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严宗

"

华严宗,为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年,即法顺)为初祖。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

华严宗——中国佛教八宗之一

华严宗——中国佛教八宗之一

华严宗的法界缘起

华严宗祖庭:西安华严寺

相信诸位师兄都知道华严宗的,不过今天要介绍的是华严寺,华严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华严宗的思想精髓是圆融无碍、相互成就。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华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学统传承为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华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法藏详尽发挥智俨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华严宗。华严宗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法界缘起理论。四法界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是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理法界是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叫做“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叫做“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是从各种角度阐发事物之间的圆融关系;六相说从总别、同异、成坏三方面看待一切事物,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处于总别相即、同异相即、成坏相即的圆融状态。

据《长安志》所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这里既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又是文人墨客驻足蛰隐之处,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咏诵。唐代诗人杜牧《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华严寺中的华严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上,距西安城约15公里。唐代华严寺居高临下,襟山带河,殿宇庭院精致幽邃。它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望终南山雾岩、玉案诸峰,正如唐朝诗人岑参题寺诗中所赞:“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

据历史文献记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从出土建筑遗迹看,其建筑年代最早可推到汉代。

华严寺从初建至今,无高大殿堂建筑记载。始终以凿原为窟,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

唐代长安是佛教兴法弘教的中心,各宗高僧硕学云集,经新疆、甘肃进入中国的译经三藏多半在此成就译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华严寺的社会影响所致,华严寺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唐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颁布敕令,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史称“会昌禁佛”。从会昌二年(842年)到会昌六年(846年),没收寺产,责令僧尼还俗,毁破寺院无数,帝都长安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华严寺亦在打击之列,损毁严重。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大兴佛法,华严寺又得重兴。唐宣宗在《幸华严寺》中说道:“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说明了宣宗在位时的华严寺状况。

宋张礼在《游城南记》说:“东上朱坡,憩华严寺,下瞰终南之胜,雾岩、玉案、圭峰、紫阁,粲在目前,不待足履而尽也……已而子虚、希古开樽三门,予赏苏子美诗,明微吟唐僧子兰诗‘疏钟摇雨脚,积雨浸云容’句,读相国陈公‘悔把吾庐寄杜城’言,则又知华严之胜也。过东阁,真如塔在焉,下阁,至澄襟院……”。宋名相寇准在《游华严寺》诗中说道:“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说明了华严寺在宋代的情况。

华严宗祖庭:西安华严寺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午夜,发生了八级“关中大地震”,塔崩桥毁,建筑倾颓,使唐宋时期的地面古建筑几乎损毁殆尽,幸存者若凤毛麟角。据《陕西通志》记载,华严寺内主体建筑在这次地震中俱遭灭顶之灾,只有唐代杜顺大师舍塔和清凉国师塔得以幸存。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皇帝下诏加封四祖澄观大师为“妙正真乘禅师”,此圣旨碑现在澄观大师塔前。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华严初祖杜顺法师塔与四祖清凉国师澄观法师塔两座。

民国十九年(1930年),陕西大旱,民国政府遣朱子桥先生来陕赈灾,在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字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一时传为佳话。此次修缮,重修两塔,建殿三间,并在初祖杜顺、四祖澄观塔下小堂内分别石刻两祖遗影。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大炼钢铁开始后,碑石用去炼钢,殿堂、僧房被占用,古树全被砍伐。文革期间砸毁佛像,僧人被赶,殿堂被拆。1976年文革结束后,寺院仅存杜顺大师和澄观大师舍利塔及少数碑石。2006年,华严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局部整修。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重建工程预计10年左右完成。

华严宗祖庭:西安华严寺

上面就是一个关于西安华严寺的介绍了。其实我们平时除了修行佛经之外,我们也是可以去一些佛教的名山去看一看的,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

...查看更多
华严宗的起源

华严宗七祖

师兄们都是知道华严宗的,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其实关于华严宗的知识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华严宗七祖都是谁。

华严宗七祖分别为: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

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也

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华言净裔)。

三帝心法师帝心

号也。姓杜。讳法顺。世间聋哑者遇之。必能闻能语。唐太宗诏谓之曰朕苦劳热师之神力。何以蠲除。师曰。圣德御宇。微恙何忧。但颁大赦。圣躬自安。上从之。疾遂瘳。因锡号曰帝心。作法界观门。专弘华严。是为三祖。

四云华法师云华

寺名也。师居是寺。因以名之。姓赵。讳智俨。得帝心之亲传。以授贤首。其教大行。是为四祖。

华严宗七祖

五贤首法师贤首

谥号也。讳法藏。其先康居国人。唐则天诏于太原寺开华严宗旨。感白光自口而出。须臾成盖。万众欢呼。如对长生殿。指殿隅金师子以喻法体用而为说法。则天领解。遂着其说为金师子章。是为五祖。

六清凉法师清凉

号也。姓夏侯氏。讳澄观。会稽人。造华严大疏。唐德宗诞节。如对内殿。能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宪宗问华严宗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文宗开成三年示寂。凡历九朝。为七帝门师。是为六祖。

七圭峰法师圭峰

终南山之别名也。师居是山。因得是名。姓何。讳宗密。果州人。清凉尝谓之曰。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汝乎。遂着圆觉华严等疏钞。唐文宗诏问佛法大意。赐号大德。是为七祖。(毗卢。梵语具云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华藏即华藏世界也。),九朝者。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守。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也。七帝者。即代宗以下七帝也。

