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坏苦

"

坏苦:又作变异苦,乐境变坏的苦。对所爱的人或物,因死亡破坏的变化所生起的苦感。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不会觉得快乐。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著不会觉得快乐。

戒杀——诸持戒中,戒杀第一,功德巨大

戒杀——诸持戒中,戒杀第一,功德巨大

佛法中常说的苦苦、坏苦、行苦是什么

这个世间从实质上三界里面的有苦苦,我们这个世界能业力感召五蕴的色身这已经是很苦恼了。如果很苦恼到又加上碰得生病啊!冤家对头碰面,想追求的一些财色名食睡,追求不到的求不得呀!乃至一忽然碰到天灾人祸啊!金融风暴啊!自己好不容易嫌点钱又缩水了,缩得整个没有了,要跳楼啊!他就会很明确地体会到这种苦苦,苦上加苦,雪上添霜,这种。那么极乐世界,它离开了一切欲望,无我,无我就不会对我所占有的物欲的追求,它离开了这个,就离开了苦难的根本。它清净,所以它就离开苦苦。

世间的苦苦、坏苦和行苦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要变化的,它不能长久的,它会乐极生悲的。你在做大官的时候很多人抬你的轿子,奉承你,等你下台了,见面都好像路人,你就会感觉到人走茶凉的悲哀。当你嫌钱的时候也是很风光,这个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是很风光。等到你破产的时候,谁会理睬你啊!你谈恋爱谈得轰轰烈烈的,等结婚,爱情的坟墓,以后都是相互冷冰冰的时候,你的爱情又能长久吗?就是等等这些它会变化。那为什么会有坏苦?

世间的苦苦、坏苦和行苦

是由于我们众生的心都是生住异灭的,他这个心就是假的,所以他所展示的一切所谓的快乐,他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所以他有坏苦。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它超越了这种坏苦,它是法性土。它的依报,国土是永恒的,无衰无变的。它的正报,寿命是无量的,相好也不会衰老的,资生用具都是现成的。它体会不到这种坏苦,就超越了坏苦。

世间的苦苦、坏苦和行苦

那么我们这世间,会感觉到行苦,这种行苦就是行蕴的念念生灭。行苦在色界天里面和无色界里面都有,那么我们体会这个行苦,我们每一念的念头都在变异,也就是说我们年复一年,有复一月,日复一日,时复一时,都在趋向衰老,趋向死亡。而且这种死亡迈进的过程就像激流水,你是挡不住他的步伐的。这种行蕴的苦,逝者如斯夫。那么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超过了这种欲界色界无色界,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它就超越了行苦。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离开了苦苦、坏苦和行苦,所以它就是一个绝待的,绝待的乐就叫极乐。

...查看更多
“八苦”之中的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

在凡夫各自的相续中,享受五欲时的快乐感受,即是变苦。一般凡夫不明了乐受是苦性,反而执为安乐,实际它是无常迁变的,是增上痛苦之因。例如,亲友相聚看似快乐,但到了分离的时刻,就会引起粗重的爱别离苦。凡夫对苦苦都有厌离心,而且如果能把苦苦转为道用,就会引发许多善心功德。如《入行论》所说,由苦苦能引生厌离心、悲悯心,能遣除傲慢,也能发起羞耻恶行、欢喜行善的善心。

变苦与坏苦

但是对于变苦,凡夫却往往浑然不知,不了知五欲的享乐原是苦性,反而执苦为乐,结果追求得越多,造成的过患也越严重。比如:一个朋友外表看似贤善,其实内心却很邪恶,如果一开始能看清他的本质,就不会被他欺骗,如果自己不能觉察,将来甚至会被他伤害而断送性命。所以,应当观察有漏乐受的变苦自性,而数数如理作意。

变苦与坏苦

坏苦者,善趣等任何世界也是:不论有漏处、身、受用的安乐之相如何显现,都必定不能如此恒时相续,而最终唯一将变坏,没有超出四边所摄。当变坏时,也正是前面的安乐成为逼恼内心之因,如同母亲丧子而悲痛,若未生子则无其死引生的悲痛。这也如经中所说:“坏苦者,生时为乐,住时为乐,灭时是苦。”因此,无论感受哪种大小的安乐,都无法超越“前前次第灭后,后后次第而生,最终相续坏灭”的缘故,如同秋天美妙的白云般,不可信赖。依靠贪执五欲享乐将造成难忍无量的恶趣等苦,并且混杂着能障碍趣入解脱道等的过失垢染的有漏安乐,利益微小,过患巨大。

变苦与坏苦

综上所述,由苦受向所谓的乐受转变时,不过是在积聚下一次苦受的因,“当变坏时,也正是前面的安乐成为逼恼内心之因,如同母亲丧子而悲痛,若未生子则无其死引生的悲痛。”且变苦的相,本来就是“坏苦者,生时为乐,住时为乐,灭时是苦。”故佛说,有漏皆苦。

