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迦派

"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 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宝王,1034—1102年)。显教的修持主要有《中观和唯识两派的发心》、《修心遣离四种贪著》和《修持七义》等法类。萨迦派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三怙主的红、白、蓝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花教在形成教派体系、扩大宗教影响、伸展封建势力过程中,出现过历史上著名的萨迦五祖。

萨迦派——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

萨迦派——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

萨迦派的创派历史

萨迦派的创派历史

很多人都是知道萨迦派的,这是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而且因为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是灰白色,所以叫做萨迦派。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又出现俄尔、贡噶、察尔3个支派。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萨迦派的创派历史。

该派创立于11世纪,创始人昆·贡却杰布。其后,教主由昆氏(《元史·释老传》作款氏)家族世代相传。贡却杰布曾从卓弥译师学法,宋熙宁六年(1073)在今西藏萨迦奔波日山建萨迦寺传教。其子贡噶宁布,20岁即任萨迦寺住持。他佛学渊深,博闻多才,因使该派体系确立,势力发展,被称为“萨钦”(意为萨迦派大师),并尊为“萨迦五祖”的初祖。贡噶宁布有四子,次子索南孜摩继主萨迦寺,是为萨迦二祖。三子札巴坚赞为萨迦三祖,以严守戒律知名。四子贝钦沃布未出家,生二子,长子萨班·贡噶坚赞广学佛教经论,通晓五明,因而得“班智达”(大学者)称号。次子桑擦·索南坚赞之长子即发思巴(本名罗追坚赞),为萨迦五祖。

1251年,发思巴与忽必烈会见于六盘山。1253年即随侍忽必烈。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被封为国师。1264年以国师身份领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为元朝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务的机关)事。1265年返藏,1268年划分卫藏13万户,建立萨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1270年以创制蒙古新字(即发思巴蒙文)有功,封帝师,升号大宝法王。1280年逝世后,由其异母弟仁钦坚赞(《元史》作亦怜真)嗣帝师位,以后历代相传,形成元代帝师世系。

14世纪中,该派在政治上失势,其地位被噶举派帕竹支系所取代。但自14世纪后半期起,该派又出现知名学者多人,使教法得以维持并有所发展。在显宗方面以雅处·桑吉贝和绒敦·玛微僧格两人最为著名。在密宗方面有俄尔巴·贡噶桑布和宗巴·贡噶南杰,被称为俄、宗二师或“二贡噶”。也有人认为密宗的代表人物应是雅、仁二师。雅即雅处·桑吉贝。仁,为仁达哇·宣奴罗追,此人学识丰富,宗喀巴及其弟子贾曹杰、克主杰,都曾从他学习。中观学说自他开始逐渐受到藏传佛教各宗派的重视,中观应成派,本来已渐衰微,经过他的努力,始得以重新发展,后为格鲁派奉为中观正见。

根据萨迦派史籍,昆·贡却杰布是吐蕃时期的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特别使萨迦派引以为自豪的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的大臣(内相)昆班魄切的儿子、吐蕃时期的七觉士之一,昆鲁意旺布松,是昆氏家族中诞生的第一位出家僧人,也是藏传佛教史上产生的第一批僧侣之一。以此说明昆氏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信奉宁玛派的世家,曾为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萨迦派的创派历史

昆·贡却杰布的父亲叫释迦罗追,他还有一位名叫昆·若喜饶茨诚的出家为僧的兄长,他们都信奉宁玛派,特别是兄长昆·若喜饶茨诚学识渊博、持戒严谨、精通密法,既是当时昆氏家族中的教主,又是昆氏家族自信奉宁玛派教法以来最后一位大师。因此,藏传佛教史籍以昆若喜饶茨诚为界,此前昆氏家族信奉宁玛派,他之后从贡却杰布开始建立并信奉萨迦派。贡却杰布从小跟随释迦罗追和兄长昆若喜饶茨诚学习昆氏家族的教法传承,即宁玛派教法。然而,贡却杰布年长后,则对当时藏族地区流行的新密法很感兴趣。有一次,贡却杰布去参加在卓地方举行的大型庆典会,该庆典会不拘一格,热闹非凡,表演的节目名目繁多,使人眼花缭乱,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些咒师们表演的剧目,他们头戴二十八位自在母面具,手持各种法器,简直是一群女性装扮,甚而以散发天女这鼓舞姿态,在手舞足蹈或翩翩起舞。在整个庆典会上,咒师们别出心裁地向人们展示出一派异彩纷呈的景象。贡却杰面回家后,将看到的这些情景全告知兄长,并请教为何出现这种现象等问题。这是一种不祥之兆,以后修持旧密法者中很难产生德高望重的大师,也就是说,在佛教显密教法上有成就的法相学家或密宗大师,今后在修持旧密法的僧众中很难出现。因而咱们原先拥有的旧教典、旧法器,以及过去制定的佛教三宝等一切供养对象,均应自主地封闭,成为伏藏,开始吸纳新的密法,建立新的教法体系。然而,他们后来在付诸实施、封闭旧密法的过程中,大密马头明王和金刚橛二尊护法神,由于神秘莫测、法力无比而没能制伏封闭。也就是,萨迦派在重组神灵系统或重新选择神灵对象时,无法撤消马头明王和金刚橛二大护法神的神圣地位。所以,至今萨迦派依然供奉或修持这二尊从旧密续中一直传承下来的怒相护法神或本尊,同时还保持了白品日月姊妹施食仪轨。其中萨迦派向号称为白色护法神的日月姊妹神,抛掷朵玛食子等举行的宗教仪式,是萨迦派特有的一种季节性的宗教仪轨。

