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以佛教的思维方式笑对生活

[贤崇法师] 发表时间:2019-06-10 11:54:43 作者: 阅读次数:

以佛教的思维方式笑对生活

  大家好。昨天我在准备今天的课程时,想了几个大家经常会来询问我的问题,不知你们是否有兴趣来听一听我的想法,如果有,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这几个生活中寻常而又不寻常的问题。

  佛教里面讲到如何消除怨恨时,首先要你明白的是——什么是怨恨以及怨恨是怎样产生的。仔细想一想,怨恨就是除了我们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与我们观念不同或立场有别又或存在利益冲突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任何人,因为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与我们能够时刻与“我”保持一致),从他自身的角度来思考、处理问题,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我们,然后情绪产生,我们把这个人一某一段时间内定位成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时刻想报复他、伤害他,看到他受到挫折、遇到尴尬,我们则会感到欣悦。在怨恨产生时,似乎只有使“敌人”受挫,我们才能感到怨恨消除。这就是怨恨在日常生活中惯常出现时的面目——因为误会或伤害到甲方而产生,又要以伤害或灾祸降临到乙方头上才能终了。它开始于伤害,又告结于另一个伤害,再以这个伤害为起点滚起雪球来,一直不断地伤害下去。

  你们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慈善机构叫慈济功德会,他的负责人叫证严法师,他的一个弟弟被人家杀死了,按照法律,人家会枪毙杀死他弟弟的那个人,证严法师看到他母亲痛不欲生的样子,就想办法帮他母亲解除悲痛。他拉着他母亲到杀掉他弟弟的那个人家里去,跟他妈妈讲,一个母亲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们可不可以让另一个母亲不要失去这个孩子,因为他不是故意的,是错误地杀掉了另一个无辜的人。你想想看,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境,才得以泯除生死仇恨?从众生的角度来讲,我们每天走在路上踩死了多少蚂蚁,我们每天上餐馆点了多少生猛海鲜,可能有很多众生因为我们的一念死在我们的足下、刀下。如果它们都要跟我们一样去报仇,那你说我们猴年马月才能消除怨恨。永远没有止境。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一颗同理的心,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去定位、去决定我们的现在和他人的将来。否则的话,我们很难在人生当中找到喜乐,当自己失去喜乐的时候,其实怨恨所伤害到的是你自己,它使你的人性扭曲、身体的毒素产生,由于因果的作用,最终报到你自己的头上。当你时刻总想着别人欠你的,当你什么都想着自己的利益和得失的时候,就无法包容对方、无法理解对方、无法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你看我们前面供着观音菩萨,上面有写着四个字,叫与乐拔苦,与乐拔苦就告诉我们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别人痛苦我们当作自己痛苦;别人跟我们没有缘分,我们想尽办法如何结上缘,让对方跟我一样得到快乐。正因如此,观音菩萨有那么多人供奉他,那么多人礼拜他。如果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能以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去面对生命,我们想一想,何愁什么事情会做不成?所以中国有一句话,吃亏是福。在我们的人生里面,我们总想着自己的利益和得失,很难放下那一份执着,很难放下那个自我,很难放下自己的利益和得失,不会从更大、更高、更宽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一席生命,所以我们就会陷入到这样的一个窠臼里面走不出来。学佛要学会放下一切,包括好的和恶的,美的和丑的。

  当我们站在一米高、两米高的地方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会碰到很多很多问题,这个房子把我们的视线挡住,前面的草把我们挡住,溪流把我们挡住。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障碍,让我们身心得不到自由。

