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开仁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讲义

[开仁法师] 发表时间:2019-06-06 15:08:42 作者: 阅读次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讲义

  ──民国三十一年春讲于四川法王学院──

  (p.1~20)

  释开仁编1.2007/1/15

  【悬论】(p.1-2)

  一、普遍流通于中国佛教界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为普遍。

  (一)、各宗均有注疏

  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2

  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本经结有深厚的因缘。传说:参礼黄梅的六祖慧能,就是听了本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六祖以前,禅宗以《楞伽》印心,此后《金刚经》即代替了《楞伽》。3

  (二)、为科举考试学科

  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可见他的弘通之盛!

  (三)、契应中国佛教的特点

  本经的弘通,也有他的特殊因缘。中国佛教的特点,

  1、重实行

  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于从定发慧的体悟。

  2、好简易

  国人的习性好简,卷帙4浩繁的经论,是极难普遍流通的。

  ※本经既重般若的悟证,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的盛行起来!

  二、本经的文义难解

  本经的文义次第,是极为难解的。

  (一)、经典的宗趣

  「修多罗(sUtra)次第所显」,如不明全经的文义次第,即不能理解一经的宗趣。

  (二)、印度学者所公认

  无着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5。

  世亲说:「法门句义及次第,世间不解离明慧」6。

  ※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实为印度学者所公认!

  三、讲记的缘起

  所以,我国本经的注疏虽多,大抵流于泛论空谈,少有能发见全经脉络而握得宗要的!关于这,我想多少提供一点意见。

  【一.释经题】(p.2-15)

  壹、印顺导师的解说

  一、金刚

  本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试为分离而综合的解说。

  (一)、世间的金刚特点

  金刚,为世间宝物,即金刚石之类。世间的金刚,属于炭质的化合物,有三种特点:

  1、坚常

  坚是坚固,即不易破坏;常是不变,即不易转化。

  2、明净

  明是透明的,能反映各种色采而闪铄地放光;净是纯洁的,即使落在污秽的地方,也还是那样的清净不染。

  3、快利

  他的力用极强,能破坏一切固体物,而铁石等却不能摧坏他。

  (二)、二类金刚

  然金刚实有二类:

  1、金刚宝,如菩萨宝冠所庄严的。

  2、世间金刚石之类。世间的金刚,虽不易破坏而还是可坏的。

  ※《智论》说:把金刚放在龟壳上,用羊角去捶击,即可以破碎。7唯有菩萨庄严的金刚宝,才真的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

  二、般若

  (一)、般若的意义

  般若(prajJA),华言慧。

  (二)、般若会上的四个问题

  从前,须菩提在般若会上,曾提出四个问题──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属谁。8今随顺龙树论而略为解说:

  1、何者般若

  佛说的般若,到底是什么?依佛所说的内容而论,略有三种:

  (1)总说三种般若

  A、实相般若

  《智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9。如经中说的『菩萨应安住般若波罗蜜』10,即指实相而言。

  B、观照般若

  观照,即观察的智慧,《智论》说:『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11。

  C、文字般若

  如经中说:『般若当于何求?当于须菩提所说中求』12,此即指章句经卷说的。

  (2)别说三种般若

  A、实相般若

  a、离一切相

  实相即诸法如实相,不可以「有」、「无」等去叙述他,也不可以「彼此」、「大小」等去想象他,实相是离一切相──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而无可取着的。13《智论》说:『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14;古德说:「说似一物即不中」15,都指示这超越戏论而唯证相应的实相。凡夫的所知所见,无不为自性的戏论所乱,一切是错误的。这种虚诳妄取相,不但不见如实空相,也不能如实了达如幻的行相。

  从见中道而成佛的圆证实相说:从毕竟寂灭中,彻见一切法的体、用、因、果,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16。所以,空寂与缘起相,无不是如实的。但这是非凡愚的乱相、乱识所得,必须离戏论的虚诳妄取相,那就非「空无所得」不可。

  所以,经论所说的实相,每侧重于如实空性、无性。要见性相、空有无碍的如实相,请先透此「都无所得」一关──迷悟的关键所在。

  b、空有无碍

  实相──约理性边说,是空还是有?《中论》说:『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17。实相非凡常的思想,世俗的语言可表达,这如何可以说是空是有,更因此而诤论?

  然而,实相非离一切而别有实体,所以不应离文字而说实相。同时,不假藉言说,更无法引导众生离执而契入,所以「不坏假名而说法性」18,即不妨以「有」、「空」去表示他。《中论》说:『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19。末句,或译「诸法之实相」。众生的不能彻悟实相,病根在执有我法的自性;所以见色闻声时,总以为色声的本质是这样的,确实是这样的,自己是这样的。由于这一根本的执见,即为生死根本。

  所以,经中所说的实相,处处说非有,说自性不可得。本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高扬此实相无相的教说,尊为「不二解脱之门」。即是说:实相非空非有,而在「寄言离执」的教意说,实相是顺于「空」的;但不要忘却「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

  c、离能所的对立

  有人说:实相是客观真理,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是般若所证的。

  有人说:实相为超越能所的──绝对的主观真心,即心自性。

  依《智论》说:『观是一边,缘是一边,离此二边说中道』20。离此客观的真理与绝待的真心,纔能与实相相应。实相,在论理的说明上,是般若所证的,所以每被想象为「所」边。同时,在定慧的修持上,即心离执而契入,所以每被倒执为「能」边。其实,不落能所,更有什么「所证」与「真心」可说!