特别是当时昆·若喜饶茨诚劝告小弟贡却杰布,去亲近当时在后藏最为著名的卓弥·释迦益西,学习藏传佛教后弘期内兴起的新密法或新密续,以便为昆氏家族建立新的教法系统。后来贡却杰布实现了兄长的意愿,为昆氏家族创立了新的宗派,即萨迦派。

卓弥·释迦益西(1034——1102年),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中翻译新密续的大翻译家之一,他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初期阶段,翻译了不少重要新密续,为藏传佛教新密续的建立,作出过巨大贡献故在藏传佛教史书中一般称其为卓弥译师。尤其是卓弥译师在萨迦派的历史上,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因为萨迦派最注重的核心教法,即道果法源自卓弥译师。在某种意义上讲,萨迦派的历史,其主线始终是道果法的历史传承。所以,叙述萨迦派的历史,尤其是疏理萨迦派的教法传承的历史,就得从卓弥译师开始讲起,才能顺理成章,脉络清晰。

贡却杰布遵循兄长的劝告,前往卓弥译师处学法。在途中遇到一位名叫钦译师的大德,便决定先在这位大德前学习新密法。贡却杰布向钦译师请求授予喜金刚灌顶,并讲授其密续。但未待密续授完,钦译师便不幸逝世。贡却杰布不得不直接赴后藏拉堆地方的聂谷隆寺,求教于在那里传授佛法的卓弥译师。最初贡却杰布在卓弥译师前,继续听讲在钦译师前未完成的喜金刚密续。之后,贡却杰布将自家的部分田地出售,买来十七匹马,连同一串作为饲草款的珍珠,一起献给卓弥译师作为传法的报酬,求授完整的大宝经论。卓弥译师给贡却杰布只讲授了部分大宝经论,而着重传授了密宗三续的经论部分。此外,特意传授了道果法。因而贡却杰布成为卓弥译师众弟子中最优秀的教法继承者。

贡却杰布在他四十岁那年,即1073年,在今后藏仲曲河谷边的波布日山脚的一块灰白色的土地上,兴建了座寺院。这就是著名的萨迦寺。“萨迦”一词为藏语音译,其意思就是灰白色的土地,寓意为:这是一方吉祥之土。贡却杰布以萨迦寺之中心,向以昆氏家族为主的信徒,开始传授新密法,并逐步建立以道果法为密法传承的新的教法系统,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萨迦派。

萨迦派的创派历史

上面就是关于萨迦派的创派历史了。我们平时可以去礼拜佛菩萨的,而且现在的很多寺院都是在宣扬佛法的,我们也是可以去参加一些法会的。

...查看更多
萨迦派的三大法脉

萨迦派的三大法脉

很多人都是知道萨迦派的,这是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萨迦派的主寺是萨迦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萨迦县,(北寺)是公元1073年由款·官却杰波所创建。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萨迦派的三大法脉。

萨迦法脉

萨迦寺主寺:萨迦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萨迦县,(北寺)是公元1073年由款·官却杰波所创建。因为它建在一片灰白色的山坡上,所以得名为萨迦寺(萨迦,意为灰白土)。官却杰波(1034-1102)是吐蕃贵族款氏家族的后裔,初学宁玛教法,后依止卓弥译师学“道果法”,四十岁时建寺收徒,广弘道果,但当时萨迦派的派名还不显著。

第一祖贡噶宁布

萨迦派的第一祖是贡噶宁布(1092——1158年),是贡却杰布的小妻子生的也是惟一的儿子。贡噶宁布幼年时随父学法,但他是贡却杰布晚年时期出生的,十岁时,父亲便与世长辞。萨迦寺主持由拔日仁青札译师暂时担任,而贡噶宁布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佛法,他当时广拜印、藏名师,遍学佛教显密二宗包括“道果法”在内的全部教法仪轨。贡噶宁布主要拜拔日仁青札译师为师,修习佛法,他在修持文殊法时,自称亲自面见文殊菩萨之显身,由此导师给他特别传授了《离四耽著》等般若教授。《离四耽著》后来成为萨迦派的一种教戒,也就是一种修心而远离四个执著的教法。如耽著今生非佛徒,耽著轮回非出离,耽著自利非菩提心,耽著实执非正见。另外,贡噶宁布拜章德达玛宁布为师学习《俱舍论》,拜琼仁钦札巴和党美朗材两位大德为师学习《中观》与《因明》,拜南库瓦兄弟为师修习《密集》和《大黑天》等法,在居曲瓦札拉巴座前修习《喜金刚》法,在贡唐瓦麦罗座前求学《胜乐》和《明王》教授,在布尚洛琼座前求学《胜乐》等法,特别在香顿座前居留四年,专心修学教言(道果法)传授。此外,天竺大成就者布瓦帕,为了开启法门,亲自抵达萨迦,向贡噶宁布传授七十二部密续之教授,尤其传授了不越围墙之十四部深奥教法。总之,天竺大师向贡噶宁布传授了丰富圆满的近传深奥教言大法,即道果法。最后贡噶宁布学业有成,成为一名神通广大的密宗大师,据说他能一身显现六种不同神相,因而被公认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

