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多识活佛: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主子”和“奴仆”

[金玉良言] 发表时间:2024-09-06 04:06:21 作者: 阅读次数:
多识活佛: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主子”和“奴仆”

“佛教”是佛陀的圣教。

佛教是由施教的佛、所教之法、受教的众生三个因素组成的。

佛是受此教、依此法得道的先知先觉,众生是未开悟或半开悟的施教对象,法是施教的内容,包括佛陀的思想学说和觉智、善行、品德。

佛和众生是相对的存在。

佛从众生中生,未成佛之前也是众生,成佛要靠众生,因为佛体和佛的功德都是利众行善的结果。

众生是行善的对象,如果没有众生,利众的善行就无法实施,利众行善功德就无法圆满。

因此佛离不开众生,众生的聪明才智和善德良心的开发、生存条件和幸福美好生活的创造中有佛的爱心和智慧的参与。

佛在世的利众形式,是以众生自觉为基础的正义良心的存在和幸福

快乐向上事业的不断创造、完善及得以维护。

从这个意义上讲,众生的幸福来源于佛——觉者的爱心和智慧。

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主子”和“奴仆”的关系,而是“已觉”和“未觉”的关系。

佛存在的前提是众生,当一切众生脱苦得乐、大彻大悟之时,既无众生,佛与众生的对立也就消失,因此佛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法是道,是事物的本质规律及正确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智慧。众生行此道成佛,佛以此道教育众生,化度众生。

僧是进入解脱圣道的道人或圣者,是证得“见道”以上的修行众。

佛和僧伽的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师徒关系。

如释迦牟尼和众菩萨、声闻弟子之间的关系。

(二)众生与佛的关系。

如一个人在未成道之前在学道是僧,成佛进入无学道便是佛。在未成道之前,圣人和凡人一律属于“众生”范畴。无论声闻、缘觉、菩萨,凡开悟,生出超世智慧者都是圣人。开悟是“见道”的境界,未证见道者一律称凡人、迷众。

(三)同一关系。

佛陀既是僧,也是佛,从“破”和“悟”的境界而言是“佛”;从佛的有生命、有意识的佛体而言是“僧”。

如释迦牟尼的破悟境界是“佛”,释迦牟尼的五蕴之体和意识是“僧”。因此,释迦牟尼既是“佛”,也是“僧”。

“僧伽”一词的含义是“向善众”或“向善团体”,是个集体名称。沙弥、比丘四人以上,方称“僧众”。但这不是绝对的,如前所述,佛既是“佛”,又是“僧”,佛的破悟境界和慈悲智慧功德也是“法”,因此说佛是“三宝”集于一身的觉者。

众生暂时性的和永久性的幸福快乐的获得要依靠“三宝”。一个人开始入道和中间道行的增长、最终道行的圆满都有赖于“三宝”之力。同时,众生入佛门,皈依佛法的最高目标是自己为了成就“三宝”,即自己成圣僧、成佛,获得法身无上功德。因此,“三宝”是因缘,“三宝”也是结果。概括起来说,佛教由佛、法、僧三要素组成,佛、法、僧“三宝”是佛教三位一体的具体表现。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