  如果反过来讲,你如果站在第二层、第三层,站在屋顶上来看待下面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些东西不一定能影响到你。再高一点,你如果站在外太空去看待这个宇宙又会怎样呢?在地球上我们认为珠穆朗玛峰高得可以冲上天了,在外太空看好像只不过是比别的山头稍微高一点而已,可能就像一块平地,形状稍微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我们人生的智慧,就看你以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你如果站在低处去看待事情,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体都会成为你的障碍,所以我们会被生活各种各样的事情所困扰。我们要学会让自己的心离开躯壳,要让自己的眼界和认识远远超越物质世界的高度,那样我们就不会因为职位高就快乐、职位低就有挫折感;今天这件事做成就喜乐,没完成就会悲伤。在心灵超越躯体的障碍时,一切问题在你面前都不是问题。

  我那天跟李老师在分享的时候就讲到了一个思想,我说我们看待问题都是用加法,我有一百万,要变成一千万,有一千万要变成一个亿,有一个亿要变成十个亿,有十个亿要变成一百个亿,甚至一千个亿,越多越好,越多说明我的成就越大,是不是这样的呢?我有一栋房子,那是不多,有十栋、二十栋,甚至更多,我才有成就感。我有一个工厂不多,我能办十个、二十个、一百个,甚至全球各地都有我的工厂,我才是最有成就的。我们经常用加法来显示自己物质的丰富。

  而佛教的思想是怎么看的呢?佛教思想要求我们做减法,虽然我们外在的东西不断在增加,我们的心灵境界还是要用减法,减到零、减到空。当任何东西在你面前都归零、归空的时候,你内心当中产生的力量会乘以倍数地增加,你们记住这句话。当我们对物质的追求,不是用贪婪、占有的心态去面对它的时候,你就会很智慧地做事情,会很从容地面对,会以非常超然的精神去看待这些东西。

  你常常想,我们打造一个企业,一年当中能赚多少钱,每天如何让员工去赚钱。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我们每一样产品都能让多少人受用和喜欢,觉得产品具有超出他想象的价值。接下来客户才会大量地买你的产品、用你的产品。那你说你生意能不好吗?

  可是我们往往做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降低成本,其次考虑如何获取更多的利润,然后考虑如何让员工跟牛马一样彻夜加工,为我打造更多的金钱?他稍微有一会儿不在现场,或者不做事情,就要扣他工资、扣他奖金,用很多方法去惩罚他。最后你们看看会出现什么状况,我们很容易想象,憎恨产生,发展,最后报到你自己的头上。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所以我们做企业也好、处理人际关系也好,要让别人在一个环境里面心灵非常愉悦地做事情,如果说他能在这里面找到快乐,自然而然很多问题就能消除。

  我前面讲到了如何消除我们人生的怨恨,就是要把我们从自身从原先看待问题狭隘的角度里解脱出来,站在对方的角度,或者是站在人性的角度,站在世界万事万物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你就发现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你就不会有执着、放不下、解不开。我们之所以执着,就是因为在自己身上绑了一条绳子,你的执着越多,你身上绑的绳子就会越密,最后让我们手脚非常不舒服。

  大家仔细来想想,我如果贪图名利,就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做的像别人心目当中的神一样,每天就像雨果笔下的笑面人一样,笑着去迎合大众,迎合一切正确的、不正确的思想,迎合高尚的和卑劣的人。如果我贪名,就要成为名的奴。如果贪钱,我就要成为金钱的狗。这多么可怕呢!你一天到晚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失掉自己。其实我才是我生命的主人。但是很多人没有活出自己,一切都是被别人被动地所左右,被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所左右,被这个世间的名利所左右,被这个世间地位和人生价值所左右,最后我们忘记了我是谁。

  所以要消除我们心中的怨恨,首先要将我们的观念打开,站在应有的高度上,不然的话我们很难做得到。别人会打击你一下,你就想着报复他;别人恩将仇报的时候,你以后就不敢去付出。别人在打击我们、在骂我们的时候,我们从来没考虑到,他为什么会这样。一定还有一个因,是你自己种下的。我经常跟人讲,世界上有13亿人,为什么只骂你一个?13亿人,为什么他只跟你过意不去?我们很少从内在进行自我反思:我为什么会成为对方的怨恨的对象?当然了,我们会找很多很多理由来使自己变得正义,对方变得邪恶。这些理由你仔细地去分析一下,都很苍白,最关键的一点,你如何去觉察你自己,如何从内在去发现自己,如何从自己内心当中去找出自己的问题。当我们这些问题找到了,你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不成为问题。所以要观照自己、觉察自己、审查自己,时刻反省自己,一切的怨恨就在你面前自动消失了。

