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五浊恶世/ 文章正文

到底什么是五浊恶世?

导读:五浊就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各种不顺心烦恼的事情。这些都是对我们的修行是不好的。所欲我们要好好排除掉,这样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生活的。那你知道到底什么是五浊恶事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学佛的师兄在不断的增加,因为佛经中是有许多智慧的,经常的学习是可以使自己变的更加的聪明。相信学佛的师兄也听说过五浊恶世,那你知道五浊恶世是指的是哪五种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五浊恶世指的是哪五浊

文/嘎玛仁波切

什么是五浊恶世呢?五浊恶世包括了劫浊(时间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寿命浊等五浊。

一、 劫浊

劫浊(时间浊)来临时,站在时间上的观点来讲,我们的财富会慢慢减少,所用的物质,品质会慢慢变质。不管是食物也好,衣物也好,所住的环境也好,一切会随着时间逐渐退化。

比如,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东西已经失去了大自然原本的精华,所以很多人要去找所谓的健康食品、有机食物。过去古人所吃的天然食物,里面包含人体所需要的一切。只要吃一些,营养就足够了,不需要太多的种类。现在人们觉得自己需要吃很多复杂的东西,才能养生。

随着人类所谓聪明才智的发展,许多本来一个月完成的工作,可以用比一天更少的时间去达成。表面上科技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最后导致时间的运转规律都改变了,以至于人类本身和大自然也连带在退化中。时间本有的规律被破坏,往相反的方向逆转,造成一切现象都在变质,这就形成了劫浊,也就是时间浊。

二、见浊

见浊是“见地”方面的混浊。当人们特别执著种种身见、边见,远离了正知正念正见等真理,邪见外道充斥时,就是见浊的出现。

为什么会有见浊呢?因为过去出家的法师,会在寺庙受佛法的熏陶,精进实修,用功学习探讨佛陀留下的真实义理。将佛法教义传授给信众,延续佛法法脉,保持了清净的传承。

依照古时候的传统,出家众肩负维系正法法脉,荷担如来家业的角色和责任。在家众则负责提供经济上的护持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众生。包括办学校,盖医院等等社会慈善项目。

现在则是反过来了,有些出家众和很多在家众,着重于如何用世俗推广佛法。却很少深入经律论深奥的义理,也极少人引领众生趋向究竟解脱之道。导致于对佛法的认知退步,缺乏正知正念正见,心性无法提升净化,而产生见解上的质变。

三、烦恼浊

烦恼浊中,众生的贪、瞋、痴、慢、疑等等烦恼,越来越粗重。因为人在见地上,缺乏智慧修身养性,无法解决心中的问题。不管生活是富有或贫困,多半不知满足。烦恼与日俱增,没有止息,心永远不得平静,永远觉得痛苦。人类的贪瞋痴越来越猖狂的时候,就是烦恼浊的现象。

四、众生浊

众生被时间浊和见浊的变化支配,被烦恼所控制时,福报就会慢慢消失减少。世道人心逐渐沉沦,体质和体力也不如以前的人强壮,所感受的痛苦会越来越深。这是众生浊的现象。

五浊恶世指的是哪五浊

五、寿命浊

当众生浊产生的时候,众生的寿命会减短。在佛陀降临世间的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是一百岁,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六、七十岁。虽然有些人可以超乎寻常的长寿,但那是属于个人的福报,一般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寿命。

人类用自以为是的聪明,不断破坏大自然。让自己存在的星球产生不正常的生态变化,带来很多以前没有的天灾人祸。对人类和动植物,都造成很大的杀伤力,对众生的寿命也构成极大的威胁,这是寿命浊的现象。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寿命浊等五浊现象,同时出现并存的时代,就是五浊恶世。身为佛教徒的我们,身处五浊恶世,应积极恢复传统本有的佛法伦理。出家众应精进续佛慧命,教化众生善恶因果,出离轮回之法。在家众应积极护持佛法,协助佛法的延续,净化人心。

如果人人知福惜福,回归简朴的身心,恢复人类与大自然本有的和谐,才有办法改变这一切现象,这是佛弟子们应有的共识。

五浊恶世情形的出现,佛陀早就预言过了,现在已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么想来,我们还有机缘接触到清净的传承,殊胜的妙法。不仅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巨大的福报。只有跟随具德上师精进闻思修佛法,才可能有究竟解脱的机会啊。佛子莫放逸。

五浊恶世指的是哪五浊

以上就是对五浊恶世是值得哪五种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学佛的师兄在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排除五浊,这样是对师兄比较好的。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不断的去修行,只有这样才是获得智慧。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