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仰山慧寂生平考略主

[经典讲解] 发表时间:2019-06-13 18:17:39 作者: 阅读次数:

  仰山慧寂与其师沩山灵佑共同创立的沩仰宗,是禅门五家中最早形成的派别。在唐朝后期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广泛传播于相当于现在的江西、湖南和广东等地区。同时,沩仰宗也是禅门五宗中最早衰微的,因此,有关此宗人物的生平活动及所传禅法资料留存很少,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也造成许多争论和异说。本文将根据有关资料对慧寂的生平事迹作一简略的考证。

  在记载慧寂生平及禅法的资料中,《宋高僧传》卷十二、《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联灯会要》卷八、《五灯会元》卷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祖堂集》卷十八等书载有意寂的传记,其中,《祖堂集》在中国失传已久,由日本学者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朝鲜发现,编撰者是泉州招庆寺静、筠二位禅僧,成书时间是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禅宗史书。另外,刊载于《全唐文》八一三卷的唐陆希声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也记载了慧寂的生平资料。收录于《四库全书》中的宋余靖撰《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武溪集)卷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慧寂晚年回到故乡韶州东平山居住弘法的资料。现存收录于《大正藏》四十七卷的《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主要记载了灵佑、慧寂师徒的禅法及说法语录。这些语录的编纂时间很晚,都是取自明代语风圆信和郭凝之所编的《五家语录》。

  一、慧寂的籍贯

  关于慧寂的籍贯,主要有几种说法。

  (1)怀化说。《景德传灯录》称:“袁州仰山慧寂禅师,韶州怀化人。”《祖堂集》、《五灯会元》、《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佛祖历代通载》、《释氏稽古略》等所记与《景德传灯录》同。由于前引诸灯录和语录中大都称慧寂为韶州怀化人,因此,此说最为流行,后人的文章和著述多沿用这一说法,似乎顺理成章,勿庸置疑。至于“韶州怀化”到底在哪里,则多不提及。印顺法师在其《佛教史地考》中,曾对六祖以下号为南禅正统之著名禅匠,及其生地与化区,作了详细的考证,指出了从六祖慧能、南岳怀让一直到云门文偃、清凉文益等二十几位著名禅师的出生地和弘化地区,并标明其现在治所,但对仰山慧寂仅注明其出生地是韶州怀化,属广东,没有说明更具体的位置。铃木哲雄《唐五代禅宗史》认为,此“怀化”就是现在的“怀集”县①。

  (2)浈昌说。这一说法出自《宋高僧传》,《宋高僧传》称:“释慧寂,俗姓叶,韶州浈昌人也。”许多本子常误作“须昌”。陈垣《释氏疑年录》、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等均采用此说。杨著并且注明,韶州浈昌今属广州(“广州”应为“广东”之误)南雄。

  (3)仁化说。《光孝寺志》、《仁化县志》、《新编曹溪通志》等持此说。

  从上述几种说法可知,慧寂是韶州人,当没有异议。曾与慧寂禅师结交的陆希声在所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中,也只是说“仰山,韶州人,俗姓叶氏”。但到底是怀化、浈昌或者是仁化呢?首先让我们看一看韶州的历史沿革。韶关,古名韶州。在《禹项》九州中,韶关属于扬州地域,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秦统一后设南海郡,治广州,韶关属南海之地。

  西汉初年,赵佗割据两广,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将前南海郡管辖的粤北地区并人了南越国版图。当时仍未不置县。粤北设县,始于南越国灭亡之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灭南越国,汉王朝鉴于南越国割据的教训,设置了地跨骑田岭南北的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市)。桂阳郡共辖十一个县,其中桂阳、阳山(后汉省阳山人阴山)、阴山、含诓、浈阳、曲江等六县,在今韶关市境。东汉时期仍相沿袭,未作变更。今南雄,始兴地带,两汉时则属豫章郡南林(后汉称南野,县治在今江西南康境内)县地。

  三国末年,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266)始析桂阳郡南部地区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今韶关市区),是为韶关立郡之始,将今市属各县第一次统一在一个行政区(郡)内。二晋因之。其时,始兴郡之辖区相当于1983年地、市合并前的原韶关地区和原韶关市所辖区域的总和,为古代史上以韶关为政治中心所辖区域最大的时期,辖桂阳、阳山(吴甘露元年置阳山、废阴山,以其地并人阳山)、含诓、曲江、始兴(吴永安六年,分南野县地置)、斜阶(吴甘露元年再析始兴县地置斜价县)等七县。始兴、斜阶两县,即今南雄、始兴县地。