  如何解脱生死,以佛教的观念,也就是要教你思考如何解脱人生的困扰。佛陀原本是个继承王位的王子,他之所以能出家,就是因为他看透了世间的生老病死。

  我们在年轻时很少会去想,我哪一天会老,哪一天也会生病、也会死。如果你们心里郁闷,就想一想,有一天我也会想过去的所有人一样地死掉,现在所碰到的所有的问题他们在生前也一样要碰到,那么你就会知道,现在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这个世间所谓的痛苦是什么?当你站上两个小时,坐下来的时候是不是很快乐;当你坐上三个小时站起来会很快乐,是不是?肚子饿得不行的时候,给你一个窝窝头吃,这可能是你一生当中吃到最美味的东西;你吃十个八个的时候,撑的难受,那时候又很痛苦。我们在外面热的不行,走到空调环境里面很舒服对吧?让你长期呆在空调房间里面你又会郁闷了。那么痛苦和快乐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它们是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所以人生没有至乐之道。我们只有不断地换环境,不断地刺激感官,不断吃各种各样的东西,才能找到一点快乐。

  所以佛陀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快乐都是暂时的。有三苦、有八苦、有无量种苦,但是我们往往感觉不到,当我们今天快乐的时候,从来没想到明天生病的时候是什么状态。

  跟你们分享一下,我上个礼拜牙龈肿起来了,里面化脓,我的嘴唇也肿起来,整个脸胖乎乎的。最后我到医院里面去看的时候,医生不给我打麻药,直接用刀把我的嘴唇划破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疼,说明原来的疼已经把我整个神经都麻痹了。晚上我爬起来的时候会被痛醒,但是那几天刚好有事情,要去义乌、又要去宁波,没时间去看病。我开始觉得可能是因为火气大,吃一点清凉药就好了,吃一天没好、吃两天也没好,最后吃止痛片发现还好不了,不行了,我到义乌出差的时候,还跑到医院里面去挂盐水,后来神经都失去感觉了,连开刀都不会疼。那个医生把我里面的脓挤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整个人就像被人家宰割一样。这时候你就发现什么叫痛苦,什么叫病苦。

  我今天跟宋老师讲,我们现在能吃能睡,不用去担心明天没饭吃了,外面环境这么好,我们此时此刻就活在天堂里,内心当中充满喜乐,你应当对眼前所碰到的事情充满着感恩。

  如果我们内心不平衡,就是让自己的生命活在饥饿里面。饥饿是什么?就是我们佛教里面讲的饿鬼,你虽然现在是一个人形人样,但此时此刻你贪婪之心没有满足,你就永远活在饿鬼的状态里面,吃的东西不够饱,永远要吃得撑。你一年有十万块钱收入,你还想着别人有二十万,赚一百万,十几个亿,那我就要想尽办法拼搏,这时你就永远活在饥饿的状态里,得不到幸福,他不会满足,不会在知足而喜乐的当下生活。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有没有满足于现状?有没有用心用力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呢?然后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你的家人、感恩你的公司、感恩你的属下、感恩你的老板、感恩你身边每一个给你工作、给你饭吃、给你扫地、给你种菜的人,我们能这样时时感恩吗?能感恩你就能得到喜乐,能感恩你就能知足于当下,能感恩你就在工作当中会找到无限的快乐,每天都笑呵呵地活着,即使生病了,你也感觉到这个病痛是来考验我的。