华严宗七祖

上面就是一个关于华严宗七祖的介绍了。我们在修行佛法之后都是知道回向的,回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做善事或者是念诵佛经之后一定要记得回向。

...查看更多
华严宗的发展

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

师兄们肯定都是知道华严宗的,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华严经》为经中之王,为根本大法。《华严经》不仅是佛教哲学理论的精华,而且是非常注重观法实践的。行者通过观法以达诸法实相,契入佛的境界,达到佛教修习实践的目的。

《华严经》无论是教理教义,还是修行体系,都是最圆满的,是世尊给我们指引的一条简捷的无上菩提之路。也有人认为华严太重理论,评华严为“有教无观”,甚至不重实修,并指出这是华严宗衰没的主要原因。这种议论是值得商榷的。佛陀不可能给后人留下布满荆棘的道路,等你再去创造什么,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根性能否对华严修习体系进行正确的领悟、把握。

带果修因的神妙境界

《华严经》的核心是“法界缘起、因果圆融”,“因”为成佛之因即法身理体,“果”为成佛境界即“毗卢遮那庄严世界海”。《华严经》前八会反复谈论法界缘起、“因果圆融”,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清净的佛之体性即佛果由果位推移至众生之因位——“众生之心”,从而为众生成佛建立有说服力的根据。

释迦悟道,初转华严根本法轮,即从佛果之境界说事物之现起。《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中以十身来说明教主难思之德,来显示遮那十种无尽法界身云遍于法界成正觉。“卢舍那佛之果法”即涵盖众生界,因此众生心中当下就有圆满之“果相。”这是世尊初成正觉,在“海印”定中所炳现之真象,不可思议,广大无边,超越时空,不是一般众生,乃至二乘所可了解的境界。此无碍妙境寂照照寂法界缘起,实为诸佛自证境界,此亦为华严最高境界,乃为大觉真心、“海印三昧”之所显示。一真法界,即诸佛众生本源清净心也,此心为万法之根本。而此法界体是一心,性起乃不待他缘,直接由其自性本具的性德而生起。

在《华严经》中以第一品至第六品经,经文所以反复介绍了卢舍那佛之果德及其为普庄严童子时之因行。为“举果劝乐生信分”,现种种神变,示种种庄严,显示如来依正二报之庄严境界。世尊欲令一切菩萨得如来无边境界神力,放眉间光,遍照十方。一一尘中现无数佛,显如来无边境界神通之力。一一毛孔现种种光明,一一光中现刹尘菩萨。遍事刹尘诸佛,遍度刹尘众生,广现入不可说佛神变海,广明行境。这是显示华严法界体性智悲自在无碍无尽之相,举果劝乐生信,使众生带果行因。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经文展示华藏世界之庄严广大微妙,光明清净无碍、充遍法界之光明,实为绚烂华丽之庄严世界,皆系毗卢舍那佛之示现。令众生生信,生信之后,向往菩提,发菩提心,走正觉路。所谓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就是为接引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文殊菩萨于此教导善财童子,发菩提心,踏上了漫长的参学之路,充满坚定的信念。以菩提心为因而修诸行,显示心性含摄无量、缘起无尽、时空行愿、大悲愿心。这里实际上是用典型的榜样来启发、坚定我们的信念。只要我们发菩提心、修普贤行愿就一定可以证入法界缘起,了悟法界缘起,就可以通达诸法的真实相。说明初发心菩萨之功德更加殊胜、博大,因为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经文教导众生树立正信、发菩提心本身就是华严修习体系的重要方面。

信解行证的结构层次

佛教任何宗派修习佛法重视宗教实践的,都必须经过信、解、行、证的过程。佛在《华严经》中就包括了信、解、行、证的内容,体现了这样的结构层次,也就是给了我们以“菩萨由凡夫发心到成妙觉佛果的阶梯”,这就是华严的修习体系。

1、经文结构层次鲜明。《华严经》分四个部分解释了五周因果。《八十华严》的四分(信、解、行、证四科)、五周(五种因果周遍)乃至整部华严七处九会、三十九品都体现了信、解、行、证四个部分:一、信分,即初会所信因果周;二、解分,即第二至第六会差别因果周及第七会平等因果周;三、行分,即第八会成行因果周;四,证分,即第九会证入因果周。先明佛已经自在证入之果,后明善财童子证入法界之因,因此称为证入因果。经典这种“信、解、行、证”的结构安排,就是具体的修行次第。

例如:十信法门,第二会普光殿文殊说六品,此依普光殿令者。表妙信依普光本智而起。寂照双运、修证同时,无复渐次。依择法妙慧而住,成正觉也。四、《问明品》者,明显万法,以示十信之解也。意明业体本真,背觉故妄,依真起觉,是为“信”。五、《净行品》者,为十信之行也。须依大愿净治尘劳,以成净行,净身口意,即获一切胜妙功德,是为“行”。六、《贤首品》者,明依十信法门。发心修进,功德同佛等,示十信之证也。解行相应,是为十信圆证。

2、内容衔接环环相扣。《华严经》的内容可以用“境、行、果”三字来概括:“境”指毗卢遮那佛所居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行”,以善财童子为例,说明修华严者要为获取菩提而努力修证,精行不懈;“果”指菩萨修行者根据努力程度而达到的“十地”位次乃至等妙二觉的果位。佛说《华严经》的内容就是如此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展开的,形成修习体系。

