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净土法门法师:天天要发现自己的过失,这个很重要

[佛本生故事] 发表时间:2025-01-12 04:03:02 作者: 阅读次数:
净土法门法师:天天要发现自己的过失,这个很重要

菩提心是什么?我们在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前提出来,为了大家容易明了,不至于疑惑,我们用本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真诚,我们一定要学习用真诚心生活。真诚的反面是虚妄,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再用虚情假意,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真能不用吗?很难。为什么?妄心就是虚情假意。什么叫妄心?分别心是妄心,执着心是妄心,它不是真心,自己对自己都控制不了。所以一定要学真诚,就是老实,从哪里开始?从对自己开始。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一定先这样对别人,从这里下手;我不喜欢的,我相信别人也不愿意。古人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天天要反省,天天要发现自己的过失,这个很重要。别人对我们赞叹、恭维未必是真的,别人对我们的指责、批评那不是假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反省。恭敬、赞叹,很可能是一种虚假的、不实在的,客套;指责是他对我们一定有所不满,我们要认真反省,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什么地方做错了。要学会改过,要学会反省、自新,那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感恩,特别是对指责我的人,无论是有意、无意,是善意、恶意的,统统要感恩,这些人对我们的修学会大有帮助。诸佛菩萨之所以能成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别的,他就是懂得一个事实真相,《还源观》上三种周遍的第三种,「含容空有」,知道这个事实。这句话说什么?这句话说我们本来的心量,心量多大!含是包含,包含宇宙、包含太空;容是空纳,容纳万有。佛家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我们本来的心量。为什么现在一点点都不能够包容?

我们的苦就吃在这个地方,迷就迷在这个地方,造业也就在此地,受果报还是它。为什么不把心量拓开?像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的心量,都是包虚空容纳法界的,容法界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学,工作里面去学,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去学,这叫真修行,这叫真学佛,这样的人当然是住正定聚。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二集) 2011/4/22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382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