  B、观照般若

  再作三节解说:

  (A)、凡、外、小智之料简21

  凡、外、小智之料简22:

  a、凡夫

  世间凡夫也各有智慧,如文学的创作,艺术的优美,哲学与科学的昌明,以及政治、经济等一切,都是智慧的结晶;没有智慧,就不会有这些建树。但这是世间的,利害参半的。如飞机的发明,在交通便利上,是有益人群的;但用他来作战,就有害了。常人所有的「俗智俗慧」,偏于事相的,含有杂染的,不能说是般若。

  b、外道

  外道也有他们的智慧,像印度的婆罗门,西欧的基督教等。他们的智慧,以人间为丑恶的,痛苦的,要求升到一个美妙的、安乐的天国。于是乎行慈善,持戒,祷告,念诵,修定等。这种希求离此生彼的「邪智邪慧」,如尺蠖23的取一舍一,没有解脱的可能,不能说是般若。

  c、二乘行者

  二乘行者得无我我所慧,解脱生死,可以称为般若;但也不是《般若经》所说的般若。大乘的诸法实相慧,要有大悲方便助成的;悲智不二的般若,决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

  d、小结

  离此三种,菩萨大悲相应的平等大慧,才是般若。

  (B)、空、般若、菩提之转化

  《智论》说:『般若是一法,随机而异称』24。如大乘行者从初抉择观察我法无性入门,所以名为空观或空慧。不过,这时的空慧还没有成就;如真能彻悟诸法空相,就转名般若;所以《智论》说:『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25。般若到了究竟圆满,即名为无上菩提。所以说:『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26──一切种智。罗什说:萨婆若即是老般若27。约始终浅深说,有此三名,实际即是一般若。如幼年名孩童,读书即名学生,长大务农作工又名为农夫或工人。因此说:『般若是一法,随机而异称』。

  (C)、般若、方便之同异

  般若是智慧,方便也是智慧。《智论》比喻说:般若如金,方便如熟炼了的金,可作种种饰物。28菩萨初以般若慧观一切法空,如通达诸法空性,即能引发无方的巧用,名为方便。经上说:『以无所得为方便』29。假使离了性空慧,方便也就不成其为方便了!

  所以,般若与方便,不一不异:般若侧重于法空的体证;方便侧重于救济众生的大行,即以便宜的方法利济众生。《智论》这样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30。

  C、文字般若

  文字,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常人以书籍为文字,其实,文字不尽是书本的。书籍,是依色尘而假立的文字;但佛世却是以音声作文字。佛怎么说,弟子即怎么听受。所以,佛经以名句文身31而立,而名句文身是依声假立的。或者偏爱不立文字,以教义的钻研为文字而加以呵斥,不知言说开示即是文字。凡能表显意义,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笔墨所写的,口头说的,以及做手势,捉鼻子、竖拂、擎拳,那一样不是文字!文字虽不即是实义,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实义;如离却文字,即凡圣永隔!此处说的文字,指《大般若经》中的第九分。

  D、结:三般若与闻、思、修、证32

  初学般若,应先于文教听闻、受持,以闻思慧为主。经合理的思考、明达,进而摄心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即观照般若,以思修慧为主。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现觉实相,即实相般若了。这三者,同明般若而各有所重,如意在实相,即能所并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如意在观慧,即依境成观,以离相无住的相应为宗。如意在文字,即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

  文字般若

  初学般若,应先于文教听闻、受持,以闻思慧为主。

  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

  观照般若

  经合理的思考、明达,进而摄心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即观照般若,以思修慧为主。

  依境成观,以离相无住的相应为宗。

  实相般若

  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现觉实相,即实相般若了。

  能所并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

  2、何名般若﹙般若究竟指什么﹚

  为什么称为般若?在这一问题中,即抉示出般若究竟指什么?应该说:

  (1)、实相般若

  般若是实相;

  (2)、观照般若与文字般若

  观慧与文字,是约某种意义而说为般若的。

  A、观照般若

  如观慧,因依之深入而能现觉实相──般若,所以也称为般若。观慧是因,实相是──非果之果,即是因得果名。又,实相不是所观的,但观慧却缘相而间接的观察他;为境而引生观慧,所以也可假说为从境──实相般若而名为般若。

  B、文字般若

  至于文字,约他的能诠实相,及藉此能诠教而起观,得证实相──般若,所以也就从所诠而名为般若。

  (3)、世俗名言无法表显实相

  般若,本是世间旧有的名词,指智慧而言。但佛陀所要开示的,即正觉现证的──能所不二的实相,本非世间「般若」的名义所能恰当,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导众生。33从由观慧为方便而可能到达如实证知的意义说,还是采用「般若」一名。不过,虽称之为般若,而到底不很完备的,所以《智论》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34』35。

  3、般若何用

  (1)、从般若是实相说

  从般若是实相说,这是万化的本性──一切法毕竟空故,世出世法无不依缘而成立。这是迷悟的根源──众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内有外,圣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皆由对于实相的迷悟浅深而来,所以本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2)、从般若是观慧与实相相应慧说

  从般若是观慧与实相相应慧说,可有二义:

  A、证真实以脱生死

  一切众生,因不见性空如实相,所以依缘起因果而成为杂染的流转。要解脱生死,必由空无我慧为方便。这观慧,或名正见,或名正观,或名正思惟,或名毗钵舍那,或名般若。从有漏的闻思修慧,引发能所不二的般若,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解脱道的观慧,唯一是空无我慧,所以说:『离三解脱门,无道无果』36。

  B、导万行以入智海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为个人的生死解脱,而重在利他的万行。一般人修布施、持戒等,只能感人天善报,不能得解脱,不能积集为成佛的资粮。声闻行者解脱了生死,又缺乏利济众生的大行。菩萨综合了智行与悲行,以空慧得解脱;而即以大悲为本的无所得为大方便,策导万行,普度众生,以此万行的因华,庄严无上的佛果。要般若通达法性空,方能摄导所修的大行而成佛。这二种中,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导万行以入智海,是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