  南朝170年间(420—589),朝代更替频繁,导致粤北境内的郡县时废时兴,沿革复杂。南雄刘宋时,始兴郡曾一度改称广兴郡,到南齐时又复称始兴郡,辖境与晋略同。梁、陈两代,曾在今市境内设置衡州和东衡州两个一级行政区和阳山、始兴、安远三个个二级行政区。除原有县外,又增置了广穗(今连山、析梁阳县位置)、梁化(今乐昌中南部地区,梁置,隋开皇十八年更名乐昌)、平石(今乐昌北境,梁置,隋开皇十二年省,以其地人梁化)。翁源县于梁承后末年新置,其时属清远郡。

  隋代粤北分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和熙平郡(治所在今连县)。隋开皇九年(589)曾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韶石山的“韶”字为名,始以“韶”字为州,但不久即废,并归南海郡。

  唐代粤北全境基本上届岭南道管辖(今连阳地区曾一度属湖南道)。唐王朝在粤北境内分置韶州(唐贞观年置,治曲江)和连州。韶州辖曲江、仁化、乐昌、始兴、浈昌(今南雄)六县。

  五代,岭南为南汉五刘氏占据。南汉在北江领域增设英州(治所在今英德县城)和雄州(州治在今南雄城)。这样,加上原有的韶州和连州,粤北共置四州。

  宋代时粤北属广南东路。境内仍置四州(雄州改为南雄州)。元代改州为路,元初在粤北地区置南、韶、连、英四路,俱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领乐昌、曲江、仁化、乳源四县,这是历史上韶关作为行政中心而辖区最小的时期。明代粤北属广东布政使司,境内分置二府(南雄府、韶州府)一州(连州)。

  清代粤北属广东省,清初时,境内州府的设置与明同。南雄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改为直隶州,裁去保昌县(公领始兴一县)。

\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到曲江县浈水边,以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外增设旱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

  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1914年至1920年间,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连州府合并,称为南韶连道,后改称岭南道(道治在韶关)。实际辖区与今韶关市境完全相同。1936年,广东省曾一度设行政督察区,粤北为第一督察区,专署设在韶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省先后设北行署(后改粤北行署)、韶关专署、韶关行署于韶关市。北江行署辖于21个县一市(现市区,市辖县和清远、佛岗、新丰、花县、从化、河源、龙川、和平)。韶关专署辖19县一市;韶关行署辖15县一市(现市区和市辖县及清远、佛岗、新丰),后新丰划归广州。1977年1月,韶关市升格为省辖市,辖曲江为市郊县,韶关地区则辖十三县。1983年6月,实行地、市合并,原地区所属的清远、佛岗划归广州,合并后的韶关市现辖12个县和三个市辖区。

  综观韶州的演变历史,没有发现怀化与韶州的关联,也许是由于地名的变化,或者是辖区的变迁,使我们无从确考。再查怀集县的建置沿革,亦无“怀集”曾名“怀化”的历史。据《怀集县志》,宋元嘉十三年(436),划四会县银屯乡立怀集县,属绥建郡,地望约为今县境的中部和东部。齐、梁、陈(479—589)时属广州南海郡。隋朝属之。唐武德五年(622)于怀集县置威州,领兴平、霍清、威成、怀集4县,贞观元年(627)废威州,怀集、洊安2县属南绥州,开元二年(714)并永固县入怀集县,至德二年(757)改洊安县为洛水县,属广州。五代时,怀集、洊水二县俱属南汉兴王府,即广州。宋开宝五年(972)并济水县人怀集县,从此形成今怀集县的基本境域。倒是在本志第一章“建置沿革”中所附的“怀集县名考”一文提到,关于“怀集”之名的来历,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怀集县旁有怀高岭,因岭名而有县名。作者评论道,此说不可信,应先有怀集县名后有怀高岭之名。第二种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认为“怀集”之名应是古代置县时就定下来的,“怀”者安抚也,“集”者安定也,通过置县进行安抚而达到安定,从而稳固统治。因怀集古为南粤地,时称南蛮,中国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县名都有“怀”字,如怀化、怀宁、怀远、怀安等,这些县名都是初置县时就有的,表现出统治者怀柔和安抚的用心。第三种是《今县名释》的观点,称“有怀溪水,晋置怀化县”。意思明显是说,“怀集”曾名“怀化”。另据《旧唐书·地理志》亦说:“怀集,晋怀化县,隋为怀集”。若如此,“怀化”是“怀集”的前身,则“怀集”始置县的时间不应是宋元嘉十三年,而应是东晋安帝时。考《宋书·州郡四》,确实有“怀化令,晋安帝立”的记载,时属南海郡,但在其后又有并列的条目称:“怀集令,本四会之银屯乡,元嘉十三年分为县”,并没有说明也没有证据证明此“怀集”是由“怀化”改名而来。由此可知,《宋书》所说的东晋安帝所立的“怀化”,不太可能是几十年后宋文帝时刚刚立县的“怀集”。《怀集县名考》认为:“怀溪水之说如同怀高岭一样不可信。如说由怀化县改成怀集,按史书考证,怀化县不是怀集的前身。”最后,作者的结论是:“由此可知,是因涉‘怀’字而误为怀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灯录中所说的“韶州怀化”应不是指怀集,当然更不是指今湖南的怀化。那么,是记录有误?还是此“怀化”实另有所指呢?

