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四无量心与四无量行

[真圆法师] 发表时间:2019-06-06 17:07:26 作者: 阅读次数:

  四无量心与四无量行

  真圆阿阇黎

  大乘诸多经典论及四无量行,如法修行,欲开如来智慧,非此莫由。由此可见慈悲喜舍对菩萨行人是何等重要,四无量之切实勤修缺如,欲超十地至如来境界无异天方夜谭。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云何菩萨修四无量慈悲喜舍”?其处点明了四无量心即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并申明了修行之缘由。云“谓诸菩萨略有三种修四无量,一者有情缘无量,二者法缘无量,三者无缘无量”。慈心、悲心、喜心、舍心约三种无量而修,成四无量行。故大乘修学菩萨有四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量誓愿学”,密乘菩萨修行有五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觉,如来无边誓愿事,菩提无边誓愿证”。

  如何修慈心行?“若诸菩萨于其三聚(所谓摄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一切有情安立,以为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于其最初欲求乐者,发起与乐增上意乐,普缘十方安住无倒有情胜解,修慈俱心,当知是名有情缘慈”。“若诸菩萨住唯法想增上意乐,正观唯法假说有情,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法缘慈。”“若诸菩萨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无缘慈”。无缘大慈乃大乘境界故不择亲疏庇护一切有情也,而俗话所谓“没有缘分”“佛不度无缘人”等等说法,在修行上依然属于小乘境界。修慈心行先必持不杀生戒,发起藏识中本有慈心种子,慈心种子即是菩提心种子。发菩提心即发三种心所谓厌离有为心,欣求菩提心,深念众生心。

  厌离有为心者,八寒八热泥犁苦患自不待言,恶鬼饥馑忧愁,碎脑以食,食子息饥,悲害畜牲,楚负重荷,流汗向险。唏叹人间八苦,天亦忧五衰退没。故菩萨怖畏生死,二乘尤甚。然怜悯众生,故留生死中。

  欣求菩提心者,上皈依一体三宝之心不异,圆满转依离语言道断,誓心宏大必欲修法证道。

  深念众生心者,知六道苦难众生悉皆我生身父母,誓愿度尽。

  此三种心,先二上求心,即离妄证真,后一心者下化愿心,即忘己救他。尽管二乘人随分离妄证真,然无大悲心故不得究竟。尽管菩萨兴起悲愿,然犹存二障亦未得究竟。然则大悲心决定之时,二障必得自消。菩萨与二乘人相异者乃以大悲心为本。然则上求下化二心,非离非异,此中惟甚者大悲是也。比如存念其心,常自坚固誓愿,即是发菩提心,其意了不待述。

  二障者:①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瞋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②事障和理障。贪、瞋、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

  如何修悲心、喜心、舍心行?“如有情缘(众生缘)法缘(听闻佛法缘)无缘(无因由、无关联)三慈差别,悲喜舍三当知亦尔。若诸菩萨于有苦者,发起除苦增上意乐,普缘十方修悲俱心,是名为悲。”“若诸菩萨于有乐者,发起随喜增上意乐,普缘十方修喜俱心,是名为喜。”“若诸菩萨即于如是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三种有情,随其次第发起远离痴瞋贪惑增上意乐,普缘十方修舍俱心,是名为舍。”“此中菩萨慈等无量有情缘者,当知其相与外道共。若法缘者,当知其相与诸声闻及独觉共,不共外道。若无缘者,当知其相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及诸外道。又诸菩萨三种无量应知安乐意乐所摄,谓慈悲喜。一种无量应知利益意乐所摄,是谓为舍。如是菩萨一切无量,名为哀愍。以诸菩萨成就此故,名哀愍者。”慈悲喜舍四无量行的基础就是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若欲成佛,先当厌离娑婆世界有为法,断除一切恶。设恶已断,即去我人众生之执心,证诸佛菩萨内在平等之理,更不起分别心,亦酬往昔大愿。具时如缘得智果位,以大悲心,身出种种变化济度众生,今新发意菩萨当如是学如是修。所谓烦恼苦业皆起于虚妄分别,若止之则显现本有之理。故先应持戒为本,学修定慧,断恶证理。能证之智所证之理无二平等,离言语道断,如水清时影自显现。众生善恶二道亦此理也,清静时同体大悲任运生起。菩提萨埵若欲成佛,当如是学如是修。诸佛菩萨誓愿无尽,发济度一切有情大愿,行趣菩萨道,乃至密教即身成佛,多劫苦修不厌,若无发心无由得入。