  4、般若属谁

  (1)、般若是通教三乘,但为菩萨

  约实相般若说,这是三乘所共证的,即属于三乘圣者。约观慧般若说,如约解脱生死说,般若即通于三乘。所以经中说:『欲学声闻地,当应闻般若波罗蜜。欲学辟支佛地,应闻般若波罗蜜。欲学菩萨地,亦当应闻般若波罗蜜』37。

  但佛说般若波罗蜜经,实为教化菩萨,即属于菩萨。如本经说:『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38。《解深密经》也说:第二时教『惟为发趣修大乘者说』39。不过,佛说般若,虽说但为菩萨40,而也有二乘在座旁听。经说:要得二乘果,必须学般若,这固然是三乘同入一法性,也即是解脱生死的不二门──空无我慧。然也就是密化二乘,使他们听闻大乘胜法,久久熏习成熟,即可宣告「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而回心向大了。所以般若是「通教三乘,但为菩萨」。

  从前,成论大乘师说:般若是通教,不够深刻;唯识大乘师说:般若但为菩萨,不够普遍。总之,照他们看,般若是不究竟,「通」又不好,「但」又不好,这可说是『般若甚深,诸多留难』!那里知道般若通教三乘,但为菩萨,深广无碍,如日正中!这所以般若于一切大乘经中,独名为大!

  (2)、般若但属菩萨的理由

  般若属于菩萨,为什么不属于佛?约般若唯一而贯彻始终说,如来当然也有般若。不过,佛说般若,重在实相慧离言发悟,策导万行。般若「以行为宗」,所以与侧重境相而严密分析,侧重果德而拟议圆融者不同。

  三、波罗蜜 41

  (一)、到彼岸

  梵语波罗蜜(pAramitA),译为到彼岸42,简译为度。到彼岸,是说修学而能从此到彼,不是说已经到了。所以,重在从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由之而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以称为波罗蜜。

  经中或说六波罗蜜,或说十波罗蜜,但真实的波罗蜜,唯是般若,其他都是假名波罗蜜。因为,没有空慧策导,布施等即不成为波罗蜜了。43

  (二)、事究竟

  声闻乘法,能度生死河到涅槃岸,为什么不名波罗蜜?因为,波罗蜜又有「事究竟」44的意义,所以要能究尽诸法实相,圆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才名为波罗蜜。声闻的三无漏学,不能究竟,所以不名为波罗蜜。

  四、经

  梵语修多罗,译为经。本义是线,线有贯穿、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如来随机说法,后由结集者把他编集起来,佛法才能流传到现在;如线的贯华不散一样,所以名为经。45

  贰、罗什和玄奘两系的解说不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两系解说不同:

  一、金刚

  (一)、玄奘等传说

  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如所断的烦恼。烦恼的微细分,到成佛方能断净,深细难断,如金刚的难于破坏一样。所以,译为「能断金刚(的)般若」。

  (二)、罗什下的传说

  金刚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坏一切戏论妄执,不为妄执所坏;他的坚、明、利,如金刚一样。

  (三)、导师对金刚的看法

  然金刚本有两类:一是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的,一是虽坚强难破而还是可以坏的,已如前面所说。所以,或以金刚喻般若,或以金刚喻烦恼,此两说都是可通的。不过,切实的说,应该以金刚喻般若。

  考无着的《金刚经论》说:

  1、如金刚杵的『初后阔,中则狭』46;这是以金刚喻信行地、净心地47、及如来地的智体的。

  2、金刚有遮邪显正二义,不但比喻所遣的邪行,他也是「细牢」的──『细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坏故』,比喻坚实深细的智因──实相。

  无着并没有金刚比喻烦恼的意义,所以法相学者译为「能断金刚般若」,值得怀疑!至少,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义。

  二、般若

  般若有二类:

  1、拙慧

  这是偏于事相的分析,这是杂染的,这是清净的;这是应灭除的,这是应证得的;要破除妄染,才能证得真净。这如冶48金的,要炼去渣滓49,方能得纯净的黄金。

  2、巧慧

  这是从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观一切,观烦恼业苦当体即空,直显诸法实相,实无少法可破,也别无少法可得,一切「不坏不失」。如有神通的,点石可以成金。又如求水,拙慧者非凿开冰层,从冰下去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经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所以,巧慧者的深观,法法都性空本净,法法不生不灭如涅槃,法法即实相,从没有减什么增什么。这不增不减、不失不坏慧,即金刚般若。

  三、波罗蜜

  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罗蜜。50然而,般若也需要众行的庄严,如没有众行助成,般若也即等于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为波罗蜜。51所以,般若为菩萨行的宗主,而又离不了万行。龙树因此说:说般若波罗蜜,即等于说六波罗蜜。52

  发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刚的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依菩萨修行的次第方便,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竟彼岸──无上菩提,所以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四、经

  以文句安布,诠表这甚深法门,所以又称之为经。

  【二.示宗要】(p.15-18)

  一、全经大义

  全经大义,再扼要的提示二点:

  (一)、金刚般若即无上遍正觉

  本经以金刚般若为名,而内容多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佛为须菩提说如此发心,直至究竟菩提,彻始彻终的归宗于离相无住。说无上遍正觉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于是法中无实无虚』:都是从般若无住以开示无上遍正觉。般若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诸相,即生实相,即名为佛。须知般若无住的现觉,即离相菩提的分证。依此观究竟,究竟也如是;依此观初心,初心也还如此。所以,处处说无上遍正觉,实在即是处处说金刚般若。不过,约修行趋果说,名之为般若无所住;约望果行因说,名之为离相菩提心而已!