  首先,“韶州怀化”的说法是明显错误的。因为历史上在韶州所辖的范围内并没有叫怀化的地方,即使如《旧唐书·地理志》和铃木哲雄所言,“怀化”即今之“怀集”,“怀集”也不属于韶州,而属于广州。

  其次,《南雄县志》的说法又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此“怀化”或许就在南雄,是属于南雄的某一个地方。

  《南雄县志》第五章第一节“佛教”条说:“佛教于东汉时传人南雄……较出名的和尚有保昌怀化人叶惠寂……”按:“保昌”就是南雄,也就是浈昌。唐光宅元年(684)南雄始建县治,取县内浈水、昌水之名为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920)于浈昌置雄州,辖浈昌、始兴二县,宋开宝四年(971)因河北有雄州而改称南雄州,南雄之名始于此。宋天圣元年(1023)因避宋仁宗赵祯讳,曾改浈昌县为保昌县。根据这一说法,那么,这里所指的“怀化”应该在南雄,但是,查南雄古今的建置及所辖区域,没有发现“怀化”之名,不知此“保昌怀化人”之说据何而来。据笔者分析,这一说法可能是以讹传讹和糅合诸家之说的产物,是将《祖堂集》等的“怀化”说和《宋高僧传》的“浈昌”说拼凑在一起而得出来的。

  至于浈昌和仁化,倒是与韶州关系密切。特别是仁化,一直属于韶州管辖,唐朝时,韶州辖曲江、仁化、乐昌、始兴、浈昌(今南雄)六县,仁化和浈昌皆在其中。五代时,南汉在北江领域增设英州(治所在今英德县城)和雄州(州治在今南雄城),加上原有的韶州和连州,粤北共置四州,仁化和浈昌分属韶州和雄州。宋代时仍置四州(雄州改为南雄州)。元代改州为路,韶州路领乐昌、曲江、仁化、乳源四县。明代粤北属广东布政使司,境内分置二府(南雄府、韶州府)一州(连州)。清初时,境内州府的设置与明同。也就是说,在慧寂生活的唐朝末年,仁化和浈昌均属韶州管辖,而在其后,则分属于韶州和(南)雄州(府)。这样一来,慧寂是浈昌人或者是仁化人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持“仁化说”者的理由是,一者有寺志等明文记载,二者仁化一直属于韶州,不仅在唐朝,即使在《景德传灯录》、《宋高僧传》等编撰的宋朝也是如此,而这时的浈昌已经属于(南)雄州了。另外,还有一个事例,证明慧寂与仁化的关系。大家知道,慧寂晚年回到韶州东平山授徒传法,(宋)余靖《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载:“咸通中,知宗大师慧寂再肃僧仪,恢复兹地,四方来学缁素千人”。僖宗乾符二年(875)更赐号“澄虚大师”和紫方袍,并赐额“弘祖禅院”于东平山。“及其委蜕,谥曰‘智通’,塔曰‘妙光’”。此“妙光”之塔建在何处呢?据《五灯会元》称:慧寂禅师圆寂后,“阅明年,南塔涌禅师迁灵骨归仰山,塔于集云峰下。谥‘智通’禅师、‘妙光’之塔”。《景德传灯录》称:“于韶州东平山示灭,年七十七,抱膝而逝。敕谥智通大师,妙光之塔。后迁塔于仰山。”《祖堂集》曰:“敕谥智通大师,妙光之塔。东平迁化后,归仰山矣。”这些记载有关慧寂逝于东平山、然后才迁回仰山建塔,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迁回仰山前后,东平山是否曾经为慧寂建塔呢?如果东平山曾经建塔,此塔是否也称“妙光”塔呢?而且,即使后来将慧寂灵骨迂回仰山建塔,东平山的塔毫无疑问也应继续存在。那么,这一东平山的仰山塔是否依然留存?如仍存在,现在何处呢?所有这些问题都很难给出答案。