华严所诠:毗卢教主,为法身,以立体,直欲众生见妙性而证法身。文殊为信首,以起用,依智断习,直欲众生明妙心而证大智。普贤发行,以示因,习尽智圆,直欲众生翻尘劳而成妙行。自十信开始,五位终结,最后见弥勒,以补处大士弥勒为果,直欲众生离数取而趣补处。一藏体要,华严体用因果,不离此四。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一念反照,灭尘合觉,则革凡入圣信犹反掌。而自己毗卢、文殊、普贤、弥勒,当处圆现,真实不虚。

3、典型示范善逐步引入。财童子为成就怫道,在文殊菩萨指点下,南游l10个城市,参拜了53位名师,终于修成正果。善财童子向诸位善知识请教修行菩萨行的方法,诸位善知识的回答从不同方面阐释了华严的修习次第和不同修行法门。善财童子具体经历和体验了菩萨种种阶次的修学过程,这种示现为所有学佛修行者提供了如何具体完成这一菩萨修行阶次的路线方法。深入法界、随顺法界,华严的修习体系通过善财童子的具体修行过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是小乘修法所不能比拟的。

以上可以看出《华严经》在结构和内容的安排上,这种导入时的表述可以使人更清楚地看到步步登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修习体系的。对于大乘修行者来说,理论固然重要,而实践体系要显得尤为重要,其作用和意义就在于,不仅提出了成佛的目标,尤其为行者指明了依体起用证入法界理体的修行路径。

阶次鲜明的修行路线

1、华严宗之修道阶位有二门:

一、次第行布门,就是从“信、住、行、向、地”直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阶位渐升,五十二位之差别因果。贤首以小、始、终、顿、圆五教来统摄,归纳修行之程度阶位不同。其中“住、行、向、地、等”四十一位,又可以归纳为五位,即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前四位是“因”,后一位是“果”。资粮加行二位,是初阿僧祇劫;从通达位至七地终,是第二阿僧祇劫;从第八地至第十地满心,是第三阿僧祇劫。时经三劫,行备八位,方证究竟圆满的菩提大果,修道阶位是多么明了。

具体如“十住”者,由信证入。生如来家,依无住智,永不退还。一发心“住”创依正智,发菩提心乃至十灌顶“住”,成就十智,即当成佛。“十行”,由欢喜行者开始,此“十行”正以十波罗蜜为本而无行不摄。“十回向”,前“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至此则以“十住”“、十行”所行功德,济以悲愿。处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 大悲广济,大智无着也。称性起用,真俗圆融、智悲不二,回向菩提实际,成一法界真自在法,融前三位成十地行。“十地”之行,依众生应化,无自化也,纯是利他,为十圣位,故无自化。此地以普光明智为体,通初彻末,功行已全,故名诸佛智地。“等觉”位,超出十地。表进修功成,迥超诸苦,常享法乐,其品名佛华。初登佛地,继此即是说佛果行。“妙觉”位,自十信初因,历五位法,修治惑习。习尽智明,乃依此行,以成佛果。明等觉因圆,明妙觉果满。十信因行与此果行都是显示修华严行,初依普光本智起信,而历位升进,至行周果满。本始不二,三世一念,初后不迁,乃与不动智佛相应,而证不灭不生法界极果,这就是华严修习体系的大旨。

二、圆融相摄门。圆融相摄就是以性理融事相,一位之中具一切位,得一位即得一切位。此是圆顿的修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真法界、万法唯心”,多么圆融,此不赘述。

特别是《十地品》讲菩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十个阶段。从树立佛教信仰开始,按逐步学习和实践各种法门,并以此教化众生,在积累个人修行功德的同时提高拯救众生的能力,最后达到与法身契合的佛的境界。其中各阶位学什么、修什么、断什么、证什么,目标清楚明确,具体如何学、如何修、如何断、如何证,更是内容具体,阶次鲜明,对其他派系影响巨大。这种完整的修习体系乃是其他宗派所不能及的。

2、贤首以“小、始、终、顿、圆”五教来统摄一代教法,归纳各宗派修行程度阶位的不同。小乘教的修道,断尽了三界见、修二惑,证得了阿罗汉位四种。然后回小向大,这是“因实开权”的方便,终究要“开权显实、汇三归一”,所谓设的“回心教”。关于“直进教”有菩萨之五十一位说,即“十信'乃至“十地”及佛果。至于“终教”,则立四十一位,除“十信”。“顿教”则谈“一念不生即佛”,离行位差别相,不立阶位。“圆教”唯依分段身而至“十地”,圆教者摄前诸教五教,是为“同教”说,是见闻、解行而证得佛果菩提。

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

从法门讲,有八万四千。从究竟目标讲,归元无二路。华严的判教不仅从理论上融摄了各层次教派,也把个层次教派修法纳入了华严修习体系。这一菩萨修行的路线清楚规划了修法应有目标。学法要有程序,即是从浅至深,层次历然。经文把大乘菩萨行者自发菩提心,而历访善知识,承受教法,法随法行,以至得悟之经过,描绘的清清楚楚。使人对从如何发心直至成佛的过程一目了然。可谓是非常地道而完整的修行体系。

