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之人,应常生知足之心

[布衣百姓] 发表时间:2025-01-11 04:06:41 作者: 阅读次数: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之人,应常生知足之心

日常生活什么样态度?常生知足之心。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叫做知足。儒家也说,你命里头是富贵人,安于富贵,是贫贱人,安于贫贱,他都知足,社会安定,没有人争论。那是什么?圣贤教育成功了。那人为什么富贵,我为什么贫贱?你要跟人家求平等,这个于理上讲不通。

五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我要平等,把长的全部砍掉,短的再给它接上去,这行吗?这能解决问题吗?这不懂因果!富贵是前世修的福,贫贱是过去生中没修,这个道理只有佛能说得清楚。但是从前人听,现在人不听,现在人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他富贵?我要分他的财产,我要夺他的。

现在人不相信因果,他的财产你能夺得到吗?夺不到。你把他杀了,他命里有的还是有,他命里的财富没有享完被你夺去了,他到来生还做富贵人。命里那个富没有消完,他还有,还有余福;你没有福,现在在造罪业。理上讲不通。这个道理儒释道都讲。

中国讲君子、圣贤,为什么?他们是明白道理的人,对一些事实真相了解得很清楚,所以他能够安贫乐道,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君子无所争,不会跟人竞争,心是平静的,平静的心生智慧,智慧里头有乐趣。孔子当年在世,没有做过大官,家庭也不富裕,勉强可以度日。弟子颜回是学生当中最优秀的学生,但是他命很薄,你看不但是短命,他物质生活非常缺乏,居陋巷,箪食瓢饮。

这是说他生活状况,吃饭连饭碗都没有,喝水一个水杯子都没有,喝水用葫芦瓢,吃饭,竹子编一个竹篓盛饭。这样的生活环境,一般人受不了,可是颜回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把这些事情看作是忧心的,他真正代表了常生知足之心。颜回的智慧不是天生的,从哪来的?知足而来的。

他对物质生活没放在心上,那样清寒贫苦的生活他过得很快乐,每天能吃得饱,足了。享受的是道,跟夫子所学的,他全学会了,全听懂了,而且应用在生活上,现在叫活学活用,他快乐。夫子心里有数,他那些东西他是全部得到了,别的学生得到一部分,他是全部得到。所以学东西要会用心,用心去学,用清净平等觉去学佛,你就真能学到。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一集)2011/11/25 檔名:02-037-0061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