  《弥勒菩萨所闻经》卷八“成就善知方便。问曰,以何义故,说无量后次说成就善知方便?答曰,为欲示现以方便力摄取所修四无量行,随顺自心受果报故,如说四大随顺。此明何义?略说菩萨二种善巧利益方便,以外道等一切无有第一义谛巧方便故,修行无量为爱所润成色界果。又诸声闻辟支佛人,为取涅槃心以为究竟,善根弃舍利益一切众生,弃舍世谛所作诸业,其心专为利益自身,不能如实修四无量,不能究竟断诸烦恼,唯能折伏一切烦恼。若诸菩萨摩诃萨等,能如实知二种之法有为无为,观察众生不舍有为,虽如实知寂静无为,以为成就一切佛法不堕有为。以诸所修为利益他,以如实知自相同相,以不能得随心自在定得色界清净果报。四无量行以彼爱心所不能润,而随顺心成就果报,如随顺四大。此明何义?如四大相非是成就第一义谛,如禅定人随顺心力而能舍离四大自相。此亦如是,虽复成就有为法相,以诸菩萨清净持戒诸功德众,修四无量随顺心力成就果报,而不随顺四无量心。以是义故,圣者思益梵天所问修多罗中,如来说言,若诸菩萨摩诃萨等,成就四法修行四禅生于欲界。何等四法?一者得心自在,二者具足诸善根力,三者观察一切众生,四者修行方便般若。是故示现方便摄取无量修行随心受果。”

  《集大乘相论》卷下“所言无量行者,即四无量行,谓慈悲喜舍。”并对四无量行以及对治如此阐释“此四皆缘无量众生为境界故。此中慈无量行者,谓与一切众生毕竟利乐,所修诸行而悉离相,远离颠倒顺菩萨道。悲无量行者,谓不令众生而有一苦,此悲谓能对治恼害不起为性。喜无量行者,谓证一切法无我平等,所有施等诸善住菩提心,广为利乐一切众生,方便所行如所生喜为喜受相。舍无量行者,谓于三有分别平等起广大行拯救众生,于自所得三摩地乐而不味着,此能对治放逸过失心住实相,如应调伏世间一切执相等心已能安住静虑,于诸色想对治实法,复于无量法门得法平等,住法无我如理而证。所获一切平等乐法,是名自在最胜所得。”

\

  《佛说决定义经》“复何名为四无量行?谓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若有苾刍,具大慈心,于诸有情,无怨无亲,等能与乐,如是常行慈无量心,是故名为慈无量行。若有苾刍,具大悲心,于诸有情,无怨无亲,等能拔苦,如是常行悲无量心,是故名为悲无量行。若有苾刍,具大喜心,于诸有情,无怨无亲,等施欢喜,如是常行喜无量心,是故名为喜无量行。若有苾刍,于诸有情,无怨无亲,平等安住如是常行,是故名为舍无量行,如是名为四无量行。”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四》“善男子,汝从彼来,德华藏佛为护汝故说陀罗尼,令恶心者生欢喜心,诸不信者悉皆惛睡。此陀罗尼从德华藏佛所久修四无量行生,汝今当为一切众生于此宣说。”故知四无量行可以出生无尽陀罗尼藏而成就如来智慧法海。

  《大智度论释》“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慈心为除众生中嗔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问曰,四禅中已有四无量心乃至十一切处,今何以故别说?答曰,虽四禅中皆有,是法若不别说名字,则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宝物,不开出则人不知。若欲得大福德者,为说四无量心。患厌色如在牢狱,为说四无色定。于缘中不能得自在随意观所缘,为说八胜处。若有遮道不得通达为说八背舍。心不调柔不能从禅起次第入禅,为说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缘遍照随意得解,为说十一切处。若念十方众生,令得乐时心数法中生法名为慈,是慈相应受想行识众。是法起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法和合皆名为慈名为慈故,是法生以慈为主,是故慈得名。复次慈以乐与众生故。《增一阿含经》中说有五功德悲心,于《摩诃衍经》处处说其功德。如《明网菩萨经》中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如是等种种赞大悲,喜舍心余处亦有赞,慈悲二事遍大故。”

  在密法瑜珈修行观中有“四无量心观:①慈无量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具如来藏,备三种身口意金刚,以我今修三密加持力故,与普贤菩萨同等;②悲无量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不悟自心,生妄分别,起种种烦恼及随烦恼,以我今修三密加持力故,与虚空藏菩萨同等;③喜无量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来清净,犹如莲花不染客尘,自性清静。以我今修三密加持力故,与观自在菩萨同等;④舍无量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离我我所及能取所取,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性相空故,以我今修三密加持力故,与虚空库菩萨同等。”然只观无修依然纸上谈兵无有退魔之功效。

  经律论三藏,闻思修三行,戒定慧三学,闻“经”而得慧,思“论”而禅定,修“律”而得戒,如此必将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我们在生活中将四无量行落在实处时,就是烦恼转菩提。

ad8
推荐阅读
ad10
精彩推荐
ad5
推荐内容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