  (二)、二道即五种菩提

  本经初由须菩提问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经佛解说后,须菩提又照样的再问一遍,佛答也大致相同。所以,本经明显的分为两段。《大般若经》有两番嘱累,《智论》说:『先嘱累者,为说般若波罗蜜体竟;今以说令众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嘱累』53。智者即曾依此义,判本经的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此二道的分判,极好!

  1、二道

  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后,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论》说:发心到七地是般若道──余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为道体,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2、五种菩提

  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此二道即五种菩提54。

  (1)、发心菩提

  凡夫于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为发心菩提。

  (2)、伏心菩提

  发心以后,就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渐渐降伏烦恼,渐与性空相应,所以名为伏心菩提。

  (3)、明心菩提

  折伏粗烦恼后,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所以名为明心菩提。

  ※这三种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阶,是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还没有圆满,须继续修行。

  ※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说,是证悟;望后方便道说,是发心。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净,本来涅槃,名得真菩提心。

  (4)、出到菩提

  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忍,以后即修方便道,庄严佛国,成熟众生;渐渐的出离三界,到达究竟佛果,所以名为出到菩提。

  (5)、究竟菩提

  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

  二、小结

  如上所说:二道各有三阶,综合凡五种菩提,总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须菩提与佛的二问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经脉络了!

  发心菩提

  般若道伏心菩提发心

  明心菩提修行

  方便道出到菩提证果

  究竟菩提

  【三.叙传译】(p.18-20)

  一、本经的译者及其传记 55

  本经的译者,是姚秦时来华的鸠摩罗什三藏。我国朝代称秦的,不止一国一代,以帝王的姓氏去分别,即有嬴秦56、苻秦57、姚秦、乞伏58秦等。59姚秦,为五胡十六国之一。三藏,即经、律、论,能通达三藏自利利人,所以尊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为童寿。父亲是印度人,后移居龟兹60国;母亲是龟兹国的公主。母亲生他不久,即出家做了比丘尼,什公也就出家。幼年,到北印的迦湿弥罗,修学声闻三藏。回龟兹时,经过莎车国,遇到大乘学者须利耶苏摩,于是回小向大。到得龟兹,已是英俊饱学的法师了。苻秦王苻坚,派吕光攻略龟兹,迎什公来华。吕光攻破龟兹,护送什公回国,在半路上,听说苻坚在淝61水战败,吕光即宣告独立,国号西凉,在今甘肃西部。等到姚秦兴起,国王姚兴,信奉佛法,特派大兵攻西凉,这才迎什公到了长安。当时,佛教的优秀学者,都集中到长安,从什公禀受大乘佛法。什公一面翻译,一面讲学。所翻的大乘经论很多,如般若、法华、净名、弥陀等经,智度、中、百、十二门等论,信实而能达意,文笔又优美雅驯62,在翻译界可说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所以,什公的译典,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扬。

  二、本经之译本 63

  (一)、第一译

  本经,什公第一次译出。

  (二)、其他五种译本

  除这,还有五种译本,就是:

  元魏──菩提留支──的第二译,

  陈───真谛────的第三译,

  隋───达摩笈多──的第四译,

  唐───玄奘────的第五译,

  唐───义净────的第六译。

  (三)、译者之学统

  在六译中通常流通的,即是什公的初译。

  其后的五译,实是同一法相学系的诵本;如菩提留支译,达摩笈多译等,都是依无着、世亲的释本而译出。

  唯有什公所译,是中观家的诵本,所以彼此间,每有不同之处。

  要知道印度原本,即有多少出入;如玄奘译本也有与无着、世亲所依本不同处。这点,读者不可不知!

  1 讲义注脚的出处,主要参考厚观法师、净照法师(2001年)及如正法师(2003年)的资料。

  2 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p.161:在北方,从菩提流支(五○八顷来中国)以来,不断的译出《金刚经》论,受到义学者的重视。

  3 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p.160-162。

  4 帙〔ㄓˋ〕:卷册,函册。

  5《金刚般若论》卷上,大正25,757a7-12:出生佛法无与等,显了法界最第一;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此小金刚波罗蜜,以如是名显势力;智者所说教及义,闻已转为我等说。归命彼类及此辈,皆以正心而顶礼;我应精勤立彼义,解释相续为自他。

  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大正25,781b7-10:法门句义及次第,世间不解离明慧;大智通达教我等,归命无量功德身。应当敬彼如是尊,头面礼足而顶戴;以能荷佛难胜事,摄受众生利益故。

  ※另参考《金刚仙论》卷1,大正25,799a26-b5。

  7 [1]《大智度论》卷31,大正25,290b6-8:「不知破金刚因缘故,以为牢固,若知着龟甲上以山羊角打破,则知不牢固。」

  [2]《大般泥洹经》卷6,大正12,892b5-6:「譬如金刚能坏众宝,而力不能坏白羊角。」

  [3]《大般涅槃经》卷9,大正12,418b9-10:「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而能破坏一切之物。唯除龟甲及白羊角。」

  8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集散品第9〉大正8,236b:「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是谁般若波罗蜜?」

  [2]《大般若经》卷409﹙第二分﹚〈胜军品第八之2〉,大正7,49a6-9:「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当如是审谛观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多?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谁之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为何所用?」

  [3]《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69b-371a。

  9《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0a21-22):「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

  10《大般若经》卷3〈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大正5,11c15-29:「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舍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方便,圆满安忍波罗蜜多,动不动相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着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11 参见《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0a。

  12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8,大正8,278b1-8:「尔时释提桓因语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于何处求?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于须菩提品中求。释提桓因语须菩提:是汝神力使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当于须菩提品中求。须菩提语释提桓因:非我神力。释提桓因语须菩提:是谁神力?须菩提言:是佛神力。」

