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悟后起修

[达观法师] 发表时间:2019-06-11 14:50:15 作者: 阅读次数:

  悟后起修

  明白生命,即是悟道;展现生命,即是修道;圆满生命,即是证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但鲜少有人认识其真相。身体是我的生命吗?心理是我的生命吗?家人是我的生命吗?人类是我的生命吗?世界是我的生命吗?您是否思惟过,还是思惟不出所以然,或是忙到没有时间思惟呢?

  没有生命,就不会有心;没有心,就不会有身体;没有身体,就不会有家人;没有家人,就不会有人类;没有人类,就不会创造这个世界。因此,这世界的一切悉是您生命的全部!

  若您认为,生命只属于自己的,那么人类的自私就永远无法摒除;假若您认为,生命只属于个人的,那么人类的分别对立就永远会存在。虽然,无法于短时间让人了解这个道理,但有觉性的您,当先明白此真相,让您的生命重新获得自由,使心灵从桎梏中解脱。

  生命中的觉性(佛性),虽然还未苏醒,但他始终感觉到束缚、疑惑、痛苦…这些不好的感受,不对的感觉,一直触动自己去寻找生命的出口。因此,任何人有一天迟早会找到,不知您是否已开始寻觅,还是越陷越深,越绑越紧,始终绕不出来呢?

  我们知道,有许多人已经在找,而且迟迟未遇到。假若,那个人就是您,是否应当静下心来思惟,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该上的「课」也上了,该信的「教」也信了,该修的「法」也修了,该问的「人」也问了,该反省的「事」也做了,但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自古以来,也有不少悟道者,甚至成道者。何不向这些过来人请益呢?像经典、论述、公案等,这些尽是引导您的善知识!相信从中一定可以找到答案。举个公案来说明,依《传灯录》记载:「开元中有沙门道一(马祖),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师(怀让)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像饮醍醐。

  当用心研读这则公案,或许便可看到自己的盲点,或是有新的体悟。我们分四部

  来探讨:

  1、马祖道一禅师,想要以坐禅的方式,来参透生命的实相,以致悟道而解脱自在。但事实上,他已落入一个陷阱,把生命僵化了;因为,生命不是一点、不是片面,是不可分割而是全面的。坐禅时是生命,不坐时是什么?难道吃饭、睡觉不是生命吗?

\

  诸位,您有执相修行吗?将念佛、读经、持咒、拜佛、坐禅等,当成是生命的全部,您可以二十四小时都这样修?可以每天吗?当不做这些修行的形式时,您在做什么?纵使可以,这样的修法对人类有何贡献?这样的生命状态,不就像一滩死水吗?请君三思!

  并非不可念佛、读经、持咒、拜佛、坐禅等,而是他们只是您生命的一部分,其他的时间、事情、人物尽是您整个生命呀!

  2、怀让禅师的智慧,让马祖道一明了,正因方能正果。磨砖岂能成镜,砖是因,镜是果,二者是不成立的;好比煮沙成粥一样,是不可能的。故开示他,要使牛车动,应打牛而非打车;我们想悟道也样,六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耶?」由此可知,修行应片刻不可离开自心,自心即是生命的整体。

  3、整日用功坐禅为什么不对?因为禅是心,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不论何时何地,从未失去过;且说是心在作佛,佛是觉的意思,心已觉悟的人岂会被定型,生命的状态也非固定,因法无定法。

  4、那该怎样修行呢?应于日常生活,随缘面对一切境界,心都不执着,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经怀让禅师的点化,马祖道一犹似醍醐灌顶,而彻底醒悟。

  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懂了!但实际的生活上,遇境仍然被转,心中还是分别执着;甚至误以为,从今以后不用修这些法门。公案是要让人悟,愚人不懂反成迷,本来甘露是良药,用错则成毒药,这就是不明白修行真正的内涵,而贻误了自己。

  修行是指:对生命的认知,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真了解,即是真修行,故应于每个当下,做每件事,都要用心认真的生活;并恭敬于人、关怀于人,将自己的生命彻底的展现,以圆满人生的一切。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