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洪修平:什么是三学

[入门开示] 发表时间:2019-06-14 13:27:08 作者: 阅读次数:

  三学通常被认为是对早期佛教修持的全部内容的概括。三学,梵文Trisiksa的意译,即戒学、定学和慧学。前面提到的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八正道”,可以归纳为三学的内容。正语、正业、正命三者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志为慧学,就修学佛法的基本态度和要求而言,方便通策戒、定、慧。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东晋名僧道安总结为“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慧者,齐药病之妙医也。”其中尤以定、慧关系更为密切,慧远认为:“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当然,禅智皆以严持戒律为前提,在家出家均以戒为修行的基础。可以说,戒、定、慧三学从不同的方面概括了佛教的全部内容。

  1.戒是佛法之总门,定慧二学之基础。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反复强调“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圆寂时咐嘱弟子们要“以戒为师”。在佛教中,戒、律经常连用,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戒规,可以说是佛教徒防非止恶以确保正行的法律。佛教之所以能流传数千年而至今不绝,并在现代社会中传播不息,与戒律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严格地讲,戒与律在佛教中是有一定区别的。戒,原为佛陀在世时,举外道的非行来教诫信徒,故其适用于出家和不出家的所有信众。作为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规,随着佛教的发展,其条款也逐渐增多,从五戒、八戒、十戒,直到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它涉及信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戒条中,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最基本的戒条,它是佛门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必须遵守的基本戒条。佛教的戒条一般又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为防非止恶的各种戒,例如“五戒”、“十戒”等;作持戒为奉行众善的戒,如“二十犍度”等。律与戒不同,据佛典中说,律是专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一般在家信徒不得闻知。在佛典经、律、论三藏中,在家信徒“得闻二藏,谓论及经,毗奈耶教是出家轨式,俗不合闻。”佛陀在世时,于修道生活中,针对实际具体的需要而制定规范,这叫做随犯随制(随缘制戒)。佛弟子之出家众如犯恶行,佛陀则必教诫:今后同样之行为不可再犯,如再犯,则处罚。故律必附有处罚之规定。律是专门针对出家众而制定的,是被动的,故与戒应有所区别。

  佛教的戒律是建立在因果报应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具体到要求信徒在修行生活中,为了保证信仰的纯洁性和最终获得解脱,在某时、某地应该说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能说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不断地为善去恶、改邪归正的持戒过程,就是逐渐超脱生死轮回获得解脱的过程。戒律在梵文中虽有多义,但从根本上说,其精神是相通的,即都是要修习佛法者清净自心,为善去恶。戒律作为佛教经、律、论三藏之一,戒、定、慧三学之首,在佛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说“戒为无上菩提本”。'

  2.定,即禅定,是梵文Sam丘dhi的意译,音译作“三昧”或“三摩地”等。《俱舍论》卷四将它定义为“心一境性”,即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定”的含义比较宽泛,一切息虑凝心之法都可称为定。佛教认为,由定可以发慧,即通过修定可以获得正确观悟宇宙人生本质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定”也被译为“止”,“慧”则可译为“观”。僧肇在《注维摩经》中说:“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观,助涅盘之要法。”由于依“止”而有“观”,真观必寂然,故佛教中常常“止观”并举,意与“定慧”相近,谓依“智慧”而“摄心人定”,又依“定”而观悟佛教真理。