  所以佛教里面讲如何让自己解脱,从当下做起,不要去寻求很玄妙的东西,当下你可以让自己解脱。解脱是什么?就是得到清净的内心,对万世万物充满着喜乐。说白了,解脱是很简单的,我们为什么在人世间当中会形成那么多的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颗喜乐的心,总是在分别、在执着、在挑剔,在种种问题当中找不顺畅的心态。真正好的管理就是老板有一颗欣赏众人的心:欣赏这个人很乐观,就让他去接待客人;欣赏这个人做事情很细心,就让他去管财务;欣赏这个人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就让他去做销售,把每一个人都安放到最适合他的位置。这个公司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你如果总是要求这个人要做到放在哪里都行,做不到就去指责他,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完人。

  我们如果一直有不息追求的心且永远不能感到满足,就永远找不到快乐。你找不到适合为你工作的人,你的人生伴侣也永远得不到你的满足。很多小姑娘不断地问我,师傅,如何去找男朋友?我说你喜欢就好了,不要去挑剔对方所有的东西都要按照你的想象,要有车、要有房子,一年收入要多少,人要长到一米七八等。你如果坚持这个外化的标准,很多问题就在这里面隐藏着,可能你只能找到中山狼也不一定,所以适合我们就是最好的。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如何让自己得到解脱,就是你要有一颗欣赏的心,当你去欣赏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身上所有的地方都是最美的、都是最好的,当你如果用一颗挑剔的心去看待别人的时候,再完美的人站在你面前,也有一大堆问题。

  我们要欣赏人类,我们要欣赏生活,我们要欣赏世界,我们要欣赏一切的一切。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生活,发现一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佛教里面讲到的解脱就是一种观念的解脱,把我们内心当中对物质世界的那一份苛刻之心解脱出来,把看待一切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执着之心解脱出来。当你这份心解脱了,放下了,打开了,你就发现一切问题展现在你面前,你都能接受它,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想想看,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你能找到一个和你完全一样的人?不可能。你走到街上再去找,都不一样的。我们搞活动的时候,又一个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怎么看都像毛泽东,仔细跟他交谈一下,发现思想离得太远。

  所以我们不要去苛求这些东西,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只要我们的心打开,你碰到的一切问题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所以能不能解脱也在于我们自己,不是别人给我们的,不是别人教我们打坐我们就能解脱,不是别人跟我们说了两句话你就能解脱,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内心的观念、思维方式,要尽量拥有喜乐、欣赏、从容的心,当你做到的时候,发现原来困扰你的一切都迎刃而解。

  真的,天堂实际上在我们身边,西方极乐世界也在我们身边,地狱也在我们身边,饿鬼还在我们身边。你选择天堂就可以远离地狱,你选择喜乐的人生、知足的人生,你就会远离饿鬼。我有时候在想,实际上我们人的智商有时候差不了多少,除非极个别由畜生转过来的那种人,木疙瘩一样,实在说不通之外,一般的人我觉得智商都差不多。但是你们知道唯一不同的是什么吗?是思维方式,有的人看问题就是一根筋,从一面去想问题,不会换个角度去思考,不会从各种方面去理解问题,所以他智商就受到极限。佛教的思想就要求我们把自己内心当中对物质的片面的认识打开。

  你们知道吗?我们看问题往往只从自己习惯的一面去认识,所以会产生很多错误,就像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认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摸到的、嘴巴里所尝到的、鼻子所嗅到的世界就是这样,大家也跟我一样地这么认为。其实人跟人之间的认知差得远呢。识见不同的人容易发生摩擦,所以明智的人只会希望能够“求同存异”,在差异中求得生存,而不会去强求别人要和你的看法完全一致。

  我们这个世间还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呢?很多人认为宗教里面讲人死掉了会变成鬼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看不到,然而看不到就等于没有吗?很难讲,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可能一百年前也没有人相信这是可以用的,甚至现在有一些人到美国印第安那边去的时候,那边的人也不相信它可以用。然而我们现在就是可以,当下就可以跟美国人通话,而且现在用3G手机还可以同时看到对方,可能吗?接下来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鬼,跟我们同时坐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你会不会吓到晚上睡不着觉呢?