  现韶关仁化境内有一座“云龙寺塔”,该塔坐落在革命老区董塘镇安岗村后山坡上。据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重建西山寺碑记》载:“宝塔巍峨,上载乾宁之号;断碑始迹,中书光化之年。”又据该塔的建筑风格和塔基四周残留的大量唐代莲花办瓦当可知,此塔应建于晚唐乾宁、光化年间(894—901),也就是慧寂去世十多年之后。清同治《仁化县志》载:“此塔为仰山禅师塔。”距塔200米处有一寺庙,原名西山寺,清代更名为云龙寺,塔也因之更名为云龙寺塔,沿用至今。该塔高十米,为平面四方形,五层,砖构实心塔。各层四面用仿木构筑法,用砖隐砌出倚柱、门拱、栏额、普柏枋、檐枋、假门、栏杆、平座等,具有典型的唐代方形砖塔之风格,外形古朴端庄,造型独特,是研究广东早期古塔建筑形式的珍贵宝物,1988年1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陆希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曰:“及大师自石亭人东平……师归圆寂。今者门人光昧专自东山来请予以文铭和尚塔。”陆希声是慧寂的故交,慧寂在洪州石亭观音院时就与之结识。陆希声得遇慧寂之后,“洗心求道,言下契悟元旨,大师尝论门人以希声为称首”。陆希声应慧寂弟子光昧之请撰写塔铭的时间是乾宁二年(895)三月,是年正月他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昭宗纪》)。这一时间与上述“云龙寺塔”的建造时间正好吻合。而且,前来请陆希声撰写塔铭的光昧,是专程从东山(即东平山)来的,据此推断,陆希声为之撰写塔铭的“仰山通智大师塔”,也应该在韶州的东平山。

  由此可知,这座“云龙寺塔”或许就是当年慧寂于东平山圆寂后,人们在当地为他建立的,至于该塔以前是否曾名为“妙光塔”,后改称“云龙寺塔”,那座距塔200米的云龙寺(原名西山寺)与慧寂禅师晚年弘法的东平山正觉寺有何关系,东平山究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等问题,尚需进一步考证。另外,民国影印的《仁化县志》卷五“古迹”中记载:仁化县有一秀宝塔,“在城西四十里澌溪山,与云龙古庙表景相望。或传为仰山禅师塔,然仰山塔在袁州,或仰山营构以福其桑梓者。”“桑梓”出白《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用“桑梓”来比喻故乡。从所处位置看,这里所说的“秀宝塔”应该就是上述“云龙寺塔”。不过,即使仁化“云龙寺塔”就是仰山慧寂禅师塔,也不能证明慧寂的籍贯是仁化,它只是进一步拉近了慧寂与仁化的关系,甚至可以由此推测,慧寂晚年居住弘法的东平山正觉寺,或许就在仁化的董塘镇②附近。

  在三种说法中,我较为赞同“浈昌说”。理由是,一者《宋高僧传》有明文记载;二者浈昌在唐朝确是隶属于韶州;三者,有关南雄的志书虽称慧寂为“保昌怀化人”或“韶州怀化人”,但都将慧寂作为南雄的著名人物而予以列传,相反,《怀集县志》和《仁化县志》却没有慧寂的传记。除前引《南雄县志》“佛教”条中称本县“较有名的和尚有保昌怀化人叶慧寂”外,《直隶南雄州志》卷三十二“仙释列传”中也有记载,其文曰:“小释迦,讳慧寂,怀化人。叶氏子。九岁出家,十七披剃,十八往曹溪真藏主位下听《维摩经》。”《韶州府志》卷三十八所记与此完全相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论:仰山慧寂禅师应该是韶州浈昌(今南雄)人。“仁化说”出现较晚,且没有史籍根据。出现此说的原因,一是因为上述诸灯录皆记慧寂为“韶州怀化人”,而韶州又没有“怀化”,却有“仁化”,所以,如同因皆有“怀”字而将“怀化’:误为“怀集”一样,后人也因皆涉“化”字而将“怀化”误为“仁化”。二是仁化与浈昌皆隶属韶州,且境内传有仰山禅师塔。三是慧寂晚年返回韶州,于东平山弘法多年,并圆寂于此。据前面的分析,此东平山应该就在仁化。但如前所述,仁化境内有仰山禅师塔和韶州东平山在仁化,只能证明慧寂晚年曾在此居住弘法,并不能说明慧寂是仁化人。关于“怀化说”,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既然《景德传灯录》、《祖堂集》、《五灯会元》、《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佛祖历代通载》、《释氏稽古略》等都称慧寂是“韶州怀化人”,特别是《祖堂集》的编纂离慧寂圆寂只有短短的七十年,那时,慧寂的第二代弟子还活跃在各地禅林,因此其所记应该有所依凭,不是空穴来风。在没有掌握确凿证据之前,我们没有理由随便加以否定。结合《南雄县志》关于“保昌怀化人”的说法,我认为,慧寂是“韶州怀化人”之说与“韶州浈昌人”之说或许并不矛盾,此“怀化”也有可能是属于韶州浈昌的怀化(这种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如前所述,若认为此“韶州怀化”之“怀化”就是现今的“怀集”,则是没有根据的。