圆融无碍的实践观法

华严历代祖师十分重视观法实修,各位祖师均有建树,逐步完善。

1、如依四法界说立“观门”,认为全宇宙系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则可别为四种层次:(1)事法界,指差别之现象界。此称情计之境,虽有而非实。(2)理法界,指平等之本体界。即无尽事法,同一理性。万物,本体皆为真如,平等而无差别。此现象之共性,皆为空性;然此境界尚未显真如妙用,故并不完全。(3)理事无碍法界,指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由此显出理与事互融无碍之法界,然尚非佛智之最高认识。(4)事事无碍法界,指现象界本身之绝对不可思议。即一切诸法皆有体有用,虽各随因缘而起,各守其自性,其力用互相交涉,自在无碍而无尽,故称事事无碍、重重无尽,又作无尽法界。

如何使众生认识“四法界”,悟入“一真法界”。而为立“法界三观”。即:

⑴“真空观”。简别妄情以显真性,而归于平等之空性,泯灭妄情所见之事相,而彰显真空之妙体。

⑵“理事无碍观”。即观万象差别之事法与平等无差之理性,镕融相涉而无碍自在。亦即观真如性起万法,而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

⑶“周遍含容观”。真如之性乃一味平等而不可分取,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故一与多相互融无碍,大小相含,互摄互容而又无尽。

上述所观三境,虽同于一心法界,但因能观之智的深浅不同,境界有别。

这是华严修法的特色,特别着重观行法门,并且还认为非经由观门,则无法入法界;要入法界,就必须了解“心境合目”的道理,方能悟入“一真法界”。

2、为融摄方便,杜顺和尚从教理的研究,确定观门的实践法则。将教理融摄于宗教履行的途径,提出了“五教止观” 五种观门,成为华严五教的根据。大师于禅定中亲身之所体悟。“五教止观”是悟入一真法界的门径,由浅入深,以实践的观法体现华严玄旨:

(1)“法有我无门”,以小乘界分别观,来破我执证我空的观法。

(2)“生即无生门”,以无生观与无相观来证明法无自性,皆由相生,此即大乘始教所证之人法二空。

(3)“事理圆融门”,此为大乘终教,双离两失,顿绝百非,见心无寄,而成事理圆融之观法。

(4)“语观双绝门”,所谓:“寄无言之言,显绝言之理。”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境界。大乘顿教观法。

(5)“华严三昧门”,如《妄尽还源观》所说,华严三昧,是法界之圆明自在之用。是华严别教的世界观。

3、《华严》中介绍的其他修法,

⑴弥勒菩萨说有十种,即:“菩提心、正直心、安住诸地、出生大愿、大悲、真实观法、摩诃衍(大乘)、教化众生、智慧方便、随顺诸法”等十种。(亦是修法)

⑵十大愿王所述内容已经成为各宗共修的内容。

⑶《入法界品》中上有云:“贪欲多者教不净观,瞋恚多者教慈心观,愚痴多者教法相观“。此即凡患有贪瞋痴三毒之病者,教以修持不净观、慈心观、法相观。

⑷《净行品》中念念不忘众生、时时都在修习之中的各项,至今仍为禅门每日常课。《梵行品》中:若身业是梵行者,当知身四威仪则为梵行。左右顾盼,举足下足,即不论任何动作,皆须为清净之行。华严中提倡”由闻、思、修入三摩地“,经文还提到由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由观照而证入实相般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等等。请看,华严中哪里不是修法?

精进不懈的修习典范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从文殊师利菩萨发现善财童子开始,而指导他发心参学,直到以参拜普贤菩萨为证入法界的象征。在各位善知识的指点下,指明了层层递进的阶梯,勾勒出《华严经》修习思想的形象化图解。深入法界、随顺法界。“游心清净法界,所行饶益诸羣生,”可以看作其修习实践的纲领。

以善财童子为榜样体现出的意义是:

第一,学佛的人要依止善知识,要广学多闻。经历了一百一十城,其中最重要的是五十三参。如十住,德云比丘示寂用不二;十行,善见比丘于示妙行无住;十向,鬻香长者示智悲圆融;十地,主当春生夜神,示长养大悲;十一地,摩耶夫人示悲终智现;最后,在弥勒楼阁,一弹指间顿示十方法界无尽事相。从微至着,皆欲默体。经过这些善知识的教导,就是要有实践体验,不涉言诠。

第二,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学问都要学习。善慧地菩萨得四无碍解,首先就是法无碍解,即是通达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五明都要通达。善财遍参五十三知识法门,五十表五位各十波罗蜜。三即文殊、普贤、弥勒,为五位中智行因果各遍五位,一一法中为体用也。

第三、发菩提心知难而进,为法忘躯不辞厌倦,不怕艰苦分分断障、分分证真,一直到等觉进入妙觉,证得毗卢遮那的果体。经文赞扬善财发菩提心的内容多达二百二十一条比喻。所托善财南游,始于古佛道场,遍历百城知识,终于圆契弥勒、文殊、普贤之道,意在总括三世佛境因果,为一时一际一真法界。以显人人本有妙德,一切具足、圆融自在,是为忘修绝证、佛果常道。