\

  这里有一个小姑娘,她每天在诵地藏经,她发现在诵读的过程中身边有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她一点都不害怕,她认为这些人是来听经的,得到了她的度化,很多人诵地藏经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有一个人诵的特别好的时候,他发现茶杯在空中飞了起来,有人端着它到处跑,他就跟那个小鬼讲,你们不要捣乱,捣乱我就不给你诵经了,真的没什么的。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用我们看待世间的这种思想去认识世界,真的这个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东西在我们身边存在。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真的只是这个世界上的多少万分之一的一还不到。

  以前的科学家会争论,这个地球是平的,天比地球大一点而已,海的尽头就是万丈深渊等等。我们发现是不是这样?不是这么回事。所以靠我们有限的知识去认识无限的世界,是没办法做到的。既然没有办法做到,我们为什么要一味地去找第一因呢?是鸡蛋孵化成鸡,还是鸡生鸡蛋?就像佛陀打的一个比喻一样,一个人突然间被一支毒箭射中了,旁边的人要把他身上的箭拔出来赶紧救他,他就是不让救,他说要找找这个箭是哪里射过来的,这个箭是什么东西造的,它为什么要射我?不断地把原因全部找清楚的时候,这个人也死掉了。

  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就强调不要一直去寻找这个世界的第一因,它不重要。我们认为重要的就是循环,这边死掉,那边生起来,然后活活活到又死掉了,就是这么一个循环,万物也是个循环体,地球也是个循环体,外在的太空还是一样,因果相系、轮回不息。那么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当下,重要的是现在的心态,重要的是如何去以喜乐的心去欣赏你眼前所碰到的各种问题,让我们时刻都快乐。

  佛学的思想,解脱的思想,就是教我们在当下如何去打开自己那一份对事物的执着,在目前的基础上,如何让我们身边的人因为我们的影响而让他们得到喜乐,要做到这点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也都能够做到。我们要想教育别人,首先要自己做到,我们如果要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你首先要悟到、理解到,甚至实践到这样一种精神,不然的话你就不能影响别人。

  所以我们跟寺院的每一个义工都说,如果我们在办禅修,你们自己先要有禅修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则你的言行举止、你的一言一行,自然而然能感动别人。当你自己都做不到的时候,你想去教育别人,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在家的朋友结婚了之后,我经常会送给他们几个字,第一是包容,第二是尊重,第三是理解,第四是喜乐。两个人生经历不同的人走在一起,如果你要按照你的设想做到所有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就像《亮剑》里面的李云龙,他的老婆出自书香门第,结婚前她对这个英雄很崇拜,跟他结婚了之后,发现他经常不洗脚就上床,有时候一边坐在那里讲话一边在抠脚丫。他还竟然把她家里的一个很好看的油画扔掉,把她放在家里的钢琴也搬走了。前面有一块土地他竟然用来种菜,他老婆简直郁闷死了,最后要想跟他离婚。可见两种不同的观念走在一起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碰撞,即使你谈恋爱三年五年也一样会出现问题,所以这里就要包容,包容对方的缺点。你既然喜欢这个人,你要接受他所有的东西,不接受的话痛苦的是你自己,不是他,真的是这样。

  你能尊重他的特性,能理解他的不足,反过来仔细想想,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很多很多问题,或者小气、或者自私、或者歇斯底里。我上一次跟他们讲,有一个研究生,他想做一个婚姻家庭的调查,到学校里面去问所有的大学生婚姻是什么?很多人都说是是爱情。当他去法院了解那些离婚案件的时候,发现80%离婚的人都认为婚姻不是爱情。

  最后他举了个案例,一个案例是两个年轻人都是同一所大学毕业,男孩子来自农村,女的是个护士,那个男的特别喜欢吃肉,每餐必须要有肉才能吃得有味道,但是那个护士是个素食主义者,而且特别有洁癖,那两个人在一起问题就多了,一个想吃肉,一个不想吃;一个有洁癖,一个生活比较随意,一天到晚就为了这些小事情吵架,虽然都爱着对方,最后也不得不离婚。

