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曹溪南华寺历代沿革考

[巨赞法师] 发表时间:2019-06-05 14:53:45 作者: 阅读次数:

  曹溪南华寺历代沿革考

  巨赞法师

  梁天监初,西域有智药三藏者,浮海西来,自广州登陆而北。经曹溪口,掬水饮之,香美异常。语其徒曰: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异,源上必有圣地堪为兰若者。乃溯流穷源,至于曹侯村,四顾山水回环,峰峦挺秀,叹曰:宛如西天宝林山也。顾谓居民曰:可于此山建一梵刹,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时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奏闻,上可其请,赐额“宝林”,遂成梵宇。此梁天监三年事,前于六祖生年贞观十二年戊戌二月八日子时,134年。隋末兵燹,鞠为茂草,尔时建筑规模,亦更无可考见。想开创之初,筚路蓝缕,当不能宏丽庄严如京师诸寺刹者也。

  唐咸亨二年,六祖北—上寻师,至于韶州,遇高行士刘志略结交为友。志略有姑为尼号无尽藏,常读《涅槃经》。祖暂听之,即为解说其义。尼遂执卷问字,祖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祖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深叹服,号为行者,又告乡里耆艾,申请供养。于是众议营葺“宝林古寺”,俾祖居之,四众云集,俄成宝坊。寻以求法心切,决然舍去,直造黄梅。此《景德传灯录》卷五之说,与《坛经·自序品》不合。《自序品》云:“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夫自新州至黄梅的三千里,以每日行百里计之,三十余日,差足以达,则又何能待营葺告成而后去耶?《灯录》之说,盖不足据。《宋高僧传》卷八云:“有劝于宝林古寺修道,自谓己曰:本誓求师而贪住寺,取乎道也,何异却行归舍乎,明日遂行。”此差可信,大约祖与刘志略本有瓜葛,便道访旧,因而谈玄,又因而有住寺之劝,一席间事,费时不多,无背于《自序品》之说。然既劝祖于宝林古寺修道,而不及营葺之事,岂当时犹有殿堂禅室,堪寄瓶钵者乎。其如鲁殿灵光,巍然独存于兵火之余,抑更经檀施之复兴缔构,不可得而知矣。

  《自序品》又云:“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此得法南归后事,《传灯录》、《高僧传》以及法海所撰事略,皆无记载。然以情理度之,时祖虽得东山衣钵,而见嫉于神秀之徒,琐尾流离,无枝可托。曹溪有宝林寺,复有无尽藏等虚心求法之士,人地相宜,暂来寄迹,乃意中事。此次仅居九月,而其为当地人士之所推崇,则可想见。故嫉之者得以按图索骥,远来加害,今香炉峰下犹有避难石云。至于修造,则无尽藏等既非有力之人,祖犹作俗士装,时亦甚暂,当无可观。

  仪凤元年祖在广州祝发受戒,二年春,辞众归宝林。印宗与缁白送者千余人,直至曹溪。时荆州通应律师与学者数百人依祖而住,故《事略》有云:

  师至曹溪宝林,观堂宇湫隘,不足容众,欲广之。遂谒里人陈亚仙曰:老僧欲就檀越乞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几许阔?祖出坐具示之。亚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尽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现身坐镇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岭,因兹而名。仙曰:也知和尚法力广大,但吾高祖坟墓,并坐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余愿尽舍,永为宝坊。

  此皆未为《传灯录》及《高僧传》所取,余亦疑之。夫六祖此次之来曹溪,送者余人,韶州刺史韦璩且请于大梵寺转妙*轮,并受无相心地戒。一时声势,何求勿得。必待显示神通而后得地,足无信心檀施矣。故宋姚令威《西溪丛话》卷上云:

  咸亨中有晋武侯玄利、曹叔良者,住在只峰山宝林寺左,时人呼为双峰曹侯溪。至仪凤中,叔良惠地于大师。自开元天宝以来,时人乃号六祖为双峰和尚。传后题云(按是《唐李舟作能大师傅》,今佚)。《安南越》记:晋初,南方不宾,敕授恒山立曹溪为镇界将军兼和平南总管。晋室复后,封曹候为异姓王,居石角双峰两峤之间。自仪凤二年,叔良惠地于大师,愿陪贵寺,方呼为双峰曹侯大师也。

  据此可知事略之说,乃粉饰之词也。

  《事略》又云:

  “师游境内,山水胜处辄憩止,遂成兰若一十三所,今日花果院,隶籍寺门。”是除主刹之外,又有附庸之兰若十三所也。主刹建设情形,已无可考。花果院之遗址,亦无一存,仅能于《曹溪通志》中知其名目位置而已。兹特录之于次,以见当时之伟观。

  一兴云寺,在库前。一崇云寺,在杨梅田头山。一资圣寺,在石宝坪。一灵山寺,在双石领尾,即虎榜山水口。一当林寺,在曹冈。一原峰寺,在谭田头,即高陂角。一宝典寺,在演山显村。一郁林寺,在其田。一高泉寺,在濞溪。一东林寺,在苍村。一望云寺,在木坪。一深峰寺,在社溪。

  据上所列仅十二所,其一或者以为即是主刹。非也,盖《事略》既谓花果院十三所隶籍寺门,主属分明,不容混计,则十三所中,已有一所之名目位置,早已失传矣。

  祖之入灭,为先天二年八月三日,住持宝林,共三十六年。此三十六年间,中宗改寺名为中兴,及赐摩纳宝钵于前;武后又于万岁通天元年赐水精钵盂、摩纳袈裟等于后,睿宗神龙三年改称法泉,敕韶州刺史重加严饰,并赐祖新州旧宅为国恩寺。山门鼎盛绝后空前,乃曹溪之黄金时代也。嗣后,开元中又改称建兴,上元中改称国宁。(此据《西溪丛话》,又云神龙中改为广果。)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祖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代宗梦祖请衣钵,敕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送还,并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宪宗元和七年,岭南节度使马总请于朝,为祖求称号,诏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柳宗元、刘禹锡等撰文记之。

  唐末刘氏称制番禺,每遇上元烧灯,迎真身入城,为民祈福。宋太祖平南海后,韶州盗周思琼叛乱,塔庙悉成灰烬,而真身为守塔僧保护,一无所损。寻有制兴复,功未竟,会太宗即位,留心禅门,颇增壮丽焉。太平兴国三年,改称南华,加谥大鉴真空禅师,塔曰太平兴国。真宗天禧四年,帝承庄献皇太后旨,遣使曹溪,迎信衣入宫瞻礼,寻送还并赐藏经供器。仁宗天圣十年,复迎真身及衣钵入大内供养,仍遣使送归曹溪,加谥大鉴真空普觉禅师。神宗熙宁元年,又加谥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三朝优礼,不让李唐,祖庭固仍盛也。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塔复罹回禄之变,至三十三年,由住持僧奉宁募损修复。

\

  元末群盗蜂起,所至焚掠,南华自亦不免。至洪武初元,已颓败不堪矣,永乐间始稍加修葺。其后宣德朝则有金书《法华经》及丝绣罗汉十八幅之赐,正统朝则有金书《华严经》二部之赐,宏治及嘉靖朝,则有九莲观音像及护持金牌之赐。复经僧慧淳于成化二十一年重建信具楼,僧如靖于正德二年重修六祖说法堂,僧清洁于正德十二年重修大殿,僧太仓于嘉靖十六年自费重修祖殿,僧悟全于嘉靖二十年重建方丈,僧文瑞于弘治间重修禅堂,僧智汉于正德十一年重修塔,俱见曹溪道志各碑文。祖庭慧命,赖此得免于中绝,而零落之状,略可概见。即于此时,复由十方制而变为子孙制。