第四、善财童子的行为告诉我们,他的实践本身就体现了华严修习体系。他所参学的善知识,从文殊菩萨至第四十一位善知识,表寄位修行之相。即将最初之文殊菩萨配以十信行,后四十善知识配以三贤十圣位,表述阶位差别之缘,同入实相之理,亲证妙觉。第五十三位善知识弥勒菩表一生补处之正因。第五十四位再参文殊菩萨,表智照无二之相,盖初参文殊表信智,再参文殊表证智,此与本智冥合无二相。最后第五十五位参访普贤菩萨,表显因广大之相。按善财童子既达智证无二,故言亡虑绝,触物皆适,法法全真,依正浑融,重重无尽,举一法即是圆因,一切诸法皆亦尔,是即普贤广大之境界,故名显因广大相。这样,善财童子便达到了因果圆融的完满境界。

第五、善财童子奔走各地寻访善知识求取成佛之道的修行历程,对参学、参访风气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位堪称修行楷模的佛教青年形象,为后学提供了修习的经验和模式,深得中国佛教徒的喜爱。至于善财童子经过参访五十二位善知识而后获得的果位,成为广大佛教徒历来效法的榜样。

人间佛教的圆满旨归

1、修习不离世间,善财童子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皆在人间,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五十三参,代表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是能够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这样的编排更是明确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有很深远的意义。华严的宗趣就是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趣。《入法界品》是整部《华严经》的画龙点睛之笔。“深入法界、随顺法界”,《华严经》的核心旨趣人间佛教在此得到了升华。

2、“入法界”的意旨有三层含义:第一,“法界”为佛性之义,也就是“一心法界”或“一真法界”,所以“入法界”就是开发自己所蕴含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使其如其所是的显现出来。第二,“法界”是诸法的理体,诸佛所证的境界。“法界”既然是“佛之世界”及其“众生之世间”,因此,“入法界”也就是游心于诸佛世界以及深入众生所在之世间,从证入佛境角度言之,所谓生活即佛法,法界即人间。以入佛法界妙庄严海是谓圆彰法界,依此证入,故名入法界品。文殊童子从善住阁出,与无量同行菩萨及常随侍神天龙八部诣佛作礼,辞退南行,往于人间。于此说法界品者,示不离人间即佛法界也。

3、应修十种广大行愿。经云,“若修此法,则能成熟一切众生,随顺无上菩提,成满普贤行海。”.从“性起“角度看,我们修持的时候是“全性起修”,不管是礼拜、赞叹、忏悔,发愿、回向皆为做到三业清净;在世俗的一切事都在行方便事,与佛心相应,这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心胸广大,没有执着、没有障碍,二谛融通,就可以见到妙明真心,见到诸法性空、证得真如的境界。修行与现实相结合,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一切都念到众生。祈求众生福利,如自己份内事,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事事无碍的圆融境界,也是修学华严法门的行者最高的理想。这就是生活中的佛法,这是华严修习体系的核心思想。

闻佛所说,学佛所行,如佛所证。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实现人间佛教、人生佛教,乃是华严修习体系之落脚点和归宿。我们可依之为创立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关于一些认为华严有教无观、缺乏修法的认识,有可能是感觉小乘数息观,不净观等更为具体,易于操作;而大乘实相观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带来不易把握的结果。可是大乘实相观,如空观以缘起理论为基础,五重唯识观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哲学基础。尽管它们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但仍不失为是一种修习实践。佛陀为指示众生解脱之道,破除妄想、执着,设置不同的法门,皆是应机对治,殊途同归。华严是根本大法,如果说华严缺少观法,没有修习体系,岂不是佛教一切宗派都没有修习体系了吗?!

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

上面就是一个关于华严宗的修行体系的讲解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而且现在很多的师兄也都在修行佛法的,我们可以和一些师兄一起修行佛法的。

...查看更多
华严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华严宗历代祖师

师兄们肯定都是知道华严宗的,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作为华严宗的发祥地,华严寺在历史上高僧辈出,多数皆为皇帝下诏敕住,从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出巨大影响的高僧来看,以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五祖”,还有善无畏三藏、一行大师等:

初祖 杜顺和尚

二祖 智俨大师

三祖 贤首国师

四祖 清凉国师

五祖 宗密大师

初祖 杜顺和尚

开宗演教,文殊应化现般若

初祖杜顺和尚,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公元557年-640年)。本名法顺,俗姓杜,敕号“帝心”,雍州万年县杜陵人,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年幼时常在住家后面坟墓上,为小朋友说法。十八岁,皈依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行踪所至,每多灵异,治天生聋哑,驱除虫蚁,和动物(牛马)对话,当时百姓称师为敦煌菩萨。隋文帝非常敬信他。师曾经将道屦一双放在市门,三日不失,有人问他原因,师说:“我从无量劫来,未曾盗人一钱,自无盗之缘”。

师之操行高洁严谨,学无常师,对于华严义理,颇能契悟,是第一位禅教教融,因实修而证入三昧一真法界。着有彰显华严宗旨的《五教止观》(注一)及指导行者契入一心法界之《法界观门》(注二)。此二文皆是华严宗的根本理论,也是后代子孙修学的依据,华严行者是否绍继华严灯火,即是以能否依循此二部经论的标准而定,由此可见此二部经论的重要地位。师依华严教义,作“法界观”,文成后,将文章投入熊熊烈火中,并祝祷之:“如果合佛心,则一字都不毁。” 火熄,果然一字不毁。