贡噶宁布二十岁时,接任萨迦寺主持,行使萨迦派教主之权力。他大力宣讲显密教法,尤其重视教言道果法的教授。贡噶宁布主持萨迦寺达四十七年之久,为萨迦派的教法体系趋于完善、宗派势力的不断壮大,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后人将贡噶宁布尊称为“萨钦”,意即萨迦派的第一大师。由于贡噶宁布的不懈努力,萨迦派在这一时期得到飞速发展,并在藏传佛教界崭露头角,其宗派势力急剧壮大,社会影响力也同时迅速扩大。

贡噶宁布在世弘法时期,培养了诸多弟子。诸如获得最殊胜成就者三名、获得能忍成就者七名、通达经论讲说之心传弟子十一名、精于讲解文句之心传弟子七名。

贡噶宁布是以居士身份自居的一位大德,他有四个儿子,依次是贡噶跋、索南孜摩、札巴坚赞、柏钦沃波。贡噶跋赴印度求法,二十二岁时卒于天竺摩揭陀地方;索南孜摩继任父亲贡噶宁布的法位,成为萨迦派第二祖;札巴坚赞继任兄长索南孜摩的法位,成为萨迦派的第三祖;柏钦沃波(1150——1203年)没有出家为僧,娶妻成家,繁衍后嗣。

第二祖索南孜摩

萨迦派的第二祖索南孜摩(1142——1182年),幼年跟随父亲贡噶宁布学习萨迦派教法,年长后赴桑浦寺拜噶当派高僧恰巴却吉僧格为师,学习慈氏五论和因明等显密教法。贡噶宁布去世后,索南孜摩继任父亲法位,成为第二祖。但索南孜摩继任法位不久,便将法位即萨迦寺主持职位,让给弟弟札巴坚赞,自己集中精力,专心修习佛法。他主要在前藏的桑浦寺研习佛教显密教法。因而索南孜摩博通显密,尤以注重密宗修炼和严守戒律而誉满当时藏传佛教界;同时,他还娴熟藏族文化五明学,即声明学、工巧明学、医方明学、因明学和内明学,为推动藏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祖扎巴坚赞

萨迦派第三祖是扎巴坚赞(1147——1216年),他继任兄长索南孜摩法位,成为萨迦派的第三祖。札巴坚赞幼年,跟随父亲贡噶宁布学法至十二岁。他在十一岁时讲说《喜金刚》等密法,震惊周围人士,曾在睡梦中修习三续经函,由此不学而自通三续。特别对于道果法产生很深的感情。此外,札巴坚赞从绛胜达瓦坚赞处受梵行优婆塞戒,从此不食酒肉,成为一名严守戒律的高僧。据史料记载,札巴坚赞十三岁多就担任萨迦寺寺主,为该寺的不断发展壮大尽自己的职责,他主持建造了萨迦旧寺大殿屋顶的佛殿,用金汁写大藏经甘珠尔部。总之,札巴坚赞将广大信徒布施的全部财物用于建造佛像、佛殿和佛塔或分发给贫困农牧民,因而当他担任萨迦寺寺主达五十七年后去世时,只留下一个坐垫,一套袈裟,别无它物,表现了一个清规戒律僧具有的高尚品德。

第四祖贡噶坚赞

萨迦派寺庙里供奉的佛像萨迦派第四祖是贡噶坚赞(1180——1251年),他是贡噶宁布最小的儿子柏钦沃波的长子,从小跟随叔叔札巴坚赞学佛习法,打下良好的佛学知识。比如,贡噶坚赞幼年时,在叔叔札巴坚赞座前受了优婆塞戒,同时广泛学习佛教文化。贡噶坚赞于1204年在他二十三岁那年,从克什米尔大师释迦室利处受了比丘戒,并学习法称的《量释论》等七因明论,以及《现观庄严论》等经论,还学习了工艺学、星象学、声律学、医学、修辞学、诗歌、歌舞等印藏文化。因此,贡噶坚赞在藏传佛教后弘期成为一名既娴熟因明学、医药学、工艺学、声律学和佛学(包括般若、中观学、戒律学、俱舍论等显宗经典以及行、事、瑜伽和无上瑜伽密宗四续部),又精通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当时藏族地区贯通此十个学科(一般称十明学)的学者,则称班智达。萨迦贡噶坚赞就获得这一称号,即萨迦班智达,从而成为第一位享誉整个藏族地区的大学者。

贡噶坚赞获得萨迦班智达这一大学者称号后,印度南方的绰切噶瓦等六名外道学者,慕名前来西藏同萨迦贡噶坚赞辩论,他们当时在芒域吉仲的圣瓦第桑布寺附近的一个集市辩经十三天,最后六位印度学者败北,他们便削发出家为僧,承认自己的失败。从此萨迦班智达的名声在藏族地区更加响亮。