  万历间,南华殿宇,有宝林门、罗汉楼、大殿、经阁、钟鼓楼、祖殿、塔、禅堂、法堂、方丈,犹具丛林气象,而寺僧则习于下流,无复僧相。憨山《中兴曹溪禅堂香灯记》中云:“僧徒各务庄农,失其本业。久而不法,招集四方亡命,盘据山中,开张铺店,屠沾淫赌。初借赀于僧而后反为害。山场田地房舍多被吞噬,日久庐墓遍山中。积年既久,牢不可破,僧俗倒置,秽污丛杂。由足而外侮日至,官讼勾牵,动以奸为名,而僧不堪命。”又《中兴宝录》云:“寺中百门,皆扃其户,入门绝无人迹,惟祖殿侍奉香火数僧及住持方丈而已。”衰颓芜秽,至于此极,殆不足以使人信其过去之光荣史矣。屯监海门周公署南韶,欲力振之,未几而去。既而惺存祝公视事韶州道,乃毅然拯救。会直指程公达,两广制府刘公继文亦谋修建,共推憨山大师肩其任。师以庚子冬月应命入山,念祖庭法道攸系,誓死从根本上着手整理。选僧捧诵以祝厘,授戒法以励清修,教僧童以树人材,培祖龙以护道脉,改风水以消凶煞,驱流棍以除腥膻,新祖庭以崇香火,辟神路以壮规模,廓廊庑以整瞻视,清租课以厚常住,立库藏以储蓄积,设监寺以专典守,刻票号以明收支,种种颓靡,一旦振起。又今禅堂为道场根本,乃为僧居,即捐资买地,移七主,各为修整安居,以易其基。继修正堂五间,前殿五间,穿堂三间,左右廊房各七间,方丈库房各三间。复以自买梅檀林房以易僧居为香积厨,修华严楼为祖庭头门,建无尽庵以补汉龙,买僧寮以为药宝,立智药三藏为开山祖。百废俱举,几七年而工将半。豪右忌之,诬以侵吞常住,讼于按台。经年案白,而师以老病谢事,建设未完,大德又去,子孙顽劣,乃无规范,足以终为复兴之障也,惜哉!

  清康熙朝,平南王尚可喜人粤,兴崇梵宇。知海内选佛名场,曹溪实首屈一指,即为规画修复。土木所费,约十余万,总理其事者为真修实行和尚。今据碑文,约略述这于次。

  据《事略》,寺殿前有潭一所,龙常出没其间,触挠林木。一日现形甚巨,波浪汹涌,云雾阴翳,徒聚皆惧。祖叱之曰:你只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若为神龙,当能变化,以小现大,以大现小也。其龙忽没,俄顷,复现小身跃出潭面。祖展钵试之曰:你且不敢入老僧钵盂里。龙乃游场至前,祖以钵舀之,龙不能动,祖持钵归堂,与龙说法,龙遂蜕骨而去。《宋高僧传》所记大同,当足事实。自龙化后,六祖拟以土石将潭填平,于上建殿,功尚未完而寂。憨山大师亦有志填筑而亦未果。平藩填平之,即于上建大雄殿。殿前为罗汉楼,楼下列四天王像,盖即古制山门也。殿后原为御经阁,改为新祖殿。门前左右列御碑亭,殿左有铁塔一座,所以镇压龙属者。又左列说法堂,东角为普庵殿,前折而西为南廊,又前折而左皆僧寮。殿右为西廊,亦僧寮,前折而左为南廊,足为正区。

  新祖殿左为旧祖殿,殿之前陛,即陈亚仙祖墓,墓前数步为宝塔,塔前为诸天殿。祖殿左为方丈,其前为本来堂、说法堂,又前为禅堂,其右为伽蓝堂,又前为尚王生祠,祠后为韦驮殿。说法堂之东为护法堂,其侧为观音殿,西向。护法堂之前东廊为香积厨,亦西向。足为左区。

  旧祖殿后为程苏庵,又左后为飞锡桥,为伏虎亭,龙王亭。其正区罗汉楼之前为宝林门,又前为曹溪门,为挹翠亭。最前为曹溪古渡亭,亭前即曹溪。挹翠亭之东为观音桥,又东为东来桥,通翁源路。挹翠亭之西为西来桥,又西为饮香亭,通曲江路。此其建筑规模,堪称闳大,复请木陈高足雪糕禅师为住持,阿盘继之,曹溪宗风,稍稍复振。

  阿盘之后,无可征考,而十房子孙,则依然存在。又《曹溪通志》卷首所绘南华全图,塔前无殿宇,大殿前仅有钟鼓楼、罗汉楼,及降龙塔、御碑亭,与平藩所建筑者不合。或者该图是道光十六年刘学礼重刊通志时所补,而诸天殿、普庵殿以及僧寮等在当时皆已不存矣。同治甲戌,林述训、张希东等募集万金,将全部屋宇重加修葺,至光绪元年而工始竣。民国八年李根源等捐赀补葺罅漏。自此以后,日渐衰颓,至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而寺僧之坠落,一如憨山未至南华之时。据虚云和尚云:祖殿前左右两厢开铺卖鸦片,殿后即两大茅坑,其他可知。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李汉魂师长驻节韶州,偶游曹溪,见寺僧不肖,有辱祖庭,乃发重兴之愿,当即派员入闽迎鼓山涌泉寺住持虚云和尚主持其事。一时善信如云,群起为助。

  (原载《狮子吼月刊》1 988年第27卷,署名万均)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