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佛冠

"

五佛冠是佛教密宗上师、主持、方丈修法时,戴著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汉传密宗佛教叫汉密或唐密,藏传密宗佛教叫藏密,由皮、纸、木制作而成。五佛冠又作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灌顶宝冠、宝冠。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诸佛顶尊等所戴之宝冠,皆为五佛冠。宝冠中央有五化佛,用以表示五智圆满之德。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道场受灌顶时,阿阇梨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又五佛之配列有二,一以大日位于中央,其四方安置四佛,一则横列五佛。

五佛冠——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

五佛冠——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

佛像戴五佛冠和不戴五佛冠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是能够知道五佛冠的,那么一些师兄不太了解五佛冠是什么,也想要知道佛像戴五佛冠和不戴五佛冠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佛像戴五佛冠和不戴五佛冠的区别是什么

五佛冠本身是一种表法。带五佛冠的是报身像。所谓的报身就是受用身。这种受用是我们自性的妙力,它本来就具备任运大能,所以,用五佛冠来形容它的五种智慧。

五种智慧,第一法界本性智:这就是真如本性,远离一切戏论,远离四边八戏,完全是如深蓝深蓝的太空一般,连一点云彩都没有,这可以叫法身,也是本体。

第二大圆镜智:虽然它的本体是远离一切戏论,但事实上,一切万物的本质就是它。如果真如的本性相当于玻璃的话,那轮涅或者万物就是里面出现的影像一般。

佛像戴五佛冠和不戴五佛冠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平等性智:平等有两方面,第一本体和自性的平等,本体的空性和自性空性所神变的现象,是一不是二。第二未证悟本性的众生认为轮回是污染,涅槃是清净,但实际上,两者完全是一样的清净,这就是平等。前三种智慧是如所有智。

第四妙观察智:虽然本体的层面是平等,但在自性任运层面,包括五蕴、八识、十八界,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它们不会乱,也不会错,非常清楚,这称之为妙观察智。就像现在世界都联网,网的本质是一而不是二,但是每个人用什么号,肯定不会错。

第五成所作智:这个时候可以用到任运自成的大能。我经常用电来做比喻,电可以用在光、音乐、温度,湿度,交通工具等等上。当然电只是一个比喻,电本身是有为法。而真如的本性,本体是无为,自性是任运。

五种智慧是本体,它的妙力就是五方佛,所以五佛冠就代表五方佛。五方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本性智,是中央的主尊;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是在前方;宝生如来代表平等性智,是在右侧南方;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在后面的西方;不空成就如来代表成所作智,在左侧的北方。

报身的特点是显而无自性,如天空的彩虹一般。比如说,天气非常好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彩虹,彩虹绝对就是太空的一种神变。当彩虹出现时,它是空性,很清静,同时在显现层面,它有颜色和形象。报身的材质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金刚身。所以,密法讲是智慧身,空性作为它的材质。

佛像戴五佛冠和不戴五佛冠的区别是什么

这么庄严殊胜的法相从何而来?代表自性的任运本来是最圆满的,最纯净的,最贤善的,可以用十三种报饰来代表,另外不同的誓言和不同的发心,可以用不同的法器来代表,这叫做报身像。

为了我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在修行前我们就要先去简单的了解有什么禁忌,这样我们念诵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而且也是对佛菩萨的恭敬,我们诵读的效果也会更加的好。

...查看更多
什么是五佛冠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是可以去多多的了解佛门中的智慧,其中就有五佛冠,但是一些师兄不知道五佛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吧!

什么是五佛冠

五佛冠是佛教密宗上师、主持、方丈修法时,戴著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汉传密宗佛教叫“汉密”或“唐密”,藏传密宗佛教叫“藏密”,由皮、纸、木制作而成。

五佛冠一般用皮、纸、木,或者镂空的铜皮、银皮等制作,分为五叶连缀在一起,每叶上装饰五方佛,梵文字母或者法轮、金刚杵、莲花、宝剑、火焰等图案。五每一叶冠中间,一般都有一个莲瓣形的佛龛,佛龛中间各有一个代表五佛之一的梵文字母或图案,上下镶嵌珍珠、珊瑚、绿松石、蓝宝石等物,下缀长缨。

什么是五佛冠

五佛冠又见于地藏王菩萨、唐玄奘等塑像头部。历代比丘也戴此冠,方法是先戴毗卢帽,再加戴五佛冠。老版《西游记》中唐僧的帽饰就是五佛冠加毗卢帽。凡有隆重法会仪轨(如放瑜伽焰口)其中央的主座和尚必戴此冠。