  [2]《大智度论》卷55,大正25,454a19-26:「问曰:佛、舍利弗、须菩提,从上来种种因缘,明般若波罗蜜相,今释提桓因,何以故问:当何处求般若波罗蜜?答曰:此不问般若体,但问般若言说名字可读诵事。是故舍利弗言:当于须菩提所说品中求。须菩提乐说空,常善修习空故。舍利弗虽智慧第一,以无吾我嫉妒心;又断法爱故,而言:当于须菩提所说品中求。」

  13《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0b10-18:「实相者,不可破坏,常住不异,无能作者。如后品中,佛语须菩提:若菩萨观一切法,非常非无常,非苦非乐,非我非无我,非有非无等,亦不作是观,是名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是义舍一切观,灭一切言语,离诸心行,从本已来,不生不灭如涅槃相。一切诸法相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

  14 《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39c:「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

  15 参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48,357b19-29:「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16 [1]《法华经》卷1〈方便品第2〉,大正9,5c:「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2]《大智度论》卷89,大正25,690b22:「唯佛一切智,能通达诸法实相,余人虽达,不能究尽。」

  [3]《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0b3-6:「佛知是一切法,一相、异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缘、各各果报、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种尽遍解知。」

  17《中论》卷4〈观如来品第22〉,大正30,30b22-24:「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

  18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8〈散花品第29〉,大正8,277b4-13:「尔时释提桓因心念:是慧命须菩提,其智甚深,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佛知释提桓因心所念,语释提桓因言:如是如是,憍尸迦!须菩提其智甚深,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大德须菩提云何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佛告释提桓因:色但假名,须菩提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受想行识但假名,须菩提亦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所以者何?是诸法相无坏不坏故。」(《大智度论》卷55,大正25,452a9-18)

  [2]《大智度论》卷55,大正25,453a3-14:「释曰:释提桓因欢喜言:须菩提其智甚深,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菩萨知一切法假名,则应般若波罗蜜学。所以者何?一切法但有假名,皆随顺般若波罗蜜毕竟空相故。」

  19 [1]《中论》卷3〈观法品第18〉,大正30,24a:「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

  [2] 另请详参青目释《中论》卷3,大正30,25a14-b2;吉藏大师《中观论疏》卷8,大正42,127c;印顺导师《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p.45,以及《中观论颂讲记》,p.339-340。

  20 [1]《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0 c4-7:「是菩萨入不二入法门,是时能直行此般若波罗蜜,不分别是因、是果,是缘、是知,是内、是外,是此、是彼等,所谓一相无相,以是故不应难。」

  [2]《大智度论》卷63,大正25,507a7-21:「是净甚深者,净有二种:一者、智慧净,二者、所缘法净。此二事相待,离智净,无缘净;离缘净,无智净。所以者何?一切心心数法从缘生,若无缘则智不生。譬如无薪,火无所然。以有智故,知缘为净,无智则不知缘净。此中智净、缘净相待,世间常法。是中说离智离缘,诸法实相本自清净,为心心数法所缘则污染不清净。譬如百种美食与毒同器则不可食。诸法实相常净,非佛所作,非菩萨、辟支佛、声闻、一切凡夫所作,有佛、无佛,常住不坏相。在颠倒虚诳法及果报中则污染不净。是清净有种种名字,或名如、法性、实际,或名般若波罗蜜,或名道,或名无生、无灭,空、无相、无作、无知、无得,或名毕竟空等,如是等无量无边名字。」

  21 [1]《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0c7-16:「复次世间三种智慧:一者、世俗巧便,博识文艺,仁智礼敬等;二者、离生智慧,所谓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三者、出世间智慧,所谓离我及我所,诸漏尽声闻、辟支佛智慧。般若波罗蜜为最殊胜,毕竟清净无所着故,为饶益一切众生故。声闻、辟支佛智慧虽漏尽故清净,无大慈悲,不能饶益一切故不如,何况世俗罪垢不净欺诳智慧!三种智慧不及是智慧故,名为般若波罗蜜。」

  [2]《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1a1-7:「凡夫人虽复离欲,有吾我心着离欲法故,不乐般若波罗蜜。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属凡夫,但属菩萨。」

  [3] 印顺导师《学佛三要》p.169-170:「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这是从凡夫到佛果位而分类的三种智慧。世间智,指一般凡夫及未证圣果的学者,所具有的一切分别抉择慧力。出世间智,指二乘圣者超出世间的,能通达苦空无常无我诸法行相的证慧。出世间上上智,佛与菩萨所有的大乘不共慧,虽出世间而又二谛无碍、性相并照,超胜二乘出世的偏真,故称出世间上上智。这种分类,与龙树智论的:外道离生智、二乘偏真智,菩萨般若智,意义极为相近。

  22 料拣:亦作“料柬”;亦作“料简”:指选择或拣择。

  23 尺蠖〔ㄏㄨㄛˋ〕:尺蠖蛾的幼虫,体柔软细长,屈伸而行。因常用为先屈后伸之喻。

  24《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0c3-4:「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

  25《大智度论》卷35,大正25,319a:「成就者名为菩提,未成就者名为空。」

  26 [1]《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39c7-10:「复有人言:从初发意乃至道树下,于其中间所有智慧,是名般若波罗蜜;成佛时是般若波罗蜜,转名萨婆若。」

  [2]《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0a20-24:「佛所得智慧是实波罗蜜,因是波罗蜜故,菩萨所行亦名波罗蜜,因中说果故。是般若波罗蜜在佛心中变名为一切种智。菩萨行智慧,求度彼岸故,名波罗蜜;佛已度彼岸故,名一切种智。」