某次,唐太宗因生病,而问杜顺和尚治病方法,杜顺和尚回答:“只要大赦天下,释放无辜,圣体自然安愈。” 唐太宗依言大赦天下,果然病即痊愈。此后,宫廷内外,礼遇如佛,帝赐号为“帝心”。师天性柔和,未曾思念恶行,为人奇迹颇多,常为人除害,常勉人敬念阿弥陀佛,日行所行普贤行愿。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于雍州南郊义善寺,普会善信,声言告别,复入宫内向唐太宗辞谢,然后升太阶殿,坐御座之上,奄然而逝,世寿八十四。杜顺和尚的传承不得而知,相传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注一)

华严五教观门之趣入次第。五门即:

(1)法有我无门,为小乘教之止观

(2)生即无生门,乃大乘始教之止观

(3)事理圆融门,即大乘终教之止观

(4)语观双绝门,乃大乘顿教之止观

(5)华严三昧门,系一乘圆教之止观

于小、终、顿、圆五教之名称下,阐明各止观之修相,而未判教相,然广亘诸经,说观门之浅深差别,而终归依于华严圆教之事事无碍观,为后来至相、法藏等所立五教判之起因。

(注二)

华严法界之观法,有“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三种。

1、真空观。依理法界而立,观察一切诸法的本性即空;

2、理事无碍观。依理事无碍法界而立,观察诸事法与真如理,互相交融;

3、周遍含容观。依事事无碍法界而立,观察以同一真如理为本性的一一事,遍摄无碍。

所谓“法界”,法是指万事万物;界是指分界、类别。融摄一切万事万物称为“法界”,华严宗人通常是在万物的本原、本体和众生具有的佛性的意义上使用法界这个名词。华严宗人认为,法界就是真如、实相,更具体的说,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法界缘起”也就是说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生起,也就是由先天的真如法性所生起,因此也称为“性起缘起”。

二祖 智俨大师

宣六相、演十玄、判五教,为华严奠基

二祖智俨大师(公元620年-668年)俗姓赵,俗姓赵,天水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613)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后来有两位梵僧来游,智俨从学梵文。十四岁时,出家为沙弥。那时正是隋末兵乱,他往北方从摄论学系的法常听受《摄大乘论》,不到几年便洞解精义,为法常同门的僧辩所称赞。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的门下。遍听《四分》、《八犍陀》、《成实》、《十地》、《地持》、《涅盘》等经律论。后来又从名僧静琳参学,感到佛教的经典和派别很多,难以遍学,因而在经藏前发誓,信手探取,获得《华严经》第一卷,于是决定专学《华严》。当时智正法师正在至相寺开讲此经,他便去听受。经过一年,觉得还有疑义,更遍览藏经,搜寻各种疏释,获得北魏慧光所撰《华严经疏》,对此经所说“别教一乘无尽缘起”的义旨,有所领会。后来又遇到一位僧人,告以要深入一乘,必须先理解十地中六相义。他便从事六相义的研究,作疏解释《华严经》的义理,即《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奇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搜玄记》。那时他才二十七岁。这部著述直到他晚年才在至相寺弘传,同时还讲说《摄论》。《续高僧传法顺传》中称他“神用清越,振绩京皋”;可以想见他当时宣传经教的情况。后来又在云华寺讲说《华严》,宗风大振。法藏就在这时投在他的门下。

师曾讲经于云华寺,别号云华和尚,云华尊者。又以其曾居至相寺,所以又称至相尊者,至相大师。初剃染时,祷于大藏经前,抽得华严经首卷,终曰诵阅,师英敏特达,书过目成诵。其后,投依杜顺和尚门下,习法界观,尽得其玄旨。

杜顺和尚以所集“华严法界观”传付之,令其讲授。后遇一异僧对师说:“若欲解得华严一乘之宗者,十地品六相之义,慎勿轻视,当一二月闲静摄思之,宜深加思索。” 师尊教研究,不到一个月豁然贯通,依《六十华严》作《华严经搜玄记》,说明“六相”(注一),开演“十玄”(注二),建立“五教”(注三),为日后“贤首宗”(即华严宗)立下根基。

显庆四年,于云华寺登座敷讲华严经,大振宗风,名遍寰宇,王宫贵族人民百姓莫不景仰。后得贤首大师,得传玄旨。某夜梦见般若塔倾塌,知世缘尽。于是告门人说:“我将暂往西方。” 不到一月说法而逝。师著作有:《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

( 注一)

所谓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和坏相。

(注二)十玄门是

(1)同时具足相应门

(2)因陀罗网境界门

(3)秘密隐显俱成门

(4)微细相容安立门

(5)十世隔法异成门

(6)诸藏纯杂具德门

(7)一多相容不同门

(8)诸法相即自在门

(9)唯心回转善成门

(10)托事显法生解门。

(注三)

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

三祖 贤首国师

善巧话诱,集华严之大成

三祖贤首国师(公元643年-712年)名法藏,唐帝别封“国一法师”。俗姓康,元康居国人,母梦吞日光而孕。师从小智能绝伦,十七岁求法,入太白山过云水生涯,居恒诵持华严经。时智俨和尚讲华严于云华寺,因礼为弟子,深入华严于云华寺。智俨和尚圆寂时遗言曰:“法藏用意华严,可绍隆(注一)大法,应使出家。”适值武后广值福田,建太原寺,道成等诸大德连状荐举。随奉敕削法于太原寺,并诏为主持。上元元年,武后命京城十大德,为师授戒,赐号贤首。复诏师于太原寺讲华严,听者肩摩踵接。

