,则《考异》为元末明初人曾鲁
作,今《提要》卷末考异云云,为曾作抑非曾作,亦殊含混。据五十卷宋刊本,
又似已有“考异”,殆曾鲁因而广之欤?
苏籀《栾城遗言》云:“欧公碑版,今世第一,集中《怪竹辩》乃甚无谓,
非所以示后世。”案:曾三异字无疑,从朱子学,改订纂修,皆以属之。匾其读
书堂曰“仰高”,魏了翁为记。庆元五年《五代史记》刊本,即其校本。
陈澧《东塾集》跋是集云:“欧阳子掊击经传何其勇也。其于《易》,则以
为《系辞》非圣人之作,又以为‘十翼’之说不知起于何人?自秦、汉以来大儒
君子不论。其于《中庸》,则以为其说有异于圣人,怠人而中止无用之空言。其
于《春秋》三《传》,则以为妄意圣人而惑学者,三子之过。至其通论诸经,则
以为自秦之焚书,六经尽矣。至汉而出者,皆其残脱颠倒,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说。
又以诸经所载凤凰、玄鸟、河图、洛书、龟龙、六鹢、鸲鹆、麟暨驺虞,皆为
语怪,启秦、汉以来诸儒所述之荒虚怪诞。然则如欧阳子之说,六经真可焚矣。
〈《四库总目提要补正》卷四十五〉
【欧阳先生文粹提要补正(胡玉缙)】
宋陈亮编。丁氏《藏书志》有明郭云鹏校刊本二十卷,云:“卷数疑云鹏分
编。”又有宋刊巾箱本五卷,云:“龙川《六一文粹》,《宋史》不着录。至明
时,始见诸家藏目,皆二十卷,似四库馆或仅据郭云鹏所梓文、遗两《粹》析而
着录欤?”玉缙案:郭编《遗粹》十卷,《四库》入存目。〈〔《四库总目提要
补正》卷四十五〉
【欧阳文忠公集五十卷提要〔节录〕】
王重民
宋欧阳修撰。卷内题:“临江后学曾鲁得之考异。”考《永丰县志·名宦传》
云:“蔡玘,安庆人,吴二年乙巳知永丰。”乙巳为元至正二十五年,是初刻犹
在元季。此本危〔素〕记后及他卷末题“时柔兆摄提格,县人陈斐允章校勘刊谬”。
又考《县志·选举志》,永乐间诸贡有陈斐,北坊人。则其刻书之丙寅,似为正
统十一年,非洪武十九年也。何也?《县志》列陈斐于周宁后,宁永乐二十一年
举人;设斐贡于永乐十五年,上距洪武丙寅为三十一年,下距正统丙寅为二十九
年,则洪武丙寅,斐年尚幼,或竟未降生,恐不能刻书也。《北京图书馆善本书
目》题“明洪武刻本”,当以丙寅属诸洪武矣。然则得之《考异》,撰成于元季,
刻于吴年,再刻于正统,此即正统间刻本也。〈《中国善本书提要》集部·别集
类〉
【宋衢州刻本居士集跋(曾寿)】
庚午冬十月十四夜,同子安适厂过藏园,主人以宋本《六一居士集》示观。
惊为希世之宝,因作此幅,以志胜缘。〈〔原傅增湘藏衢州本《居士集》〉
【宋衢州刻本居士集跋(朱益藩)】
庚午暮春,藏园燕集。获观主人新得宋衢州本《居士集》,楮墨精美,字得
北宋欧体,洵人间之瑰宝。同观者恩施樊增祥、泸州高树、胶西柯劭忞、昭文孙
雄、杭邵章、如皋冒广生、云阳涂凤书,嘱莲花朱益藩记之。〈原傅增湘藏衢州
本《居士集》〉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