  最后那个研究生就讲,两个人走在一起,实际上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你既然选择对方,那么对方的家庭、对方的生活习惯、对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你都要全部接受过来,你没有选择。你如果有能力就稍微给他一点改造,但是那种改造是表面的,内在的、骨子里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唯一能改造的是谁?是他自己。当然了,夫妻在不断磨合的过程当中是相似的,你让一点,他也会让一点,所以要幸福的家庭,实际上就是学会在生活当中不断地让步,直到两人的习惯得到更好的融合。

  有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个老人家,他已经活了90多岁了,然后问他婚姻是什么?他就说了一个字——“冷”。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个性都很张扬,靠冷着过日子谁都不愿意,但确实就是这样。我有时候很羡慕身边的人,他们真厉害,每天有一个人在你面前晃来晃去,他照旧能好好活着,那样活着真了不起。如果教我去这样面对的话,我简直三年都受不了了,所以我才会选择出家。我有一次去开会的时候,跟别人住在一个房间里,我就喜欢早睡,他就喜欢看电视,我就把头包起来,在被子里面休息;早上我就喜欢早起来,对方没起来的时候,我就不好意思出声音,于是就抱着一本书,跑到洗手间里面去,蹲在地上看书,如果婚姻家庭都是这样生活的话,那简直是痛苦。

  所以你们想想看,真的是不容易,我也很佩服你们有勇气结婚的,佛教的观点是这样的,你今生欠他感情,今生就要把感情还给他。就像《红楼梦》里说的一样,神瑛侍者精心灌溉绛珠仙草;后来绛珠仙草修成女体,化作了林黛玉,就要把这一世的眼泪还他。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男人因为心爱的女子抛弃了他而感到非常伤心。这时有一个大德就来劝他,给他看了一面铜镜。铜镜里面有一个女尸赤身裸体躺在海边,一个男人经过,看了一眼,害怕地走了;第二个男人经过,叹息了一声,给她盖上了自己的衣服后,也走了;第三个书生走过,轻轻抱起她,把她埋葬了。那个失恋的男人不明白镜子里的内容。大德就告诉他,那个女尸就是你那个美貌的情人的前世,第一个走过的人今生只能和她擦肩而过;第二个人是你,你为她盖上一件衣服,她今生就来还你一段情;而第三个人则是她今生的丈夫,因为她要终生报答埋葬她的恩情。

  这就是佛教对于婚姻的见地。

  孩子要么就来还债的,要么就是来讨债的。如果你的孩子很好养,养出来很孝顺,他就是来还债的;如果这个孩子来讨债,那么他一生下来就会一大堆毛病,父母一天到晚要抱着他往医院跑,等到哪一天他那个债务讨完了就又很好了,成长得很快,实际上佛教是这样看待问题的。所以你们要发现孩子不好也不要着急,他来讨债,你就要把债给他还完。

  从现在管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经营企业似乎是很深奥的东西。但是你有没有发现经营企业跟我们经营家庭、经营自身都是相通的,如果小的事情你做不好,大的事情一样也做不好,因为宇宙当中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

  从道理上来讲,你做个人跟做一个企业一样,比方说人得吃喝拉撒,企业就得有财务、经营、管理、销售、生产,就这么一些东西。你把这么一些东西都处理到适合于它的方式时,企业就会做得很好。

  所以日本的稻盛和夫就总结这么几句很简单的话。他说,做企业首先要有正念,你的念正,则你的企业正;企业正,你的企业就能长时间地发展下去。

  所以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正则通,通则达”。你一个人如果做得正,旁边邪恶的人就会远离你。你的念头正,就会发现事情会做得越来越好。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反之,如果你心不正就会起邪念,起邪念就会做邪事,做邪事就会产生邪的报应出来。