  二、慧寂出家时的年龄和寺院

  关于慧寂出家时的年龄和寺院,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17岁出家并披剃。《祖堂集》称17岁出家,其文曰:“年十五求请出家,父母不许。年至十七,又再求去,父母又吝。其夜有白光二道,从曹溪发来,直贯其舍。父母则知是子出家之志,感而许之。师乃断左无名指及小指置父母前,答谢养育之恩。初于南华寺通禅师下剃发,年十八为沙弥行脚,先参宗禅师,次礼耽源,在左右数年。”“器藉跪致堂阶曰:‘答谢劬劳!’如此,父母知其不可留,舍之。依南华寺通禅师下削染……。”《宋高僧传》的记载与《祖堂集》几乎完全相同,连夜有白光从曹溪发来的神迹都是一样的。“登年十五,恳请出家,父母都不听允。止十七,再求堂亲,犹豫未决。其夜有白光二道从曹溪发来,直贯其舍。时父母乃悟是子至诚之所感也。寂乃断左无名指及小指,器藉跪致堂阶曰:‘答谢劬劳!,如此,父母知其不可留,舍之。依南华寺通禅师下削染,年及十八,尚未息慈。营持道具,行寻知识。先见耽源。数年,良有所得。”《景德传灯录》的说法与此相似:“年十五,欲出家,父母不许。后二载,师断手二指,跪致父母,誓求正法,以答劬劳。遂依南华寺通禅师落发。”《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曰:“韶州怀化人。姓叶氏。年十五欲出家,父母不许。后二载,师断手二指,跪致父母前,誓求正法,以答劬劳。遂依南华寺通禅师落发。”

  其二,9岁出家,14岁落发。《五灯会元》曰:“年九岁,于广州和安寺投通禅师出家(即不语通)。十四岁,父母取归,欲与婚媾。师不从,遂断手二指,跪致父母,誓求正法,以答劬劳。父母乃许。再诣通处,而得披剃。未登具,即游方。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仰,遂升堂奥。《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的记载与此完全相同。《释氏稽古略》曰:“年九岁,于广州和安寺投通禅师出家,十四披剃。”

  其三,9岁出家,17披剃。《南雄县志》曰“保昌怀化人叶慧寂,九岁出家,十七披剃,后人尊称他为‘小释迦’。”《直隶南雄州志》卷三十二“仙释列传”曰:“小释迦,讳慧寂,怀化人。叶氏子。九岁出家,十七披剃,十八往曹溪真藏主位下听《维摩经》。其年往吉州孝义寺礼性空和尚为师。空曰:吾非汝师,新金耽源山有老宿名真应,汝可往彼。寂如其言。”

  陆希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没有提到慧寂何时出家及出家的寺院,但明确记载仰山“享年七十七,僧腊五十四”。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祖堂集》、《宋高僧传》等关于慧寂17出家、依南华寺通禅师披剃的记述,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记录,而且说法几乎完全一致。同时,这也与慧寂是韶州浈昌人的情况相吻合。作为韶州浈昌人的慧寂,于17岁时,到邻近著名的南华寺出家,是合乎情理的。9岁于广州和安寺投通禅师出家、14岁披剃的说法始自《五灯会元》,《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释氏稽古略》等从之,并加上“十四岁,父母取归,欲与婚媾”等情节,下面“断二指”等与《祖堂集》、《宋高僧传》同。我们无法查证此广州和安寺的通禅师与南华寺的通禅师是否是同一个人,但从年仅9岁即到广州和安寺出家、14岁又被父母取回的记载推论,慧寂的家应该离广州不远才有可能。从地处粤北的韶州浈昌,辗转到广州出家,对一个9岁孩童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由于《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的广泛被引用,而流传甚广。第三种9岁出家、17披剃之说出现更晚,明显是由前两种说法拼凑而来,不足为凭。

  三、慧寂晚年重返韶州

  关于仰山慧寂晚年于韶州东平山居住弘法的事迹,《宋高僧传》、《佛祖历代通载》等没有记载,《景德传灯录》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于韶州东平山示灭。”

