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大势菩萨

"

得大势菩萨又称得大势明王、大势至菩萨,梵名Maha^ -stha^ma-pra^pta 。主佛之智门,是阿弥陀三尊之一,侍于阿弥陀之右胁。《观无量寿经》说,此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号为大势至。 得大势菩萨能够使信徒智慧之光,使信徒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

得大势菩萨道场在哪里

得大势菩萨道场在哪里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过得大势菩萨的,得大势菩萨其实就是大势至菩萨,而得大势菩萨也是非常殊胜的菩萨,其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量。那么我们多多的了解得大势菩萨肯定是很好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得大势菩萨道场在哪里。

得大势菩萨道场在哪里

大势至菩萨道场在狼山。在中国佛教典上,狼山是佛教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狼山是江苏省著名的自然风景区,苏中的游览胜地,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其中以狼山最为峻拔挺秀,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风光秀丽,有“天然水石盆景”之誉。名寺古刹狼山广教寺也蜚声海内外。

狼山的广教寺是一寺两供奉,既是“西方三圣”之一“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也是“大圣菩萨”的道场。狼山最高峰的支云塔,塔前有圆通宝殿,供的是大势至菩萨;塔后则有大圣殿,供奉的是大圣菩萨。

狼山的开山祖师是僧伽(即大圣菩萨),是他在这里开始奉祭大势至菩萨。传说当时狼山为白狼精占据,大圣菩萨僧伽与白狼精斗法,以一袭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恶狼,白狼只得让出此山。并无私心的僧伽,在狼山上建寺(现叫广教寺),为虽与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齐名却没有自己道场的大势至菩萨建了道场。从此这里香火兴起,成为佛教乐土。

得大势菩萨道场在哪里

我们平时若是认真学习得大势菩萨的话肯定是非常好的,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无量的智慧,而且我们还将得到得大势菩萨的庇护,这样我们今后的生活和事业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查看更多
得大势菩萨的故事

得大势菩萨的故事

其实在我们国家中,知道得大势菩萨的很少,其实也不是很少,只是对于其他耳熟能详的菩萨,得大势菩萨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其实得大势菩萨的名字也叫做大势至菩萨,而关于得大势菩萨的故事其实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得大势菩萨的故事。

一、大势至菩萨的威神之力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得大势至菩萨言:“若菩萨足投地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菩萨。”

这位大菩萨每每举足落地时,都能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和诸魔宫殿,威神之力赫赫如是。

二、大势至菩萨因地修行时的名字

菩萨在一恒河沙数阿僧祇劫前,曾经作为离诤王的第二王子,名为尼摸王子。而他的兄长不眴,就是因地修行中的观世音菩萨。

三、大势至菩萨示现成佛后的名号

《大乘悲分陀利经》:佛言:“汝善男子!于彼佛土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善安隐摩尼积德王如来。以汝善男子取大处故,字汝名大势至。”

大势至菩萨示现成佛后的名号是善安隐摩尼积德王如来。

得大势菩萨的故事

四、大势至菩萨曾参与的殊胜法会

在《正法华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无量义经》、《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大宝积经》、《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维摩诘经》等等法会中,大势至菩萨都作为上首菩萨出现在法会之中。

五、大势至菩萨名号的由来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经中说,因为大势至菩萨以一毛孔的身光,就能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所以又称为无边光菩萨。

又因为菩萨的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令众生得以脱离三途之苦,得到无上之力,所以又被称为大势至菩萨。

六、大势至菩萨示现的身相

因为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胁侍,有些初学者表示分不清两位大菩萨。这里大致说一下菩萨接引众生时所示现的身相,供大家做参考。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莲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经中说,大势至菩萨的形象是头戴天冠,天冠上有莲花,莲花上有宝台,而在宝台之上又有十方国土的广长之相。

最为特殊的是,菩萨头顶上的肉髻就像钵头摩花(红莲花),在肉髻上有一个宝瓶,里面盛满了光明,显现各种殊胜佛事。而他的身相和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庄严。

而我们平时在寺院所见的西方三圣像中:随侍在阿弥陀佛身旁,头上有宝瓶的就是大势至菩萨像,另外一尊就是观音菩萨像。

得大势菩萨的故事

上面就是关于介绍的得大势菩萨的故事,其实关于得大势菩萨的种种故事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可以自己再找一些资料,然后希望上面的故事对于大家有所帮助。

...查看更多
得大势菩萨菩萨佛性

得大势菩萨菩萨佛性

其实我们多多的了解得大势菩萨的话肯定是很好的,当然我们也是可以去修行得大势菩萨的法门,这个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智慧,还可以保佑我们更加吉祥如意。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 般刺蜜帝译)。

得大势菩萨菩萨佛性

大势至菩萨是以都摄六根,念佛法门而证道,他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妙觉;由念佛至成道的五十二个阶段;据《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大势至菩萨于往昔劫中,得遇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即以念佛法门,而开示之。这超日月光佛,实际上就是阿弥陀佛。按《无量寿经》称阿弥陀佛亦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以光明立佛,分十二号,阿弥陀佛一名,具十二光明;全归于阿弥陀佛一名,包含无遗。这超日月光佛所示之法,圆顿直捷,甚深切要。大势至菩萨于闻法后,严谨受教,精进修持,即由念佛而证得三昧。这便是大势至往昔发心修行之因缘与证得念佛三昧之来源。

唯此法门圆顿真捷,简便易修,胜过一切法门。所以在楞严法会上,当释迦牟尼佛向与会众问圆通时,大势至菩萨特别介绍了这念佛三昧法门。他说:“……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人佛生忍。今于此世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势至菩萨于因地时,以念佛心人无生忍,故今摄此娑婆世界之念佛众生,归人净土。

得大势菩萨菩萨佛性

上面就是介绍的得大势菩萨菩萨佛性,而且很多人都是知道得大势菩萨也是马年的本命佛,而正是由于得大势菩萨的威势,所以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查看更多
得大势菩萨菩萨形象

得大势菩萨菩萨形象

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得大势菩萨的,得大势菩萨也被称为大势至菩萨,这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得大势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无上尊佛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无上尊佛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画像大势至菩萨举足行路时,十方世界的一切都会震动,而当大地震动的地方,会生出五百亿宝华。一宝华都显得高尚庄严,其庄严就像极乐世界一般。大势至菩萨坐下来时,首先本国七宝地面会一时为之摇动,然后逐渐扩展,下至金光佛国,上至光明王佛国都震动起来。上下两国土之间出现尘数般无数的三尊之分身,全部都云集到极乐国土,充塞整个空中,坐于宝莲花座上,演说甚深妙法,以渡济苦恼众生。

得大势菩萨菩萨形象

据《阿喇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载,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俱呈纯金色白焰光,右手执白拂,左手执莲花,大势至菩萨之形体略比观世音菩萨小。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茶罗中,位于观音院内列上方第二位,全身肉色,左手持开合莲花,右手屈中间三指,置于胸前,坐于赤莲花上。密号持轮金刚,三昧耶形为未开敷之莲花。

得大势菩萨菩萨形象

上面就是介绍的得大势菩萨菩萨形象,其实多多的了解得大势菩萨,我们就会越来越被得大势菩萨所吸引。得大势菩萨是有很多的功德利益的,这个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修行得大势菩萨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

...查看更多
结语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