  [3]《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1a1-7:「凡夫人虽复离欲,有吾我心着离欲法故,不乐般若波罗蜜。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属凡夫,但属菩萨。」

  [4]《大智度论》卷58,大正25,471b6-16:「诸佛一切种智,应从般若中求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故,得佛时般若变成一切种智故,言一切种智当从般若中求。佛能说般若波罗蜜故,言般若波罗蜜当从一切智中求。譬如乳变为酪,离乳无酪,亦不得言乳即是酪。般若波罗蜜变为一切种智,离般若亦无一切种智,亦不得言般若即是一切种智。般若与一切种智作生因,一切种智与般若作说因,因果不相离故,言不二不别。」

  [5]《大智度论》卷72,大正25,563c9-1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般若波罗蜜,但名字异,菩萨心中为般若,在佛心中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7 吉藏《净名玄论》卷4,大正38,879c29-a5:「菩萨形二乘则大,望佛则般若为小,故在佛心中,变名萨云若,宁言体性大耶?答:般若是因中之极,功在十地,故名为大,不望佛也。又般若通因果,果地般若,则最上无过,故体性是大。如什公云:萨般若即老般若也。」

  28《大智度论》卷100,754b28 -c18:「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嘱累者为说般若波罗蜜体竟,今以说令众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嘱累,以是故,见阿粊佛后,说沤和拘舍罗品。般若波罗蜜中虽有方便,方便中虽有般若波罗蜜,而随多受名,般若与方便本体是一,以所用小异故别说,譬如金师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种种异物,虽皆是金而各异名。菩萨得是般若波罗蜜实相,所谓一切法性空无所有寂灭相,即欲灭度,以方便力故,不取涅槃证。是时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于菩萨功德未具足,不应取证,功德具足,乃可取证。是时菩萨以方便力过二地入菩萨位,住菩萨位中,知甚深微妙无文字法,引导众生,是名方便。复次有方便菩萨,知一切法毕竟空性无所有,而能还起善法,行六波罗蜜,不随空,若能生四种事:若疑、若邪见、若入涅槃、若作佛;以般若有如是分别,若能除邪疑,不入涅槃,是为方便。」

  29 [1]《大般若经》卷44,大正5,247a1-9:「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善友者,谓若能以无所得为方便,虽说修空解脱门法不可得,说修无相、无愿解脱门法不可得,而劝依此法勤修善根,不令回向声闻独觉,唯令证得一切智智。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善友。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此善友之所摄受,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其心不惊不恐不怖。」

  [2]《大般若经》卷288,大正6,b16-c7:「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为方便,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惠彼受者,此所施物及惠施性。不作是念:我能护戒,此所护戒。不作是念:我能修忍,此所修忍。不作是念:我能精进,此所精进。不作是念:我能入定,此所入定。不作是念:我能修慧,此所修慧。不作是念:我能植福,此所植福及所得果。不作是念:我能入菩萨正性离生。不作是念:我能成熟有情。不作是念:我能严净佛土。不作是念:我能证得一切智智。不作是念:我能住空证法实性。不作是念:我能修习诸菩萨行。不作是念:我能具证诸佛功德。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善巧,以无所得为方便,般若波罗蜜多时,无如是等一切分别妄想执着。由善通达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故。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有方便善巧,无所得为方便,无执着相。」

  30 《大智度论》卷71,大正25,556b26-28:「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方便将出毕竟空。」

  31 《俱舍论》卷5,大正29,29a11-15:「名」(nAman, name)谓作想,如说色、声、香、味等想。「句」(pada, phrase)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或能辩了业用、德、时、相应、差别,此章称句。「文」(vyaJjana,syllables)者谓字,如说[褒-保+可]、阿、壹、伊等字。

  32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94:《般若经》等着眼于佛弟子的修行,所说的甚深义,是言说思惟所不及的。这是以佛及阿罗汉的自证为准量的,如《大般若经》一再的说:「以法住性为定量故」;「诸法法性而为定量」;「皆以真如为定量故」;「但以实际为量故」;量(pramANa)是正确的知见,可为知见准量的。与《般若经》同源异流的,有关文殊菩萨的教典,也一再说:「皆依胜义」;「但说法界」;「依于解脱」。这是大乘深义的特质所在,惟有般若──闻慧(音响忍)、思与修慧(柔顺忍)、修与现观慧(无生法忍)所能趣入。由此可见般若波罗蜜在菩萨道中的重要性,对经中所说:「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本性空」;「一切法本不生」;「一切法本清净」(净是空的异名);「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也可以理会,这都是「无所得为方便」的般若──菩萨慧与佛慧(「佛之知见」)的境地。

  33 [1]《大智度论》卷63,大正25,506a6-8:「如是般若波罗蜜毕竟清净,三世诸佛法藏,破是能宣示实相般若言说文字,故堕地狱。」

  [2]《大智度论》卷56,大正25,461a27-b1:「是般若波罗蜜,虽不可破坏,而宣示实相语言可破。语言破故,信心未定者亦可破,是故说若外道梵志等来欲破坏般若波罗蜜。」

  34 称〔ㄔㄥ〕:称量,测物之轻重。

  35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4〈问相品第49〉,大正8,327a: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大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不可思议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不可称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无量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无等等事故起。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云何般若波罗蜜为不可称事故起?须菩提!一切众生中,无有能思惟称佛法、如来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以是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为不可称事故起。(※《大智度论》卷70,大正25,551a15-b3)

  [2]《大智度论》卷70,大正25,552a2-8:不可称者,称名智慧。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是故不能称。又般若多,智慧少故,不能称。又般若利益处广,未成,能与世间果报;成已,与道果报。又究竟尽知故名称,般若波罗蜜无能称知,若常、若无常,若实、若虚,若有、若无,如是等不可称义,应当知。