萨迦班智达作为一名大学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佛学著作和文化论著。诸如《三律仪论》、《正理藏论》、《贤哲入门》、《乐器的论典》、《修辞学》、《声明学》、《萨迦格言》等佛学和文化经典著作。其中《三律仪论》是萨迦班智达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判定当时佛教界存在的各种佛学观点的是非曲直,阐述自己对佛教的理解或见解,此书一直是萨迦派僧人必读的书籍之一;其次《正理藏论》是萨迦班智达以陈那的《集量论》和法称的以《量释论》为主的七部因明经典作为重要依据,并运用自己的认识论和逻辑思维体系,撰写成的一部全新的因明学著作,在藏传佛教因明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另外《萨迦格言》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格言集,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伦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藏族地区流传范围很广,深受藏族人民的欢迎。

萨迦班智达不仅是一名博通佛学的大德,而且是一位促成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的重要政治人物。由于萨迦班智达在藏族地区享有崇高的声望,被当时的元朝统治阶级看中,便成为西藏与元朝中央之间建立统一关系的关键性人物。1246年,萨迦班智达应元室阔端大汗之邀请到达凉州,并同阔端大汗共同商定西藏归顺元朝中央的条件,以此奠定了元朝对西藏进行行政管理的基础。萨迦班智达在凉州向西藏各个地方势力写信,劝说他们接受条件归顺元朝。最后萨迦班智达不负重托,圆满完成西藏归顺元朝的重任,但他没能返回萨迦寺,于1251年在凉州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可以说,萨迦班智达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最美好的事业。经过萨迦班智达的努力,西藏以和平的方式归顺元朝中央。萨迦班智达为中国的统一大业作出巨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第五祖八思巴

萨迦派第五祖是八思巴(1235——1280年)。八思巴本名叫洛哲坚赞。他是萨迦班智达的弟弟索南坚赞的儿子,因而萨迦班智达是他的伯父。八思巴从小聪慧好学,八岁时能向人们讲经,加上伯父萨迦班班智达的良好教育,后来除了在政治上成为一名显赫的人物外,也是一位精通各种宗教知识的高僧。正如《西藏王臣记》记载:“幼而颖悟,长博闻思,学富五明,淹贯三藏”。八思巴十岁左右就跟随伯父萨迦班智达赴凉州与蒙古汗王谈判,幼年时期就开始接触政治,为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八思巴十七岁时,被临终的萨迦班智达任命为自己的法位继承人,即萨迦寺主持和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去世后,八思巴开始担任萨迦寺主持和萨迦派教主职位,成为萨迦派第五祖。1253年,八思巴应召谒见忽必烈薛禅汗,当时忽必烈夫妇及其子女拜见八思巴,先后在八思巴前受密宗灌顶。忽必烈向八思巴奉献财宝作为灌顶的供养。1255年,八思巴回藏从康区迎请那塘堪钦札巴僧格受比丘戒,完成佛教出家僧人生活中最庄严的仪式。不久,八思巴又返回上都。当时蒙古汗王对佛教、道教等不同派别的宗教,还能够比较公平地对待。所以,佛教与道教之间常发生辩论事件。为了解决此事蒙哥汗王命忽必烈主持并判定两派优劣,1258年在上都的宫殿隆重举行了佛道辩论会,两派各参加十七人,佛教方以时年二十三岁的八思巴为首组成。其辩论以道教一方承认自己辩论失败而告终,十七名道士削发为僧,少许道观也随之改造成佛教寺院。1260年,忽必烈继任蒙古汗位,立即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1264年,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在中央政权内设置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又命八思巴以国师的身份兼管总制院事。1265年,八思巴返回西藏,对萨迦寺进行了修缮,如新造佛像、灵塔,以及用金汁书写大量大藏经中的甘珠尔部。同时分别拜克什米尔班智达希达塔噶大巴札、罗沃译师喜饶仁钦、纳塘堪钦青南喀札第二十多位大师为师,研习修教因明学、显宗理论和密宗修持等佛教教理仪轨,以及藏族传统文化五明学等知识。八思巴此次回藏居留三年,其间还奉忽必烈之命创制“蒙古新字”,又称八思巴蒙文。忽必烈于1268年下诏,凡是诏书及各地方公文等均必须使用蒙古新字,试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种新文字。1270年,八思巴第二次向忽必烈授予密宗灌顶,忽必烈晋升八思巴为帝师,并更赐玉印。封号全称为“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护持国政,精通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师”,又称帝师大宝法王,简称帝师。1276年,八思巴从大都抵达萨迦寺,此次八思巴返藏,由太子真金护送,在途中专为真金著述并讲授了《彰所知论》,此经有汉译本,收录在大藏经中。1277年,八思巴在后藏的曲弥仁摩地方(纳塘寺附近),举行聚集七万僧众的盛大法会,史称“曲弥法会”。1280年,八思巴在萨迦寺拉康拉章英年早逝,享年46岁。八思巴在萨迦寺圆寂后,忽必烈又赐封号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1320年,元仁宗下诏,在全国各路建造八思巴帝师殿,以此永远纪念这位功臣。八思巴去世后,元朝中央的帝师制没有改变,帝师职位一直由萨迦派高僧继任而延续。如八思巴后由其弟仁钦坚赞担任帝师,之后,由八思巴的侄子达玛帕拉热噶斯塔任帝师,其后帝师由益西仁钦担任,总共产生十几位帝师,随着元朝的灭亡而终止帝师制。