  如果一个人会想用什么技巧能够让别人的钱变成你口袋里的钱,然后用偷税漏税的方法来做一些事情,那么你每天都会活在诚惶诚恐之中。最后即使你赚了一点钱,积累一定的财富,接下来人生就很痛苦。这种案例太多了。

  上次我遇到一个老板,他还讲某个年轻的官员很有前途。但是那个年轻人就是因为受贿得到一块地,被抓进去了,他也被人家叫进去审问了。你想想看,他出来以后如何做事情,肯定在这个地方很难立住脚。他的企业虽然一时很好,但就是因为喜欢走捷径,喜欢用一些不正的思想去做一些事情,最后前面所有的努力因为这件事情而白费了。

  所以我们要想走得长远,一定要用正面的观念来经营我们的企业,将之作为企业的中心思想,或者作为企业的文化主体意识。我们不要去想别人都在怎样做,我们不去这样做,就吃亏,不会的。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制度、很多很多规范,慢慢都在规范起来。

  我上次在厦门跟一个以前做金融的朋友聊天,他说他在金融行业里面呆了30多年,每一年会淘汰一批企业,现在30多年能坚持下来的基本上是没有几个。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以正面的思想来做事情,你的企业就能长时间地走下去。所以正才能通,通才能达。

  所以我们中国的企业目前碰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急功近利。在企业里面打工的时候,老板会不断地给我们加压,让我们感到心里很浮躁。所以说,压要有度,压要有市场的空间,压要有渠道才可以释放出来。如果只有这么一块空间,你再压也是这么点,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佛教里面一直讲,要遵循着事物的规则去做事情。比如说我一个人一天能跑100米,那你再给我加压,最多就跑到105米差不多,你让我跑200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人在一定的空间里面你可以去突破,你突破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有一个极限。

  我们身边有很多培训公司,不断地给他下面的员工加压,你每天要打多少通电话,你每天要成交多少人,你每天要怎么样怎么样。还一天到晚激励,我要成功,我今天要完成多少,最后这些员工都被老板压得感觉受不了了,甚至我这个出家人一天到晚也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有时候叫我贤总,你有做股票吗?你对商铺有兴趣吗?然后说他们这边有什么什么课程,是总裁班的,是某某国际大师的,你有没有兴趣来听啊?来听的话对你的事业会很有帮助等等。我就跟他讲,我有兴趣的时候会跟你联系,你可以发短信告诉我,可以发传真给我,也可以发邮件给我,我有兴趣和需求的时候我会去。

  市场有什么空间?你所针对的群体是谁?如何吸引对方?这些问题你都要静下心来思考。我们香海禅寺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通知对方,平时每天就发一个短信分享一些警策的话语,这样大家也都愿意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如果有什么活动,四面八方有需要的人就会全部都过来。

  我们上一次大殿开光的时候,我们自己心目当中只设想有400个人参加,最后来了将近有3000多人都不止。我们没有推销,他们自然而然来了,有一个人来还带了四五个朋友一起来,这是靠什么力量?你不断发自内心地关心对方,你不断地送给他们他想要的东西,自然而然你后面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是人性的力量。做企业一定要把握这种人性的精神去做事情,你的产品要卖给一直想要的人,这个人不要,你一定要塞给他,碍于你的面子,帮你买一个,最后拿来往这边一撂,这样的话你肯定做不好的。

  所以经营企业,就要把人性、社会的需求掌握好。有一个服装厂,我就跟他讲应该从怎么样的一个角度去捕捉明年的流行趋势。我说把今年得奖的电影、今年得奖的建筑、今天设计出来的鞋、今年流行的发型、今年路上跑的最新的汽车,所有的东西汇集在一起,就能够推测出明年流行的服装款式的走向,因为很多东西是相通的。你如果这些东西都不了解,觉得电影跟我设计服装有什么关系?建筑跟我设计服装有什么关系?某一个今年所流行的艺术会展上的艺术品跟我服装又有什么关系?好像都没关系,但是实际上都有关系。当你把这些东西全部想透以后,你就知道如何、在何处去捕捉你的灵感。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你把这种思维方式掌握好了,就知道你的企业该如何去自我定位。