  36 《大智度论》卷41,大正25,363c8-10:「般若波罗蜜中种种因缘说空解脱门义。如经中说:若离空解脱门,无道无涅槃,以是故三乘人皆应学般若。」

  3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劝学品第8〉,大正8,234a15-21:「善男子善女人!欲学声闻地,亦当应闻般若波罗蜜,持诵读,正忆念,如说行。欲学辟支佛地,亦当应闻般若波罗蜜,持诵读,正忆念,如说行。欲学菩萨地,亦当应闻般若波罗蜜,持诵读,正忆念,如说行。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三乘,是中菩萨摩诃萨、声闻、辟支佛当学。」

  3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750c12-18:「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9 《解深密经》卷2〈无自性相品第五〉,大正16,697a23-b9:「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豇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40 《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0c22-371a7:「是谁般若波罗蜜者,第一义中无知者、见者、得者;一切法无我、无我所相,诸法但空,因缘和合相续生。若尔般若波罗蜜当属谁?佛法有二种: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般若波罗蜜属菩萨。凡夫人法种种过罪,不清净故则不属凡夫人。般若波罗蜜毕竟清净,凡夫所不乐。如蝇乐处不净,不好莲花。凡夫人虽复离欲,有吾我心,着离欲法故,不乐般若波罗蜜。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属凡夫,但属菩萨。」

  41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1,大正8,376a25-29:「般若波罗蜜,以何义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得第一度(parama-pAramitA),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用是般若波罗蜜得度彼岸(pAraM-gata),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

  [2]《大智度论》卷12,大正25,145b1-2:「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

  42 pAra(彼岸)→ pAram(受词) + √I(「去」的动词)+ tA → 到彼岸。

  《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1a4-7:「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诸一切智慧边,穷尽其极故,名到彼岸。」

  43 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2c2-273a8:「五波罗蜜殖诸功德,般若波罗蜜除其着心邪见。如一人种谷,一人芸除众秽,令得增长,果实成就;余四波罗蜜亦如是。……复次,诸余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亦不牢固。如后品中说:五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无波罗蜜名字。又如转轮圣王无轮宝者,不名转轮圣王,不以余宝为名。亦如群盲无导,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导五波罗蜜,令至萨婆若。譬如大军无健将,不能成办其事;又如人身余根虽具,若无眼者,不能有所至。又如人无命根,则余根皆灭;有命根故,余根有用。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五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则不得增长;得般若波罗蜜故,余波罗蜜得增益具足。」(另见《大智度论》卷8,大正25,116b;卷82,大正25,632c)

  44 parama(最高的、最上的) → pAramI(女性名词) + tA(抽象名词)→ 成就、最上、完成。

  《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0b21-24:「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者,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如一切众生中,佛为第一。」

  45 参见印顺导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第二节),p.500。

  46 无著菩萨《金刚般若论》卷1,大正25,759a13-20:「云何立名?名金刚能断者,此名有二义相应,应知。如说入正见行,入邪见行故。金刚者,细牢故。细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坏故。能断者般若波罗蜜中,闻思修所断。如金刚断处而断故,是名金刚能断。又如画金刚形,初后阔,中则狭。如是般若波罗蜜中,狭者,谓净心地。初后阔者,谓信行地、如来地。此显示不共义也。」

\

  47 印顺导师《大乘起信论讲记》,p.11:《阿含经》所说的四不坏信──四证净,都是净信;大乘发菩提心,也即是大乘信心的成就;等到彻证大乘法,那就叫净心地。

  另外,《般若经讲记》,p.46亦有解说。

  48 冶〔〡ㄝˇ〕:冶炼金属。

  49 渣滓〔ㄗˇ〕:杂质;糟粕。

  50 般若摄导万行,万行庄严般若:

  《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2c2-273a3:「五波罗蜜殖诸功德,般若波罗蜜除其着心邪见。如一人种谷,一人芸除众秽,令得增长,果实成就;余四波罗蜜亦如是。……复次,诸余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亦不牢固。如后品中说:五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无波罗蜜名字。又如转轮圣王无轮宝者,不名转轮圣王,不以余宝为名。亦如群盲无导,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导五波罗蜜,令至萨婆若。」

  51 《大智度论》卷59,大正25,480c22-481a8:「帝释意念:若般若是究竟法者,行人但行般若波罗蜜,何用余法?佛答:菩萨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用无所得法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罗蜜。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则功德不具足,不美不妙。譬如愚人不识饮食种具,闻盐是众味主,便纯食盐,失味致患。行者亦如是,欲除着心故,但行般若,反堕邪见,不能增进善法。若与五波罗蜜和合,则功德具足,义味调适;虽众行和合,般若为主。若布施等诸法离般若波罗蜜,则有种种差别;至般若波罗蜜中,皆一相无有差别。譬如阎浮提阿那婆达多池,四大河流,一大河有五百小川归之,俱入大海,则失其本名,合为一味无有别异。又如树木,枝叶华果,众色别异,荫则无别。」

  52 [1]《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394b10-15:「六波罗蜜中第一。大者,般若波罗蜜,如后品佛种种说大因缘。若说般若波罗蜜,则摄六波罗蜜。若说六波罗蜜,则具说菩萨道,所谓从初发意乃至得佛。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虽不说从者,当知必有。摩诃衍亦如是。」

  [2]《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394c20-21:「说般若波罗蜜,则说六波罗蜜;说六波罗蜜,则摄一切善法。」

  53 《大智度论》卷100,大正25,754b28- c2:「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嘱累者,为说般若波罗蜜体竟;今以说令众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嘱累。」