萨迦派的三大法脉

西藏---萨迦寺现任萨迦天津法王

现任萨迦天津法王,是西藏佛教萨迦派「萨迦宝座之持者」,出身於西藏高贵的昆氏家族。昆族世代以三怙主之化身传承至今,著名上师有:萨迦五祖──萨千页噶宁波、洛本索南泽莫、杰尊仁波切札巴蒋称、法主萨迦班智达、与众生怙主法王八思巴。还有贝玛敦都旺秋,建立修法殿,其子铁千札西仁钦创建荣耀度母宫,度母宫系因附近有玉石度母殿而得名。

法王父亲为金刚持拿旺贡噶仁钦,是赤千札秀听列仁钦的子嗣,他为了利益有情众生而延续著此一神圣传承。他是大悲观音的化身,由於昆族传承极其珍贵,为了佛法与萨迦传规的延续,金刚持拿旺贡噶仁钦必需有子嗣。

在昆族传承中,常有先祖转世为子嗣之例,有谓法王即是他祖父赤千札秀听列仁钦的转世;又有谓从许多徵相显示,法王当是阿棒伏藏师乌金听列林巴的转世。第一个徵相是:空行母曾对阿棒伏藏师授记,预言他将於下一世持有萨迦法座。再者,当法王父母问他从何而来,法王答说从远方帐幕之家来;当法王学语时,很自然说出果洛地方的土语,而这土语正是阿棒伏藏师所用之方言。

阿棒伏藏师为莲师的真实化身,是一位证悟甚过的成就者。他身体能够穿越实物,他也取出许多伏藏法教。在法王出生之日,又碰巧有人供养一尊莲师像。这更意味著法王是阿棒伏藏师的转世。此外,当法王初遇第二世蒋扬钦哲却吉罗卓时,适巧从这位上师处领受了整套《龙钦宁体》的法教,这也是法王是阿棒伏藏师转世的间接徵相。

法王降生於一九四五年九月七日清晨,时为藏历木鸟年八月初一,降生时正值旭日东,而天空中充满著多道彩虹。法王降生处所,正是十代前再度振兴萨迦法教的金刚持贡噶仁钦之住所。降生之时还有诸多瑞相,包括用水晶容器所盛的百只犛牛乃。它由一位著白衣的俊美男子所献上,这男子自称是泽东头人差遣来的,但献完供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让法王平安无障与寿命绵延,寺中举办甚多祈请、灌顶与修持仪轨之法事。依度母宫传统,於法王降生不久,拿罗仁波切便为法王举行长寿佛本尊灌顶;并由法王父亲与拿罗仁波切,为法王赐梵文名字为「长寿金刚」。当时哦巴的大堪布金刚持宝拿旺罗卓旋遍宁波,见到拿罗仁波切时赞叹道:「以引降此儿故,汝已行一大事;此後萨迦法教无虞己,我老僧纵死亦无憾!」数周後,举办盛大庆生会,宣布法王的降临,并为他正式取名为:「拿旺贡噶帖千巴魃听列桑佩旺吉嘉波。」

萨迦天津法王法像一九五一年,法王首度与达赖喇嘛会面,次年,西藏政府正式行文,宣布法王是萨迦派领袖,并举行简要的升座前行仪式。一九五五年九月初,法王前往拉萨会见达赖喇嘛,并领受教法,法王在向达赖喇嘛供养时,面对达赖喇嘛私人寺院──尊胜寺的僧众,以及西藏政府高级官员,阐释供养曼达的意义。与会大众咸对法王如此幼小年纪,能有如此卓越之智慧,表达高度赞叹;此後,法王睿智之名使传遍西藏各地。一九六四年三月六日,重建萨迦寺的会议,在拉吉普大礼堂举行;当时出现许多瑞相,为众所共睹。为持续复甦佛法,令佛法稳固开展,法王与堪布阿贝仁波切讨论後,遂决定建一所学习弗教哲学的教育机构;「萨迦佛学院」的基础构想,於焉产生。同年,法王在北印度嘻玛较普拉帝须省的普汝瓦拉地方之萨迦难民营,建一座新的萨迦主寺,名为萨加能仁胜教寺。

哦巴法脉

主寺:俄尔寺,亦称“鄂·艾旺寺”,萨迦派的戒台寺,即所有萨迦派僧人受戒的道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曲布雄乡。由萨迦密宗大师俄钦·贡噶桑波(1382—1456)于1429年创建。

贡噶桑波生于萨迦地方,自幼聪慧过人,九岁受沙弥戒,从此发奋苦读,后在法王益西坚赞座前受比丘戒、菩萨戒和密乘戒,谙熟一切显密教法,尤其善于领略萨迦派之“曼荼罗仪轨成就法”,成为益西坚赞的得意弟子。二十五岁时在萨桑寺从萨桑喇嘛·旋鲁洛哲学习佛法,二十九岁时由萨桑上师授予《密续事部》经籍、铃杵和法螺,接受法王继承人之位。

贡噶桑波主持萨桑寺二十年间,每年夏冬两季讲法,春秋两季传授灌顶及经教戒律。当时卫、藏、康区求其授沙弥戒及比丘戒者逾万人,求授灌顶、经教者更多。其著作包括修法类、闻法类、仪轨、书函等二十一种,德格版集为《艾旺全集》(四函)。

俄钦·贡噶桑波四十八岁时去艾旺目绰讲经说法,由于在当地的法缘极其昌盛,供养殷重,便新建经堂,寺院供奉的佛像、经塔甚多,又建讲经院,使寺院为之一新,这就是俄钦·贡噶桑波亲自创建的著名寺院艾旺曲登寺,因建立在俄尔地方,故又称“俄尔寺”,他被尊称为“俄钦大师”。