什么是五佛冠

为了我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含义,在修行前,就是可以去多多的念诵和体会,这对我们的修行会有非常大的好处,所以师兄们一定要坚持每天都去念诵和体会。

...查看更多
五佛冠代表着什么

五佛冠是我们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会知道的,而且一些师兄对五佛冠还是比较的了解,它属于密宗宝冠,那么大家知道五佛冠代表着什么吗?接下来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五佛冠代表着什么

五佛冠是佛教密宗上师、主持、方丈修法时,戴著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汉传密宗佛教叫"汉密"或"唐密"藏传密宗佛教叫"藏密"。

五佛冠代表着什么

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曼荼罗"建筑中的每一细部都寓有一定的密宗含义。底部多为车轮形,象征圆满之意。)道场受灌顶时,由大德上师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普通五佛冠五方佛的位置,中央毗卢遮那佛是佛部,东方佛是金刚部,南方佛是宝部,西方佛是莲花部,北方佛是羯摩部。至于比较特别的五佛冠,如果要修佛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如普通五佛冠相同;如果要修金刚部为本尊,则中央为东方佛,东方佛之位置改为毗庐遮那佛,其余各佛的位置仍然不动;如果修莲花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无量光佛,西方无量光佛位置改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不动,余照类推。还有一种方式是五佛横列。

五佛冠代表着什么

想要知道佛门中讲解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首先就是要知道如何正确的念诵和体会其中的含义,这样我们才能够悟到更多的含义,而且我们也是能够知道自己修行的好处。

...查看更多
五佛冠的含义是什么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我们是能够知道很多的内容,其中五佛冠就是一个,但是一些师兄对五佛冠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想要知道五佛冠的含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五佛冠的含义是什么

五佛冠是佛教密宗上师、主持、方丈修法时,戴著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汉传密宗佛教叫“汉密”或“唐密”藏传密宗佛教叫“藏密”。

五佛冠又作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灌顶宝冠、宝冠。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诸佛顶尊等所戴之宝冠,皆为五佛冠。宝冠中央有五化佛,用以表示五智圆满之德。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道场受灌顶时,阿阇梨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又五佛之配列有二,一以大日位于中央,其四方安置四佛,一则横列五佛。

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曼荼罗”建筑中的每一细部都寓有一定的密宗含义。底部多为车轮形,象征圆满之意。)道场受灌顶时,由大德上师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普通五佛冠五方佛的位置,中央毗卢遮那佛是佛部,东方佛是金刚部,南方佛是宝部,西方佛是莲花部,北方佛是羯摩部。至于比较特别的五佛冠,如果要修佛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如普通五佛冠相同;如果要修金刚部为本尊,则中央为东方佛,东方佛之位置改为毗庐遮那佛,其余各佛的位置仍然不动;如果修莲花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无量光佛,西方无量光佛位置改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不动,余照类推。还有一种方式是五佛横列。

五佛冠的含义是什么

五佛是佛教密宗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分别是:中央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法身大日如来佛祖,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供奉五佛的佛教寺庙都是官寺,官寺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到唐朝武宗皇帝会昌五年(845年)。唐朝会昌以前每个县都有一座到两座官寺(和尚寺和尼姑寺),会昌年间中国佛教达到最鼎盛时期,全国寺院多达五千多座,僧侣七十多万,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财产,僧侣并可免除兵役和劳役,严重影响唐朝经济,会昌五年武宗皇帝听信道士赵归真谗言,下旨拆毁全国所有佛像,寺院改成驿馆和酒楼,僧侣充当劳役,史称“会昌法难”或称“武宗毁佛”。

官寺奉祀的五方五佛是佛教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 ,武宗毁佛后第二年就病死,宣宗登基后又提倡复兴佛教,但因政治和经济原因奉祀五方佛的官寺没有得到朝廷的复兴,民间复兴的佛教寺院都是奉祀“西天三佛”或“一佛二尊者”也称“一佛两菩萨”的民寺,后来僧侣就把代表至高无上的“五方五佛”雕刻在帽子上,俗称“五佛冠”,民间雅称“唐僧帽”,并只有方丈、主持或得道高僧才能佩戴。

五佛冠的含义是什么

想要知道自己修行佛法的功德有什么,那么就是需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念诵佛经,怎么体会其中的含义,这样我们对佛经中的内容才会体会到更加的多,而且也能够帮助我们开悟。

...查看更多
结语

五佛冠一般用皮、纸、木,或者镂空的铜皮、银皮等制作,分为五叶连缀在一起,每叶上装饰五方佛,梵文字母或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