  54 五菩提:

  《大智度论》卷53,大正25,438a3-13:「有五种菩提:一者、名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因中说果。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三者、名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者、名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5 参考印顺导师《永光集》之〈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p.23-29。

  56 嬴秦:指 秦国 或 秦 王朝。 秦 为 嬴 姓,故称 嬴秦 。

  57 苻秦:晋 时五胡十六国中之 前秦 。为 苻氏 所建,故称 苻秦 。

  58 乞伏:复姓。 晋 有 乞伏国仁 。见《晋书》。

  59 参考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5:在十六国中,秦有三:一、前秦,国主姓苻,也称苻秦。二、后秦,国主姓姚,也称姚秦。三、西秦,国主姓乞伏,也叫乞伏秦。

  60 龟兹:古国名。 汉西域 诸国之一。位于 天山 南麓。又作 鸠兹 、 屈茨 、 归兹 、 屈支 、 丘兹 等。古 龟兹 国王治 延城 。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等也较发达。有文字,擅长音乐。《汉书?西域传下?龟兹国》:“ 龟兹国 ,王治 延城 。”

  61 淝〔ㄈㄟˊ〕:即 淝河 。也叫 淝水 。源出 安徽省合肥市 西北。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注入 巢湖 ;一支西北流至 寿县 ,又西北经 八公山 南入 淮河 。《广韵?平微》:“淝,水名,在 庐江 。本作‘肥\’。”

  62 雅驯:典雅纯正;文雅不俗。

  63 参见杨白衣的《金刚经之研究》收在〈华冈佛学学报〉第5期,p.57-p.111,其较之「六种汉译」外,玄奘译多附加了《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贞观年间(648),室罗筏城本,收在《频伽藏》第40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讲义

  释开仁编.2006/9~2006/12

  【正释】

  甲一序分

  乙一证信序(p.20)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一、经分序、正、流通三分:

  1、序分:叙述一期法会的因由。

  (1) 证信序

  (2) 发起序

  2、正宗分:正式开显当经的宗要。

  3、流通分:赞叹或嘱累流通到未来。

  二、如是我闻:

  1、 如是:指这部经。

  (1) 表信:信为能入1

  (2) 表慧:智为能度

  2、 我:是结集者自称。

  3、 闻:是从佛陀亲闻,或佛弟子间展转传闻。

  三、一时:泛指某一时候,即那一次说法时。

  四、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1、 佛:觉者

  2、 舍卫国:2

  (1) 舍卫,城名,应称为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以城名为国名。

  (2) 舍卫,是闻物之意,此城以政治、文化、物产等的发达而闻名。

  3、 祇树给孤独园

  (1) 园是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发心修盖供养的。

  (2) 树是波斯匿王王子「祇陀」奉施的。

  (3) 「祇陀」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总名为祇树给孤独园。

  (4) 僧众的住处,名为僧伽蓝,即僧园。

  五、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1、 大比丘:大阿罗汉。

  (1) 比丘:乞士3:

  A)外:乞食以养色身

  B)内:乞法以资慧命

  (2) 因佛现比丘身,所以住持佛法,以比丘为主。

  (3) 本经的听众,除比丘而外,也应该还有比丘尼等,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护法的天龙等,如流通分(书p.142)所说可知。

  2、 众:僧伽的义译。4

  3、 千二百五十人:

  (1) 约最初从佛出家者而说

  A)佛初度的五比丘

  B)耶舍等五十多人

  C)三迦叶领徒众一千多人5

  D)舍利弗、目犍连之二百五十弟子

  (2) 听法的常随众;未必全都来会,或多或少。

  4、 俱:

  (1) 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团,同住祇园,所以叫俱。

  (2) 和合僧──众的形成,论「事」要具备六和合,论「理」要同得一解脱,这才称为俱。

  六、证信:本经是佛所说,确信无疑:

  1、 化主:佛

  2、 化处:祇树给孤独园

  3、 化众:大比丘等

  乙二发起序(p.23)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一、尔时:指将启金刚法会那一天。

  二、世尊:

  (1) 是佛的通号之一,即梵语薄伽梵(Bhagavat)6。

  (2) 佛的功德智慧,究竟无上,不但为世间的人天所尊重,也是出世的三乘圣者所尊敬的,所以名为世尊。

  三、食时:约为上午九或十点钟。

  四、着衣持钵

  (1) 衣:佛制: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种。7

  A)五衣:名安荼会,内衣,睡觉、做事、大小便不离身。

  B)七衣:名郁多罗僧,即入众的常礼服,在大众中所穿。

  C)大衣:名僧伽黎,复衣,乞食、说法等时所穿,是大礼服。

  (2) 钵:A)盛饭的器具,译义为应量。8

  B)佛用的钵,传说是石钵。9

  五、入舍卫大城乞食:给孤独园在城外,所以说入城乞食。

  六、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1、 叙述乞食的经过。

  2、 佛教的乞食制度,是平等行化;除不信三宝不愿施食者而外,不得越次而乞,以免世俗的讥毁。10

  七、还至本处:乞食以后,即回祇园吃饭。

  八、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1、 吃完饭,把进城所着的大衣,盛放饭食的钵,整洁收起。

  2、 赤足乞食,佛陀行同人事,所以需要洗足。

  3、 敷座而坐,并非闲坐,是说随即敷设座位,端身正坐,修习止观。

  九、宣说《金刚般若经》的缘起:

  1、 三学相资:

  A)戒:乞食

  B)定:坐

  C)慧:正观法相

  2、 三业精进:

  A)身:来往于祇园及舍卫城中

ad8
推荐阅读
ad10
精彩推荐
ad5
推荐内容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