俄尔寺是萨迦派在后藏传播密宗的重要场所。贡噶桑波自建俄尔寺后广收门徒传播萨迦教义,他曾讲《道果》八十三遍,传《金刚曼》灌顶六十余遍,他终身守持戒律,传授具足戒者过万人。该寺为萨迦派“第二重要道场”,影响远及四川、青海、云南等地,在这一范围内俄派属寺多达六千余座,足见当年该寺的辉煌。

俄尔寺建筑背靠群山,面向河谷,主要有大经堂和四大堪布的宫殿。该寺法台由四大堪布轮流执座,即禄顶、康萨、塔则、遍德。其中禄顶为世袭制,其他三者为转世制。

俄尔寺在文革中被毁,现有大殿、佛学院及闭关中心等建筑。

茶巴法脉

主寺: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茶巴的主寺,坐落在拉萨市林周县的遍玉谷,是1435年由贡钦·荣顿巴(1367-1449)所创建。他以十大经论立宗辩论,讲说六十四部教典,并造四十部经论著述,造就了大量的佛学人才。荣顿巴因为预言的预示以及其伟大事迹,而被视为弥勒菩萨的化身。为了表彰他对经教传承的精通无人能及,以及在般若经典和弥勒菩萨教法方面的无比特长,后人尊崇他为“萨迦传承六珍宝”之一。在八十四岁时,他以虹身往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

那烂陀寺的名称源自古印度盛极一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毗瓦巴、那诺巴、玄奘大师等都在此修学,常住僧众万人以上)。在寺院初成立的二十年间,僧众多达三千人。此后五百多年间,常住僧众也始终维持在七百至一千人左右,其分寺遍布全西藏。

那烂陀寺在萨迦派的密法传承中赫赫有名,因为茶巴的许多成就上师都是该寺的座主,后来它就成了这支法脉的主寺。它也是西藏八大修持传承教法的大宝库,是范围更广的不分教派的佛法修学中心。

萨迦的茶巴是由擦钦·罗索嘉措(1494-1566)所创立,他广学道果的不共传承,并持有萨迦家传的嫡系传承,遂将萨迦派各种不同教流总汇成一大海。

茶巴传承,以持有这些极珍贵的萨迦派不共无上密修行法脉而闻名,因此传统上都将茶巴上师视为萨迦传承的修行法脉持有者。这些珍贵的茶巴实修传承,包括不共道果、不共金刚瑜伽母那洛空行法、大小玛哈嘎拉、十三金法、觉囊巴的时轮金刚法,以及许多其他教法。

第十八世萨迦茶巴法王究给企千仁波切

圆满成就的究给‧企千仁波切 萨迦派 茶巴支派法王(尊贵的 究给企千仁波切,已于2007年1月22日上午于尼泊尔示寂)  现任「究给‧企千」是藏传佛萨迦派中最年长的喇嘛,他出生于神圣的戒氏家族,据说此法脉是从光音天相传至今,他是戒氏家族夏鲁‧库贤支系的后裔,也是此法脉中极受尊崇的长者。至今已经有许多忿怒尊降生在戒氏家族,其中有些是密续本尊喜金刚的化现。包括现任的「究给‧企千」在内的戒氏家族上师身上,他们通常在大腿上都会有个类似老虎斑纹的特殊胎记,看起来就如喜金刚或时轮金刚等忿怒尊的虎皮裙。  一九二八年,究给‧企千仁波切九岁时,收到一封第十三世嘉瓦喇嘛图登‧嘉措的来信,信中认证他是藏中遍波‧那仁札寺的第十八任「究给‧企千」。后来第十三世嘉瓦喇嘛又在另一封信,以及传授究给仁波切沙弥戒时的谈话中,提到他是「究给转世喇嘛」。前任「究给‧企千」(仁钦‧钦哲‧旺波)的弟子,知道这意味着仁波切不但是前任「究给‧企千」的转世,也是其「传承主脉」的持有者。这种情形很不寻常,因为仁钦‧钦哲‧旺波圆寂的时候,现任的「究给‧企千」已经八岁了,不过像这样的情况偶尔可在伟大上师的传记中见到。  究给仁波切自坐床直到七十九岁为止,一直驻锡在那仁札寺,主持各种法会、坛城仪轨、仪乐演奏,以及各种主要的藏传佛教修持传承。至今他始终持守比丘具足戒,他也以清净持守律藏的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而闻名,此外还完全持守菩萨戒和密乘誓戒,因此他是圆满持守三种戒律的殊胜上师之一。

因为有许多藏传佛教传承的持有者,都曾领受过究给‧企千仁波切的传法,因此他被视为无上的神圣上师。他的弟子包括法王嘉瓦喇嘛,他曾传授过不共道果等许多殊胜珍贵的教法给他;萨迦派领袖萨迦‧崔津法王也是他的弟子。仁波切至今已将他的法脉传承给萨迦派的所有上师,以及宁玛、噶举、格鲁各派的许多仁波切及喇嘛,接受过他传法的弟子不计其数。 究给‧企千仁波切自一九七一年起担任法王嘉瓦喇嘛的上师,他对一切有情的皈依处——法王 嘉瓦喇嘛,怀有最大的依止心与恭敬心,法王 嘉瓦喇嘛则曾说他将 究给‧企千仁波切视为根本上师之一。  萨迦‧崔津法王曾如此赞叹究给‧企千仁波切:「有许多人因听闻经典而证得智慧,有些人因思惟佛法而证得智慧,只有很少数人因修行而证得智慧。而究给‧企千仁波切则证悟全部三种智慧。我们应深深庆幸自己具足如此圆满的因缘能见到 究给‧企千仁波切,这件事本身就是种伟大的加持。」

