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皈依并不是皈依哪一个人 而是皈依三宝

[禅宗文化] 发表时间:2023-09-20 04:08:30 作者: 阅读次数:
皈依并不是皈依哪一个人 而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发菩提

皈依分仪式的皈依和修法的皈依。出家师父给你受皈依,这是仪式的皈依;皈依之后每天都要修皈依,比如寺院每天都要念皈依,这是修法的皈依。修法的皈依是尽形寿的,这一辈子每天都不能断。仪式的皈依只是一个开启和确认,一般来说受过之后,除非你忘失或者断了,才需要重新再受。

依止也有很多层面。一般来说,共同的法我们叫做依止于法,而非依止于人。比如三皈五戒、早晚功课,我们叫依止于法。如果希望在思想上有所精进,在修行上有所相应,真正地依止一个人的话,一般来说这是出家人的事情,在家人很少达到这个境界。当然,如果达到这个境界,既要身依止还要心依止。心依止是精神上的,也就是见地,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所谓的依止即依靠而止于此,如果想要依止,首先你需要成为专业的修行人。一般居士的定位是护法,以法为依止,以求福求慧为主,并不住持圣教;出家人住持圣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佛教的传承。

总之,我们现在依止的话都是正见的依止,还涉及不到其他更深的依止。

皈依,并不是皈依哪一个人,而是皈依三宝。师父只是证明人,是十方僧团派来接洽你的人,证明你皈依三宝,所以不存在皈依某个人的问题。

以前的功课,并不是哪一位法师布置给你,你就没有话语权和自由了。作为师父们来说一定是这样的,“我给你布置的功课,你一定要完成!”他不是针对你一个人讲的,而是一种共同的规矩。

在佛法当中,不仅在家的居士,出家人也会有这个问题:结缘的善知识多了,每个善知识都会有他的见地,也有他的功课,是不是都要照搬?倒也不见得。我们可以做一个统筹,找到适合自己的功课安排。这并不是违背哪位师父,要把握好分寸。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