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怎样才能生起菩提心
第一,依靠上师、善知识。
首先要观察,然后要依止,最后修习他的意行。
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有上师、善知识的标准,就以这些标准来衡量上师善知识,这就是“观察”。观察好了以后再依止,最后修习他的意行,即想他所想,行他所行。
应该先观察,后依止,不能先依止,后观察。磕几个头,做一下供养,转身而走,这不叫依止;若半信半疑,即使是在座下听法,这也不叫依止。
身口意三门完全要交给上师善知识,然后修习他的意行。这样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就可以产生菩提心,这是第一种因缘。
第二,善根成熟。
若是善根成熟了,一瞬间相续中就有出离心、菩提心了。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六祖慧能等。这是为什么?他前世修行已经到了一定的层次了,今生就要成佛了。有些人也整天念《金刚经》,想跟六祖慧能学,想顿悟。难啊!你是这个根基吗?如果能,那你就是这种善根成熟者。
有些人认为:“某某人也没有修出离心和发菩提心,只念一句佛号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些人都是利根者,他通过念一句佛号能往生。他不是没有修出离心和菩提心,而是修的差不多了,可能只是一丁点儿因缘没到而已。因缘一到,瓜熟蒂落。
可见,前世修的那些善根一旦成熟,相续当中顿时就能产生菩提心。在修行的道路上,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内心,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你连解脱的机会都会错过。
第三,悲心。
通过慈、悲、舍、喜四无量心来发菩提心,最主要的是慈心和悲心,尤其是悲心。若是有悲无量心,也就有慈无量心了;若是有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也就有舍无量心和喜无量心了。
第四,听闻甚深法义。
“甚深法义”在此处指的是大乘佛法的教义。听闻甚深法义,应该反复谛听,认真思维。若认为听一遍、思维一下就OK了,这是不如法的。
闻思不能有知足的时候。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闻思的差不多了。其实你觉得都会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会;你觉得都懂了的时候,根本就没懂。大家要好好观察内心,时刻调整心态。这样长时间认真听闻思维甚深法义,就能产生菩提心。
第五、积累善根福德。
若能不断地、无有穷尽地积累善根福德,有善根、有福德的时候就能产生菩提心。为了积累善根福德,哪怕再微小的善根也要做,再微小的福德也要积累。虽然一滴水不算什么,但若是累积起来,再大的容器也会盛满。
我们很多时候是大的善根不能做,小的善根不愿意做,结果最终什么善根也没有。到临终的时候,装善根的“白袋子”空空的,装恶业的“黑袋子”满满的,看你怎么面对阎罗王,怎么面对这些狱卒们?如果你的“黑袋子”装得多,就说明你恶业造得多,他们就会惩罚你;如果你的“白袋子”装得的多,说明你好事做得多,阎罗狱卒们会热情地招待你,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同样,如果“白袋子”装得多,善根、福德积累得多,菩提心就能在你的相续中产生。
弥勒菩萨共讲了这五种发菩提心的因缘,大家看看自己具备哪些?通过这些标准去衡量,有没有希望产生菩提心?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非常重要!如果还不具备这些因缘,就可以采取方法令自己具备。
通过这些方法,在有些众生的相续当中只能产生世俗谛的菩提心,在有些众生的相续当中不仅能产生世俗谛的菩提心,还能产生胜义谛的菩提心。若产生了世俗谛的菩提心,这个心不是很稳定,还要继续保护;若是产生了胜义谛的菩提心,这个心绝对是稳定的,不退转的。
- 上一篇:这个世界,爱谁都值得
- 下一篇:这个做不到,就永远入不了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佛经静心咒全文念诵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茗山长老:抗日战火中听灵
- 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图)
-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
- 茶人之修练 首在“格物”
- 茶叶与农禅
- 茶品伴终老
- 茶室四宝,你知道吗?
- 茶席意境:情接万古
- 茶的性能与妙用
- 茶禅相融 一物一心不相离
- 茶艺美的欣赏——仪表美|
- 茶道与佛教的共同之处:其
- 茶香有九种,懂香才懂茶
- 茶马古道
- 茶马古道——普洱茶的制作
- 茶马古道的起源及发展
- 草原明珠——“南木特”藏
-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荒诞皇帝系列之梁武帝萧衍
- 荔枝说:同样是祭祀节日,
- 荣圆:戒律的开遮持犯
- 荣晗:可怕!发生在我身边
- 荣耀手环5健康功能全面升级
- 药师佛与药王菩萨是同一个
- 药师佛牌有啥功效?龙婆坤
- 药师咒不可思议
-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对
-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怨
-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慈悲
-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
-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
-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
-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
- 药师法门不可思议
- 药师经浅论09:除病安乐的
- 药师经的秘密(二)
- 药王孙思邈是如何通过佛教
- 药王菩萨圣诞将至,一起来
- 莫为小情绪,放弃大追求
- 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
- 西域高僧鸠摩罗什
- 莫向外求一切都在于内修
- 英国哲学家罗素:所有宗教
- 关于放生的五个“为什么
- 艾雅·凯玛:皈依
- 舍弃自我,这是修行的第一
- 观心的窍诀
- 智渡法师:可以躺在床上看
- 解密:身体气场与能量的秘
- 苦不一定苦,乐不一定乐
- 蒙山大佛究竟有什么神圣的
- 多吃蔬菜,减少肾病
- 药师山·紫虚居士:不要理
-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讲义
- 戒除邪淫,身体快速恢复方
- 聚焦“生命教育之终极关怀
- 莫向外求,一切都在于你的
- 关于放生的一些心得经验
- 西天佛祖法号为何叫如来而
- 藏传佛教中特色的天葬
- 舍生弘法的妙花月菩萨
-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 苟无至德,至道不凝
- 观心自在将禅文化跨界时尚
-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佛
- 戒除邪淫:成功脱离怪圈27
- 蒙山大佛:风雨中飘摇的历
- 智渡法师:吃素时,做菜放
- 解构与建构:魏晋南北朝佛
- 多吃西兰花抗乳腺癌
- 观音圣诞日:为什么祈祷观
- 西天取经十三年,唐僧为何
- 聚焦两会-学诚法师谈新形势
- 著名物理学家黄念祖老居士
- 莫将时光遮面目
-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讲义
- 关于放生的“五个为什么”
- 范仲淹家族风水千年兴盛不
- 藏传佛教中的五方佛之中央
- 节欲延寿增福,夫妻房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