第六世萨迦茶巴法王森沃仁波切

第六世萨迦茶巴法王森沃仁波切 (Zimwock或Zimog Rinpoche),拿旺滇津钦列罗布巴 – 桑波,亦名为森沃贡噶罗卓,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萨迦派的转世活佛。仁波切的传承的法座正是在靠近西藏拉萨,位於篇波 (Phenpo) 的那烂陀寺 (Nalandra Monastery)。「森沃」和「究给」是篇波那烂陀寺的两个主要宫殿。森沃仁波切是目前茶巴传承的最高持有者。

虽然在历史上森沃仁波切的转世均出身於萨迦派,但是他们却被高度尊重为利美运动的密宗大师。例如,达波札西南嘉(1511年至1587年),一位来自森沃法脉,却又广受噶举派所尊重他对大手印教法具有不朽贡献的学者。第五世森沃仁波切贡噶滇津(1884年至1964年),一生勤奋於寻求学习藏传佛教内各大派别的上师和教法,并於老年时给与一些流亡於达兰萨拉的格鲁派高僧喇嘛金刚瑜伽母的教法。法王森沃仁波切的转世们都是备受尊崇的法王究给企千(又译作:秋吉赤千)仁波切的根本上师。

第六世森沃祖古仁波切是第一批流亡於海外,予以认证和坐床转世喇嘛之一。仁波切年幼时於印度Rajpur萨迦中心由第四十一世萨迦法王亲身赐与坐床大典。确认森沃仁波切的认证的高僧大德还包括: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第十六世噶玛巴大宝法王、林仁波切、赤江仁波切和噶陀直美信雄法王等。森沃仁波切被认为是未来佛弥勒佛的化身。亦有人认为仁波切是萨迦主要护法红棒玛哈嘎拉的化身。

森沃仁波切从年幼起就在他的父亲宗萨贡纳祖古仁波切 (Dzongsar Gang-naTulku Rinpoche) 和他的个人导师钦列喇嘛 (Lama TrinleChoedak) 的教导下完成了十数载的密集个别佛学及修行。 1983年,仁波切开始在印度德拉敦的萨迦佛学院跟随著名学者堪千阿贝仁波切 (Ven. KhenchenAppey) 深造佛学。其间仁波切被表扬为一位非常具智慧和勤奋的学生。 1992年,他毕业於萨迦佛学院并於佛教哲学获得阿闍黎的学位。

年轻的森沃仁波切继续进修佛学,在他的父亲的严格监督之下闭关,完成了金刚手(5周)和喜金刚(7个月)的殊胜密法修行,亦为仁波切在教学及授予灌顶上,定下更稳固的基础。

随著许多传统的大成就者和密宗修行者一样,仁波切在修行到一个阶段之後便离开了寺院。 1995年,仁波切移居到瑞士,在当地结识了他的空行母,并於婚後诞下了三位女儿。在瑞士,他积极工作,并为当地藏族社区服务。

2008年12月,森沃仁波切被澳洲墨尔本的蒋千佛学中心 (Jamchen Buddhist Centre) 邀请任命为佛学导师。 2009年6月,第四十一世萨迦法王亲身驾临当地为仁波切加持和祝福,并任命他为蒋千佛学中心的灵修总监。2010年达赖喇嘛亦给予仁波切同样的祝福。自此仁波切在蒋千佛学中心及其它的海外中心举行了若干次重大的灌顶法会。仁波切应用印度大师如寂天菩萨、龙树菩萨、阿底峡和香帝巴等的教法教导信众。在每年12月,森沃仁波切都会举行一个为期3天的drupchoe大法会供养萨迦大护法神玛哈嘎拉祈愿世界和平。来自整个澳洲不同的佛学中心,许多具修行的金刚乘弟子都出席此法会。法会更以一个非常传统的方式举行,在西方国家里很少会见到如此殊胜的仪式。

森沃仁波切在墨尔本的佛教界和宗教之间对话都取得广大的认同。於2010年和2011年的5月,仁波切是墨尔本庆祝联合国卫塞节的特邀演讲嘉宾。 2011年9月,仁波切被邀请到墨尔本圣迈克尔大教堂,在其公园里举行一年一度的祝福仪式。为庆祝世界动物日,每年仁波切都会为动物祝福和加持。仁波切是维多利亚警察信仰委员会的成员。 2012年4月,仁波切在墨尔本的罗富国大会堂 (Northcote Town Hall) 举行了他第一次的公开讲座。

在维多利亚的藏族社区对森沃仁波切拥有著崇高的敬意。仁波切已经成为了墨尔本的西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焦点,并为藏族移民 (其中许多是难民) 提供心灵上的指导。每逢藏历节日,如藏历新年和佛诞等,他们都会在蒋千佛学中心和仁波切一起庆祝,并举行特别的法会或祈祷。藏族社区和蒋千佛学中心是2010年喜马拉雅雪山狮子紧急救济募捐活动中支持仁波切的主要合作夥伴。