  《祖堂集》中有几次提到,其一曰:“师三处转法轮。敕谥澄虚大师,并紫衣矣。”这里“三处转法轮”的“三处”应当是指袁州的仰山(在今江西省宜春县南)、南昌的石亭观音院(在今江西省新建县)和韶州的东平山。其二曰:“师在东平看经时,有僧侍立,师卷却经,回头问:‘还会么?’对云:‘某甲不曾看经,争得会?’师云:‘汝向后也会去在。”’其三:在传记最后曰:“东平迁化后,归仰山矣。”

  《五灯会元》载有关于“东平镜”的公案:“师住东平时,沩山令僧送书并镜与师。师上堂,提起示众曰:‘且道是沩山镜,东平镜?若道是东平镜,又是沩山送来。若道是沩山镜,又在东平手里。道得则留取,道不得则扑破去也。’众无语。师遂扑破,便下座。”有关东平圆寂的记述更为简单:“再迁东平,将顺寂……阅明年,南塔涌禅师迁灵骨归仰山,塔于集云峰下。”

  《释氏稽古略》曰:“梁贞明二年丙子岁,师再迁东平,说偈曰:年满七十七,无常在今日,日轮正当年,两手抱屈膝。言讫以两手抱膝而终。阅明年,嗣法弟子南塔光涌禅师迁灵骨归仰山,塔于集云峰下。”

  陆希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曰:“及大师白石亭人东平……师归圆寂。今者门人光昧专自东山来请予以文铭和尚塔。”

  据此可见,仰山慧寂晚年回到故乡韶州东平山传法并圆寂于此,是毫无疑问的。至于慧寂回到东平山的具体时间、慧寂在东平山弘法的情况、住锡哪座寺院、东平山具体在什么地方等问题,由于上述资料所记甚为简略,故不能给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值得庆幸的是,收录于《四库全书·武溪集》中的(宋)余靖撰《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慧寂晚年于韶州东平山弘法的事迹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以下简称《正觉寺记》)撰于北宋仁宗皇右元年(1N9)四月,为当时的住持得彬禅师重建正觉寺而作。记录了东平山的位置、正觉寺的沿革和历代住持、慧寂弘法的盛况等情况。据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一些信息:

  (1)关于东平山的位置。

  《正觉寺记》开篇曰:“诗人之咏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盖言上下至也;翔极于高,潜极于深,则性之适矣。山林之士,岂不乐夫旷远哉!湘之南,峡之北,山莽连属,而韶居其交,东平为其望山,富乎高深者也。剪荆构宇,靡详厥初。”指出了东平山在“湘之南,峡之北”群山连绵的韶州,是地望所在。慧寂圆寂后不久,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出现了史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韶州地区处于刘氏建立的南汉国统治之下。文中所提到的南汉皇室用以供养正觉寺的各乡名单,也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的信息,文中说:“刘主(指南汉皇帝——引者注)因之。尝割曲江之丰乐、乳源洒归三乡民租,以赡堂众。”最后,在记述得彬禅师发心重建正觉寺时又说:“山(即东平山——引者注)去民居三十里,指四峰以为境,东名灵隐,南曰大雄,西号月轮,北为狮子。”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标出了东平山的位置。

  (2)关于慧寂于东平山住锡的寺院——正觉寺:

  “旧传宇宙大夫碑云:刘总尚书出家于此,赐号‘大觉’。较其年名地域,乃与本传不同。会昌之世,例蒙槟毁。咸通中,知宗大师慧寂,再肃僧仪,恢复兹地。四方来学,缁褐千人。”原来这里本有寺院,刘总尚书曾于此出家,只是具体的寺院名称和位置有所不同。会昌年间,寺院被毁。咸通年间,慧寂来此重建。门人道圆,扣阍奏牍。以东平胜地,知宗名流,兴复灵境,愿颁敕额。乾符二年(875),赐名“弘祖禅院”。

  文中还记述了慧寂之后正觉寺的沿革,包括敕赐“正觉寺”的时间及时任住持得彬修复寺院的情形。其文曰:“开宝中,刺史潘公怀裕,尝择名德,而绩用弗成。至道中,火禁弗严,郁攸为患。尺椽寸瓦,煨烬无余。本寺徒弟,徙厥基而新之。咸平元年,敕赐‘正觉寺’额。然纲领不振,膏腴之土,侵牟者大半矣。天圣初,州命礼僧绍登,恢隆祖席,辑复未完,而顺寂焉。提点刑狱林公升,酷好禅学,遂请今禅师得彬开堂续灯。景右五年也。彬师化州石龙人。儿童戏玩,即好经梵之声。少年游方,遍参尊宿。得法要于庐山罗汉院祖印大师。侍执巾瓶,十有八载。屡赍山仪,中闱进贡,朝士称其机捷。既受众请居山也,到山食讫,即召田客具畚插寻知宗故基。断茆结庵,以闻于州。符报从之。明年,尽复嚣人侵地。藉所余以募梓人(方瓦)人,伐材埏埴,不烦而备。噫!佛氏之制闳矣!像有鸱屋,堂有猊座,人不以为侈;画楹而居,击钟而食,人不以为侈;天为兜率,山为补陁,人不以为诞。施者惟恐不得丰其用,匠者惟恐不能肆其巧。金仙之权,何其盛哉!”