...查看更多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苦”,《三藏法数》里头说的,第一种是“苦苦,谓有漏五阴之身,性常逼迫,名苦。又与苦受相应,即苦上加苦”,所以叫苦苦。第一个苦是动词,第二个苦是名词。苦苦,佛细说,经上细说有八种,叫八苦。八苦属于苦苦,所以三苦的内容比八苦大,八苦的范围小,就在苦苦里头。有生老病死,这就是五阴之身,性常逼迫。生老病死,你没有办法摆脱,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每个人都得要受,只是在受苦有轻重缓急之不同。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净空老法师开示)

第二种“坏苦”,坏苦是指三界里面的色界。色界天,因为他禅定功夫深,他没有苦苦,他有坏苦。色界天人确实一生没有我们世间人所遭遇的苦因、苦果,他都没有,七情五欲他没有;但是他有身体、他有居住的宫殿,寿命到的时候他感到苦了。七天,距离死亡七天他才感到苦受,到第七天他死了。如果没有功夫上升,他就会往下堕落,叫坏苦,身坏了,居住的环境也坏了。所以他的乐,“乐极悲生”,叫坏苦。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净空老法师开示)

第三种叫行苦,“行苦者,即有漏之法,四相迁流,常不安隐故也。”四相,生住异灭,这四种现象它止不住。这是说什么?说无色界。无色界,他身都不要了,所以他也不需要居住的宫殿,我们常说他完全是居住在灵界,没有物质现象。好!老子很羡慕,《老子》里头有句话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有身体。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净空老法师开示)

所以高级的凡夫他不要身体,他不要身体多自在。不要身体,不需要饮食,不需要居住的环境,你说这个多自在,所以那属于灵的世界。有,佛法讲六道里头真有,最高的凡夫,无色界天。这种人都在定中,叫四空定,是好,是乐,但是寿命到了就不行。寿命没到,好,真是快乐无比;寿命一到,苦来了。这就叫的什么?行苦,他不能永久保持,他会失掉的。所以佛说三界统苦。

...查看更多
何为轮回之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苦」,这是经教里头常讲的,第一个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苦苦里头常说的有八苦,诸位要晓得,八苦就是三苦里头的苦苦。这八种大家都知道,头四个就是生老病死,苦啊!生苦,出生的苦我们每个人都忘掉了,人很健忘,出生那个苦忘掉了。坐胎那个苦忘掉了,十个月住在母亲胎胞里面,那个胎胞美其名叫子宫,子住的宫殿。其实佛说那是地狱,叫什么?叫胎狱,不是宫殿,住在那里不好受。母亲喝一杯凉水,他就像在寒冰地狱,母亲喝杯热茶,他就像在八热地狱,母亲如果不高兴发一顿脾气,他就惊慌失措,他就吓死了。所以母亲的情绪对胎儿影响很大。懂得这些道理,怀孕期间一定要遵守古德所讲的怀孕之礼,十个月要心平气和,言语、意念都要端庄。

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

第二种「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坏是什么?我们中国人讲的乐极生悲,快乐的事情离开了,悲伤就来了,人间常事,没法子离开。但是坏苦天上都有,欲界天人有苦苦,但是轻,没有我们这么严重,有苦苦。色界天人就没有苦苦,这个八苦他们没有。色界天人是化生,不是胎生,化生。他们确实很快乐,他们没有七情五欲,所以心地清净,清净快乐。但是他们有老死,老化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寿命临终前七天,人才觉得老化,只要一发现老化就晓得寿命快到了。在这个之前没有感觉得老化,他寿命比人长,长很多。所以到临命终时坏苦,那个坏苦就非常非常的明显。快乐的事情过去了,像一场梦一样。

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

「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这个行苦意思就是说,你不能够永远保持,随着时间迁流你天天在变化,我们常讲青春不驻,这叫行苦。我们人衰老不是突然衰的,是一秒一秒钟在衰,这叫迁流,谁知道?我们看到老化,十年十年很容易看出来,一年一年不太容易看出来,一个月就更不容易看出来。殊不知老化是一分一秒在那里移动,你不能保住,你不能叫它停住不动,从生到死。

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

初学佛的时候体会到一桩事情,人的一生有什么意思,从出生那天就是一条路、一个方向,拼命勇勐精进,一分一秒都不停止,到哪里去?到坟墓去。不是从生到死吗?真精进,一秒钟都不停止。这叫人生,确实无常,我们不能没有警惕。这个问题是人生头等的大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古往今来,中国、外国,多少圣哲想这桩事情,寻求解决之道,有没有结果?有,有非常殊胜的结果。发现到什么?发现到肉体有生灭,灵性没有生灭,死了他又来投胎,还是他,我们中国人讲灵魂不灭,这真的。佛法讲灵性,灵性跟灵魂实在讲是一桩事情,但是不一样。灵魂是迷,迷而不觉,它不会出六道轮迴。灵性觉悟了,觉悟了它要出六道轮迴,它真的出去了。六道之外海阔天空,有很多奇妙的世界。

...查看更多
结语

佛陀又说道:“诸持戒中,戒杀第一。”佛经中说过:诸佛菩萨、世间神灵都会对戒杀行为感到满意、高兴,并竭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