萨迦派的三大法脉

上面就是关于萨迦派的三大法脉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认真恭敬,而且我们平时若是可以的话,我们也是可以去看一看佛教的殊胜古迹。

...查看更多
萨迦派的特点

萨迦派的特点

很多人都是知道萨迦派的,这是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今天我们就是要来看一看萨迦派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修持

萨迦派的修持,是以清净持戒作为基础,广泛地闻习那些由班智达和大译师所译订、由智者和证士们所讲修故而为具足智慧者共许认可的显密典籍。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典籍的文字的组合、内意的解释、仪轨的程序等细微之处,应用“真实的”或“假设的”、“用意”和“目的”、“自他宗派的差别”等思维所生之智慧,详细地断除以无为有、以有为无的增损。在对人讲说或著书立论之时,也应结合教理和证理而论证成立。同时,按照上师传承的窍诀所出,无有迷乱地守护。除此之外,未参杂、沾染一点其它典籍的说法和自己造作的污垢。 修持甚深的共道,特别是修持具四正量的耳传《宝训道果法》时,最初先以因时的灌顶成熟相续;至中间阶段,道时的灌顶之水流未消失,于四座领取此灌顶以养育,即串习二次第的四种灌顶之修道;最后以果时的灌顶,于今生或中阴等时,决定获得最胜大手印的成就,故比其它道更殊胜。

萨迦派的特点

见地

萨迦派最有特色的见地即是其“轮涅无别”的说法。所谓“轮涅无别”,是将明分有法(事物、现象)称为“轮回”;而有法之法性(本体)空分,则作为“涅盘”,此二者无别,故称为“轮涅无别”。总而言之,一切轮回涅盘的现象,都是自心唯一离戏本性所生起的种种之相,除心之外,真实不成立。而此心本身,虽受暂时之影响,而生为各别之形相,但于它们的本质,善恶皆不成立。比如用一块铜器铸成狗盆时,即成为下劣之处和呕吐之境;而如果将铜器装上足环、手镯等装饰,用作国王的食盘时,就没有呕吐的感觉,反而成为美食和奇特之处;同样,将此物做成佛像,开光之后,便成为礼供之境,且依于此像而能积聚福德资粮之境。虽然此铜器暂时的形相现似有优劣,但铜自身的本质,没有一点好坏的差别,虽现似显现但真实不成立,故自性空;正空时而显现,正显现时而空,故称为“自性双运”。

道果法

道果法,又称为《宝训》,是萨迦派《深法宝训道连同果法》的简称。由印度大成就者比瓦巴依于所有无上瑜伽续部以及《喜金刚》根本和注释的三续,特别是根本的《二品续》,而著述论典《根本金刚偈》和修持的引导文《宝训道连果之教诫》,传授给弟子纳波巴和仲比巴,此后辗转传入西藏,并为萨迦派祖师所继承弘扬,最终成为萨迦派不共、特殊之法门。在《宝训道果法》中,是以三现分作为修持之基础,以三续作修持之正行,以四种正量和四种耳传作为断除修持之增损,以五种缘起决断道之地界。如此修持,而次第出三种汇聚界之时,应了知精通发挥效力的七种窍诀和消除障难的诸教诫类而修持,就将打破宗派而成佛。

萨迦派的特点

上面就是关于萨迦派的特点了。每天修行佛法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但是我们若是能够坚持下来的话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修行佛法只是三分钟热度,我们不要这样。

...查看更多
萨迦派的教法仪轨

萨迦派的教法仪轨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创始于1073年,在研习教法仪轨方面,萨迦寺以显密二宗为主。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又出现俄尔、贡噶、察尔3个支派。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萨迦派的教法仪轨。

萨迦派首先学习显宗理论,为此寺院设立两个班级,即初级班高级班。初级班学制六年,现有47名学员,他们主要从学习藏文文法、诗歌学、修辞学、天文历算学、正字法、入菩萨行论等开始,最后进入全面学习佛教理论知识的阶段,其间每位学员要背诵六大佛经。

萨迦派的教法仪轨

高级班也是学制六年,现有15名学员,他们主要研习萨迦派的十八部大经典,其中除了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之外,都是出自印度高僧之后的经论,萨迦派学者常以此为荣,认为他们的教法是正宗的佛教见地。学员完成十八部经典的研习之后,就要参加“热江巴”学位的答辩考试。

结束显宗理论的学习阶段,即可升入密宗阶段的修习。密宗阶段,学员也要先研习密宗理论,即主要研习四大密宗经论:《续部总论》、《续部修证宝树》、《喜金刚续诠释》和《道果经》。之后,才能进入密宗修习阶段,如接受密法灌顶、传授密法仪轨等,使学僧逐步迈入宗教实践领域。主要修炼以喜金刚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为主的高深密法。

萨迦派的教法仪轨

上面就是关于萨迦派的教法仪轨了。其实修行佛法的方式有很多的,我们最好也不要一直念诵佛经,我们最好是多多的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可能我们悟的会更快。

...查看更多
结语

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采用款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传承方法。代表人物有萨迦五祖。初祖贡噶宁波(110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