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这些经典佛句,你能悟透多少?

[佛教寓言故事] 发表时间:2023-02-01 09:24:23 作者: 阅读次数:
这些经典佛句,你能悟透多少?

佛教经过几千年的积存,留下了很多的经典佛语。有些佛语,能够让人瞬间开悟。而有的人,甚至看了很多的佛经,都无法真正开悟。可见一个人的悟性,有着多么大的区别。今天,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经典佛句,看看这些经典佛句,你能悟透多少?

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玄奘法师所翻译。因为这句尽得空之精髓,所以历来被喜欢参禅的人们所喜欢。

这里的色,指的是万物的模样,空,指的是我们心里对色的描绘。佛家的意思是说,我们所有看到的东西,其实是心里所幻化的。反过来说,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事物就会幻化成我们看到的样子。

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这句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中描述了无数的世界,翔实的记载了各个世界的方位以及大小。并且说这些世界,都处在风轮之上的华严世界海里。

这里的花、世界、叶、如来,指的其实是大小。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的世界很大,其实在不同的境界看来,也只不过就如同一朵花那么大。虽然如来的身躯也很庞大,但是在不同的境界看来,也就像一片叶子大小而已。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固定我们看到的东西。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以缘起性空为主旨,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空”的本意。并且告诉人们,只要领悟到诸法空相,就能找到自己的自性。

这里的相,其实也是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见解。当我们觉得什么是相的时候,其实那只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具体描述。因为我们有无数的妄念,人在妄念的带动下,就会被妄念牵引着觉得事物就是这样的,或者觉得事物就是那样的。其实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我们认识事物,往往就觉得事物固定的。

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句出自《增一阿含经》,意思是奉劝人们要多做好事,不要去做坏事。因为做好事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做坏事会有一个坏的结果。佛教中讲有因必有果,只有有了一个好的起因,最后出才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这里的恶、善,其实也是来自于我们的心。一般人对事物,有他的衡量方式。作为修行的人,就不能依照那种方式来衡量。只有让心处于如如不动的地步,做的事才是善的。一旦动念,事物就会变幻成我们想象中的那个结果。那么,就会造成这个人无法摆脱五蕴的控制。

五、我观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这句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意思是说我们这个阎浮提里的人,不管动任何念头、起任何心,都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众生对事物有错误的看法,才导致了自身的各种烦恼,所以他的念头也是趋向于烦恼的境地。

这里的罪,其实指的对事物错误的知见。因为众生们都迷在这里,不管动任何念头,都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利益,很少有人会为永久的利益打算。而佛陀就是要让人为自己生命的永远去着想。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短暂利益都会失去。最麻烦的是,人智慧在这些短暂的利益当中不断地去纠缠,造成自己无法领悟的自己的佛性。

佛教中讲,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不断地被各种烦恼所侵袭。只有时刻用佛法来清洗自己,才能远离烦恼。所以,我们要多读佛经,多领会佛经的意思,才能让自己的心,达到清净,没有烦恼。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