  (3)关于慧寂本人及其弘法的记述

  《正觉寺记》明确记载了慧寂回到东平山的时间是咸通年间(860—874)。僖宗乾符二年,经弟子道圆的奏请,改赐慧寂“澄虚大师”之号,并紫方袍以宠之。及其委蜕,谥曰“智通”,塔曰“妙光”。文中提到“改赐澄虚大师”,是因为在此之前,慧寂曾被赐名“知宗大师”。至于慧寂被赐名“知宗大师”的时间,《祖堂集》、《宋高僧传》、《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及陆希声《塔铭》等没有记载,《直隶南雄州志》称是在懿宗“咸通五年”(864)。据《正觉寺记》,慧寂于咸通年间(860—874)来到东平时,就被称为“知宗大师”,弟子道圆奏请时,也称“以东平胜地,知宗名流,兴复灵境,愿颁敕额”,可见,慧寂受赐“知宗大师”的时间当在咸通初年,可能就在咸通五年。

  据载,慧寂在仰山时,徒众曾达500至700人,在南昌石亭观音院传法时,徒众也达到500人,这在当时可谓法缘隆盛的大道场了。但慧寂回到韶州后,他在东平山的道场更上一层楼,达到一千多人。《正觉寺记》载:慧寂于咸通年间兴复寺院,“四方来学,缁褐千人”,“智宗尝聚学徒千余,故其制度得以闳肆”,记录了慧寂于东平山弘法的盛况。

  四、慧寂的生卒年代

  关于慧寂的圆寂年代,主要有三种说法:中和三年(883)说、大顺元年(890)说和大顺二年(891)说。因为各种记载对慧寂七十七岁去世这一点是一致的,所以,慧寂的生卒年代就出现了相应的三种说法:即807—883、814—890、815—891。陈垣《释氏疑年录》曰:仰山慧寂“唐中和三年卒,年七十七(807—883)。《宋僧传》十二无卒年,《隆兴通论》、《释氏通鉴》、《佛祖统纪》作大顺二年卒,《佛祖通载》作大顺元年卒,今据陆希声撰塔铭及祖庭事苑七。”陆希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对慧寂的生卒年月日记录得非常清楚,值得信赖。其文曰:“享年七十七,僧腊五十四”,“大师元和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生,中和三年二月十三日人灭,大顺二年三月十日敕号通智大师、妙光之塔”。

  另外,《直隶南雄州志》卷三十二“仙释列传”曰:慧寂“唐武宗会昌元年至袁州仰山结庵……咸通五年(864)赐号智宗大师,乾符四年赐澄虚大师,中和三年二月十三日人灭。天训十一年赐谥通知大师,靖康初加谥灵威。”

  《释氏稽古略》的说法较为离奇,文曰:“梁贞明二年(916)丙子岁,师再迁东平,说偈曰:年满七十七,无常在今日,日轮正当年,两手抱屈膝。言讫以两手抱膝而终……寂初住王莽山,僖宗乾符六年(879),山神请曰,东有大仰山,福地也,师乃迁也。”根据这一说法,慧寂于乾符六年才应山神之请来到仰山,梁贞明二年才逝于东平。如此荒唐的记录,不知从何而来。

  五、慧寂大事年表

  根据上面的分析,下面我们尝试着对慧寂的生平活动进行总结,给出包括他出生、出家披剃、谒耽原、受戒、师事沩山、仰山传法、移居石亭观音院、返东平弘法及人灭等大事年表。

  唐元和二年(807),生于韶州浈昌县。

  唐长庆三年(823),17岁,于韶州南华寺依通禅师出家披剃。

  唐长庆四年(824),18岁,受戒为沙弥,并出外参学,先参谒宗禅师,后至吉州(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礼南阳慧忠的弟子耽原真应为师。前后数年。

  约在宝历二年(826)左右,20岁,来到沩山,参谒灵佑禅师,成为灵佑的弟子,前后十四五年。在此期间,于大和三年(829),受具足戒,成为正式的比丘。根据是陆希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所说:“享年七十七,僧腊五十四。”