  在佛教中,定又往往与“禅”连用表达更广泛的意义。禅,为梵文Dhyana音译“禅那”之略称,意译为“静虑”,即静心思虑。在佛教中,禅的本义大致有二:一是心注一境,使纷乱的心绪意念宁静下来,此与止或定相近;二是正确地审视思虑,如实地了知宇宙人生的真谛,此与观或慧相近。由于“定”的主要特征是“静心”、“息虑”,而“禅”则还包括了在静心息虑基础上的“正审思虑”,具有一定的观想内容,具有“如实了知”的慧观作用,因此,佛教所说的“禅”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定与慧这两方面的内容。《俱舍论》卷二十八中说:“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俱行,最能审虑。”这里的“等持”,是“定”的意译之一,唯此的“此”,指的就是“静虑”,即禅。意思就是说,唯有“禅”这一种“定”才同时包括了止与观两方面的修行。虽然“禅”与“定”的内涵并非完全一致,但在佛教的实际使用中,两者却并不总是非常严格地限定于它们的本义,而是经常地泛指静心观想一类的宗教修习活动。在更多的场合,特别是在中国佛教中,禅与定往往合称为“禅定”,用以表示通过精神集中、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或功德的思维修习活动,含义更为广泛,其作用被抬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影响深远的禅宗,更主张以“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禅定作为小乘“三学”和大乘“六度”之一,在佛教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3.慧,即佛教的智慧,这是佛教全部修行的目标。所谓“由定发慧”,说明修行禅定的目的也就在获取智慧。因为在佛教中,获得了智慧,也就实现了解脱。若细加分别,智与慧在佛教中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

  智,梵文为Jndna,音译作阁那、若那,意为于事理能决断,指由修习佛理所获得的辨别现象、判断是非、评判善恶的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因人修习佛理的水平不同而有高下之分。在佛教中,智分为有漏智和无漏智,根本智和后得智,以及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乃至佛智等,故有“如来四智”、“菩萨五智”和“十智”、“二十智”等不同的说法。例如,法相唯识学认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地则分别转为四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则转为“成所作智”。佛智也称“圣智”,它并不是凡夫俗子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那种认识佛教称之为“俗智”,也称为“识”。在佛教中,智与识是对立的,因而只有佛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智,在佛智的意义上,就与“慧”相通。

  慧,梵文为Mati,音译作末底、摩提,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而把握真谛的那种精神作用。慧有“有漏慧”与“无漏慧”两种。前者与烦恼法有不可脱离、相互影响的关系,属于“智”的性质。后者也称圣慧,又分三种:由闻法而来之慧,称做闻慧;由思考而来之慧,称做思慧;由修行而来之慧,称做修慧;合称闻、思、修三慧。在佛教中,慧笋非一般所谓的知识或智慧,而是特指圣者所具有的一种观照能力,特指能观照万法性空的“般若”智慧。《成唯识论述记》中说:“所谓末底,是慧异名,与般若无别体。”只有般若这种无上智慧,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可见,在佛教中,决断日智,简择日慧,或知俗谛日智,照真谛日慧,两者有所不同而又紧密相连。

  佛教智慧与世俗知识的不同,在于世俗一般的知识是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并根据已有的知识而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推导出新的知识,而佛教的智慧则可以摒弃感官及世俗的思考规则,超越一般的逻辑顺序,通过调控心理意识,直契人心本源和宇宙实相。《阿差末菩萨经》中说佛教智慧具有“若无所受,亦无希望,心不怀念,无所慕乐,志不望报”的特点。由于佛教认为“智慧”能洗众生烦恼之垢,故将智慧譬之为水而称“智慧水”;能断烦恼、绝生死之绊犹如利剑,被喻为“智慧剑”;能破愚痴之暗,故称“智慧灯”;能烧烦恼之薪,故称“智慧火”。此外,在佛门中还有“智慧箭”、“智慧海”、“智慧云”、“智慧风”等等不同的说法。

  佛教解脱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慧解脱。佛陀之所以被称为佛陀,就在于他证得了智慧,成为觉悟者。随着佛教各种理论的发展,佛教对智慧也作了各种各样的分类,有的分类甚至多达数百种。大小乘佛教对智慧的解释与追求也不尽相同,但“依定发慧,依慧证理断惑”,仍是大小乘佛教共修的重要内容。“慧解脱”成为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标志。

  总而言之,戒、定、慧三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概括了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戒是修行佛法的基础和入门的准备,只有通过戒,才能深入佛法的核心。禅定是生起智慧的修行,不修定,智慧无由得起。智慧是断除烦恼的关键、获得解脱的根本和救度众生的凭据,是修行的最终目的。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大乘佛教将重偏自我修学的戒、定、慧三学扩大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的以自利利他为特点的“六度”。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