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达摩祖师开示:禅定要修持两点,否则就成“狂禅”和“口头禅”

[为人处世] 发表时间:2023-03-18 09:26:07 作者: 阅读次数:
达摩祖师开示:禅定要修持两点,否则就成“狂禅”和“口头禅”

达摩祖师开示:禅定要修持两点,否则就成“狂禅”和“口头禅” | 文 青衫文斋

神光断臂求法,拜达摩为师,达摩祖师感知神光是难得的法器,有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的精神,便收在门下。神光向达摩请教诸佛法印,达摩祖师回答说:“诸佛法印,匪从人得。”神光又表达了得不到法印,内心的不安宁。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神光疑惑地说:“觅心了不可得。”意思是此心无迹象,无定位,求不得,找不出,念念不可得。

后世认为二祖神光在乞求“安心”法门的公案中,得到了大彻大悟,但实际上神光只是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否则,就不会有达摩祖师最后对神光继续开示“我与你安心竟”。达摩认为此心本来安宁,你有一个“求安”的念头,你的心早就不安了。人心为什么不安?有求是其一,识心不停是其二。如果能任运随缘,没有任何善恶是非要求,那么此心何必再去求安?它本来就自安了。

达摩告诉神光:“诸佛法印,匪从人得。”佛法并不是向别人那里求得的东西,既然觅心不可得,你还觅“安”作什么!神光因此而反躬自省。此心无迹象不可得,觅之不安,不觅本安。达摩祖师禅居少林寺时,曾对神光说:禅定修持关键在“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神光依照进行修持,经过多年磨炼,才达到已息诸缘,内心无喘的境界。

禅定修持是不能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语言文字只是揣测,不能究其真意。达摩祖师说:这便是一切诸佛所传心地的体性之法,是禅宗“可以入道”的方法,是“安心”法门的必经之路。为什么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包括身心内外,内是身体内的气脉、呼吸;外是眼、耳、鼻、舌所触的物理世界。其实这些境界都是我们心有所缘,心有所缘才发生这些境界。而“有所缘”就是心在思量,心在分别。其实所有境界都是意识的作用,境界不离心。

《维摩诘经》弟子品中说:“诸法皆从妄想而有”。心有喘,有测度,妄想便生。妄想生,境界便成。“万事万形,皆由心成”。

心无所缘道则真,心无所缘道则活。反之心有所缘,惑相即生。由于我们的心都是攀缘心,忙完这件事,又去忙那件事,外缘永无停息,所以我们不能见“道”。“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就是说要想证得大道,必须放下万缘,内外完全隔绝,走修正的路子,从禅定入手。

达摩祖师到中国传授禅宗心法时,着手就是“安心”法门,就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的教法,从“安心”入手直达证悟境界,不堕“狂禅”和“口头禅”,这样参禅就需要一大段切实的工夫。达摩认为,如果只注重禅定的工夫以求自了,这就偏向于小乘的极果,所谓“修行”的“行”字,包括了“心行”和“行为”两方面;如果只在一机一境、一言一语上悟了些道理,便以为这就是禅,因此而逍遥任运,放旷自在,满以为达到了禅的悟境,那就变为“狂禅”和“口头禅”了。所以,禅定证悟是离不开佛学经论教义中所有的教理的。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