  会昌元年(841),35岁,离开沩山,到袁州的仰山传法。在仰山近二十年,授徒传法,徒众多达500至700人。“仰山”之号由此而来。根据是:《祖堂集》:“年三十五,领众出世住,前后诸州府节察刺史,相继一十一人礼为师。”《直隶南雄州志》卷三十二;‘仙释列传”曰:慧寂“唐武宗会昌元年至袁州仰山结庵”。陆希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居仰山日,法道大行,故今多以仰山为号。”

  约咸通二年(861)前后,55岁,离开仰山到洪州府治所在地南昌的石亭观音院传法,徒众曾达500人山。

  咸通年间(860—874),回到韶州东平山居住弘法。《正觉寺记》明确记载了慧寂回到东平山的时间是咸通年间(860—874),但没有提到具体是哪一年。据前分析,慧寂受赐“知宗大师”的时间当在咸通初年,可能就在《直隶南雄州志》所说的懿宗“咸通五年”(864)。据此,慧寂回到东平山的时间应在咸通五年之前,约861—864年间。另据陆希声《塔铭》称:“及大师自石亭人东平,会希声府罢,冒暑蹑层,礼辞于岩下。违师仅三十年,师归圆寂。”据杨曾文所著《唐五代禅宗史》,这里的“违师三十年”,应为二十年。若如此,那么慧寂到东平山的时间应为咸通四年(863)左右。综合上面所引的各项资料,可以推知,慧寂回到韶州东平山的时间约为咸通四年。

  乾符二年(875),69岁,经弟子道圆的奏请,改赐慧寂“澄虚大师”之号,并紫方袍。

  中和三年(883),77岁,于东平去世。

  大顺二年(891),敕谥“智通大师”,塔曰“妙光”。

  靖康(1126—1127)初,加谥灵威。

  附 录:

  附上(宋)余靖撰《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以供参考。

  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

  (宋·余靖撰)

  诗人之咏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盖言上下至也;翔极于高,潜极于深,则性之适矣。山林之士,岂不乐夫旷远哉!湘之南,峡之北,山莽连属,而韶居其交,东平为其望山,富乎高深者也。剪荆构宇,靡详厥初。旧传宇宙大夫碑云:刘总尚书出家于此,赐号“大觉”。较其年名地域,乃与本传不同。会昌之世,例蒙槟毁。咸通中,知宗大师慧寂,再肃僧仪,恢复兹地。四方来学,缁褐千人。寂师前往仰山时,号“小释迦”者是也。门人道圆,扣阊奏牍。以东平胜地,知宗名流,兴复灵境,愿颁敕额。乾符二年,赐(原文为“锡”)名“弘祖禅院”,改赐“澄虚大师”,并紫方袍以宠之。及其委蜕,谥曰“智通”,塔曰“妙光”。刘主因之。尝割曲江之丰乐、乳源、龙归三乡民租,以赡堂众。国家题期五纬,敷佑四海,出日入月,罔不率服。野无屯师,里无暴征,吏良政清,人用休息。故摄心奉佛者,沛然有余力矣。然而作大饶益,兴大功利,建造崇立,显扬佛事,苟非戒行涓洁、众所钦瞩者,其成之固亦难矣。开宝中,刺史潘公怀裕,尝择名德,而绩用弗成。至道中,火禁弗严,郁攸为患。尺椽寸瓦,煨烬无余。本寺徒弟,徙厥基而新之。咸平元年,敕赐“正觉寺”额。然纲领不振,膏腴之土,侵牟者大半矣。天圣初,州命礼僧绍登,恢隆祖席,辑复未完,而顺寂焉。提点刑狱林公升,酷好禅学,遂请今禅师得彬开堂续灯。景右五年也。彬师化州石龙人。儿童戏玩,即好经梵之声。少年游方,遍参尊宿。得法要于庐山罗汉院祖印大师。侍执巾瓶,十有八载。屡赍山仪,中闱进贡,朝士称其机捷。既受众请居山也,到山食讫,即召田客具畚插寻知宗故基。断茆结庵,以闻于州。符报从之。明年,尽复嚣人侵地。藉所余以募梓人(方瓦)人,伐材埏埴,不烦而备。噫!佛氏之制闳矣!像有鸱屋,堂有猊座,人不以为侈;画楹而居,击钟而食,人不以为侈;天为兜率,山为补陁,人不以为诞。施者惟恐不得丰其用,匠者惟恐不能肆其巧。金仙之权,何其盛哉!先是山去民居三十里,指四峰以为境,东名灵隐,南曰大雄,西号月轮,北为狮子。且智宗(疑为“知宗”或“智通”之误)尝聚学徒千余,故其制度得以闳肆。穷毫溢楮,所不能既。若乃禅机祖学,缁素所推,名木奇树,方俗所异,非关兴构,阙而不录。第志岁月而已。皇右元年四月日记。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