  做企业说白了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你要满足你的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你如果能把他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潜在的需求、未来愿景的需求,都满足了,那就自然不用担心你的企业没有市场了。

  我们往往只考虑企业一年能赚多少钱,能卖出多少产品,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成本降到最低,赚的钱又多,只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而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所以里面就会有存在很大的误差。你如果你改变这种自利的思想模式,就没有办法真正做好一个企业。

  比如我今天去见一个人,希望他即刻把我的单子签下来,我就能赚一笔钱了。很少想着对方为什么要签这个单子,这个事情对他有什么样的帮助。只有你不断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的时候,对方才会很乐意地把这个单子签下来,甚至还感谢你。但我们人往往不是这样想的,客户不需要,还一定要塞给对方。

  我第一次到上海去买一个音响,本来我看到那个音响不错,我挺喜欢的,所以就看一看,然后想着到其他地方去走一走,再回过头来去买。那个服务员开始很热情、服务很周到,但是当听说我不买的时候那个脸即刻就拉下来了,我看他拉下来,本来想回过头来再买他的产品的想法就打消了。我宁愿不买,找一个再次一点去替代它的产品,而不愿意去看那个拉下来的脸。人都有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所以企业就会碰到很大的问题。

  经营企业正像稻盛和夫讲的,首先要正心,然后要利他,第三要养德,第四要坚持。

  你的心念正,你发现你的企业会越走越开阔;利他的思想是指不断地帮助别人实现他的梦想,你一切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解决。

  德行就像一艘大船一样,你的船越大,下面的水就越深,才能承载得住。你企业做得越大的时候,企业领导人的德行,企业高管人的品质、人格魅力就越重要。如果没有这些,你这个企业就像在空中飘拂的纸老虎一样,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做企业最后一点就是坚持,认定了方向,碰到任何问题,你还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可能到最后你已经难以忍受、难以撑住,而实际上却是到了离成功最近的一个距离了。

  我想在座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我们建设香海禅寺也是这样坚持走过来,我们要办禅修中心的时候,首先要从小的做起来,先设立一个小教室、先成立一个小班,慢慢地发展起来。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以后,后面的60多亩地,等建好的时候,我就可以把这个小班嫁接过去。如果等我那边建好了才去招生,才开始去做,这是永远做不好的。

  后来我就跟我们的慧海法师讲,就算我们禅修班只有十个人我们也做,两个人我们也同样地讲,只要坚持,我们正是带着这种坚持、积累经验、自身修行、摸索市场。当然了,我们这个也不是市场,因为我们没有收入,只有付出,如果说有一天我们付出到寺院里面已经生活不下去了,那说明我们的付出还是有限,没有做到位。真正的付出是你尽心尽力地把每一个人服务好,自然而然的,你所碰到的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世间的一个基本规律。

  我们的寺院是这样,你们去想一想,如果你们的企业也以这样的一个精神,等你让一个客户觉得都不好意思不签你的单的时候,那你的付出就已经做到位了。他不愿意签你的单的时候,说明你的付出没到位,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寺院的经营就是如此。所以关键的一点,你的心念要正,不是为了贪图某一个利益得失而去帮助对方,帮助对方跟对方给我钱是两个概念。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酒店,你点菜点得越多越好;但有些酒店就会跟人讲,你三个人点三样菜就差不多了,再点多就浪费了。他还会告诉你点什么东西合适,什么最好吃,你就知道这酒店很仁义,很会为我们着想。

  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你不断地想到对方的时候,就能够在利他的过程中自利。人和人就是要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能够达到双赢,达到和谐。

  时间到了,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但是时间有限我只讲了四个问题。如果要想听,请下次再来。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