武后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叙及经题,口出百光,须臾成盖,武后于经中义理,茫昧未明,师因取列长生殿前金狮子,说明无尽缘起,武后豁然开解。这就是日后闻名的“金狮子章”。师又曾为学者, 广设善巧,取铜鉴十面八方,上下各一,相距一丈馀,面面相对,中间安置一尊佛像,并燃一火蠋照之,于是交光互影,重重无尽。学者因而能明白“剎海(注二)涉入无尽”的意义。法藏大师善巧化诱,类皆如此。师一生开讲华严经三十馀遍,以讲经功德求雨、求雪、救灾、御侮,每以至诚,感召瑞应。师并数度参访译场,先后翻有《八十华严》、《密严》、《楞伽》等经。 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以示异,此见于正史武后圣历年中诏书。

和尚虽身为五帝门师,然犹粪扫(注三)其一,禅悦(注四)为食,一生为以持戒忍辱自守,弘法利生为务。玄宗先天元年,预知时至,十一月十四日,于西京大荐福寺吉祥而逝。世寿七十,腊四十三,敕谥“贤首大师”。

华严宗历代祖师

贤首国师著作甚丰,主要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经旨归》、《华严经义海百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经金狮子章》、《华严经传记》、《大乘起信论义记》等。师并数度参访译场,先后参加翻译了《八十华严》、《密严》、《楞伽》《密严经》、《金光最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多种经论。

(注一)谓承继正法并使之光大隆盛。如“绍隆三宝”,即继承佛、法、僧三宝并使之兴隆之意。

(注二)全称剎土大海, 指十方世界而言, 俗称为宇宙。 剎为梵语, 意为剎土、国土;海为大海之意。

(注三)粪扫衣,又作衲衣、百衲衣,即摭取被舍弃于粪尘中之破衣碎布,洗涤后作成之袈裟。

(注四)入于禅定者,其心愉悦自适之谓,如华严经凈行品:“若咽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四祖 清凉国师

福慧圆满,七帝之师

清凉国师,(737—838,一说738—839),名澄观,别号大休,清凉为其封号。俗姓夏侯,越州会稽人。身长九尺四寸,双手过膝,齿有四十,声如洪钟,目光夜发,每日能记上万言之多,识者一见即知其非为常人。师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诞生之日,光明满堂。孩提时,喜聚沙为塔。九岁,礼宝林寺体真和尚为师,不到一年就能通三藏(注一)。天宝七年,十一岁,剃发出家,甫着袈裟,便登座讲演般若等经。唐肃宗至德二年受具足戒,又依常照禅师受菩萨戒。师为人俊朗高逸,豁达大度,学无不窥,法无不习。自出家后,遂遍历名山,寻访名师。凡天下有名的道场,无不有其求法参玄的足迹。

师先后参究 律宗、华严、 天台、三论、禅宗各大宗派,并研究 《起信论》、 《维摩经》、 《华严经》、《涅盘经》等大经论。大历十一年,坐镇五台山,宣扬华严,因慨叹华严旧疏,文繁义富而辞句简约,不易理解。乃作《唐译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奉德宗诏与般若三藏译出 《四十华严》, 且作疏十卷。作疏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花,一花皆有三节,见者咸为之叹服,并作《八十华严疏演义钞》等著作二十馀部四百馀卷。

德宗诞辰,请师讲经于内殿,师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国师”。及宪宗问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师身历九朝,为七帝师,先后与德宗、代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所受赐封有“教授和尚”、“镇国大师”、“天下僧录”、“僧统”、“清凉国师”等,可谓之备即荣宠。师并且研习六经,诸子百家、训诂、章句,及印度的各种学问,凡举语言学、工艺学、医药学、逻辑学、宗教学以至禁咒仪轨,无不详究,能融贯通达。师多能博才,可说是好学而成,其上上之智,得自天然。师先后宣讲华严五十多遍,无遮大会十五设。

文宗开成三年,三月六日,召众弟子,说遗嘱曰:“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真界玄微,非言说所能显。要以身心体解,朗然现前。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则不辜负我矣!” 言毕,趺坐而逝。世寿一百零二岁,弟子一千人,惟海严、寂光、僧睿、宗密等四贤得其心髓。

师平生以十事自誓:一、平日甘三衣一钵,菲薄自奉;二、名利弃之如屣;三、目不视女人;四、身不履俗家;五、长年诵持法华经;六、常读大乘经典,善施一切有情;七、常讲华严大经;八、一生中行不倒单;九、不邀名以惑众;十、永不退大慈悲以普救法界众生。

(注一)

又作三法藏。藏,意谓容器、谷仓、笼等。三藏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律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论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义,化精简为详明,以抉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能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义解释。论藏又称论部。

五祖 宗密大师

显真体,融事理,光耀遍阎浮

宗密大师,尝居圭峰,因号圭峰。生于唐德宗建中元年,果州西充县人。家本豪盛,少通儒书,宪宗元和二年,将赴贡举,偶值遂州大云寺道圆禅师法席,问法契心,遂求披剃,时年仅二十七。为沙弥时,得圆觉经,读之豁然大悟。继览华严疏钞,欣然说:“ 我逢圆觉,心地豁然开通;今过此疏何其幸哉!” 其后,礼清凉国师为师,国师曰:“ 毗卢华严,能从我游者,舍汝其谁!” 元和十一年,于终南山智炬寺,闭关阅藏三年,文宗诏入内殿,问诸法要,赐紫袍,敕号大德。相国裴休,尤加敬仰。

师曾开示于人说:“ 一切众生,莫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但以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生为我相,故生爱憎等情,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然身中觉性,未曾生死。如梦被驱役,身实未动。若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主,何有依托。然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勿认妄念为心,临终自不受业,虽有中阴,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泯爱恶,则不受分段之身。倘更灭微细心行,则心大觉,随机现化,名之为佛。”

最初,师在蜀时,读圆觉经,即深达其中义趣,于是誓传是经。后来在襄汉,又读华严等,于是着有《圆觉》、《华严》、《涅盘》、《金刚》、《起信》等经论的疏钞。又集诸宗禅言,集为“ 禅藏 ”,并为作序。又有四分律疏五卷。皆本一心而贯诸法,显真体而融事理。

武帝元年正月六日,坐灭于兴福塔院,俨若平日,容貌益悦。荼毗(注一)后,得舍利数十粒,明白而润大。世寿六十二,僧腊三十四。门弟子得度者凡数千人。

(注一)

及火葬之意。行茶毗之火葬场即称为茶毗所。火葬法于佛陀以前即行于印度,原为僧人死后,处理尸体之方法,佛教东渐后,中国、日本亦多用之。

华严宗的传承

本宗历祖相承,以毗卢遮那为开法教主,别立十祖,即: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或杜顺以下至宗密五师,称五祖;此五祖加马鸣、龙树,则成七祖。宗密示寂后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一时皆衰。至宋代,子璇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各作五教章之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有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明代有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如妃、祖住。清代有周克复、续法等,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民初复有月霞(1861~1918)创办华严大学,智光、常惺、定西、慈舟、了尘等均曾就读该院,而以常惺为着。

华严宗七祖分别为: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华言净裔。)

三、帝心法师帝心。号也。姓杜。讳法顺。世间聋哑者遇之。必能闻能语。唐太宗诏谓之曰朕苦劳热师之神力。何以蠲除。师曰。圣德御宇。微恙何忧。但颁大赦。圣躬自安。上从之。疾遂瘳。因锡号曰帝心。作法界观门。专弘华严。是为三祖。

四、云华法师。云华,寺名也。师居是寺。因以名之。姓赵。讳智俨。得帝心之亲传。以授贤首。

五、贤首法师。贤首谥号也。讳法藏。其先康居国人。唐则天诏于太原寺开华严宗旨。感白光自口而出。须臾成盖。万众欢呼。如对长生殿。指殿隅金师子以喻法体用而为说法。则天领解。遂着其说为金师子章。是为五祖。

六、清凉法师。清凉号也。姓夏侯氏。讳澄观。会稽人。造华严大疏。唐德宗诞节。如对内殿。能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宪宗问华严宗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文宗开成三年示寂。凡历九朝。为七帝门师。是为六祖。

七、圭峰法师圭峰。终南山之别名也。师居是山。因得是名。姓何。讳宗密。果州人。清凉尝谓之曰。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汝乎。遂着圆觉华严等疏钞。唐文宗诏问佛法大意。赐号大德。是为七祖。(毗卢。梵语具云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华藏即华藏世界也。),九朝者。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守。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也。七帝者。即代宗以下七帝也。

此外,汉地密宗创始者善无畏三藏。无畏三藏(637-735),中印摩揭陀国人,创立了中国汉地密宗。善无畏初到长安弘法时,下诏住锡华严寺,并将所带《大日经》、《虚空藏菩萨经》、《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经》等唐密主要经典梵本由华严寺收藏。

天文学家一行大师。一行大师(683-727),今河南南乐县人,唐初功臣张公谨后裔。著有世界上第一部历法《大衍历》,是我国古代有数的天文学家,也是密宗教理的组织者。受唐玄宗之请敕住华严寺,直至圆寂。

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华严宗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住于大安寺。日本始有华严宗。

新罗僧审祥则为日本讲华严经之第一人,亦为日本华严宗之初祖。其后,传法于日僧良辨,以良辨之奏请,圣武天皇(724~749在位)敕建东大寺,成为华严之根本道场。新罗僧审祥则为日本讲华严经之第一人,亦为日本华严宗之初祖。其后,传法于日僧良辨,以良辨之奏请,圣武天皇(724~749在位)敕建东大寺,成为华严之根本道场。

朝鲜之华严宗系由与法藏同门之新罗僧义湘,禀承智俨之法而传入海东,为海东华严宗之初祖,与元晓亦共同盛弘本宗。其中,元晓著有华严经疏,义湘著有华严一乘法界图等。至高丽时代之王子义天,携其国之华严章疏来宋,投于净源门下研究宗义,归国则大弘本宗,故在朝鲜本宗之研学讲说较他宗为盛且久。

华严宗历代祖师

上面就是一个关于华严宗历代祖师的介绍了。其实现在很多的法师都在推荐我们修行佛法的,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们是可以看一看法师讲解的佛经的。

...查看更多
结语

华严宗是弘扬《华严经》而形成的宗派。和天台宗一样,华严宗也是教理既繁又玄,地道中土化的宗派。华严宗由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